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地块林口地区早古生代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及构造背景

来源 :世界地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quyu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佳木斯地块林口县大二龙村地区花岗质岩石进行岩相学、年代学及全岩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其形成时代、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该地区岩石类型为花岗闪长岩与碱长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其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年龄分别为531 Ma和501 Ma。地球化学分析结果显示其具有高硅、富碱,贫钙、铁、镁的特点,富集Rb、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Th、U等高场强元素,亏损Nb、Ta、Ti等高场强元素及P元素。花岗闪长岩与碱长花岗岩分别为中高钾钙碱性I型花岗岩和碱性系列高分异I型花岗岩。两者均起源于下地壳物质的
其他文献
DOI:10.16660/j.cnki.1674-098X.2108-5640-5117  摘 要:本文研究人工智能背景下高职教育如何解决智能制造资源稀缺的现实难题,更好地助力湖南制造。先论述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必要性,然后在智能制造中采用虚实结合教学法的基础上提出虚拟实训平台流程图,最后结合专业群进行应用研究。解决了传统实践设备不足、实验室空间和时间限制、维护成本高、教学效率低等问题,通过虚拟平
采用水热法制备了二维片状结构的TiO2作为载体,并且使用浸渍法制备了Mn-Co/TiO2催化剂,以甲苯为目标污染物,考察制备和反应条件对催化剂催化甲苯性能的影响,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全自动比表面积及孔隙分析仪(BET)、X线衍射分析仪(XRD)、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2-TPR)等手段对催化剂理化性质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n、Co摩尔比为8:1、负载量为16 wt%,焙烧温度为300℃下制备的Mn8-Co1/TiO2催化剂,其
基于江西某地四个区县415份扶贫调查数据,本文构建了中国农户人力资本-收入模型,从知识扶贫视角,运用统计学理论研究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与收入结构关系,结果表明:农户人力资本存量普遍偏低,工资性收入已经成为农户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且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户的工资性收入呈正向相关,进一步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与农户家庭收入结构关系,贫困户与非贫困户的差异源自人力资本存量对收入的贡献率,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低下,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是我国知识脱贫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提出提升乡村农户人力资本存量,促进全面乡村振兴的管理策略。
在固/液界面上,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原位研究了客体分子对苯二甲酸(TPA)和晕苯(COR)分子对1,3-间苯二甲酸(IPA)自组装主体网络结构的诱导转变。扫描结果表明,IPA在室温高定向热解石墨烯表面会形成大面积有序的zigzag氢键网络结构。在IPA氢键主体网络结构中加入TPA客体分子,TPA羧基形成的直链式氢键结构会夹在IPA之字形结构中。同样,COR分子会破坏IPA形成的zigzag结构吸附进入IPA网络的六角形纳米孔中。
以石灰石粉末、磷酸氢二铵、无水氯化钙为原料,通过一步共混法制备HAP-APB@CaCO3复合材料,研究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Cu(Ⅱ)的吸附性能。利用XRD、FT-IR、SEM、BET等技术手段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和微观形貌。考察了无水氯化钙投加量、吸附时间、铜离子浓度和温度对吸附实验的影响,并借助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模型、准一级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热力学模型对复合材料的吸附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石灰石粉末、磷酸氢二铵、无水氯化钙三者质量比为25:50:15时,复
计算流域内氮磷污染负荷并以此开展污染源解析对于流域水污染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运用输出系数法系统量化了信江流域内14个县级行政区7种污染源对信江流域内水体的污染贡献,并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直观分析信江流域氮磷污源负荷的空间分布状况。结果表明:①2018年信江流域TN、TP负荷量分别为6415.62t和619.19t;②农村生活和耕地种植是信江流域TN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TN入河总量的55%,农村生活和畜禽养殖是信江流域TP的主要污染来源,约占TP入河总量的50%,为流域污染控制的主要对象;③在空间上T
为探明地铁细颗粒物(PM2.5)的金属元素特征及来源,在南昌地铁一号线瑶湖西站、八一馆站和双港站的售票处、站台、车厢及站外(背景值)采集了108个PM2.5样品,进行元素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除Al元素浓度在站外最高外,其它各金属元素含量皆在车厢中最高,其次是站外、售票处和站台。各采样点的Fe元素浓度变化较大,车厢中Fe浓度略高于站台,是售票处及站外平均浓度的3.5~3.7倍和10.9~11.5倍。八一馆Fe和Mn浓度最高,双港站As、Pb浓度最高,瑶湖西站和双港
对内蒙古中东部东乌珠穆沁旗宝力格苏木和阿巴嘎旗乌兰敖包宝力高庙组地层剖面上含植物化石层段中的凝灰岩开展了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利用LA-ICP-MS方法,获得东乌旗宝力格苏木宝力高庙组(310.2±1.9)Ma和(303.1±1.6)Ma的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获得阿巴嘎旗乌兰敖包剖面宝力高庙组(304.6±5.9)Ma的凝灰岩加权平均年龄。结合古植物化石和前人的测年数据,认为宝力高庙组是形成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长期不间断喷发(323±1.4 Ma~297±1.2 Ma)的巨型火山岩带,经历了长达2
值此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2021年7月9~14日,由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承办,东北亚国际地学研究与教学中心、《世界地质》和《Global Geology》编辑部协办的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吉林省长春市成功举行。大会主席由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研究员,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古植物学分会副理事长、吉林大学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研究中心主任孙跃武教授共同担任。吉林大学边铁副校长出席会议,并代表姜治莹书记、张希校长和吉林大学致辞。
期刊
利用逐月降水数据和NCEP/NCAR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洞庭湖流域春、夏、秋季57年来旱涝异常的年际变化以及典型旱涝异常年份的全球海温分布形势,并利用降尺度和趋势分析方法探究气象因子对ENSO和关键区海温的响应,以加强对流域旱涝前期影响因素的认识。结果表明:1)流域在春、秋季旱涝变化趋势不明显,在夏季较明显地变湿。2)前期冬、夏季ENSO事件分别对流域春、秋季旱涝产生显著影响,而与夏季呈不显著的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