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生态文明思想跨文化性探究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qzt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内涵既包含中国传统生态思想与马克思生态哲学的智慧结晶,又结合人类发展的历史阶段与中国自身经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在进行跨文化融合基础上,从生态文明的实现途径、对待经济发展的态度及生态文明的目的方面为生态问题的解决找出自己的道路,为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案。
  关键词: 生态思想 生态哲学 生态文明 跨文化性
  经济快速发展在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同时,亦带来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水污染、大气污染与土壤污染已经跨越国界成为整个人类共同面对的问题。目前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在继承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基础上,结合自身发展经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态文明哲学理念,实现了中西方生态思想的跨文化融合。
  一、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
  从学术背景上看,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发展热潮来源于生态学兴起及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至今的“生态运动”蓬勃发展。生态哲学指“用生态系统的观点和方法研究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普遍规律的科学”。(傅博,2017:1)从内涵上看,目前对生态哲学有两种不同的认知,一种认为生态哲学是基于生态的思想观察和理解外在客观世界的理论,另一种则认为其与环境哲学相关。(傅博,2017:1)
  作为工业文明之后形成的生态文明关注与面对的是全体人类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是探索人类如何共同克服全球性问题,如何克服人类发展过程中面对的人与自然发展的不和谐、不协调的问题,是对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取得的各种积极成果进行综合的结果。生态文明在中国迅速发展,一方面基于中国目前面临的现实环境问题,另一方面在于中国哲学深厚的生态思想传统。中国的生态文明是在对中国传统生态思想批判继承与马克思生态思想深刻反思基础上提出的,体现出兼收并蓄的跨文化性特点。
  二、中国传统生态思想
  作为中国传统哲学重要代表的儒释道在其哲学体系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都进行了有关生态意识与生态思想的经典论述。其对生态的关注点虽有所不同,但都将人与有生命的客观世界与非生命客观世界的和谐相处、协调共存视为人类自我实现的重要目标与途径。
  (一)儒家“与天地参”与“一视同仁”的生态思想
  儒家中天人合一及对万物一视同仁的思想是其生态思想的基本内涵。孔子所说的“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叶郎,朱良志,2010:4)中“天”指的就是自然界,这个自然界不是机械的,是有生命的,是与人类生存基本需求息息相关的外在的生命与无生命的客观世界。朱熹所说的“与天地参,谓与天地并立为三也”(乐爱国,2003:1)力求实现人与外在万物世界和谐相处、天人合一的自在状态。儒家的一视同仁思想发端于其“仁”的思想。仁的观点在儒家思想中亦占据了重要位置。儒家的仁是“爱人”,这是一种普遍的爱,由爱父母开始,演化到对万物的爱,由对人的爱扩展到对自然、对环境、对万物之爱。
  (二)道家“道法自然”与“无为而无所不为”的生态思想
  与儒家相似,道家也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其核心生态思想表现为道法自然的理念及以无为而无所不为的行为方式。道家的“道法自然”体现的是一种深层次的生态观念与生态思想,其所认为自然指的是一种自然而然,与世界融为一体,顺应外在与内心世界的一种态度。作为构成宇宙万物统一系统的人、地、天、道最终要效法的是自然,以此给予自然至高地位。此外,老子倡导的无为亦是对自然的一种保护。(叶郎,朱良志,2010:14)老子所说的“无为”其实是要求人们在面对自然的行为过程中要顺应天时、地利、人和,顺应自然的规律,这充分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认识。
  (三)佛家“宇宙整体论”与“众生/万物皆平等”的生态思想
  释家思想的生态观体现在其宇宙整体轮与众生平等的观点上。宇宙整体论是佛家生态思想的一個重要特征。作为佛家世界观的缘起论,被用以解释人生与世界的“真实”。(余正荣,2002:129)佛家缘起论认为,所有现象界中的一切存在都是由多种原因与条件结合而成的,整个宇宙世界都处在层层叠叠的关系网络之中,构成整个世界各个单位之间都是相互依存的。人类作为地球生态圈中的一个物种与所有的生命物种,甚至是非生命的物体处在相互依存之中,这种“宇宙整体论”的思想要求人们在面对生态问题上立足点不能只局限于个人,也不能局限于某个群体和国家,而应以全人类的角度,综合考虑人类、所有生命物质及非生命物体的和谐共处。“众生/万物皆平等”亦是佛家的一个重要生态思想。作为佛家价值论的佛性论,被用来阐释生命成佛的根据问题。(余正荣,2002:129)佛家承认一切生命都具有佛性,应具有相等的地位。中国佛家中天台宗的“无情有性论”则把佛性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到了宇宙中所有事物身上(包括无生命的事物),从“众生平等”延伸到了“万物平等”。自然界中的一切,包括有生命的人类、所有生命体及无生命的事物,如空气、土壤与水都有自己的尊严,都应得到应有的维护。
  三、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
  马克思在哲学与社会学研究中虽未就生态思想进行专门阐释,但其众多著作中已包含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对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相应的系统论述。
  (一)马克思作品中生态哲学思想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就得以体现。其通过对异化劳动的深刻揭露与全面批判展露了其生态思想,开启了对于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切关注。(孙磊,2013:335)其在《手稿》中论述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不是人类活动的被动存在物,而要与其相互发生作用,并对其产生重要影响。人与自然协调共存被其描述为实现人类解放的重要前提条件。《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的生态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与深化。其从实践的历史唯物主义角度对人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释。(孙磊,2015:109)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认为,积极能动的现实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处在一种动态的辩证关系之中,一方面自然环境为人的活动提供必要的物质前提,另一方面相对于自然而言,人从事的实践活动具有能动性。《德意志意识形态》进一步解释了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辩证关系,指出自然环境先于人而存在,脱离自然环境的人的存在是难以想象的。同时,马克思强调人对自然改造的能动性,指出实践活动是人与自然和谐辩证统一的基础。而作为马克思成熟期作品的《资本论》则更全面、深入地对其以往的生态思想进行了论述,其对资本主义引发生态危机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批判。   (二)马克思生态哲学内涵
  1.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生态世界观”
  在马克思看来人与自然处在一种彼此制约、交互影响的状态中,是协调统一的综合体。在人与自然界的动态互动中,自然界拥有优先性,其为人类的基本生存与全面发展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马克思将自然界描述为人类延伸了身体,将其视为人类身体的无机组成部分,人是以自然为基本存在前提的,人类离不开对自然界的依赖。需要注意的是,这种人对自然的依赖并不能与传统宿命论或自然决定论混为一谈,因为作为自然界一部分的人具有其主观能动性,其所进行的活动是有意识、具有很强目的性与能动性的,人类正是通过对非人的生命世界与非生命世界的改造证明了人类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马克思,恩格斯,2002:273)。在人与自然协调互动完成统一的发生地就是社会,“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同一,是自然界的真正复活”(马克思,2000:83)。
  2.主客体同等重要的“生态价值论”
  马克思在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法上与“生态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有着根本的不同。在其生态价值观点中,价值的载体不仅是人,还包括其他生命体和无机界。马克思非常重视自然生产力,对自然界在社会生产力中的地位与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无论是用于生活的自然资源,还是用于生产的劳动资源都会对人类社会的进步与长久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马克思论述生态价值的过程中,对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逻辑”对生态价值的吞噬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孙磊,2015:110),在资本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过程中,在资本运作的快速突进中,自然沦为人类附属品,自然存在物的价值是以是否对人类有意义进行判断的,这否定了非人类的有机世界和无机世界的内在价值,是为马克思所批判的。
  3.重视制度及科技的“生态方法论”
  在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生态世界观与主客体同等重要的生態价值论引导下,马克思进一步提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论。马克思特别指出资本逻辑导致人与自然关系失衡的根本所在,马克思主张解决这种生态危机的方法在于建立消灭私人占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建立具有合理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发展的社会制度。此外,马克思还重视科技进步对解决环境污染的重要作用。其认为科技进步将成为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重要途径。(孙磊,2015:111)
  四、中国当代生态思想的跨文化性分析
  任何哲学思想都会随着主体客观认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任何哲学思想的存在与延续都不可能不随着行为主体认知的深化及所处的主客观环境的变化而进行自我的修复与更新。静止与停滞是相对的,发展与完善是绝对与永恒的。中国传统哲学生态思想与马克思生态哲学中观点都具有特定的时代、历史与文化背景。中国当代生态思想是中国面临生态问题提出的,其对马克思生态哲学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中国当代发展特点进行了充分的跨文化融合、兼收并蓄,丰富并发展了已有生态思想与生态哲学内涵。
  (一)生态文明的“文化途径”是树立生态意识、加强制度建设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跨文化性首先体现在实践途径上,与中国传统生态思想及马克思生态哲学思想相似,亦重视观念树立的重要性。首先从文化角度入手,将人的生态意识的树立放在重要位置,从思想上帮助人们形成自觉维护环境的行为,树立科学的生态世界观。重视宣传在生态意识树立、生态风气形成中的重要作用。当代生态文明在树立人们生态意识时积极吸收中国传统文化要素,将传统文化与当今发展紧密结合。“‘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理思想……至今仍给人以深刻警示和启迪”。(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116)同时,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发展之处还表现在,给予生态制度的建设更高、更重要的地位,更加注重制度的落实与法制的建设,加强制度与规章的建设与完善。“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重在建章立制,用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制保护生态环境”。(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110)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经济态度”是绿色协调发展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在充分吸收中西方生态思想内涵基础上,克服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环境中心主义视角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两种视角的调和思路。社会发展的基础伦理问题,是如何处理好非人类中心与人类中心的视角之间的互动关系。(杨建华,2016:451)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既不能拒绝发展,又不能片面强调人类中心而忽视生态与自然保护,以致最终伤害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继承尊重自然,坚持主客体生态价值基础上,形成了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不是相互矛盾,而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理论观点,“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23),“……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绝不是对立的,关键在人,关键在思路……”(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23)。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反对消费,否定人的价值,而是在承认主体及客体内在价值基础上适度消费,摒弃奢侈无度的生活消费方式。
  (三)生态文明的“现实目标”是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当代生态文明的跨文化性在其目标体现上则是对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要求。生态文明是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阶段,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及工业文明之后人类发展史上又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又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2017:41)也就是说,人的全面发展除了满足物质需求与精神需要之外,还应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需要。生态文明最终涉及的是整个人类与整个自然界的相互依存关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问题不应拘泥于一国、一地的视阈,人们应具备全球视野,将其视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在面对人类需要共同应对的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问题上,“各方要最大限度展示诚意、聚同华异,相向而行”。(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2017:133)
  五、结语
  中国传统哲学与马克思哲学中分别代表了东西方文化重要智慧结晶。其哲学思想中的生态意识与生态观既有想通之处,亦具各自特点。中国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在继承了它们关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承认人与自然界价值的基础上,将两种生态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跨文化融合,并将目标视为全人类的全面发展。其在全球面临生态危机、环境问题的今天向世界展现了独具特色的生态哲学与生态理念,为克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傅博.生态伦理、生态哲学与生态文明研究——评《生态哲学:新时代的时代精神》[J].新闻与写作,2017(10):1.
  [3]乐爱国.儒家生态思想初探[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2):1-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孙磊.马克思的生态价值思想及其当代启示[A].“历史唯物主义与民族复兴之路”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334-338.
  [7]孙磊.马克思生态价值思想探究[J].重庆社会科学,2015(10):107-112.
  [8]杨建华.发展社会学通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
  [9]叶郎,朱良志.中国文化读本[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
  [10]余正荣.中国生态伦理传统的诠释与重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其他文献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困生作为学校的一个特殊群体,更应得到教师的关注。大部分学困生智力正常,仅仅因为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在介绍超薄磨耗层原理的基础上,总结了原材料技术指标,探讨了超薄磨耗层在公路养护中的具体应用,包括原路面处理、施工准备工作、摊铺作业、碾压等,并提出了相应的施工注意事
【摘要】 世界环境的日益恶化和传统能源的日渐枯竭,促使了对新能源的开发和发展。具有可持续发展的太阳能资源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各国相继出台的新能源法对太阳能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其中,光伏并网发电具有深远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光伏发电 并网 电网 能源 环境  一、工作原理与应用范围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不论是独立使用还是并网发电
信息化教学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教学理念组织课堂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探究的方式实现认知能力的提升。
精准农业的应用实践是解决中国农业目前面临的资源不足,利用率低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精准农业的历史和现状,提出了根据土壤形状,调节对作物的投入,解决土壤
在医院这个特定的场合和条件下,开展健康教育具有任何部门和场合所不具备的优势.医院要善于运用自身的有利条件(包括针对性强、高技术优势、可信性、病人相对集中)来进行有效
获取真实场景光照,生成具有高度真实感的虚实融合画面,是解决增强现实光照一致性问题的关键。然而目前已有光照估计方法大多针对光照不发生变化的场景,当处理光照动态变化的场景时将失效。针对室内场景展开动态光照在线估计研究,实现在场景光照发生变化时虚实场景的高质量融合。为此,首先设计并搭建一套场景动态光照采集设备,并基于该设备开发相应光照采集方法,利用在线阶段采集的LDR图像实时更新离线阶段捕获的光照信息,
报道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溃疡性结肠炎1例,分析其可能作用机理,为临床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新的思路。
摘要:针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已日趋呈现出严重的态势,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和心理危机干预的内涵,对现阶段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有效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立体支持系统的方法、模型及其运作。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系统    近年来,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心理危机问题日益凸显。特别是来自多所高校的资料表明,当前大学生
在分析沥青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探讨了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控制措施,包括严把材料质量关、控制基层施工中的平整度、注意路面基层施工、做好摊铺、注意接缝处理,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