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在神经内科门诊预防紧张型头痛的临床应用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yna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在神经内科门诊预防紧张型头痛时使用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效果。
  方法:收集6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疗法,即给予多塞平治疗,并联合地西泮进行抗焦虑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30mg/d的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产生的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头痛总有效率为90.4%,头痛程度明显降低,且不良反应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适用于神经内科门诊紧张型头痛的治疗,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广泛使用。
  关键词:地西泮 帕罗西汀 神经内科门诊 紧张头痛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261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6-0166-01
  临床上难以根治的功能性障碍疾病之一便有紧张型头痛,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但紧张型头痛与心理因素、颅脑疾患、神经递质改变等多种因素有关,患者一旦发现患有此病,应当尽早接受治疗[1]。我院对患者使用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在2012年12月-2013年6月共收治紧张型头痛患者共60例,60例患者均符合2004年国际头痛协会在罗马制定的紧张型头痛标准。60例患者均接受常规检查,未服用抗抑郁药物,并排除脏器疼痛、功能性头痛以及孕妇等患者。其中观察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50.6±3.5)岁;对照组男11例,女19例,年龄20-80岁,平均年龄(55.6±4.5)岁。两组患者无论是在性别、年龄上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两组患者首先使用地西泮进行抗焦虑和镇静治疗,3次/d。对照组患者使用盐酸多塞平片进行口服,2次/d,25mg/片,若患者症状严重,可将盐酸多塞平片加至76-100mg/d,3个月为一疗程。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帕罗西汀进行治疗,帕罗西汀20mg/片,1次/d,3个月为一疗程。
  1.3 评价指标。头痛程度分成四个级别:0级为无症状;轻度头痛为1级,不影响正常生活情况;中度头痛为2级,影响正常生活;3级为重度头痛,需卧床休息。当患者服药后3、6、9w进行随访观察。疗效分为:显效:头痛程度减轻1个级别以上;有效为头痛程度减轻1个级别;无效为头痛情况无减轻。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数据以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经X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头痛程度:治疗3周之后,观察组头痛程度与对照组前3周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经过6w和9w治疗之后,观察组头痛程度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治疗6w、9w之后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表明,引发患者紧张型头痛的主要原因是由于颈部肌肉和头部肌肉持久收缩而导致的,通常情况下患者会出现焦虑心理和抑郁心理[2]。最为常见的原因有:①精神过度紧张,且伴有抑郁;②因其他疾病而引发的继发症状;③头部或颈部姿势不良。[3]当患者发作时,在血液以及唾液中可以明显检测到含量较高的P物质以及5-羟色胺,在间歇期指标会恢复正常[4]。对于现在的临床治疗而言,传统的三环类抗抑郁药物早已无法满足需求,在治疗此病时,选择帕罗西汀摄取5-羟色胺虽然起效较慢,但联合地西泮等其他镇静或抗焦虑药物配合治疗,则治疗效果相对显著。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显效患者18例,有效9例,其總有效率70.0%,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3.3%。而且不良反应较少,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痛苦,且症状消除较快,值得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 桑雄.帕罗西汀联合地西泮在神经内科门诊预防紧张型头痛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2,24:5223-5229
  [2] 胡冬梅,聂琛,张颜波,王俊英,赵同,管鸿旭,聂斌.复方雪莲联合帕罗西汀治疗慢性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疗效[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3,01:131-134
  [3] 董道超.帕罗西汀联合安定在预防紧张型头痛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05:973-974
  [4] 李传斌.地西泮联合帕罗西汀在紧张型头痛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13,03:377-378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普外手术后并发症的形成原因,并提出处置办法。  方法:结合工作实践分析术后各类常见并发症的致病因素。  结果:通过对患者机体组织结构与生理机能的改善,实现对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防治。  结论:普外术后常见并发症是相对可控的,针对不同并发症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进行处置。  关键词:术后并发症 普外手术 处置办法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骨质疏松后髋骨骨折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在手术后自行进行患肢锻炼,康复组在手术结束后配合康复治疗。  结果:康复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1.6%,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3.3%,且康复组的Harris评分和髋部ROM评分也高于对照组。  结论:康复治疗对于骨质疏松后髋部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疗效。  关键词:骨质疏松 骨折 康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耳鼻喉外科术后感染影响因素,总结护理经验。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12例行耳鼻喉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术后感染率、感染部位分布与影响因素。  结果:912例患者共发生感染39例,感染率4.28%;感染部位分布:呼吸道41.02%,消化道17.96%,泌尿道33.33%,其他部位37.69%;患者手术时间≥1.5h感染率4.66,<1.5h感染率19.7%;住院时间≥7d
期刊
摘要:临床靶控输注静脉麻醉是基于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采取对目标药物浓度进行调节控制以实现不同麻醉深度的给药方法。本文针对该麻醉方法进行了较深入地探讨,该方法通过调控血浆或效应室目标浓度作为指标而不是采取给药速率,麻醉师能够对静脉麻醉进行控制,对于提高控制静脉麻醉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输注模式 靶控 静脉麻醉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6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微创内固定系统和动力课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远端骨折不同疗效。  方法:将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间到我科治疗的远端骨折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骨折,对照组采用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方法治疗。  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一年后,观察组LISS(微创内固定系统)的疗效高于对照组DCS(动力髁螺钉内固定)其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临床疗效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方法:挑选我院70例病人,对这些病患的有关资料进行分析,资料主要包括疗效、术中的注意事项以及术后的有关并发症等。  结果:本组所有的病患进行再次剖宫产术后,母婴都恢复的比较良好,在手术中和手术后都没有发生并发症。  结论:在手术前要对疤痕子宫再次剖宫产的孕妇详细的进行评估,选择合适的切开方式以及子宫下段横切口的位置,仔细细致的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门冬胰岛素30)和观察组(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二甲双胍),每组各40例,对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糖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进行观察和比较。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FPG、2hPG、HbA1c水平均明显降低
期刊
摘要:目的:通过探讨妊娠期糖尿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旨在研究合理的预防和控制方式,提高妊娠结局质量。  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45例,同时选择正常孕妇45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孕妇并发症率、生产方式、新生儿差异等情况。  结果:研究组患者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并发症率、剖宫产率、羊水过多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研究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儿童保健期间采取加强措施对婴儿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  方法:应用抽签法将100例婴儿分为对照组50例,行传统儿童保健措施;观察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实行儿童保健加强措施;对比两组结果。  结果:观察组身长(79.6±8.3)cm,体重(13.4±2.5)kg,营养性疾病发生率4.0%;对照组身长(73.1±8.4)cm,体重(9.2±1.2)kg,营养性疾病发生率16.0%;观察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切加扩肛法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分组法将我院收治的82例陈旧性慢性肛裂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行改良后切加扩肛术治疗,对照组行后位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临床疗效及不良情况发生率。  結果:实验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术后疼痛缓解时间、溃疡愈合时间及不良情况发生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