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24.21
课堂,是知识授与受的平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是学生、教材与老师对话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听到的是老师那充满权威的声音在课堂上孤零零的飘荡。老师借与“天地君亲”并肩而立的身份,在课堂上忽庸置疑地把握着绝对的话语霸权。那原本纯洁活性的学生变得生硬、僵化,原本乐于交流充满天才幻想的学生开始变得喑哑而木讷。课堂到底是谁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当作具有多方面发展潜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把原本就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属于学生,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动起来,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让学生的话语多起来,让他们充分体验自由。有需要,去找伙伴合作吧;有建议,去找老师商量吧;有困难,邀请大家协助、探究吧;有成果,让他们尽情展现、让我们一直分享吧!此时,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助手、引路人。所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的原则,而它的核心则是确立学生学习和主体地位。那么,我们的课堂要还给学生什么呢?
教学案例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知识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它不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课,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智力、组织和协调性的训练,从中提高学生思维和判断力,以增进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的一种活动。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靠传统的传授式的教法是不能实现的,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古诗宛漫步》一课中,我就遵循了语文活动课这一原则进行设计操作,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一、课前准备。
1、动员策划。通过集体讨论,确立活动课的主角是全体学生,以学生用诵、吟、唱等方式来展现我国古诗词的魅力,同时也是展现每一个学生的魅力;
当学生得知有外校老师听课时,都有些担心地问道:“老师,到时您在哪?干吗?”“在台下,当观众。”我答道,并对大家进行鼓励,及时地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对于诗词的朗诵,学生大多不存在什么问题,可对吟诵和演唱的形式相对陌生。于是找些这方面的资料,使网络资料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受、模仿,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曲调进行配唱,也鼓励他们用山歌的形式来演唱。这一下,教室可热闹,谁谁的妈妈爱唱山歌,谁谁的爸爸以山歌见长而常年出入于乡邻间的喜宴中。我说:“那就拜师去吧!”相信学生及家长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内心的感受都是满足与喜悦的。
2、分组合作。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一小组确立一个题材为主。分别为:亲情、乡情,送别等。
3、收集资料。每小组围绕确定的题材进行收集整理,同时也鼓励个别同学展示题材以外的自己有特别感触的诗词。
当堂就有学生向我借书,也有的学生很骄傲地向全班同学宣布,他有《唐诗三百首》、以前所用课本都完好地保存……
4、编写串词。原则上以自己选定篇目自己编写串词。引导学生从诗词的内容、主旨、情感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编写。有困难的,可与老师、同学共同编写。
学生的收集、整理、确定篇目的过程,是将时间还给了学生,特别是还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选择确定题材以外的篇目,是还给学生个性,特别是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的个性。
二、课堂上学生的展示。
1、老师一分钟的开场白。教师简短的开场白以激活学生情绪为前提,以增强学生做课堂主人的信心为宗旨。
2、学生按确定的篇目进行展示。
3、老师一分钟总结。找亮点进行夸奖,继而表明自己的喜悦与欣慰。
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得意之作,是还给了学生的尊严,特别是还给了学生的思想尊严和人格尊严。学生长期形成了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习惯,有时也干得不错,表现也很积极,但与来自同伴间的信任、鼓励相比,老师命令下学生的表现就显得那么的被动与无奈。学生把握、调度整个展示的过程,还给了学生自我改正、修订相互协调的自由空间。由于是首次尝试,在展示内容的多少与时间上不多准确,课堂进行中,学生发现可能将出现时间过剩的问题,于是几位主持赶紧进行布置调度,这是对他们应变能力的考验和培养。
课后学生问道:“那些老师是怎样评价的”?看得出,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同时,也看出他们的内心是激动的、满足的。这是一种不被他人指使、安排的轻松,是自己做主而获得的一种成就感。而这一切,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所带来的魅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自主空间和人格尊严,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活动课,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有效尝试。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于学龄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份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性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在广阔的空间去体验、感受、咀嚼来获得。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则、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培养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式”,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可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觉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得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概念,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运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反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
课堂,是知识授与受的平台,是师生交流的载体,是学生、教材与老师对话的过程。长期以来,我们听到的是老师那充满权威的声音在课堂上孤零零的飘荡。老师借与“天地君亲”并肩而立的身份,在课堂上忽庸置疑地把握着绝对的话语霸权。那原本纯洁活性的学生变得生硬、僵化,原本乐于交流充满天才幻想的学生开始变得喑哑而木讷。课堂到底是谁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要求:把学生当作具有多方面发展潜能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具有可能积极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人,把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上。把原本就属于学生的课堂还给学生,让教室里的每一个角落都属于学生,让学生的大脑活起来,让学生的手脚动起来,让学生的眼睛亮起来,让学生的话语多起来,让他们充分体验自由。有需要,去找伙伴合作吧;有建议,去找老师商量吧;有困难,邀请大家协助、探究吧;有成果,让他们尽情展现、让我们一直分享吧!此时,老师只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服务者,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伙伴、助手、引路人。所以说,“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新课程改革形势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趋势和重要的原则,而它的核心则是确立学生学习和主体地位。那么,我们的课堂要还给学生什么呢?
教学案例
语文活动课是语文教学的主要组成部分,是语文基础知识课的延续和必要补充。它不同于语文基础知识课,是在教育者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和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能力和智力、组织和协调性的训练,从中提高学生思维和判断力,以增进同学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的一种活动。而要达到这些目的,靠传统的传授式的教法是不能实现的,必须要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要将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古诗宛漫步》一课中,我就遵循了语文活动课这一原则进行设计操作,真正地将课堂还给了学生。
一、课前准备。
1、动员策划。通过集体讨论,确立活动课的主角是全体学生,以学生用诵、吟、唱等方式来展现我国古诗词的魅力,同时也是展现每一个学生的魅力;
当学生得知有外校老师听课时,都有些担心地问道:“老师,到时您在哪?干吗?”“在台下,当观众。”我答道,并对大家进行鼓励,及时地消除了他们的顾虑。对于诗词的朗诵,学生大多不存在什么问题,可对吟诵和演唱的形式相对陌生。于是找些这方面的资料,使网络资料发挥作用,让学生感受、模仿,同时鼓励他们用自己熟悉的曲调进行配唱,也鼓励他们用山歌的形式来演唱。这一下,教室可热闹,谁谁的妈妈爱唱山歌,谁谁的爸爸以山歌见长而常年出入于乡邻间的喜宴中。我说:“那就拜师去吧!”相信学生及家长在这一教与学的过程中,内心的感受都是满足与喜悦的。
2、分组合作。将全班分成六个小组,每一小组确立一个题材为主。分别为:亲情、乡情,送别等。
3、收集资料。每小组围绕确定的题材进行收集整理,同时也鼓励个别同学展示题材以外的自己有特别感触的诗词。
当堂就有学生向我借书,也有的学生很骄傲地向全班同学宣布,他有《唐诗三百首》、以前所用课本都完好地保存……
4、编写串词。原则上以自己选定篇目自己编写串词。引导学生从诗词的内容、主旨、情感以及作品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编写。有困难的,可与老师、同学共同编写。
学生的收集、整理、确定篇目的过程,是将时间还给了学生,特别是还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咀嚼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选择确定题材以外的篇目,是还给学生个性,特别是还给学生独立思考、独特感悟、自由联想的个性。
二、课堂上学生的展示。
1、老师一分钟的开场白。教师简短的开场白以激活学生情绪为前提,以增强学生做课堂主人的信心为宗旨。
2、学生按确定的篇目进行展示。
3、老师一分钟总结。找亮点进行夸奖,继而表明自己的喜悦与欣慰。
学生在课堂上向同学和老师展示自己的理解、自己的得意之作,是还给了学生的尊严,特别是还给了学生的思想尊严和人格尊严。学生长期形成了老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习惯,有时也干得不错,表现也很积极,但与来自同伴间的信任、鼓励相比,老师命令下学生的表现就显得那么的被动与无奈。学生把握、调度整个展示的过程,还给了学生自我改正、修订相互协调的自由空间。由于是首次尝试,在展示内容的多少与时间上不多准确,课堂进行中,学生发现可能将出现时间过剩的问题,于是几位主持赶紧进行布置调度,这是对他们应变能力的考验和培养。
课后学生问道:“那些老师是怎样评价的”?看得出,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很在意自己的表现,同时,也看出他们的内心是激动的、满足的。这是一种不被他人指使、安排的轻松,是自己做主而获得的一种成就感。而这一切,都是“把课堂还给学生”所带来的魅力。
“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学生获得了更广阔的自主空间和人格尊严,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活动课,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有效尝试。
心理学表明,学龄儿童的智力是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处于学龄期的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主导地位,但思维中具体形象的成份仍然起着重要作用。也就是说,初中学生的思维一般是“经验型”的,而不是“理性型”的,即在进行抽象思维时,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经验支持。而主要的感性认识和经验是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在广阔的空间去体验、感受、咀嚼来获得。如观察、制作、表演、参观、调查、访问等丰富多彩的感性活动中得来的。因此,在开展教学时,就不能抽象地传授学科有关的知识、法则、原则,而必须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活动性。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中去感受、去体会、去发现。初中语文活动课,将语文教学与语文在现实中的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创设具体生动的学习情境和学习活动,使教学成为学生语文知识,能力培养运用的一种实际尝试或“模式”,学生通过参加活动,得到感性认识,经过反复,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仅是准确可靠的,也是比较全面深刻的,更是切实可用的。
从教育学看,学科教学的任务和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知识向能力迁移,只有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和自觉能力,学生的文化素质才能得到真正提高。而任何一种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主体实践。当代教学论研究表明,技能形成的过程是学生合理运用知识解决多种实际问题和选择活动方式的过程,是一种知识转化为行动的结果。学生得到的知识要转化为技能,没有在一定实际活动中反复练习和运用,是不可能实现的。语文作为交际工具,就像木匠手中的工具一样,要熟练地掌握它,就必须进行反复训练,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把握概念,形成技能,进而达到游刃有余的境界。语文活动课强调活动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的积极参与,强调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自我设计,自我活动和自我感受、体会,从某种意义上讲,活动课可以说是可行性强、操作过程具体的实践运用课,它将有力地促进学生反学过的语文知识进行消化,吸收并转化为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