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儿童混合行散光的屈光度演变规律,更好的为儿童配镜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08年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103例患有混合性散光的儿童(4-11岁),根据年龄分为2组,嘱患者每年2次,来我院行扩瞳孔验光,记录其发展状况,分析5年内屈光度演变规律。结果:4-7岁组前三年屈光度变化差异无显著性,8-11岁以后逐渐降低,但降低幅度很小。结论:儿童混合性散光屈光度的变化规律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眼球发育越完全,向近视发展的几率越大。早期矫正,密切随访,可提高视力避免弱视、近视的发生。
【关键词】 混合性散光 屈光度演变 规律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7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43-01
近年来,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逐年增加,这与儿童用眼不良、用眼过度及遗传因素有关。而儿童混合性散光属一种常见的屈光异常,应及时给予矫正,否则为了解儿童混合散光眼的屈光变化规律,现将我院门严重影响儿童视力发展,甚至导致儿童弱视的发生[1]。儿童混合性散光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探讨其屈光度演变规律,有助于观察其病情发展,为临床治疗机儿童配镜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参考。现选取2008年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4至9岁混合性散光儿童103例,隨访追踪观察5年,探讨其屈光演变规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混合性散光儿童,103例(189眼),均排除器质性眼部疾病。其中,男52例(91眼)、女51例,(98眼);年龄4至11岁,中位年龄8.03岁。散光1.62-6.38D,平均(4.03±0.55) D,其中,中度散光80眼,重度散光109眼,无轻度散光。
1.2 判定标准
远视主径线与近视主径线的焦间距为散光度,等效球镜=远视度-近视度/2[2]。位于90度及其正负30度内为正柱镜,180度及其正负30度内为负柱镜,远视散光位于正负柱镜内的范围属顺规性散光,反之属逆规性散光,其它为斜轴散光[2]。
1.3 方法
嘱儿童每日1%阿托品滴眼扩瞳,一日2次,连续3一5天,检影验光,3周后复查,给予配镜;此后每年两次按照如上步骤复查,连续随访5年,记录器屈光度演变情况,记录数值选取一年内的均值。
1.4 观察指标
分析患儿的散光类型;记录患儿五年内屈光度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以比较矫正前后视力的改变;患儿屈光度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混合性散光是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特殊类型的散光,既非近视也非远视,是两眼的屈光能力一只特强,成像于视网膜后方,形成远视状态;一只屈光能力特弱,成像于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状态[3]。临床上矫正儿童混合性散光难度较大,因此了解混合性散光的屈光度演变规律,对于改善视力,准确配镜意义重大。
本次探究的103例(189眼)患儿中,顺性散光占94.2%,与文献报道相近,此类型极易造成儿童弱视,尤其是对于发育中的儿童,因此,须行充分矫正,促进视觉正常发育。探究结果显示,5年中,前三年有45眼转变为近视散光,到第5年结束,共有58眼转变为近视散光,未发生远视的转化。统尚未儿童视力发育不成熟,眼的屈光状态会逐渐由远视转向近视,使近视程度增加[4]。混合性散光是儿童屈光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过渡的,动态阶段,须密切随访定期散瞳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
由表2可见,4-7岁组儿童屈光度基本保持不变,8-11岁组逐渐降低,其幅度较小。由此可见,混合性散光屈光度改变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其演变与远视屈光度演变相接近。
经准确验光,积极矫正治疗,佩戴眼镜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5年,94.6%的患儿矫正视力达到>0.5,57,3%>0.8。
综上所述,对于混合性散光的患儿,准确验光是矫正视力的基础,另外,须及时。正确的配镜矫正,并定期随访,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凤云 谭星平 刘双珍·儿童混合散光眼屈光演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临床报告,2005,23(7):753.
[2] 施明光,黄学平,方海珍.儿童散光检测的比较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5, 31: 209.
[3] 李伟均,黎鲁非,李霞·12例儿童混合散光的屈光改变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3, 11: 78.
[4] 任兵,高晓唯,罗英,等·儿童散光特征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4,12(4):169-170.z
【关键词】 混合性散光 屈光度演变 规律观察
【中图分类号】 R779.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9-0043-01
近年来,儿童视力不良发生率逐年增加,这与儿童用眼不良、用眼过度及遗传因素有关。而儿童混合性散光属一种常见的屈光异常,应及时给予矫正,否则为了解儿童混合散光眼的屈光变化规律,现将我院门严重影响儿童视力发展,甚至导致儿童弱视的发生[1]。儿童混合性散光是一个逐渐发展变化的过程,分析探讨其屈光度演变规律,有助于观察其病情发展,为临床治疗机儿童配镜提供良好的依据和参考。现选取2008年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4至9岁混合性散光儿童103例,隨访追踪观察5年,探讨其屈光演变规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一年内来我院就诊的混合性散光儿童,103例(189眼),均排除器质性眼部疾病。其中,男52例(91眼)、女51例,(98眼);年龄4至11岁,中位年龄8.03岁。散光1.62-6.38D,平均(4.03±0.55) D,其中,中度散光80眼,重度散光109眼,无轻度散光。
1.2 判定标准
远视主径线与近视主径线的焦间距为散光度,等效球镜=远视度-近视度/2[2]。位于90度及其正负30度内为正柱镜,180度及其正负30度内为负柱镜,远视散光位于正负柱镜内的范围属顺规性散光,反之属逆规性散光,其它为斜轴散光[2]。
1.3 方法
嘱儿童每日1%阿托品滴眼扩瞳,一日2次,连续3一5天,检影验光,3周后复查,给予配镜;此后每年两次按照如上步骤复查,连续随访5年,记录器屈光度演变情况,记录数值选取一年内的均值。
1.4 观察指标
分析患儿的散光类型;记录患儿五年内屈光度的变化情况。
1.5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用以比较矫正前后视力的改变;患儿屈光度的变化情况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混合性散光是多见于儿童、青少年期的特殊类型的散光,既非近视也非远视,是两眼的屈光能力一只特强,成像于视网膜后方,形成远视状态;一只屈光能力特弱,成像于视网膜前方,形成近视状态[3]。临床上矫正儿童混合性散光难度较大,因此了解混合性散光的屈光度演变规律,对于改善视力,准确配镜意义重大。
本次探究的103例(189眼)患儿中,顺性散光占94.2%,与文献报道相近,此类型极易造成儿童弱视,尤其是对于发育中的儿童,因此,须行充分矫正,促进视觉正常发育。探究结果显示,5年中,前三年有45眼转变为近视散光,到第5年结束,共有58眼转变为近视散光,未发生远视的转化。统尚未儿童视力发育不成熟,眼的屈光状态会逐渐由远视转向近视,使近视程度增加[4]。混合性散光是儿童屈光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一个特殊的过渡的,动态阶段,须密切随访定期散瞳验光,佩戴合适的眼镜。
由表2可见,4-7岁组儿童屈光度基本保持不变,8-11岁组逐渐降低,其幅度较小。由此可见,混合性散光屈光度改变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过程,其演变与远视屈光度演变相接近。
经准确验光,积极矫正治疗,佩戴眼镜后,视力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访5年,94.6%的患儿矫正视力达到>0.5,57,3%>0.8。
综上所述,对于混合性散光的患儿,准确验光是矫正视力的基础,另外,须及时。正确的配镜矫正,并定期随访,可取得较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凤云 谭星平 刘双珍·儿童混合散光眼屈光演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眼科杂志·临床报告,2005,23(7):753.
[2] 施明光,黄学平,方海珍.儿童散光检测的比较分析.中华眼科杂志,2005, 31: 209.
[3] 李伟均,黎鲁非,李霞·12例儿童混合散光的屈光改变分析.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2003, 11: 78.
[4] 任兵,高晓唯,罗英,等·儿童散光特征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4,12(4):169-170.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