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视角下的民族偏见干预策略浅析

来源 :大东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rin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个体在经验、信息缺乏和认知习惯的影响下可能会对另一个民族产生某种偏见。由于这种偏见将对民族关系等方面带来消极结果,因此必须积极对其进行干预。干预的策略一般分为群体和个体两种取向,而从个体的动机视角进行的干预是较为新颖的研究方向。本文对以往的偏见干预策略进行梳理重点介绍了从动机角度如何进行偏见干预的一系列方法。并在文章的最后,对未来的研究领域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内隐民族偏见;干预策略;动机因素
  有关群际偏见的研究一直是众多心理学者感兴趣的一个主题,个体对与自己有所不同的对象较为容易产生偏见(比如在民族、性别等方面与自己不同的群体)。我们必须要克服已经存在多年的那些来自于社会生活中累积的刻板印象信息的干扰,所以要真正做到发自内心地承認民族间的平等并将其贯彻到自己的行动中仍旧比较困难(Devine,2002)。我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偏见的问题其实一直存在,并且给我国的社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但是在心理学领域对有关民族偏见的问题并没有太多研究。然而这一紧抓我国特色文化现象的主题,对于广大中国心理学者来说非常具有研究价值。
  一、民族偏见
  社会心理学有着丰厚而长期的研究如何减少群际偏见的历史。群际偏见是最常见的群体态度即某社会群体的个体对自己所属内群体偏爱和保护对外群体厌恶和贬损的现象。与这一主题相关的理论有很多,比如现实群体冲突理论、象征种族主义理论和整合威胁理论等等,它们也在解决多元文化国家的种族冲突、推行移民政策等方面都进行了成功应用(张嫡等,2009)。
  有关民族偏见没有特定的定义,但将这一特殊的研究对象结合偏见的定义可以得出民族偏见是对某一民族及其成员在许多方面所持有的不合理的固执态度,包含不合理的否定、排斥性看法和观念等。其产生受到了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主观因素主要是指个人的从众心理,人格特质等(韩忠太,2001)。民族危险性偏见是一种较为轻度的消极后果,在本质上也是民族偏见的一种表现,专指针对某个民族成员是否具有危险性进行不合理的预先判断,它有许多行为表现,比如口头议论或看不起别的民族的成员或是有意识地避开乃至人身攻击他族成员。有研究表明在民族交往中那些具有强烈危险性民族偏见的被试会表现出更多的焦虑和不友好的行为(Dovidio等,2003)。
  二、偏见的干预
  上个世纪50年代,学界倾向从个体差异的角度解释偏见的产生尤其是权威人格对偏见的影响研究颇为盛行。到70年代由于社会认同理论的出现,偏见多被看成是群体过程的结果相对忽视个体差异的影响。偏见中既有个人心理成分也有社会成分,因此能够从个体和群体两种取向来寻找减少偏见的策略(Dovido等,2000)。
  (1)群体取向策略
  群际接触理论是最为广泛应用于群体层面的偏见干预的理论,它认为减少群际偏见的主要方式是与外群体在最佳条件下进行接触。所谓的最佳的群际接触要符合几个关键条件:平等的地位;共同的目标;群际合作;权威、法律的支持。该理论自提出以来就被认为是降低偏见、促进群际关系最有效的策略之一,且得到了元分析的支持。其中群际接触又可以分为真实接触、延展接触和假想接触三种(Dovidio等,2003),现实生活中真实接触较难做到,大多数情况下所进行的是另两种接触方式,虽然效果不及真实接触,但是却在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以往难以获得接触机会的问题,使得群际信息的交流成为可能,从而改善对外群体可能由刻板印象所带来的消极态度。
  (2)个体取向策略
  在个体角度的干预中改善观点采择的能力是一种有效的策略,它有助于抑制外群体刻板印象及其带来的偏见。这种方法甚至在不需要知晓刻板印象具体内容的情况下即可降低刻板印象的表达(Todd等,2012)。另一个研究较多的偏见干预是对个体的归因方式的训练。这种干预方式受到终极归因错误这一较为普遍存的现象的启发,即在基本归因错误中个体倾向将他人的消极行为进行特质归因,而当“他人”属于外群体且作出的消极行为与其具有的刻板印象一致时对行为进行消极特质归因的倾向更加强烈,这一现象就是终极归因错误。Myers(2012)成功应用了这一方式,研究发现接受情境归因的被试比未接受训练的被试在种族归类任务中表现出了更少的内隐种族偏见。
  三、动机因素的作用
  (1)偏见的自我调节
  Devine(2002)指出偏见的改善是一个多级的过程。个体首先要意识到进行有偏见的反应是不合适的,接着个体必须要把这个无偏见的标准内化并且纳入到自我概念中。随着社会认知领域中双过程理论的发展研究者们认识到个体从自身的动机角度进行偏见的抑制是一种较为有效的方法。早期的偏见研究多使用量表测量外显动机,然而很难保证在自我报告呈现出的偏见态度缓和趋势是人们真实的态度改变,而不是人们对社会价值的服从,一般认为个体都会有一种想要创造社会赞许形象的倾向,因此在自我报告中可能会表现出平等、不存在偏见的形象,然而当没有外界压力的时候可能就不再表面得对某群体无偏见。Devine(2002)提出个体对待特定群体的知识中不仅包括刻板印象,也包括个人信念,即一种个体对于刻板印象的归因是否合适的决定,不同的个体其刻板印象和个人信念在对待特定群体的态度中所起的作用也不尽相同。当特定群体成员出现时相应的刻板印象就会激活,不论个体的偏见水平如何这种激活都是不可避免的,如果要抑制刻板印象,个体会感受到一种来自于早已建立的基础性刻板印象和最近建立的个人信念之间的冲突。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偏见水平是由于他们对刻板印象的控制程度不同,而这种控制是通过个人信念来实现。上述理论为偏见的控制和干预提供可能,Monteith等(2012)提出,人们能够依靠自我调节来控制偏见反应,平等的个人信念对偏见水平低者而言即为自我行为的目标。有些个体在作出违背其个人信念的偏见行为时就会感到指向自我的消极情绪,如内疚和自我批评等。偏见水平高的个体也会体验到目标行为间的不一致,但因为这种个人标准没有内化所以在违背标准时并不会产生内疚情绪,也就较为不可能产生想要消除产生内疚情绪的动机,结果可能是他们仍然表达除了较高水平的偏见。而低偏见水平的个体在经历行为与目标的不一致时,会产生更少的减少不一致状态的动机,于是就会启动自我调节来减少不一致。   (2)调节匹配
  在众多的干预偏见的策略中,有两个基本的路径是非常值得关注的,即追求平等和避免偏见(杨庾等,2013)。这两个策略与调节聚焦理论有着密切的关系,它表现为趋近策略和促进聚焦有关联回避策略和防御聚焦有关联。在群际关系领域中,已有研究指出调节倾向与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贬损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具有长期的防御聚焦的个体倾向于使用对外群体成员的回避的策略,而长期调节聚焦的个体倾向于使用趋近内群体成员的策略。在个在追求目标时所使用的策略与其调节聚焦倾向一致时就会产生调节匹配。当感受到了匹配个体将更为强烈和更为集中地追求当前的目标。因此当调节聚焦策略与个体追求的目标及环境效价匹配时,能产生更加有效地改善内隐偏见的作用(Phills等2011)。由于对偏见的干预是一种非常复杂的行为,因此如果要做到成功控制偏见,必须要有切实有效的调节策略作为保障(Monteith,2002)。那么就可以预计成功拥有这一系列策略的个体也许就能够作出无偏见的反应,也就是所谓的成功进行了偏见的干预。
  四、研究展望
  (1)对于内部动机外部动机的纵向研究
  目前我们对于内部和外部的减少偏见的动机,在个体中的发展情况是怎样的还知之甚少。这就非常需要有纵向追踪研究来提供实证方面的证据,因为在了解到外部动机如何转化或者促使内部动机产生最终出现高水平的内部动机将为内隐偏见的干预提供启发。另一方面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在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其民族偏见的形成和表达所起的作用是如何变化的也值得探讨。究竟是年龄较小的时候会更容易受外部动机的影响,而减少民族偏见呢?还是当经历和学识都发展到一定程度,年龄较大时会更加遵从外部动机的影响呢?这个主题还需要在今后由其他研究者继续探究。
  (2)神经生理机制的探索
  已有研究证实某些动机相关的偏见干预,是具有神经生理的研究价值的。比如自我调节的研究就发现反应控制包含两个过程分别与不同的神经结构激活有关。同样,由于社会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方面,后两者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少涉及。而在这两个变量的研究中神经科学具有较大的优势。已有研究采用监测被试杏仁核激活水平、受试者的心率、皮肤电和体表温度等以用作情感方面的重要指标(杨庚等,2013)。关于无偏见表达的内外部动机的研究,由于它探讨的是两个不同指向性的动机,所以在时间进程方面和脑区激活方面的研究,也是非常具有价值的。
  (3)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由于大多数的研究都是在实验室中进行特别是以往实验研究方法的特殊性。其研究范式基本要求实验在实验室等特殊环境中经过某些特定的程序进行。但民族偏见它平时发生作用的地点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是社会经济文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因此及时不能做到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实施实验也应该尽量未被是创造良好的、接近现实的情境。同时许多研究的被试都是在校大学生这一较为特殊群体。可能造成偏差的原因在于大学生的文化程度属于较高水平,然而这一点可能恰好是影响内隐民族偏见的因素,所以这样的样本很难具有代表性,后续的研究需要选取更為普遍的样本数据来提高研究的生态效度。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心理系)
其他文献
“两个一百年”与“两个十五年”是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和战略布署,其中,“两个一百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新的发展,而“两个十五年”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造。认识“两个一百年”与“两个十五年”,对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深刻的时代价值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两个一百年”是在十五大报告首次提出来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重申:在中国共产党成
期刊
摘要:培训是增强干部队伍综合素质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重要手段,有效的培训始于对干部培训需求的调查分析。本研究通过采用问卷调查等方法对S省H县少数民族干部在培训时间、内容、方式等方面的需求展开了实证调研。  关键词:培训需求;民族地区;干部  前言  培训需求调查分析是培训顺利进行的前提与基础,是使培训工作准确、及时和有效的重要保证。笔者采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S省H县民族干
期刊
摘要:抗战胜利前后,党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城市工作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  关键词:抗战胜利前后;中国共产党;城市战略  抗战胜利前后,党中央根据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城市工作政策,有力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胜利进程。今天,重新回N:ig_段历史,有助于进一步认识我党在这一时期的历史贡献,意义十分重大。  一、夺取城市战略的初步实施  从1944年4月到1945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夺取城
期刊
摘要:古老的藏民族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斗争和适应过程中逐渐产生一种崇拜“万物有灵论”的原始宗教信仰观念,后来又经历了以图腾崇拜为主的具有一定宗教仪式的古老宗教。藏民族的历史过程一直被宗教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经济甚至是政治生活也离不开宗教。凡是宗教有四个基本要素:宗教观念、宗教体验宗教行为、宗教制度。宗教仪式是宗教行为的表达,藏传佛教寺院傩跳神,藏语称为羌姆,或为多吉噶羌姆,意为金刚神舞,它不管是
期刊
摘要:在时代高速发展背景下,对职工英语素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就国内外英语教学现状来看,在教育理念、方法以及课堂管理层面还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需要相关部门与教育工作者结合实际情况给予不断完善,通过积极探索、尝试更新颖科学的教学策略方法来促进职工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优化职工英语知识结构。  关键词:国内外;英语教学;现状研究  前言  就目前来看,我国针对职工英语教学方面的研究还存在
期刊
摘要:本文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的中国朝鲜族进行了研究,主要阐述了中国朝鲜族的教育、经济、文化在多元一体格局中的发展情况,并且阐述了中国朝鲜族是如何继承和发展本民族的优秀传统。  关键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朝鲜族  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与中国朝鲜族  (1)中华民族  新中国成立之后,宪法规定了各个民族一律平等,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任何民族都不能压迫和歧视其它民族成员,而且各个民族都有
期刊
摘 要:习近平说:“坚持实事求是,就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来研究和解决问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来制定和形成指导实践发展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习近平首先是在实践对认识过程的主客体的相互作用中解读实事求是的内涵的。其次,习近平是在对规律的把握中实现“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双飞跃,进而抓住社会改革的重点的。最终,习近平的实事求是要穿越“国家的生命线”,实现“人民的
期刊
摘要:大学生由于心理、年龄、阅历、知识储备等因素的不成熟,他们极易造成用网失控的现象,形成所谓的“网瘾”,进而影响心理生理的健康。学校是承担网络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老师们是网络不良道德心灵的洗涤剂然而,目前网络成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着不足,本文就此進行研究,并提供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网瘾;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一、网瘾大学生的表现  大学生有相对较强的理智感,也有一定的自制力,
期刊
摘要:本文以非营利性组织和社会会营销相关理论为切入点,以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希望工程项目为例,分析了希望工程项目社会化营销的成功之处。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社会化营销;希望工程  一、何为非营利组织  关于非营利组织的界定和划分,各个国家并非相同。目前,国际上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分别从法律、经济、职能和结构特征的角度为非营利组织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其中比较具有权威性的界定是由萨拉蒙教授提出的。美国约
期刊
摘要:现在,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正处在一定的特殊时期,他们对待工作生活的观念,对待社会的态度正处在一个分又口,这时的他们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专教育才能使他们做出正确的选择。大学生对未来充满希望,在此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在此过程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所以,对于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我们不能照搬普通中学和大学的教育方法,要针对职业中专学校学生的特点,选用适合他们的教育方式。该文章探讨了职业中专学校学生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