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模型搞好生物教学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lunf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型是指所研究的系统、过程、事物或概念的一种表达形式,也可指根据实验、图样放大或缩小而制作的样品。纵观生物科学研究发展史,许多重大的发现与结论,都是由科学家们经过严谨的推理和大胆的想象,然后创建科学理想化的模型,并通过实验检验或实践验证,最终通过借助模型来诠释某个生物现象,从而得出具体的结论。
  不仅如此,在生物科学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模型和模型方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模型的方法是以研究模型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是以简化和直观的形式来显示复杂事物或过程的手段。
  模型和模型方法的研究在生物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下面以《蛋白质》一节教学为例谈谈构建模型在生物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是高中《生物》必修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难点,学生刚刚步入高一,相应的有机化学知识还比较缺乏,对于氨基酸、肽键、氢键、甲基等化学知识并不清楚,教师如果只是利用课本概念、图解组织学生观察来进行教学,学生对氨基酸脱水缩合、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蛋白质的多样性等知识内容含混不清,这种传统教学方法探究性不强,不利于学生的掌握。笔者在教学中通过构建物理模型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将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既增加了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感性认识,又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 构建氨基酸的模型。学生对氨基酸的这个名词比较熟悉,但是对于它的结构并不清楚,在这里我用不同颜色的橡皮泥小球分别代表C、H、0、N等原子,用火柴棒染色处理代表不同的化学键。先组装氨气、甲烷、羧酸的模型再衍化出氨基、甲基、羧基结构,最后组装出一个完整的氨基酸。学生在观察模型,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之后,我再在黑板上演示氨基酸分子结构通式,阐述氨基酸的结构特点,这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同时学生也能牢牢记住氨基酸的结构通式,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理解和区别比较不同的氨基酸具体结构。
  2.构建氨基酸脱水缩合模型。在二肽的形成过程中有脱水缩合和肽键形成的变化,通常在黑板上演示,学生当时可能看懂了,但过后对哪个基团失去羟基,哪个基团失去氢可能就不清楚了。教学中,我运用前面的模型材料,组装2个氨基酸模型进行演示,展示肽键和水的形成过程,学生在多方面的感观中理解知识,对于多个氨基酸脱水缩合后形成水分子数、肽键数、游离氨基、羧基数的教学,还可以采用学生“手牵手”模型来示范,每个学生代表一个氨基酸,左手代表游离的氨基,每个人左手都拿一个矿泉水盖子代表氢,右手代表游离的羧基,每个人右手都拿一个空矿泉水瓶子代表羟基,相邻两个学生手牵手,一个“手牵手”即是组成一个肽键,同时将瓶盖盖在空瓶子上,代表产生的一分子水。学生们站成一排构成一条肽链,同样的学生站成两排便构成两条肽链,以这两种情况为原型分别讨论肽链数、氨基酸数、肽键数、脱去水分子数、游离的氨基和羧基数量等。这两个模型使学生对氨基酸脱水缩合抽象的过程变得直观、清晰、形象。
  3.构建蛋白质的模型。对于蛋白质的空间结构,需要学生具备良好的抽象思维能力,因为在教学中无法直观地显示出一种蛋白质分子的真实结构,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会有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因此在教学时我先进行简单的描述:蛋白质的多肽链是通过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也是蛋白质最基本的结构,蛋白质分子的多肽链并非呈线形伸展,而是折叠和盘曲构成特有的比较稳定的空间结构。然后提出问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是怎样的?再请学生观察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示意图,同时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细铁丝、塑料珠子、折叠的幸运星、球形纸团、矿泉水瓶盖子等材料分组制作模型,让学生通过讨论、合作制作、比较、分析等活动来掌握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在最后的小组评价中,教师对学生的不足和缺陷进行纠正,虽然每个小组的蛋白质模型材料不一样,但是学生作品非常精美,具有较好的创造性,基本上都反应了氨基酸—多肽—蛋白质的结构层次,特别是展示了空间折叠的方向,有的还考虑到了二硫键的存在,效果不错。
  4.构建蛋白质多样性模型。高一学生还没有学排列组合知识,学习蛋白质多样性的时候,学生比较难理解,实际上这部分内容也可以通过学生活动制作模型来学习,活动时两个学生一组,每组用3支彩色粉笔在课桌上摆放,看看有几种排列方式,让学生有位置的空间概念,然后告诉学生每支粉笔代表不同的氨基酸,把它们放在不同的排列位置就会形成不同的肽链。每个小组和其他小组互换2支粉笔,再排列,看看肽链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引出氨基酸种类的不同与肽链种类的关系。两个或者三个小组的学生把粉笔聚合在一起排列,看着肽链是不是又发生了变化,这当中强调的是数目的变化与肽链种类的关系。通过模型的演示,蛋白质多样性这个难题就轻松解决了。
  通过构建模型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学习和创新意识,虽然多花费一些课时,但是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作者单位: 江西省南昌市实验中学)
  责任编辑:周瑜芽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期刊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三维原子探针(3DAP)是一种能分析逐个原子的仪器,可以在纳米空间内分析导电材料中不同元素的原子分布,是目前最微观的分析仪器,广泛应用于纳米材料和传统材料中纳米析出相的研究.用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显色反应是将试样中被测组分转变成有色化合物的一类化学反应,有配位显色反应和氧化还原显色反应之分。而在我们经常接触的化学反应中就有许多显色反应,比如酸碱指示剂的显色反应、淀粉与碘水的显色反应、亚甲蓝的反复变色反应以及化学震荡反应等。  在这些显色反应中,有的具有趣味性,可以增加学生研究化学的兴趣;有的具有实用性,可以用来指示终点以及检测反应灵敏性等。所以探讨显色反应的最佳条件很有必要性。下面以淀粉与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七八十年代.大家爱用假领子.从我记事起,妈妈小姨辈的“时髦主力军”每人都有两个:桃花般的粉、苹果似的绿、湖水样的蓝……反正女式假领的颜色都是粉粉柔柔地悦人,圆角,类似
大家都知道,军人失掉兵权,始自宋太祖赵匡胤。建隆二年(公元96年)七月,宋太祖赵匡胤宴请禁军宿将,以温和的方式解除了他们的兵权。他是怎么干的呢?很简单,杯酒释兵权:先是请手握重兵的石守信之流喝酒,把他们都给灌得晕头转向了,这才别有用心道:“要没你们这帮铁哥们儿,我老赵还真不知在什么地方鬼混!可有了你们做了皇帝呢,我又觉得自己还不如做个节度使快乐……”那伙头脑简单的武夫忙问为什么。赵匡胤道:“我每天
人类怎样应对大气CO2浓度的持续升高,仍有较大的分歧.一部分人认为,除非全球升温更趋显著,否则各项耗资巨大的措施应推延执行;而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即便是马上采取措施,大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