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与“看不见”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rzhouwe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叶开先生说:“写作,是使不被看见的东西被看见。”这话是否可以这样理解:作者想让我们“看见”什么,他就会在文章里写什么;他若不想让我们“看见”什么,也就不在明面上去写它们了。
  但是不是作者不明写,我们就看不见他隐去的部分了?海明威对“冰山原则”的阐释也许能回答这个问题。他以“冰山”为喻,说作者只应描写“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水下的部分应该通过文本的提示让读者去想象补充——冰山运动之所以雄伟壮观,是因为他只有八分之一在海面上。这话似乎是说,作者不明写的那部分,我们也有可能“看见”,只不过需要借助文本提示,通过想象来实现。
  有这个可能吗?有的。从朱光潜先生那里能找到解释:一般人根本不了解文字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以为更改一两个字不过是要文字顺畅或是漂亮些。其实更动了文字,就同时更动了思想情感。内容和形式是相随而变的。我们用数学的方法把这段话的意思转换转换,即:文字形式A,表达的思想情感只能是a;文字形式A1,表达的思想情感只能是a1。A不能表达a1,A1也不能表达a。作者藏在文字背后的那部分,我们的确是可以通过文字本身去“看见”的。
  先看一个具体的例子。统编本六年级上册第18课《只有一个地球》里边,有这样一处表述:“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作者为什么不表述为“地球是一个直径约为一万二千八百千米的星球”呢?用半径数据来表述和用直径数据来表述,地球的大小在客观上没什么不同啊!但作者偏不,他弃直径用半径。明明白白的文字背后是不是隐藏着作者的心机?他大概就是想让地球在读者的感觉层面显得更小一些吧!
  看来,文本是个矛盾统一体。作者想让读者“看见”的和出于某些原因不想让读者“看见”的,其实都黏附在文本上了。文本背后,有作者的心机。因此,阅读的趣味,大概就是猜猜猜。
  有没有这种可能——从文本见出作者心机,课文的表达秘妙就能被发现呢?
  我们来尝试一下。
  如《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作者是季羡林先生。普遍的看法,以为课文赞美了文中德国小镇民众“人人爱我,我爱人人”的高尚境界,这或许没什么不妥,但可能轻视了文本原初的文字表达。季先生写的是“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而不是“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值得赞美的”。仔细揣摩揣摩,我们若在平时说“这状况真是颇耐人寻味”“这事儿真是颇耐人寻味”,恐怕不重在表达赞美吧?季先生精通德语,如果只是想赞美德国民众,这篇文章何不直接用德文写就?结合文末的“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再想想,我们似乎能隐约感觉到这篇文章话里有话——但文本自身的语境不足以确证里层的那些话是什么意思。《牛棚杂忆》《留德十年》中或会有些线索。我们不想过度解读内容,只是想通过猜测文字背后的作者心机,寻找散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秘妙。散文说话,是不是一边在显露,一边在隐藏?在文字的明面上说一部分,也在文字的背后藏一部分。這样说话的散文,其文字读起来才能让人觉得舒服。如果一篇散文把想要说的内容、想要表达的情感,全部直露出来,可能就令人难以卒读了——读者不能容忍自己成为作者失控情感的垃圾桶。再结合季先生写完《牛棚杂忆》之后的“拔刺说”和“真话不全说,说的全真话”的警语,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一边显露,一边隐藏,节制着说话”的方式是散文在语言文字运用上的一个秘妙,姑且称其为“话语节制”吧。孤证不立,我们有必要再看一篇。如《风筝》这篇散文,作者是贾平凹先生。作者难道只是在说一个“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故事?作者是不是其中有意隐喻了什么?如果去掉隐喻,把其中的“风筝”替换为“理想”“人生追求”直白的表述,这篇散文的语言文字还值得人去品鉴玩味吗?散文的诗意是不是由“话语节制”状态下“显”“隐”两极之间的张力形成的?这是散文语言文字运用的另一个秘妙吗?
  如果上面的说法大致不错,那么,通过文本所透漏的作者写作思想来发现课文的表达秘妙确乎是可行的。但这个方法能不能立得住,我们尚不能下断语。只能说,在“本简语文”教学主张的相关研究中,它确实帮助我们“看见”了部分散文类课文文本中所潜藏的一些表达秘妙。对于揭开课文表达秘妙来说,在技术层面,它发挥过作用。
  (作者单位:广东东莞市寮步镇香市小学)
  责任编辑 杨壮琴
其他文献
认识殷郡伟还是比较早的,因为他的一些文章引起了我的关注。他的文字里透着一股灵气,跳跃着一些思维的火花,有着哲思的味道。后来也请他在我报告以后提问,他提的问题也内涵丰富,蕴含着属于自己的见解。但是,当时我并不知道他是语文教师,只知道他是学校教科室做科研的。我当时有个想法,他应该参加苏派教育的研究。  后来,我邀请他参加了苏派教育研究,他发表了很多有见地的意见。在一次调研的时候,与会的一些专家对他表示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就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工业革命后,科技逐步走进人类的生活,其飞速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但生态环境却因此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影响着人类生存的家园,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2017年,党的十九大将生态文明写入党章,呼吁人们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环境不仅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关系到现代化建设的长期发展,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和基础,当前环境的保护面临机遇的同时也
每天早晨八点十分,学校广播里就会响起动听的音乐,接下来是雷打不动的“故事时间”。一到这个时候,全校师生都会迅速安静下来,开始享受这令人神往的“三分钟晨会故事”。每天一个故事,我们欣喜地感受到了学生在各方面的成长和进步。  一、积累故事,积淀文学的底蕴  我们学校的学生,还没有养成很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他们读的书不多,笔者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深切感受到他们课堂上的发言单调乏味,写的作文更是苍白无趣。  
领会意图 为“学”助力  ——“资料袋”教学策略例谈  傅结龙  “资料袋”作为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给学生提供的是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知识,其编排意图在于引导学生了解与课文有关的信息,拓展学生视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的趣味性。领会了“资料袋”的编排意图,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充分挖掘“资料袋”的潜在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料袋”在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中的积极作用呢
本刊曾于2016年第6期刊发了一组以杜甫诗歌教学为专题的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教学的研討文章,引起了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引起了一股学段融通的研究热潮。今年5月,编者再次走进江苏省扬州市首届语文高级研修班。此次,他们研究的专题是“汪曾祺作品教学”,研讨地点在汪曾祺先生的老家——高邮市汪曾祺纪念馆。  静静庭院是教室,浩浩天空是屋顶,青青草地是地板。小、初、高三学段的学生本真品读汪曾祺,引发
第一次读《陶行知文集》时我还是个大学生,带着对教师生涯的美好憧憬和满腔热情认真地读了一遍。“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把真诚的爱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把爱洒向每一个学生。“爱满天下”更是他一生奉行的格言。如今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对这些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再读《陶行知文集》,我不忍释卷,书中的一个个故事、一句句名言,引导着我反思,启发着我思考。教导着我对学生应有一颗爱心,要爱得真诚
2019年春季学期,笔者对辖区内小学使用统编教科书的情况进行全面调研,发现了一个十分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教师觉得难以适应教科书的变化,但另一方面又极少参考《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以下简称“《教学用书》”)。查看教师备课,大多源自网络素材及市面流行的教辅用书,这些资源在准确性与权威性上都存疑,有些方面,比如教学目标,甚至与统编教科书中的语文要素风马牛不相及。可见,教师如何有效利用《教学用书》,
【教学背景】  教学内容  《葡萄沟》是统编本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课文是围绕爱祖国、爱家乡的主题来组织的。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的葡萄沟,那里出产水果,尤其是葡萄又多又好,葡萄干也很有名。本课重点围绕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而展开,使学生通过理解语言文字,对那里产生喜爱之情。  葡萄沟是个美丽的好地方,而新疆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既遥远又陌生的,山上的梯田、五光十色的
在统编本一年级上册教材中,汉语拼音教学内容被安排在第二单元。和其他各版本教材不同,统编本教材后置汉语拼音教学——学生入学,须先学一个单元的识字,再学汉语拼音。这种处置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统编本为化解汉语拼音教学困难在教材编写层面的策略调整。  汉语拼音教学难在哪里?我们认为,在班级授课制的现状之下,它难在三个方面:一是逐个教字符发音,难;二是教拼读,  难;三是学情反馈,难。前两方面难是因为汉语
作者小传  与教育结缘,只是喜欢——  喜欢阅读。我的阅读始于听书,儿时枕着收音机听《岳飞传》《杨家将》;进了师范,与好友一起背古诗文,泡图书馆;工作之后,纸质阅读、电子阅读……从未间断。大年初一,一个人捧读《红楼梦》,读得泪流满面……  喜欢写作。师范时老师宣读了我的一篇作文,从此便恋上了写作。课间写,晚自习写,教室熄灯后在盥洗室写,枕边备着纸笔,灵感到访随时写。一粒粒文字,如一只只美丽的青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