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世界经济不景气、汽车公司并购时有发生的大环境下,中国却罕见地再次诞生了一个新的汽车品牌:观致,英文名QOROS。2011年11月28日,经过4年的筹备,观致品牌在上海正式发布。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前身为2007年注册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由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以50:50的股比投资而成,初始注册资本为34亿元。观致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合资公司,其高层管理人员均来自汽车行业,其中包括前北美大众执行副总裁石清仁先生(Volker Steinwascher)、前MINI设计总监何歌特先生(Gert Volker Hildebrand)等十余位高层管理人员。
观致汽车的注册地和生产基地在江苏常熟,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生产基地的首期年产能为15万辆。按目前的规划,2013年将开始生产并在中国和欧洲同时销售一款三厢车,轴距约2700mm。随后是两厢版和SUV车型,以及一款电动车。这些车都将采用一个全新的平台。
为了实现国内外同步销售,目前观致已经生产出了用于测试的三厢版原型车,它是按照国际品质要求打造的,以期达到欧洲新车安全评价(Euro-NCAP)五星标准。
作为一家全新品牌的新汽车企业,观致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运营模式:它与国际上的一流供应商紧密合作,包括麦格纳斯太尔、天河、大陆、博世、法雷奥等,遵照欧洲车的质量、安全和排放标准研发和生产汽车,藉此成为中国最好的汽车企业。
11月29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揭牌仪式在常熟举行。目前还是一片平地的生产基地占地1000亩,厂房面积19万平方米,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4大工艺车间,具备完整的整车制造能力,其中涂装工艺在环保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年产能可从15万辆扩展到30万辆。
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
郭谦
AF:从介绍看,观致的主要技术将来自于麦格纳、天河等供应商,那么观致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
郭:从技术上讲,核心技术分为两类:一是拥有独特的技术,比如新发动机或新的汽车结构,使得你的车截然不同;第二种技术是整合,就是你的每一个部分并不一定有什么特殊,但你把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东西整合起来实现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这方面最好的代表是iPhone手机,它看上去也没有特别创新的技术,但是它构造的体系做出来的时候,别人想追却需要花点时间。
从观致汽车的角度讲,我们还不具备能力去开发自己专享、专有的技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的文化、团队以及这种文化氛围下所能实现的车的个性。就像汽车的造型,大家用的都是铁皮儿,我们并没有使用独特的材料,但是它所能表现出的个性,你不会认为它跟别的车是完全一样的。
AF:观致将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国内车企的特点?
郭:管理团队的所有人都在国际大企业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这种情况在过去的中国企业里不曾见到。所有产品开发过程的技术资源,都要符合欧洲标准,这种情况以前也没有过。
AF:选择一家非汽车行业的股东对观致意味着什么?
郭:在观致,股东双方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的,另一股东以色列集团不是奇瑞在汽车产业的竞争者,不存在以色列集团把握什么技术不让奇瑞使用的情况。奇瑞、以色列集团、观致这几个伙伴关系的任何一方的发展和强大,都是对其他方的支持。
编辑观点
梦想当道
最近几年,奇瑞对于品牌升级的尝试已经进行过多次,虽然挫折不断,然而进取精神依旧。这一次,奇瑞和以色列集团采用了更为新颖的商业模式,组建了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合资公司——引进资金、整合资源用于生产、销售和出口。这是对过去20多年来合资形式的一次颠覆和改写。
“观致”这个名字有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中西合璧的运营模式,这个品牌的生存空间蕴含双重基础:欧洲品质的技术、中国的价格。二者虽然有些矛盾,但在尚不具备品牌高忠诚度的中国市场仍有宝贵的成长空间。
欧洲品质的技术,来源于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专业领导团队。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看来,这些老外都是当代的白求恩,他们来帮助中国企业造车的目的,已经超越了“淘金”的层次,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无到有地去实践。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国企业将具备相当于德国大众一级的产品品质。这是异于品牌收购的另一条快速路,也同样高成本、充满变数,但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的价格”一向意味着低价,但解读这次的合资却并非希望延续这一点。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确保产品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价值和价格,从而增加品牌溢价的能力。预期价格将位于同类车型的日韩车和德国车之间。
没有人能确保成功,但只要有机会,终究值得一试。毕竟“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形式已经确定失败,换一条路或许有机会杀出重围。引用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的话,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确定的:“这家公司的品牌、技术和知识产权,将留在中国”。
“观致汽车有限公司”前身为2007年注册的奇瑞量子汽车有限公司,由奇瑞汽车和以色列集团以50:50的股比投资而成,初始注册资本为34亿元。观致是一家独立运营的合资公司,其高层管理人员均来自汽车行业,其中包括前北美大众执行副总裁石清仁先生(Volker Steinwascher)、前MINI设计总监何歌特先生(Gert Volker Hildebrand)等十余位高层管理人员。
观致汽车的注册地和生产基地在江苏常熟,研发中心设在上海,生产基地的首期年产能为15万辆。按目前的规划,2013年将开始生产并在中国和欧洲同时销售一款三厢车,轴距约2700mm。随后是两厢版和SUV车型,以及一款电动车。这些车都将采用一个全新的平台。
为了实现国内外同步销售,目前观致已经生产出了用于测试的三厢版原型车,它是按照国际品质要求打造的,以期达到欧洲新车安全评价(Euro-NCAP)五星标准。
作为一家全新品牌的新汽车企业,观致采用了一种非常规的运营模式:它与国际上的一流供应商紧密合作,包括麦格纳斯太尔、天河、大陆、博世、法雷奥等,遵照欧洲车的质量、安全和排放标准研发和生产汽车,藉此成为中国最好的汽车企业。
11月29日,观致汽车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的揭牌仪式在常熟举行。目前还是一片平地的生产基地占地1000亩,厂房面积19万平方米,包括冲压、焊装、涂装、总装4大工艺车间,具备完整的整车制造能力,其中涂装工艺在环保方面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并且年产能可从15万辆扩展到30万辆。
观致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
郭谦
AF:从介绍看,观致的主要技术将来自于麦格纳、天河等供应商,那么观致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呢?
郭:从技术上讲,核心技术分为两类:一是拥有独特的技术,比如新发动机或新的汽车结构,使得你的车截然不同;第二种技术是整合,就是你的每一个部分并不一定有什么特殊,但你把这些看上去差不多的东西整合起来实现的功能是不一样的,这方面最好的代表是iPhone手机,它看上去也没有特别创新的技术,但是它构造的体系做出来的时候,别人想追却需要花点时间。
从观致汽车的角度讲,我们还不具备能力去开发自己专享、专有的技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我们的文化、团队以及这种文化氛围下所能实现的车的个性。就像汽车的造型,大家用的都是铁皮儿,我们并没有使用独特的材料,但是它所能表现出的个性,你不会认为它跟别的车是完全一样的。
AF:观致将有什么不同于其他国内车企的特点?
郭:管理团队的所有人都在国际大企业有多年的工作经验,这种情况在过去的中国企业里不曾见到。所有产品开发过程的技术资源,都要符合欧洲标准,这种情况以前也没有过。
AF:选择一家非汽车行业的股东对观致意味着什么?
郭:在观致,股东双方是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的,另一股东以色列集团不是奇瑞在汽车产业的竞争者,不存在以色列集团把握什么技术不让奇瑞使用的情况。奇瑞、以色列集团、观致这几个伙伴关系的任何一方的发展和强大,都是对其他方的支持。
编辑观点
梦想当道
最近几年,奇瑞对于品牌升级的尝试已经进行过多次,虽然挫折不断,然而进取精神依旧。这一次,奇瑞和以色列集团采用了更为新颖的商业模式,组建了在中国独一无二的合资公司——引进资金、整合资源用于生产、销售和出口。这是对过去20多年来合资形式的一次颠覆和改写。
“观致”这个名字有着中国文化的底蕴和中西合璧的运营模式,这个品牌的生存空间蕴含双重基础:欧洲品质的技术、中国的价格。二者虽然有些矛盾,但在尚不具备品牌高忠诚度的中国市场仍有宝贵的成长空间。
欧洲品质的技术,来源于具有丰富国际经验的专业领导团队。在奇瑞董事长尹同跃看来,这些老外都是当代的白求恩,他们来帮助中国企业造车的目的,已经超越了“淘金”的层次,是为实现自己的梦想,从无到有地去实践。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国企业将具备相当于德国大众一级的产品品质。这是异于品牌收购的另一条快速路,也同样高成本、充满变数,但并非没有可能。
“中国的价格”一向意味着低价,但解读这次的合资却并非希望延续这一点。最终的目的是通过确保产品的内涵和品质,提升价值和价格,从而增加品牌溢价的能力。预期价格将位于同类车型的日韩车和德国车之间。
没有人能确保成功,但只要有机会,终究值得一试。毕竟“市场换技术”的合资形式已经确定失败,换一条路或许有机会杀出重围。引用观致汽车董事长郭谦的话,至少有一点我们是可以确定的:“这家公司的品牌、技术和知识产权,将留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