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告互联网思维胜利的是什么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wenjiang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一次百度的统计大会上,李彦宏首次提出互联网思维,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引起很多人关注。此后,随着业界如火如荼的实践,加之媒体的热炒,互联网思维被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对于互联网,我们都知道,可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显然,互联网对社会的影响绝不仅仅局限于技术层面,而是逐步深入社会、经济、思维等诸多层面。伴随着各种互联网新技术的涌现,分享、协作、民主、普惠、平等、自由等思想不断被放大和增强,成为互联网向整个社会贡献的一笔精神财富,也导致了互联网思维的形成。
  目前而言,对于互联网思维并没有确切的定义,基本上的理解集中于“用户至上、体验为王”“去中心化”“长尾”以及“跨界、迭代、极致、免费”等几个方面。其中,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和黎万强的观点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业界所称道。
  互联网思维不是工具,而是观念
  记者:你将互联网思维总结成一句著名的七字口诀——专注、极致、口碑、快。如何理解呢?
  雷军:当我们用互联网思维做事的时候,透出的是一种方法论,而并不仅仅是工具化的东西。互联网思维是包含了产品研发、口碑传播、服务在内的一个整体性质的方法论,也就是我所说的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
  只有用心专注、产品简洁,并把一款产品做到天文数字的量级时,才算真正做好了。一般传统的手机厂商最少做50个型号,但是他们的老板真的用过这50款手机吗?我不相信。因为测试一款手机不用几个月,根本不知道这个手机好不好。
  要么不做,要么就做到极致。有了专注后,小米科技又开始强调极致。互联网在各个领域里面的竞争是最残酷的,因为传统企业还可以打价格战,但互联网行业从不打价格战,而是一上来就免费。狭路相逢勇者胜。互联网文化,就是一个比一个好。这个模式几乎在各行各业都会造成雪崩效应,你只有把自己做到极致。
  口碑是什么?是“超出用户预期”。假设你坐在咖啡厅想用苹果手机打开浏览器,就需要在很小的屏幕内输入账号密码——这本身就让人感觉很痛苦。尤其是当你跟服务员要密码时,第一次要的不对,还得要第二次。此时,你掏出小米手机,它会自动问你是否连接网络,你选择是,自然就连上了。
  七字诀中,还有一个“快”。“快”不仅仅是指业务成长快,还包括对用户服务的反馈快。这在传统手机企业看来是无法想象的——诺基亚时代,三五年不更新一次系统;苹果手机每年发布一次,谷歌每个季度发布一次,小米则每个星期更新一次。
  互联网的游戏规则是创造用户价值
  记者:你认为,互联网有些基本的价值观和传统商业不一样。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周鸿祎:第一,用户至上。传统企业强调“客户是上帝”,这是一种二维经济关系,即商家只为付费的人提供服务。在互联网经济中,凡是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就是“上帝”。因此,互联网经济崇尚的信条是“用户是上帝”。在互联网上,很多东西不仅不要钱,还会把质量做得特别好,甚至倒贴钱欢迎人们去用。
  第二,体验为王。没有互联网时,商家跟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以信息不对称为基础的——通俗地讲,就是“买的没有卖的精”。有了互联网之后,游戏规则变了。消费者鼠标一点就可以比价、在网上讨论,变得越来越有主动权和话语权。因此,在互联网思维里,产品的用户体验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过去,厂商把产品销售给顾客,拿到了钱,就希望用户最好不要再找自己;在这个用户体验的时代,厂商将产品递送到用户手里后,体验之旅才刚刚开始。如果你的产品在体验方面做得好,用户每天使用时都能感知你的存在,就会主动帮你宣传、推荐产品,形成口碑营销和粉丝文化,也就意味着你的产品每天都在产生价值。
  第三,免费的商业模式。互联网的商业模式总结起来无非三种——电子商务、广告和增值服务。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前提,即必须拥有巨大的、免费的用户群。唯有如此,百分之几的付费率才能产生足够的收入和利润。因此,互联网经济强调的,不是如何获取收入,而是如何获取用户——这正是传统厂商容易误读互联网的地方。很多传统厂商一进入互联网就想着怎么赚钱,简单地认为只要使用互联网的技术,有了互联网作为分销、推广平台,成功就会水到渠成,这样的认识一定会导致失败。
  第四,颠覆式创新。在互联网上,颠覆式创新越来越多地以两种形式出现:一种是创新用户体验,一种是颠覆商业模式。后者就是把原来很贵的东西的成本降得特别低,甚至把原来收费的东西变成免费。当年我们开始做免费杀毒的时候,传统的杀毒厂商不理解——怎么能免费干下去呢?直到今天,360都在通过浏览器、导航、手机助手、360搜索等这些互联网入口平台级产品,与合作伙伴分享流量,实现收入和共赢。以颠覆式创新重塑产业和行业,正是互联网思维给传统产业带来的冲击。
  记者:现在一讲互联网就是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移动终端,这让很多企业陷入误区,好像花钱用上互联网的东西,就变成互联网企业了。对此,你怎么看?
  周鸿祎: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众多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也随之涌现,但对于企业管理来说,这些新东西都是战术层面的。传统企业要想转型、拥抱互联网,关键要了解互联网与传统商业不同的一些基本价值观。比如一个传统连锁企业向网络电商平台转型,那么它曾经拥有的门店、渠道优势,可能一夜之间就成为转型的包袱。如何解决变化带来的矛盾,化解来自企业内部的阻力,能否平安度过转型的阵痛期,都决定着传统企业转向互联网的成败。
  记者:你认为,简单地把互联网看成分销、推广平台,都不是对互联网的真正理解。那么要如何理解互联网呢?
  周鸿祎:互联网的游戏规则决定了要想获得商业利益,先要考虑如何建立和创造用户价值。在传统行业里,由于市场和地域广大,信息不对称,可以通过各种营销方式来获得客户。真正能够在互联网上发展的企业,只有想办法给用户提供高品质的甚至是免费的服务,才能把很多人变成用户基础——有了强大的用户基础后,才可能去构建商业模式。所以,当你决定进入互联网时,不要想着一上来就赚钱,或者把传统生意简单照搬到互联网上,或者把互联网看成分销、推广平台,这都不是对互联网真正的理解。   用户体验决定谁能最终胜出
  记者:你认为,当所有的同行都在给用户创造价值时,最后决定胜负的是用户体验。为什么这样说?从“客户”到“用户”,一字之差,意义有何不同?
  周鸿祎:“客户”是购买你东西的人,以前你把东西推销出去,让客户购买就达到目的了;现在则不同,用户是使用你的产品或服务的人,但他们未必向你付费。你把东西卖出去或者送出去,用户才刚刚开始跟你打交道,可见用户体验很重要。
  在所有的产品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你会发现最后胜出的决定性要素其实是用户体验。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想到的东西,对手也能想到,但对手往往容易忽略小的体验。所以,从小的体验出发去颠覆对手不是不可能。比如,有些电子产品递交到你手里时,就已经温馨地充好电,直接开机就可以使用;有的家电送到你家里,还要你自己找电池装进去,这样就会让人感到焦躁;还有的厂商会把电池一起给你送到,只要装上即可方便使用……这些东西重要吗?对厂商来说可能都不重要,但是从用户的角度讲这很重要。所以,体验经济很可能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记者:小米的成功案例起码从一个角度宣告着互联网思维的胜利,也诠释了互联网思维是一种与传统思维截然不同的方法论。对此你有何心得?
  黎万强:在互联网世界里,传播速度非常快,以前都说信息不对称,今天已经很透明了,这时你发现所有的产品其实都可以靠口碑来传播。靠口碑传播,就要求专心做产品,要把产品做得非常好。另外,从互联网商战的“速度打法”来讲,也要求加快产品的改进和完善节奏,从而更快地更新换代。小米能以空前速度成长,主要靠由七字诀总结的互联网思维以及尊重用户的“参与感”。
  小米之所以让用户参与产品研发和销售决策的全流程,是因为用户的参与感与其互联网思维互为因果,相得益彰。很多年轻用户所消费的,不单纯是产品的某一个功能,而是一种参与感——我参与其中,说出我的意见,你尊重我,采纳了我的意见,那么我很乐意推荐它,因为我能够跟着它一起成长——这种感觉很重要。
  作为业界精神,专注、极致一直以来都被提倡。但在以往传统企业的思维中,专注、极致往往与快相违背,比如日本的“寿司之神”就标榜慢工出细活儿。然而,互联网时代的专注和极致需要快速地迭代产品,要求企业始终与用户在一起,时刻向着用户需求的方向努力,而不是闭门造车。
其他文献
我开始编著《张仃——中国艺术的骄傲》这本书时,就有很多人问我,你为什么要编写这本书?他们都认为,要完成一部完整的张仃研究专著难度是非常大的。张仃所处的历史时代跨度很大,该如何评说?他涉猎的艺术领域又如此宽阔,复杂的社会变革,曲折的文化艺术发展路径,以及人性与思想的交合,想要准确把握和定位是很难的,也是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的,弄不好会得不偿失的。我一直没有对这些问题展开细说。但我心里明白,我编写这
在2015年纪念司马迁诞辰2160周年的学术论坛上,担任主持人的我,首先请教的便是自己的博士导师韩兆琦先生:“纪念司马迁的意义何在?”没料到韩先生并未马上正面应对,而是向我以及在场的近百名专家学者提出了以下问题:  假定汉代没有司马迁,那么中国古代文化领域会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在史学发展的系统里面会是怎样的一种面貌?在文学发展的系统里面又会是怎样的一种面貌?……  此可谓尽得先声夺人之妙,一开口便出
长期以来,美国为了维护自身的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立场,利用包括好莱坞电影在内的全球信息传播载体和文化娱乐形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虚拟统治权”(马丁·雅克语),塑造和播撒他国野蛮、愚昧落后的形象,妖魔化具有不同经济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国家,作为“非我族类”的中国自然是“在劫难逃”。如果不对美国媒体、好莱坞电影等建构的中国形象及隐含的意识形态偏见进行澄清和批判,将不利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与巩固自身的正面形
最近,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主讲的电视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在东方卫视开播,首播收视率冲上全国前三名,在网络平台上也引起热烈反响,连微信当中的文章转载量都可以轻松到达10万 。可以说,这是为传播正能量的思想类节目成功“正名”了。  担任制片人的我要负责提前向观众征集问题和节目录制前后的讨论。有不少年轻观众在谈到国际社会质疑我们的“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能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时
李白喜爱书画,也擅书画,我们今天仍然能看到李白墨迹《上阳台帖》,而绘画作品却无法观其容颜。我们以为,他也一定也是善于丹青的高手,从他的诗中就可以观察到“诗中有画”的影子。李白的题画诗从清王琦的《李太白全集》中可搜寻到的大约20余首,与之相关的诗篇合计也就五六十首。数量并不可观。但也反映了李白对美术作品的关注和热爱。从中细细观察也可窥探李白对美术的评价与美学观。文人论画的先河也是从李白与之同时代的王
燕南园,本是北大校园内唯一的一座著名教授住宅区,学术精英荟萃之地。园内坐落灰色二层小楼一群,间以多种树木花草。往日,走进燕南园,顿感文化的厚重和环境的幽雅。风雨沧桑数十年,大师们陆续驾鹤西去,住房多已改作他用。如今,走进燕南园,不免有点苍凉、退色的感觉。2019年12月,燕南园57号被正式定名为“冯友兰故居”,并举行了落成揭牌仪式。冯先生在此居住30多年。他在《三松堂自序》中说:“庭中有三松,抚而
近代西方学术史与研究方法的传入使得中国的历史学研究突破了传统的大陆史观,开始认识到中华文明的传承除了农耕文明外,游牧文明与海洋文明的兴衰也是不可或缺的要素。自大一统的秦朝建立之后,中华文明已经从中原开始向草原和海洋扩张,东南沿海的文明进程在与农耕文明的交互影响中缓慢发展。经历两次人口迁移和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后,江、浙、闽、粤等东南沿海区域的海洋经济发展呈加速趋势,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文化与社会形态则构
同济大学历史悠久、声誉卓著,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  2017年5月,同济大学将迎来建校110周年。  110年来,同济大学秉承“同舟共济”精神,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振兴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这篇文章反映的是110年历史中一个小小的侧面——当年同济师生为上海“小三线”建设所作出的努力。  /壹/  20世纪60年代初,我国所处的国际环境进一步恶化。面对可能出现的战争威胁
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出版工程。目前,已经首批推出10部名人传记。由散文作家王充闾先生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浩大工程中率先出版的第一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样板之作。  严谨治学,高度负责  作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先生幼年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文史功底扎实,学养深厚。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历史文化散文,向来以渊深、博雅、厚重享誉于
1949年,新旧鼎革,尘埃落定,这一年不仅成为中国历史上至关重要的转折之年,对于很多创造与书写历史的人来说,同样是他们生命与生活的转折点。而这种历史命运与个人命运的巨大变幻,对于某些人来说,头几年就已经初现端倪,比如沈从文。  壹  张新颖先生在他的著作《沈从文的后半生:1948-1988》中开宗明义,认定沈从文生活与生命的转折点是在1948年,是有依据的。  1948年11月,北京大学的“方向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