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京燕,北京市第四中学地理教研组组长,地理正高级教师,北京市地理特级教师。曾先后获得“全国优秀中学地理教育工作者”“全国计算机辅助地理教学评优课一等奖”“全国教育技术应用成果大奖赛一等奖”“全国中学地理教学教案评选优秀教案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教师奖”“北京市师德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和奖项。出版个人著作《学教断想》。
她的教育生涯跨越乡村、职教、中专、普教,接触的学生涵盖山村、城镇,常态、优秀;涉足课内学科必修、课内外结合选修、校外科技三种课堂;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种经历生成一套思想,李京燕的教学思想便植根于这样的源头。
1“大世界”成为“小课堂”
社会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今天的学习必须放眼明天的社会发展。因此,校园小课堂必须拓展,从而打破学生对学习认识的局限性。当推向社会的学习与校园环境学习有机结合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应用型知识,更收获了态度、情感、价值观、意志品质、坚持、责任等非智力情感。基于这样的想法,李京燕总是想方设法将课堂搬进大自然中去。
“四勤五分田”
2007年10月,在北京四中科技实验楼的西侧出现一块小小的试验田,名为“四勤五分田”,它的主人就是北京四中地理老师李京燕和她的学生们。在此后7年的时间里,这块仅有25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过小麦、玉米、黄瓜、西红柿、水萝卜、辣椒等多种农作物。节水灌溉、垃圾处理、预防病虫害等问题,成为学生们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他们可能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学生经历过这些,脑子里就建立了‘真实践’和‘假实践’结合的场景。”李老师认为,学生通过了解这块真实存在的土地的情况,使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接轨,从而懂得了: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才是学习。
“当学生们丰富了对学习的认识之后,他们对校内的学习的认识也会改变,他们会认为校内知识的学习是学习前人的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而学习社会上其他的知识是直接经验的学习。”李京燕希望通过种地,学生们能够感受人与自然合作创造“农作物艺术品”的过程,懂得生活处处皆学问,而他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把前人的经验积累起来,才能解决现实问题,于是学生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学习的欲望。“一旦他们想去学了,那些作业和考试就不再是负担了。”
“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
从很早以前开始,李京燕就有一个梦想——在北京四中创建一个地理实验室,可以在其中设计几个基本的实验,比如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每一届学生都到那里动手做一做,尽可能接触真实的世界。终于,在2013年初,李京燕实现了她的愿望——拥有120平方米的“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建成了。
去年下半年,李京燕带着高三的学生在这个实验室上了一节课,看到水从“山”上冲下来,冲出一个扇形的地表形态——“冲积扇”的时候,学生非常兴奋。这让李京燕很惊讶:“‘冲积扇’是高三学生最熟悉的知识点之一,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在黑板上画,学生们怎么会对如此熟悉的东西那么兴奋呢?”学生们的回答解答了她的疑惑:“老师,您知道人什么时候最兴奋吗?就是心里知道的一件事,被实验印证了的时候。”
李京燕说:“实验室不是真实的世界,也不是纸质的世界,它是纸质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一个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将来走进真实世界的时候,就会对真实世界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2“小课堂”连接“大世界”
“局限在‘小世界’,教师只是跟着教材‘小打小闹’,很难看清楚大世界的发展轨迹,这样的教学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与时代接轨,是无用的教育。”因此,在李京燕看来,小课堂的教学材料要取自大世界。
“情境化教学”
李京燕认为,“情境”是大世界与小课堂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怎么选定一个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话题情境呢?李京燕的答案是:从社会中找案例,从学科知识系统中拿方法。
“把地理生活化、情境化,让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尽可能贴近。”这是李京燕授课的法宝之一。她经常会选择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案例,用书中所教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会告诉学生,组装生产苹果手机的工厂富士康,最早落脚我国台湾,之后为什么产业逐渐转移到大陆沿海,直至内陆?产业转移的规律是怎样的?”由于很多学生正在使用苹果产品,这样的案例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兴奋点。
在李京燕的课堂上,学生们很少低头记笔记,李京燕会发散性提出很多问题,如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背景、人类环境影响时,她会将产业转移、跨区域资源调配等知识穿插其中,因为:“授课不是让学生找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充分思考,帮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
“研究性学习”
多年来,李京燕一直担任着北京四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任务。在这种课型中,李京燕将自己放在和学生一样的位置上,并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引导学生提问、思考、倾听、评价、合作。比如,在指导学生根据真实的地形、地貌,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一个地理模型时,李京燕与学生一起讨论方案,跪在地上画等高线、和黏土、刷石膏,一起经历失败、总结经验,直到最后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参与学生讨论的引导者,也是根据学生需求及时答疑、提出建议的引导者。”
此外,她还发动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努力让学生走进“真科学”,和真正的科学家接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德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金锋,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王方辰,北师大邱维理、邹学勇……这些科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曾经被李京燕请进四中的课堂,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我的想法是,要让学生有个‘高起点’,知道什么是专业水准,将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李京燕说:“引导学生做科学,教师必须是半个科学家。”从2000年以来,她除了带学生赴新疆、内蒙古、海南等地进行野外科考外,个人还跟随民间科考队奔赴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考察了长江、黄河源区;进入可可西里腹地,在人迹罕至处留下足迹。
3“地理思维”成就“未来视角”
李京燕认为,无论教材知识多么丰富、繁杂,只要“教什么”的主导思想清楚,千变万化的知识只是承载思想的载体,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经历了核心思想的思维训练,就拥有了从地理视角应对未来世界的本领。
“每天看图十分钟”
每天看图十分钟。这是李京燕在高一的第一节课对学生们做出的要求。“学地理,地图是工具。”李京燕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每天看图十分钟,这张地图就会潜移默化地印在你的脑子里。如果你对世界了如指掌,你就会自信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看图,怎么看?李京燕主张每天沿着一条线路看,比如红军长征的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大战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甚至唐三藏取经的路线等,“在看地图的过程中,思考这些地方的政治、经济、农业等方面的背景。”
除了“看”地图之外,李京燕还会在课间的时候鼓励同学们聚在一起,选某条经纬线“走上一圈”,聊聊“途中”会涉及的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特征;或是让学生们拿张纸,剪一个洞,随便放在地图的一个地方,然后把这个地方放大,用各个圈层去分析它的区位因素。
李京燕曾经的学生韩骁,从北京四中毕业之后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她说:“高中所训练出来的‘地理思维’,使我在后来的哲学学习和文本分析上,同样受益匪浅。”
同样受益于李老师的“地理思维”的2007届毕业生李想,至今看到地图仍忍不住品味一番:“我会想到地图中所标注区域的人生活在怎样的地形、气候之中,他们会从事怎样的农业、工业活动,城市的布局又是怎样……”
“独特的区域分析方式”
在李京燕老师的课堂上,听不到慷慨激昂的话语,也看不到因为幽默的语言而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场景,“上了李老师两年的地理课,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没有一节课能称得上华丽,但总能在她平实的讲述中发现惊喜。”学生韩骁这样说道。
在讲区域综合治理的时候,李京燕会让学生们自己挑选一个区域,然后一一把要素叠加上去,经纬度、海陆位置、圈层、地形、地貌、气候、人类活动……这种授课方式特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一些平时喜欢玩电脑游戏的男生,会有一种玩“模拟城市”的感觉,仿佛每个区域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且比玩游戏更有成就感。
“在这种‘玩儿’当中,很自然地就会掌握一套解构区域、重建区域的方法。”韩骁说,“我对这种学习方法非常热衷,乐此不疲,以至于每天晚自习一到天气预报时间就利用那短短的几分钟考验自己分析区域的能力。即便到两年后的今天,这套思维程序都是我在碰到地图时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李老师的课都是用问题串起来的。2003届学生穆峥至今仍记得李老师讲城市区位选择的时候,讲述了鲁尔工业区发展变化的历史:为什么鲁尔工业区能够发展成为德國工业的心脏?为什么随着技术的发展鲁尔区衰落了?鲁尔区又是怎样复兴的?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中国的哪个地区和鲁尔最相似?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那一刻的讨论与思考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具体的内容也早已记不清楚,但沉淀下的财富——智慧地发问、不懈地求索,将使我受益无穷。”
记者手记一生离不开大自然和教育 清瘦的身材、齐耳短发、笑起来唇边隐隐现出一对酒窝,这分明是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人物。不曾想,瘦弱的李京燕,登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到过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骑自行车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南北西东……这些“女汉子”的行径,都源于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记者去采访的前一天,北京四中高三的学生们刚刚考完模考,记者听了两节特别普通、几乎可以称为平淡的试卷讲解课。李老师将试卷发给大家,却不将答题卡发给大家,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当初“选的A还是B”“为什么不选C”“D哪里有问题”……李老师说:“其实,选择哪个答案不重要,分析透了,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即便是这样的两节课,你仍然会很佩服她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认知需求,然后调用他们的需求激发其兴趣,看似朴实无华,简单道来,却总能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学科的本质深入浅出地渗透在知识当中,整堂课下来,提纲挈领,脉络分明,让学生在轻松专注中学到知识、提高认识。 在采访中,李老师幸福地向记者说起她接下来的计划:“完善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在北京找一条实习线路,让每一届学生每年都能定点去实习;然后就退休了。”对于退休之后的生活,李老师是这样打算的:“我是肯定要进山的,找一个山区的学校任教,既不离开大自然,也不离开教育。对于我,这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 说起未来,李老师的眼睛里是满满的笃定。
她的教育生涯跨越乡村、职教、中专、普教,接触的学生涵盖山村、城镇,常态、优秀;涉足课内学科必修、课内外结合选修、校外科技三种课堂;足迹遍及祖国的“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一种经历生成一套思想,李京燕的教学思想便植根于这样的源头。
1“大世界”成为“小课堂”
社会是学生未来发展的主战场,今天的学习必须放眼明天的社会发展。因此,校园小课堂必须拓展,从而打破学生对学习认识的局限性。当推向社会的学习与校园环境学习有机结合时,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应用型知识,更收获了态度、情感、价值观、意志品质、坚持、责任等非智力情感。基于这样的想法,李京燕总是想方设法将课堂搬进大自然中去。
“四勤五分田”
2007年10月,在北京四中科技实验楼的西侧出现一块小小的试验田,名为“四勤五分田”,它的主人就是北京四中地理老师李京燕和她的学生们。在此后7年的时间里,这块仅有25平方米的土地上种植过小麦、玉米、黄瓜、西红柿、水萝卜、辣椒等多种农作物。节水灌溉、垃圾处理、预防病虫害等问题,成为学生们在种植的过程中经常思考的问题。“虽然他们可能找不到更好的办法去解决实际的问题,但是学生经历过这些,脑子里就建立了‘真实践’和‘假实践’结合的场景。”李老师认为,学生通过了解这块真实存在的土地的情况,使书本上的知识和实际接轨,从而懂得了: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才是学习。
“当学生们丰富了对学习的认识之后,他们对校内的学习的认识也会改变,他们会认为校内知识的学习是学习前人的知识,属于间接经验的学习,而学习社会上其他的知识是直接经验的学习。”李京燕希望通过种地,学生们能够感受人与自然合作创造“农作物艺术品”的过程,懂得生活处处皆学问,而他们的知识还远远不够,必须把前人的经验积累起来,才能解决现实问题,于是学生就有了一种内在的学习的欲望。“一旦他们想去学了,那些作业和考试就不再是负担了。”
“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
从很早以前开始,李京燕就有一个梦想——在北京四中创建一个地理实验室,可以在其中设计几个基本的实验,比如风力侵蚀、流水侵蚀等,每一届学生都到那里动手做一做,尽可能接触真实的世界。终于,在2013年初,李京燕实现了她的愿望——拥有120平方米的“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建成了。
去年下半年,李京燕带着高三的学生在这个实验室上了一节课,看到水从“山”上冲下来,冲出一个扇形的地表形态——“冲积扇”的时候,学生非常兴奋。这让李京燕很惊讶:“‘冲积扇’是高三学生最熟悉的知识点之一,几乎每次上课都会在黑板上画,学生们怎么会对如此熟悉的东西那么兴奋呢?”学生们的回答解答了她的疑惑:“老师,您知道人什么时候最兴奋吗?就是心里知道的一件事,被实验印证了的时候。”
李京燕说:“实验室不是真实的世界,也不是纸质的世界,它是纸质世界和真实世界之间的一个桥梁。有了这座桥梁,学生将来走进真实世界的时候,就会对真实世界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2“小课堂”连接“大世界”
“局限在‘小世界’,教师只是跟着教材‘小打小闹’,很难看清楚大世界的发展轨迹,这样的教学跟不上时代变化,无法与时代接轨,是无用的教育。”因此,在李京燕看来,小课堂的教学材料要取自大世界。
“情境化教学”
李京燕认为,“情境”是大世界与小课堂之间建立联系的纽带。怎么选定一个沟通学生与社会的话题情境呢?李京燕的答案是:从社会中找案例,从学科知识系统中拿方法。
“把地理生活化、情境化,让地理与学生的生活尽可能贴近。”这是李京燕授课的法宝之一。她经常会选择一些课本上没有的案例,用书中所教的知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我会告诉学生,组装生产苹果手机的工厂富士康,最早落脚我国台湾,之后为什么产业逐渐转移到大陆沿海,直至内陆?产业转移的规律是怎样的?”由于很多学生正在使用苹果产品,这样的案例与他们的生活联系密切,从而增加了他们的兴奋点。
在李京燕的课堂上,学生们很少低头记笔记,李京燕会发散性提出很多问题,如在分析长江三角洲的地理环境背景、人类环境影响时,她会将产业转移、跨区域资源调配等知识穿插其中,因为:“授课不是让学生找答案,而是引导他们充分思考,帮助他们在脑子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脉络。”
“研究性学习”
多年来,李京燕一直担任着北京四中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指导任务。在这种课型中,李京燕将自己放在和学生一样的位置上,并通过与学生的近距离交流,细心观察学生的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引导学生提问、思考、倾听、评价、合作。比如,在指导学生根据真实的地形、地貌,按照一定的比例完成一个地理模型时,李京燕与学生一起讨论方案,跪在地上画等高线、和黏土、刷石膏,一起经历失败、总结经验,直到最后的成功。“在这个过程中,我既是参与学生讨论的引导者,也是根据学生需求及时答疑、提出建议的引导者。”
此外,她还发动身边一切可以调动的资源,努力让学生走进“真科学”,和真正的科学家接触。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金德生,中科院心理研究所金锋,北京生态文明工程研究院王方辰,北师大邱维理、邹学勇……这些科学界鼎鼎大名的人物,都曾经被李京燕请进四中的课堂,面对面与学生交流。“我的想法是,要让学生有个‘高起点’,知道什么是专业水准,将来向着这个方向努力。”
李京燕说:“引导学生做科学,教师必须是半个科学家。”从2000年以来,她除了带学生赴新疆、内蒙古、海南等地进行野外科考外,个人还跟随民间科考队奔赴青藏高原进行科学考察,考察了长江、黄河源区;进入可可西里腹地,在人迹罕至处留下足迹。
3“地理思维”成就“未来视角”
李京燕认为,无论教材知识多么丰富、繁杂,只要“教什么”的主导思想清楚,千变万化的知识只是承载思想的载体,万变不离其宗,学生只要经历了核心思想的思维训练,就拥有了从地理视角应对未来世界的本领。
“每天看图十分钟”
每天看图十分钟。这是李京燕在高一的第一节课对学生们做出的要求。“学地理,地图是工具。”李京燕总是将这句话挂在嘴边,“每天看图十分钟,这张地图就会潜移默化地印在你的脑子里。如果你对世界了如指掌,你就会自信地活在这个世界上。”
看图,怎么看?李京燕主张每天沿着一条线路看,比如红军长征的路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几大战场、郑和下西洋的路线,甚至唐三藏取经的路线等,“在看地图的过程中,思考这些地方的政治、经济、农业等方面的背景。”
除了“看”地图之外,李京燕还会在课间的时候鼓励同学们聚在一起,选某条经纬线“走上一圈”,聊聊“途中”会涉及的地形地貌和人文地理特征;或是让学生们拿张纸,剪一个洞,随便放在地图的一个地方,然后把这个地方放大,用各个圈层去分析它的区位因素。
李京燕曾经的学生韩骁,从北京四中毕业之后考上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她说:“高中所训练出来的‘地理思维’,使我在后来的哲学学习和文本分析上,同样受益匪浅。”
同样受益于李老师的“地理思维”的2007届毕业生李想,至今看到地图仍忍不住品味一番:“我会想到地图中所标注区域的人生活在怎样的地形、气候之中,他们会从事怎样的农业、工业活动,城市的布局又是怎样……”
“独特的区域分析方式”
在李京燕老师的课堂上,听不到慷慨激昂的话语,也看不到因为幽默的语言而引起全班哄堂大笑的场景,“上了李老师两年的地理课,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没有一节课能称得上华丽,但总能在她平实的讲述中发现惊喜。”学生韩骁这样说道。
在讲区域综合治理的时候,李京燕会让学生们自己挑选一个区域,然后一一把要素叠加上去,经纬度、海陆位置、圈层、地形、地貌、气候、人类活动……这种授课方式特别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尤其是一些平时喜欢玩电脑游戏的男生,会有一种玩“模拟城市”的感觉,仿佛每个区域都是由自己创造出来的,而且比玩游戏更有成就感。
“在这种‘玩儿’当中,很自然地就会掌握一套解构区域、重建区域的方法。”韩骁说,“我对这种学习方法非常热衷,乐此不疲,以至于每天晚自习一到天气预报时间就利用那短短的几分钟考验自己分析区域的能力。即便到两年后的今天,这套思维程序都是我在碰到地图时一个自然而然的反应。”
在学生们的印象中,李老师的课都是用问题串起来的。2003届学生穆峥至今仍记得李老师讲城市区位选择的时候,讲述了鲁尔工业区发展变化的历史:为什么鲁尔工业区能够发展成为德國工业的心脏?为什么随着技术的发展鲁尔区衰落了?鲁尔区又是怎样复兴的?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中国的哪个地区和鲁尔最相似?这一连串的问题引发了学生激烈的讨论。“那一刻的讨论与思考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具体的内容也早已记不清楚,但沉淀下的财富——智慧地发问、不懈地求索,将使我受益无穷。”
记者手记一生离不开大自然和教育 清瘦的身材、齐耳短发、笑起来唇边隐隐现出一对酒窝,这分明是一个“贤妻良母”式的人物。不曾想,瘦弱的李京燕,登过海拔4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到过人迹罕至的可可西里,骑自行车穿过北京的大街小巷、南北西东……这些“女汉子”的行径,都源于她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地理学科的热爱。 记者去采访的前一天,北京四中高三的学生们刚刚考完模考,记者听了两节特别普通、几乎可以称为平淡的试卷讲解课。李老师将试卷发给大家,却不将答题卡发给大家,在讲的过程中,让学生回忆当初“选的A还是B”“为什么不选C”“D哪里有问题”……李老师说:“其实,选择哪个答案不重要,分析透了,答案自然就出来了。” 即便是这样的两节课,你仍然会很佩服她能敏锐地捕捉到学生的认知需求,然后调用他们的需求激发其兴趣,看似朴实无华,简单道来,却总能将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学科的本质深入浅出地渗透在知识当中,整堂课下来,提纲挈领,脉络分明,让学生在轻松专注中学到知识、提高认识。 在采访中,李老师幸福地向记者说起她接下来的计划:“完善综合自然地理实验室;在北京找一条实习线路,让每一届学生每年都能定点去实习;然后就退休了。”对于退休之后的生活,李老师是这样打算的:“我是肯定要进山的,找一个山区的学校任教,既不离开大自然,也不离开教育。对于我,这应该是最幸福的事了。” 说起未来,李老师的眼睛里是满满的笃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