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本刊记者向中国书院研究中心主任邓洪波求证,自唐至清,古代书院仅有记载的就达7500所之多。其中,尤以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嵩阳书院和应天书院最具代表性。
古代书院的创建者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应天书院是范仲淹的讲学之所,嵩阳书院是程颢、程颐二兄弟的播道之地,白鹿洞书院由朱熹整顿复兴,岳麓书院经张拭盛极一时,声名遐迩。
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代书院围绕研究学问、教学传道、藏书刻书、祭祀、经营学田六大志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自主创建、自我管理、自由讲学、因材施教、名家治校、教研结合等教育理念对现代书院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据历史学者李弘祺、邓洪波教授考证,书院一词从8世纪以来就已出现。现在可以找到最早使用“书院”这个词的是唐代人苏师道,他在《司空山记》一文曾提到“光石山书院”。起初,文人把自己读书的书房叫书院,到了9、1 0世纪,由家庭或家族兴办的私人学校也称为书院。
书院原为宫廷修书、藏书之所。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开元五年(717年)乾元殿写四部,置乾元院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领中官监守院门;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书。“学士,掌刊辑在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所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
唐开元六年(718年),在今陕西蒲城和西安设立了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集贤殿书院。据史料记载,丽正、集贤书院是最早使用“书院”名称的机构。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书院本为私人或官府所创办,是科举考试的产物,后逐步衍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一般讲授儒学经典,是生员考取功名、进修深造的场所。书院运动产生了“宋明理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书院也影响了日本和韩国,构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书院萌芽于唐,繁荣于宋,延续于元,全面盛行于明清,历时一千余年。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欧风美雨”及“坚船利炮”的影响,书院面临危机。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皇帝颁布上谕,企图将各地的书院改为学堂。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这道谕旨很快作废了。尽管如此,但此时书院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1901年初,清政府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此情况下,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总督联名上疏,请求将书院改为学校。
同年9月14日,清廷正式颁布了书院改学堂的谕令。下令将全国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谕旨称:“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即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各地纷纷照旨办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书院改学堂的热潮。至此,在中国大地上前后存在了一千余年的书院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一千多年,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几个高潮: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都与书院息息相关。书院经过一代代学人的薪火相传,其文化教育功能泽及后代、影响深远。书院并未真正远离我们,在许多文化精英的心目中,书院仍然是一块文化圣地。书院仍然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是中国文化人向往的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史飞翔,陕西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太一书院执行院长。)
古代书院的创建者大都为当时的宿学鸿儒,应天书院是范仲淹的讲学之所,嵩阳书院是程颢、程颐二兄弟的播道之地,白鹿洞书院由朱熹整顿复兴,岳麓书院经张拭盛极一时,声名遐迩。
在不同历史时期,古代书院围绕研究学问、教学传道、藏书刻书、祭祀、经营学田六大志业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自主创建、自我管理、自由讲学、因材施教、名家治校、教研结合等教育理念对现代书院的发展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据历史学者李弘祺、邓洪波教授考证,书院一词从8世纪以来就已出现。现在可以找到最早使用“书院”这个词的是唐代人苏师道,他在《司空山记》一文曾提到“光石山书院”。起初,文人把自己读书的书房叫书院,到了9、1 0世纪,由家庭或家族兴办的私人学校也称为书院。
书院原为宫廷修书、藏书之所。据《新唐书·百官志》载:开元五年(717年)乾元殿写四部,置乾元院使,有刊正官四人,以一人为判事;押院中使一人,掌出入宣奏,领中官监守院门;知书官八人,分掌四库书。“学士,掌刊辑在古今之经籍,以辨明邦国之大典,而备顾问应对。凡天下图书之遗逸,贤才之隐滞,则承旨而征求焉。其有筹策之可施于时,著述之所行于代者,较其才艺,考其学术,而申表之。凡承旨撰文章,校理经籍,月终则课于内,岁终则考最于外。”
唐开元六年(718年),在今陕西蒲城和西安设立了丽正书院。开元十三年(725年)改为集贤殿书院。据史料记载,丽正、集贤书院是最早使用“书院”名称的机构。历经宋、元、明、清直至民国,书院文化源远流长。书院本为私人或官府所创办,是科举考试的产物,后逐步衍变为半民半官性质的地方教育组织。书院一般讲授儒学经典,是生员考取功名、进修深造的场所。书院运动产生了“宋明理学”,在中国教育史上、思想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中国的书院也影响了日本和韩国,构成了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文化圈”。
书院萌芽于唐,繁荣于宋,延续于元,全面盛行于明清,历时一千余年。进入近代以后,由于“欧风美雨”及“坚船利炮”的影响,书院面临危机。1898年“戊戌变法”,光绪皇帝颁布上谕,企图将各地的书院改为学堂。由于慈禧太后的反对,这道谕旨很快作废了。尽管如此,但此时书院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1901年初,清政府被迫宣布实行“新政”。在此情况下,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总督联名上疏,请求将书院改为学校。
同年9月14日,清廷正式颁布了书院改学堂的谕令。下令将全国各地的书院分别改为大中小学堂,谕旨称:“人才为政事之本,作育人才,端在修明学术……除京师已设大学堂,应行切实整顿外,著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即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各地纷纷照旨办理,很快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书院改学堂的热潮。至此,在中国大地上前后存在了一千余年的书院制度,终于退出历史舞台。
书院在中国大地上存在了一千多年,中国古代学术发展史上的几个高潮:宋代的程朱理学、明代的王湛心学、清代的乾嘉汉学和实学都与书院息息相关。书院经过一代代学人的薪火相传,其文化教育功能泽及后代、影响深远。书院并未真正远离我们,在许多文化精英的心目中,书院仍然是一块文化圣地。书院仍然是中国人心中永远抹不去的记忆,是中国文化人向往的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史飞翔,陕西社科院特邀研究员、太一书院执行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