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学习有捷径吗

来源 :新校园·阅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nrychen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多学生总觉得语文是一门吃力不讨好的学科。有时花了功夫不见得有好成绩,有时没有想到会考好,却反而得了好分数,真的是那么难以把握的学科吗?失败的次数多了对自己也就没有信心了。就会觉得自己是学不好语文了。所以我们一起来思考几个问题,或许会重建你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一、语文真的那么难学吗?
  其实语文太好学了,表面上看似乎无规律可循,其实还是有规律的。语文学习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其知识自成体系,要系统规范的掌握,必然要用一定的方法。简单说就是读好,写好。但前提是,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如果同学们既能埋头读书,又能抬头看路,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先要有兴趣读,有兴趣写,当你愿意积极地去积累一个汉字,一个词语,记住一句名言警句,赏析一首诗,阅读一篇美文,欣赏一部名著,那么你的兴趣就已经开始了,随之你的语文水平也会逐步提高。所以,有兴趣,有热情就不难学了,千万不要先给自己在语文学习上宣判死刑,那真的无指望了。要对自己说:“我也能学好语文,这不是少数人的专利,也是我的特权!”
  二、你为学习语文做了多少准备?
  语文学习需要一些必要的准备,比如工具书等。作为一个初中生,你应该有《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成语词典》(工具书以商务印书馆的为最好);除此之外,为便于学习文言文,如果能有一本《学生古汉语词典》就更好了。不过有了以上工具不一定会劳动,不一定不动就能见到劳动成果,关键是养成只要一读书就会查阅词典的好习惯。有工具书很容易做到,勤翻工具书就有点难了,如果你能这样做,那就是走上学习语文的上坡路了。想一想,如果想要看到山上的风景,能不上山吗?“无限风光在险峰!”继续前行吧,可不能因为懒惰而胆怯。
  三、学语文有捷径吗?
  很好,每个人做事都想走捷径。语文有捷径,但不一定符合你对“捷径”的理解。“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所以学习语文的“捷径”就是“苦径”!
  1.苦练书写
  想想吧,连一手好字终身受益,愿意做吗?用心一点掌握技巧,一个月可见成效,若要进深则需研究汉字的间架结构。一箭双雕,既练了字,又认了字,如果练常用汉字7000个,每天练20十个,一年就结业了,而你的识字量也比一本《新华字典》都厲害了,何乐而不为呢?
  2.苦读精思
  苦读精思,就是要根据记忆和理解的辨证关系,把记忆和理解紧密结合起来,两者不可偏废。“熟读”,要做到“三到”:心到、眼到、口到。“精思”,要善于质疑问难,最终解决问题。每周能熟练的背几首诗或几则名言,仔细地读几篇美文;一个学期读几本名著,做几本读书笔记,语文水平就会大有长进。在精思中加以吸收,变成自己的东西,做到读写结合。
  3.苦记活用
  语文的知识体系也不排除“死”与“活”,对于死的知识我们还是要做好储备工作,肚子里总不能没有货吧,这货就是知识。比如修辞你知道有哪些?每种修辞的特点是怎么样的?分别会起什么作用?有了这些知识,你才能去指认判断,才能结合句子去分析。读的时候会分析,写的时候会运用,这样才会化为能力。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读书十诀”定会让同学们受益匪浅:(1)序,由浅入深,循序渐进;(2)勤,业精于勤,荒废于嬉;(3)恒,持之以恒,锲而不舍;(4)博,从精出发,博览群书;(5)问,不耻下问(疑在悟前);(6)记,多动笔墨,多记笔记;(7)习,温故知新(联系自然);(8)专,专心致志,专一博广;(9)思,多加思考,学以致用;(10)创,触类旁通,敢于创新。
  因此,语文学习是需要扎扎实实积累的,没有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学习是一种过程,通过不断的听、说、读、写,我们的知识和能力在不断地潜滋暗长。注意学习习惯的培养,注意学习过程的落实,注意学习方法的掌握。
  四、养成哪些习惯呢?
  叶圣陶先生曾强调:“学生读课外书要注意养成好习惯,先看序言或作者编著的前言,知道全面的梗概是好习惯。把全书估计一下预定若干天日,而且真能看完,是好习惯。有了不解之处,不怕查工具书,不怕请教老师或朋友,是好习惯。自觉有所得,随手写简要的笔记,是好习惯。”
  要养成“不动笔墨不看书”的好习惯。读书固然是件好事,但是如果不动笔,读书往往流于形式。只有记笔记写心得,才会增强记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毛主席这么忙,但是他每天总能抽出时间来读书,且读书就动笔墨。
  要想快速把握一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特点,最好的方法是研究一下文章的关键部位。
  1.可以从标题,开头和结尾入手
  有时标题就是文章内容的概括或中心的提炼,开头结尾在文中也是举足轻重。研究这些有助于读懂文章。
  2.可以从关键句入手
  中心句,过渡句,抒情、议论句,描写句,标明时间变化、空间转移、感情起伏、命运转折的词句,呼应句,引经据典句,反复出现的句子,有深意的句子等。
  3.可以从文体入手
  通过不同体裁文章各自的要素分析,来快速把握文章的内容和结构。
  显然,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学习语文是厚积薄发的事。五笔动手动脑,多思多想,动口动笔,多问多练,一定错不了。
其他文献
素质教育要求我们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培育。这是一项长期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改革。学校教育是我国主要的教学形式,班级授课制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因此,作为“班集体灵魂”的班主任应该充分认识到自己所承担的历史重任。  小学班主任面对6、7岁至11、12岁的儿童,工作更加繁重。我相信,任何一位班主任都希望胜任这项工作并把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应在继续提高学生思考问题的同时,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这是值得我们语文教师充分重视的。无疑,新课标为语文教学注入一股新鲜血液。但是,由于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仍有很多教师对新课标的理解不深。在教学中仍存在着较多的认识误区和行为偏差。经过多年语文课堂教学活动中探索总结,笔者认
期刊
摘 要:中职学生数学学习成绩不理想,主要是由于他们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与课堂观察,总结出影响学生数学学习习惯养成的因素,并提出促使学生形成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对策。  关键词:中职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父母;对策  习惯是“由于重复或练习而巩固下来的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辞海》),它是行为的自动化,不需要特别的意志努力,不需要别人的监控,在什么情况下就按什么规则去行动。习惯一旦
期刊
在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愈来愈深切地感受到课堂上的热闹似乎不再时髦,如果不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任何教学将没有实际意义。浮华的背后应该是知识的沉淀,取而代之的是师生沉下心来认真思考,追求实效的课堂。不管教学改革到哪一步,都不能脱离一个“实”字。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主旋律”,如何演奏好课堂教学这一精彩的乐章,教学实效在整个“乐章”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为“乐手”的我们,怎样才能上好一节实效课
期刊
摘 要:在现代的教育中以多媒体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已经在学校中进行普及和应用,同时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多媒体教学通过声像并茂的画面和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多媒体教学更有着许多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它能综合学生多种感官,提高信息的获取量,扩充课堂知识容量,提高学生口语能力和运用英语的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激发兴趣
期刊
有句话说得好:“忘记母语就意味背叛,是对国家民族的背叛,也是对将来的背叛。”母语直接影响着国人文化素质的提高,学好母语是弘扬中华文化的前提。而要提高母语水平的关键是语文教学质量。那么现在的语文教学又有什么特点呢?按地域来说,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存在着教育差别;沿海学校与内地学校存在着教育差别。中国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村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意义重大。因此,我们必须认清农村中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提高学生语文
期刊
摘 要:对小学生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散思维成为创造性思维的一种主要形式。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在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同时,也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本文从四个方面谈了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生;创造思维能力;培养  对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智力能力的发展,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显然是尤其重要的。而发散思维却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尽
期刊
摘 要: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是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做到:解题激疑,诱发兴趣;抓住重点,抛砖引玉;分散难点,化简为易;精简质量,直入重点。  关键词:学生思维;提问;精心设计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问题才会有思考。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悟教学内容,检查知识情况,课堂提问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力求为学生创设思维,调
期刊
摘 要:农村小学生与城市小学生相比,语文素养有一定的差距,这在习作水平上就更为明显,虽然教师从选题一直到开头结尾,指导得有板有眼,但学生的习作仍是干巴巴的,让人沮丧。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教师更应该讲究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农村;作文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期刊
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对知识的获取、改组和运用以及新思想、新技术的发明,而且也表现为一种追求创新的意识,一种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的心理取向,一种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以及一种积极改变自己并改变环境的应变能力。而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教学中仍偏重知识的传授,强调对知识的记忆模仿;突出共性培养,忽视对学生个性特长的保护和培养;重智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