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年多前,本届政府上任伊始,就明确提出把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作为转变政府职能的“先手棋”,以激发和释放市场活力与社会创造力;今年又提出坚持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三管齐下”,把转变政府职能推向深入。不久前,教育部也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政府职能转变对于远程教育发展的影响不言而喻,远程教育发展的内部外部环境将会发生什么变化,如何激发和释放远程教育创新发展的活力,可能是各方面必须面对的课题。尤有必要聚焦的,应该还是那些需要在不同层面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最重要的是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袁贵仁部长多次谈到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这在远程教育领域同样有突出反映,而且有些问题可能更加尖锐和复杂,许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或者可以预期,转型中的远程教育“业态”将会出现不少颠覆性变化。激发和释放活力,“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应该如何“良性互动”,怎么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还有社会的参与包括资本的进入会有什么复杂效应等等,许多难题都有待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说到管与放,很容易想到那句老话: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此类现象在远程教育及继续教育领域甚至已被视为“规律”,有人担忧可能出现无序甚至混乱局面,是有理由的。但无论如何,简政放权是大势所趋。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痼疾,只能在“三管齐下”进程中探索解决办法。相关各方应该表现出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摆脱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基于某些既得利益考量而消极应对更是要不得的。关键当然是按照多元共治的理念,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远程教育必须实现全社会参与和共同治理,但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现在看来还是亟待突破的“瓶颈”。在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建立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恐怕也是当务之急。
激发和释放远程教育创新发展的活力,似有必要更多地从制度层面考虑和解决问题。有学者指出,从制度供给角度考察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会发现许多问题背后都存在制度供给缺位问题。远程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制度供给缺位问题显然更加严重。由于制度供给缺位或者相关制度安排往往并非“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远程教育的许多创新探索缺乏制度保障,举步维艰,甚至可能成为需要付出各种代价的高风险选择。还有制度设计如何防止制度在执行中被击穿等问题,兹不赘述。
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最重要的是厘清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权责关系,构建三者之间良性互动机制,促进政府职能转变。袁贵仁部长多次谈到政府、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政府缺位、越位、错位的现象时有发生,制约了学校办学的积极性、社会参与的积极性……这在远程教育领域同样有突出反映,而且有些问题可能更加尖锐和复杂,许多问题还没有来得及进行系统的梳理和研究。或者可以预期,转型中的远程教育“业态”将会出现不少颠覆性变化。激发和释放活力,“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应该如何“良性互动”,怎么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和激发学校办学活力,还有社会的参与包括资本的进入会有什么复杂效应等等,许多难题都有待在实践中探索解决。
说到管与放,很容易想到那句老话:一放就乱,一管就死。此类现象在远程教育及继续教育领域甚至已被视为“规律”,有人担忧可能出现无序甚至混乱局面,是有理由的。但无论如何,简政放权是大势所趋。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痼疾,只能在“三管齐下”进程中探索解决办法。相关各方应该表现出更大的勇气和更多的智慧,摆脱思维定势和路径依赖,基于某些既得利益考量而消极应对更是要不得的。关键当然是按照多元共治的理念,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远程教育必须实现全社会参与和共同治理,但社会组织的治理能力现在看来还是亟待突破的“瓶颈”。在落实学校办学主体地位的同时,建立健全学校自主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恐怕也是当务之急。
激发和释放远程教育创新发展的活力,似有必要更多地从制度层面考虑和解决问题。有学者指出,从制度供给角度考察教育发展中的诸多热点问题,会发现许多问题背后都存在制度供给缺位问题。远程教育相对于学校教育,制度供给缺位问题显然更加严重。由于制度供给缺位或者相关制度安排往往并非“相互一致和相互支持”,远程教育的许多创新探索缺乏制度保障,举步维艰,甚至可能成为需要付出各种代价的高风险选择。还有制度设计如何防止制度在执行中被击穿等问题,兹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