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大学生活

来源 :散文选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yh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因“文革”中断了十年的高考,1977年得以恢复。我荣幸地考入了山东省北镇师范专科学校七七级化学系。
  我们班43位同学,半数以上是三十多岁的“六六、六七、六八届”的高中毕业生,三分之一的是二十多岁,还有三位像我一样十五六岁的高中在校生。我们是两年学制,学习计划安排得非常紧凑,每周六上课,每晚两节自习课,只有周六晚上和周日白天自由安排。我们这些年龄和经历不同的同学们,都无比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大学学习机会。不舍得耽误一节课,晚自习上到九点,下课的铃声响过后,大家仍然聚精会神地做作业、复习、看书,谁都不肯先走,回宿舍时还要捎着教科书。
  周日这一天是自由活动时间,上午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端着脸盆到校园唯一的自来水管旁洗衣服,水管的周围满是洗衣服的同学,有蹲着的,有拾块砖头坐着的,一边仔细地揉搓、漂洗衣服,一边说笑着各个系的新闻趣事。衣服洗完都晾晒在宿舍楼前的铁丝绳上,衣服、床单各色各样,一道一道地飘动着,犹如大染坊一般。如有需要,同学们结伴上街,寄信、买日用品。下午,同学们都自觉地到教室自习,我每次到了教室,看到同学们已经坐在那里学习了,总是自责自己学习还不够刻苦。更让我敬佩的是,那些三十多岁的大同学,家里都有老婆孩子,周日没有谁回家,即便是学校离家才十几里路,不到寒暑假没有回家的,都争分夺秒地学习。
  我是经历过吃不饱饭的日子的,上了大学国家管饭,真是一下子掉到福窝里了。我到学校吃的第一顿中午饭,是一碗白菜豆腐炖粉条,里面还藏着几块猪肉片,两个馒头,味道太香了,至今还记忆犹新。
  国家供给大学生每月30斤粮食和18.5元的伙食费,由学校食堂搭配一日三餐。以小组为单位打饭,一个搪瓷盆盛菜,一个竹篮子放馒头,一个白铁桶打粥。早饭:小咸菜、粥,每人一个馒头;午饭:一种荤菜,每人两个馒头;晚饭:一种素菜、粥,每人两个馒头。一个小组的饭从食堂一起打出来,学校没有餐厅,只能把饭端到宿舍去吃。 我们组九人只有我一个女生,我就跟着到男生宿舍吃饭,这一吃就是两年。
  我们组八位男生住在一间屋子里,四张双人床把屋子摆满了,屋子中间拉一道铁丝绳,挂同学们的毛巾,牙膏、牙刷、肥皂等放在床下面的洗脸盆里。靠窗子下面一张桌子,桌面摆放喝水的杯子,桌洞放我们的饭碗、勺子和筷子。床中间的空地,就是放馒头篮子、菜盆和粥桶的地方,把菜或粥分到碗里,各自端起自己的碗,拿起馒头,有蹲在地上吃的,有坐在床边上吃的,荤菜素菜都吃得津津有味,一点儿舍不得浪费,中午的菜里有点肉,油水多一点儿,吃完了菜再向碗里倒上开水,筷子一搅拌就是一碗汤。年长的周伟宗同学常说一句话:“我们每顿饭吃馒头还有菜,老婆孩子在家里只能吃窝头咸菜,我们太知足了。”
  在男生宿舍吃饭我感到很温暖,因为他们都把15岁的我当小妹妹来爱护,如果我有一顿饭不去吃,他们就到处找我,还调侃:“你不来吃饭,我们吃不下啊!”按照常理,女生该刷碗,可是,我的碗总被同学们抢过去刷了。八个人住一个房间,非常拥挤,可是他们每天收拾得干净整洁,我一天三次到他们的宿舍,每次都让我感到那么的清新。
  我们的大学生活简单而严谨,早操、上课、吃饭、睡觉都是按时的,主要就是在教室里学习,唯一的娱乐生活,就是周六晚上学校放露天电影。每当学校放电影时,我们就像过节一样快乐,下午课外活动时间就搬着凳子去占地方。学校是师范院校,每逢新生入学,放的第一部电影就是前苏联的《乡村女教师》。影片中女主角瓦尔瓦拉师范毕业,自愿到偏远艰苦的乡村小学任教,面对恶劣的环境和人们的不理解,她用真诚和坚持感动了周围的人,获得当地人的拥戴,教出很多优秀的学生。当满头银发的瓦尔瓦拉被学生们簇拥着,她脸上洋溢出的幸福笑容,深深触动了我的内心,乡村女教师的形象从此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在校两年,看了多少部电影已记不清了,但《乡村女教师》中瓦尔瓦拉的形象却始终激励着我。
  劳动是我们学习计划中的内容,沙湖柳农场是学校的劳动基地,各个系轮流到农场参加一周的劳动。入学第二年,1979年的春天,轮到我们班劳动,那天早饭后,我们班的四个女生早早把行李放到去农场的卡车上,我们临时有事耽误了一点儿时间,卡车竟然舍下我们走了。
  我们四人顿时急出了一头汗,他们怎么丢下我们就走了呢?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四个人讨论后,决定步行去农场。从学校到农场二十多公里,我们还不认路,就一边走一边问。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地上泛着朦胧的绿色,白云飘荡在蓝天上,温暖的阳光映照着我们匆匆的脚步。我们脚上都是穿着家做的薄底布鞋,疾行在高低不平的土路上,虽然双脚硌得生疼,内心却充满 “雄赳赳,气昂昂”的感觉,我们就是要去农场,不让男生小瞧女生。我们一口气走了二十多公里,个个大汗淋漓,到了农场,男同学们已经吃过中午饭了。
  当男同学们看到我们四个人时,都震惊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到我们会为了参加劳动步行二十多公里到农场,因此,我们得了个“四个爱劳动的铁姑娘”的绰号。
  毕业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是教学实习。在1979年的冬天,大学的最后一个学期,我与九名同学被分到利津县一中实习小组。利津一中给我们的實习课题是高二化学,我分到的第一个课题是《乙炔和乙炔的性质》。拿到课题后心里感到恐慌,一想到上讲台,心就怦怦乱跳,想到备课,感觉不知从何下手。在带队的马桂荣老师的细心指导下,从熟悉教材、搜集资料,到听利津一中化学老师授课,详细了解授课班级的学生情况。经过充分的准备,一课时45分钟的教案,我写了一万五千多字,在课堂上要说的每一个字都写出来,先后修改了六次,每次都是手抄的,经过马老师审核过关后,我就开始背教案,再对着墙讲,讲给实习的同学听,请求同学帮助修改,上讲台前反复体会,把上课的情景在头脑里像放电影一样,一遍一遍地过。
  我终于站上了讲台,面对学生讲出了我背了无数遍的《乙炔和乙炔的性质》,课堂上还演示了乙炔性质的实验,一节课顺利地讲下来,完整地经历了第一次从备课到上课的过程。
  责任编辑:海霞
其他文献
一曲《鄂伦春族小唱》,唱出了我国“五小”民族之一的鄂伦春民族在兴安岭上“一匹猎马一杆枪”的游猎生活,也唱出了鄂伦春人不忘共产党的心。  那是1947年秋,东北局调王肯他们这些投奔解放区的大学生到哈尔滨,又乘胶轮大马车从辽吉二分区长岭出发,中途在昭兵站歇马。那里的条件十分艰苦。五间大平房,两铺对面炕,自带小铁碗,吃着大锅饭菜。由于屋子大,人少,秋风破窗而入,寒气袭人。王肯来到室外靠着被秋阳照得暖暖的
期刊
天阴沉着脸,寒风拉近了夜的黑暗。这样的冬天,一个人走在路上。   路边孤立着一棵树,在寒冬的飘摇中,它舒展着的枝条上零星地挂着几片树叶,冻结了的绿色生命在寒风中枯黄着身子瑟瑟发抖,但它又似乎在沉思着什么,生命的勇毅能否抵御得了这严寒的冬天?它有了些许茫然,但不管怎样,风的路过,毕竟给了它生命的激情,让它在欢快的舞蹈中捕捉到了风的身影,自然它也就成了风中的使者。这时的风,是从遥远的天际吹来,带着冬
期刊
2013年3月7日,我从县城工作的一所高中赶到温州矾矿医院时,我父亲正处于弥留状态。或许是看到了我,他渐渐地闭上眼睛。族亲张医生叫我不要惊动他:“让他走吧,算是寿终正寝了。”  那年,他刚过80岁,这样算来,他应该生于1933年。  新中国成立初期,他才十六七岁,穷人家的孩子懂事早,他就只身离家到福建省福鼎县前岐的一家矾馆当学徒。  当时,浙江平阳矾矿明矾生产旺盛,挑矾古道矾岐线繁忙,明矾经营处(
期刊
村里的孩子们都是听着古老的歌谣长大的。歌声是近的,也是远的,好像从月亮上缓缓飘下来:“月婆婆,筛罗罗,炒豆吃,没柴火。捡去怕扎脚,偷去怕狗咬!”月亮上有个孤苦伶仃的老奶奶吗?没穿没烧,只有一把生豆,让她咋活下去呢?自打懂事起,怜悯之情就随着月光星辉,播进了我们不断生长的心田里。  月亮又大又圆的时候,离我们最近,就好像从我们村东头冒出来,慢慢地、稳稳地走过小河、池塘,走过村旁一小块空地,再走过我家
期刊
到睢宁县,崭新的城市容不得我半点犹豫,放下行李,便想在整洁宽阔的大街上走走看看。  事实上,睢宁不仅是眼前这面貌一新的景象,它的历史沉重得像谜语。古老下邳“两汉看三国,三国看下邳”的几分神秘,足以让灵魂震颤一阵子;古道黄河保持永恒的态势,甚至有些傲慢地证明它在人世间无比的恢弘。我回想那个年代,今天在泥土下,没有了让人咀嚼的暴力,没有了脆弱,下邳就沉睡在那里,一种有灵魂的遗址,现代人站到它跟前,多少
期刊
那天,我去巴尔库路吃饭,怕乐百隆那里不好停车,就把车子停在原客运公司的院内。车子刚停好,就有一个藏族阿佳在不远处一直朝我挥手。我很是奇怪,以为是收费员让我往里边停,理也没有理就走了。“增增,增增——”天啊,她竟然喊着我的小名。在拉萨竟然有人知道我这个名字。  我是早产儿,到了两岁多还不会走路,而且只有十来斤重,妈妈为了让我健康成长,就给我起了个小名叫“增增”,希望我能增加点体重,增强体质,快点好起
期刊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度过的,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能吃饱肚子就不错了,能吃上各种水果连做梦都不敢想。记得小时候,图牧吉牧场六队有一片几百亩大的沙果园子,小学校西面有几棵酸丁树,另外,还有草原上随处可见的野杏子树。于是,沙果、酸丁子、野山杏就是我们那个年代仅有的、吃到树上结的水果了,而苹果呀、梨呀、荔枝呀、香蕉等水果,只有在小人书和年画里才看得到。  酸丁子、野山杏吃起来酸涩倒牙,
期刊
今天,已经是春天的尾巴了,老爸说这时节叫暮春季节。在我们江南,到处生机勃勃,墙边那棵大榕树的树冠,多像外公在南麂岛捕鱼时,撒到大海里的那张渔网。阳光亮亮地照在叶子上,好像渔网拉上来时活蹦乱跳的小鱼……   上课了,娇娇老师教我们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鸟,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诗中有黄鹂鸣唱,白鹭高飞,山顶白雪未化,客船停满江岸,也许还有“酒旗风”吧——多么美好
期刊
刚懂事时,姥姥说我是南山上捡来的,说得有板有眼的,说是某一天清早,爸爸上山捡牛粪时看到我,用粪箕把我背回来的,我信以为真。妈妈常常唠叨爸爸很懒,说等他起床时邻居刘二大伯已经从山上背一篓柴草或者一粪箕牛粪回来了。当时我在想,怨不得我家只有我和弟弟两个孩子呢,是因为爸爸太懒,起床晚,出山干活儿晚,山上的小孩都让如刘二大伯那样的勤快人捡走了,他家有七个孩子呢!  大些时候,开始出山为家里做事。家里让我去
期刊
灰条,常叫“灰灰菜”。  灰灰菜命旺,村院前后,田间荒野,见地就长,且一缕春风吹来,迎春花还在梦中,它就顶寒破土而出了,绿的芽儿却披着灰纱,在冷清的春雪里,哥拉着弟,姐陪着妹,遍地为家,很快长成灰绿的草,翠嫩的叶能碰出泪来。  初春的灰灰菜是嫩草,入口咬嚼毫不费力,解饥解渴,人垂青,畜喜爱,比肉还香,人畜要吃过春饥才罢休。村人采这时节的灰灰菜,像捡喜钱似的,满眼发光。灰灰菜先为人们解决了饥饿,便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