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探究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opmy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阅读教学的总体目标。初中阶段的学生除了需要具备良好的语文素养外,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学习态度。教师要对语文阅读教学予以高度重视,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语文阅读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基于此,本文将对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语文阅读 阅读教学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1.17.007
  一、实行阅读教学的必要性
  在初中阶段的所有学科中,语文占有重要地位,一直是学生在分数方面拉开差距的主要学科。在传统的语文教学制度中,语文教师一直采用单方面输出理论知识的教学方法,强迫性地给学生传输语文知识,这就导致学生很难带着兴趣去学习语文知识。在现今教育制度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语文在教学制度方面也在不断地创新开拓,开始重视阅读教学,阅读教学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所存在的弊端,并且能够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参与到课堂中去,可以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在适应新时代新教育方式改革变化的同时,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目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影响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一是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部分学生认为阅读不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试题的解答上。殊不知,没有足够的阅读量,也难以有效提升语文素养,还会影响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语文试题的解答。二是教学方法枯燥乏味。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缺乏有效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未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导致学生没有认识到阅读的重要性,缺乏阅读热情。四是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无法取得好的阅读效果。五是缺乏互动交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部分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导致语文课堂气氛沉闷。六是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提升阅读能力的关键,但就目前来看,部分学生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1.批注式阅读法
  批注就是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于空白处对文中的内容进行注释,以便更好地记录阅读过程中所感所想,完成对课文内容的延伸。引导学生对所读进行批注,是对阅读关键点的挖掘,使阅读得以深入。批注时可以对文句进行圈点、勾画,写出阅读时的直接感受。通过批注阅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文章的阅读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实现从深思到深悟的过程。
  例如,在学习《壶口瀑布》时,笔者就指导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来进行课文的阅读。文中作者梁衡对雨季和旱季的壶口瀑布进行了描绘,并着重描写了河道中石头的样子:“这些如钢似铁的顽物竟被水凿得窟窟窍窍,如蜂窝杂陈,更有一些地方被旋出一个个光溜溜的大坑,而整个龙槽就是这样被水齐齐地切下去,切出一道深沟。”笔者让学生关注石头的不同样子,如“蜂窝”“大坑”“切下去”这些字眼,它们可以很好地展现水和时间的力量。有位学生在批注中写道:看到这几个词,我仿佛看到了这些石头一点点变化的样子,时间会让这些僵硬的东西改变模样。总之,通过批注,学生会对作者细致的文笔、精妙的比喻、细腻的情感有更深的理解。
  2.传授有效的阅读方法
  初中阶段的阅读教学内容丰富、体裁多样,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有些教师的阅读教学较为死板,单纯地让学生去阅读,然后根据阅读题目分析文章。这样的方法显然是有局限性的,不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也难以对文本思想和作者情感进行把控,阅读就变成了一项应试的任务,这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是十分不利的。总的来说,有效的阅读不是阅读速度有多快,而是要能够根据作者的写作思路,发现文章的闪光点,在阅读中实现自身素养的提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文本不同的写作手法,指导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形式,可朗读、可默读、可背诵、可谈论,通过多种方法理解文章内容,达到对文章思想和作者情感的体会。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针对性地指导教学,给予学生鼓励和支持,在符合阅读教学的基础上实现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这样的行为不仅体现了语文阅读教学的灵活性,也有利于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3.以课内阅读归纳可迁移的阅读技巧
  课文,一直都是实施阅读教学的重中之重,即便是在课内外阅读整合教学过程中,也同样需要借助课文阅读来培养与优化学生的阅读思维。如果高中生可以在课文阅读中积累有效经验,那么便能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阅读能力,自觉在课后阅读中迁移阅读技巧,逐步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以课文阅读为例,引导学生参与阅读探究,使其自主归纳有效的阅读技巧,分析各类文体的有效阅读策略,以便在课后阅读活动中实现有效阅读。如此,则可为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做准备。
  例如在《壶口瀑布》一课的教学中,笔者借助课文引导学生分析了写景文章的阅读技巧,希望学生可以形成较为完善的阅读思维。首先,学生应该判断写景文章的描述对象,比如山川大海、自然现象、人文古迹或者是生活现象等等。《壶口瀑布》的景物描写对象以壶口瀑布为主,属于自然现象的類别,这可以促使学生明确课文内容,辨别本文的写景类别。其次,学生要观察作者所使用的写景顺序,可从时间、空间位置、观察视角等顺序来进行判断。《壶口瀑布》这篇课文是根据作者的移动位置与观察视角的变化来描写景物的,给人以娓娓道来的感觉,画面感很强,便于学生在脑海中想象相关景物。最后,学生要精读课文,认真品味作者在描写景物时的感情与思想。
  4.进行预习,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课前预习环节,为阅读教学的开展做好充分准备。学生只有在课前进行预习,才能在课堂上取得好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督促学生预习,给学生布置相应的预习任务,指导学生开展预习。为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教师可经常布置一些具有奖励性的课前预习任务,调动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产生阅读欲望,这样才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可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学以“小动物”为主要内容的文章时,教师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创编剧本,并分别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演出一场小动物之间富有趣味性的故事。演出之后,教师则可以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阅读,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演出体验,以及阅读收获,总结阅读感受。学生还需要将本组的剧本与文章进行对比,找出不同之处,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
  5.利用信息技术,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在讲解教材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来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进行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课本上的知识点进行充分的讲解,同时,还要结合信息技术对知识面进行一定的拓展和创新。教师应该为学生加强个人能力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健全学生的性格,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为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技术来查找与阅读有关的课后资料,比如在学习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提醒学生在空闲时间通过互联网查找作者的生平资料和经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进而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综上所述,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有利于学生提高其语文水平。要想真正意义上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兴趣引导不可或缺,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善于利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学习,从而让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够提高。
  参考文献:
  [1] 陈建军《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科学导报》2021年9月。
  [2] 侯占平《初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与有效运用》,《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1年第17期。
  [3] 赵永先、朱风梅《试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开展策略》,《成才之路》2021年第27期。
其他文献
普通内镜对胃黏膜表浅性肿瘤的诊断存在困难,往往发现病变后需要进行活组织病理检查最终获得诊断.共聚焦激光显微内镜(confocal laser endomicroscopy,CLE)是近年出现的新型内镜技术,主要包括探针式CLE (probe-based CLE,pCLE)和整合型CLE(integrated CLE,iCLE),可以在普通内镜检查的同时观察组织的显微结构,无需活检即可做出组织学诊断
期刊
反流性食管炎( reflux esophagitis,RE)是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动物模型的成功制备对该病基础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获公认的酸相关RE动物模型多行贲门肌部分切开联合幽门半缝扎术。本研究在原部分贲门肌切开的基础上行改良外置幽门部分结扎术,并与传统幽门半缝扎术[1]及内置幽门部分缝扎术[2]进行比较,寻求更为理想的酸相关RE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
期刊
目的 分析普通窄带成像(NBI)内镜下结直肠增生性息肉与腺瘤腺管及微血管特征的差异,评价NBI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将普通内镜下诊断结直肠息肉、病理检查证实为增生性息肉或腺瘤者纳入研究并进行NBI内镜检查.将腺管形态参照改良的工藤分型法分为A型和B型.将微血管形态分为3型,无微血管判为Ⅰ型,微血管沿腺管开口排列、粗细均匀判为Ⅱ型,微血管粗细不均、排列紊乱判为Ⅲ型.比较增生性息肉和腺瘤NBI图像中腺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组反复发作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1],诊断难度较大,漏诊率和误诊率都较高[2],常与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相混而被误诊[3].对于未手术患者,内镜活检取材有限、甚至取材困难(如小肠病灶),大部分情况下难以为临床诊断提供足够的病理学信息。
期刊
张一悟同志是甘肃最早的共产党员,甘肃党组织的创始人,中共甘肃特支第一任书记。在漫长的革命斗争中,他刚毅不屈、不怕苦难、英勇奋斗、无怨无悔,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甘肃人民的解放事业。他为甘肃党组织的创建、发展以及马克思主义在甘肃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一、一颗读书种子,一腔救国情思  张一悟,又名张种德、张谷,字芸生,甘肃榆中人。1895年3月3日,张一悟出生在榆中县城关镇北关村一个书香门第。张一悟自小
伴月披星破夜空,苍穹探秘我称雄。  天河浪涌三千尺,托載神舟一道虹。
消化系统是情绪的一面镜子,随着对消化系统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越来越多的消化科医生意识到“身心同治”的重要性。为促进消化系统心身疾病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的进一步发展,并为消化科医生提供展示不同学术观点的交流平台,深圳市康哲药业有限公司与中华医学会消化疾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以及《中华消化杂志》联合举办“黛力新治疗消化系统心身疾病”论文/案例征集活动。
期刊
目的 探讨肠上皮干细胞标志分子Msil及Hesl在小鼠急性放射性肠炎(radiation enteritis,RE)模型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40只雌性BALB/c小鼠采用β射线进行以300 cGy/min的速率一次性全腹部照射.选取30只小鼠于照射前(0 d)及照射后第3、5、7、14天每天处死6只,分离小肠,截取小肠中段进行定量PCR、Western印迹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Msil及Hesl的表
1934年,美国胃肠病学专家Winkelstein首次将烧心与反流症状导致的食管炎联系起来,从而逐渐建立了胃食管反流病(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isease,GERD)这一概念.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人们逐渐认识到GERD是消化系疾病中具有广泛症状谱的常见疾病之一,其症状的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
期刊
随着对胃肠动力的深入研究,发现胃溃疡患者常存在胃和食管动力障碍,表现为食管下括约肌的静息压低于健康人,胃动过缓,十二指肠胃反流频率和强度增加[1-3].胃肠间质Cajal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被证实是胃肠慢波起搏细胞及神经兴奋传导细胞,在胃肠道动力产生和传导中具有重要作用[4-5],有鉴于此,ICC在胃溃疡患者胃和食管动力障碍发生中可能发挥作用.本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