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球成名

来源 :大众DV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andups_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火热的八月,鸟巢、水立方、篮球馆,还有那么多的运动明星。
  奥运会的热潮同样席卷着我,尽管我还没有狂热到像许多青年朋友一样去现场呐喊加油,但是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一样被体育运动的魅力折服着,而最后一天的两块拳击金牌更是把奥运的激情燃到了极点。忽然就想到了最近看到的《一球成名》,也确实想在奥运会结束的这一天谈谈对体育电影的看法。
  故事其实不复杂,《一球成名》系列三部曲是典型的体育商业片,以主人公迭戈的个人奋斗为主线,生动表现了足球运动员在赛场内外的生活场景,是一部个人奋斗史,更是一部青春励志片。这是国际足联投巨资制作的影片,也可以说是开了足球电影宣传的先河。
  《一球成名》记录主人公迭戈转会皇马后和各路大牌球星一起在场上厮杀,在生活中磨砺的过程。其精彩看点就是足球比赛场面的真实再现(逼真的比赛效果确实令人震撼)。导演和摄影师对节奏的把握,镜头的处理都非常老道,商业大片气氛浓厚,体育竞技让人眼花缭乱。从观赏性这个角度来说确实属于高水准。
  说到体育电影电视,其实还真是有许多话要说。早年的《沙鸥》以及更早的《女篮五号》等还真是开了国产体育电影的先河。后来的日本电视剧《排球女将》影响了一代人。可是到了90年代以后,中国的体育电影基本上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华而不实、花费大制作却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所谓武侠片。就说这四年,我们的奥运体育健儿卧薪尝胆、刻苦训练,在本届北京奥运会上拿到了51块金牌。我想这四年在这些金牌、奖牌运动员背后不知道有多少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要是把这些故事中的一部分拍成体育电影,相信许多中国人都会再看一遍。
  再来说说运作,《一球成名》系列运用了商业电影一切可调动的元素。首先是资金上的保证,上亿美元投资不只是财大气粗,还有自信。成熟的影视拍摄和剪辑,有条不紊的视觉语言都说明了对体育电影的重视。中国有没有这些条件呢?我想:有。这些年中国的经济高速发展,税收增加了,国家更有钱了。如果从政策上支持,经济上扶持,拍摄反映中国运动员努力拼搏,为国争光的电影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可能有的朋友会说,这些年关于跆拳道、滑冰也拍摄了几部影片。但是我们得想想为什么进不了院线?拿不到好的票房?还是各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各方面的投入不够。如果都像北京奥运会一样给予足够的重视。优秀的体育电影肯定会制作出来。
  体育取得了辉煌,电影也要跟上。中国人在30年代推出多少好片、五六十年代又整出多少好故事,到了新世纪,怎么反倒不行了?难道真的要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我们得像拳击冠军邹市明说的那样,向世界亮出我们中国人的拳头。
其他文献
三十九度八摄像俱乐部的王玉喜算是个能人了,他的“能”在于热心于大众影像行业,并非只是停留于自己本人做一个婚庆摄像师,而是要让整个行业更加贴近大众。他最近做的一个“大活动”是将全国婚庆行业中的爱好者聚集在北京,讨论婚庆短片的拍摄。    另类角度看婚庆影像    王玉喜的“婚庆短片”项目是让即将结婚的那对新人出任演员,拍摄一个有关爱情的短片并在婚庆现场播放,这个创意最早是由在婚庆现场播放新人的爱情记
期刊
2007年的北京终于降下第一场秋雨,这一天傍晚时分笔者约了来自香港的年轻导演陈家炜采访。陈家炜就租住在北京小西天附近的一所年代比较久的民宅内,附近是著名的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所在地,他出生于70年代末,属于摩羯座,但是他却笑言并不相信星座,让其对性格作一番自我评价,“执著”他立刻脱口而出。可以看得出他是一个很有目标感的人,认准了方向就会一步步走下去,而从他告诉笔者的经历也确实可以作出这样的判断。   
期刊
电影:《Angel-A 天使A 》(2005)  导演:吕克·贝松  演员:加梅勒·杜布兹  丽·拉丝姆森  类型:喜剧/爱情  国家/地区:法国    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自己和对方是一体的,在恋爱中的剩女就会这样想,对此,我不可以表态,脑子里却全是窗下麻雀窝里的那只会飞的黑猫飞翔时的自由;她是坐在电脑前面的码字工人;而我则是躺在软靠垫上的sofa potato。  每个人心里都有另外一个人,我知
期刊
前一段,从朋友那里得到一个fla文件,是他从网上下载的一个纪录片,他顺口说了声:那个不错,我顺便就拷贝回家看了,特别喜欢,我想朋友可能是出于从业人员的复杂心态,而不予很高评价,绷着夸了句“不错”,我则觉得这片实在相当好看,甚至值得买碟收藏,只是没有碟。这是由耐克在中国的广告公司Wieden+Kennedy和美国一家制作公司Radical Production联合制作的纪录片《冲》。(大家去搜索“纪
期刊
2000年的时候,婚庆市场上还罕有“摄像”这个概念,用张京的话说,“那时候,我们都是开影楼的朋友找去帮忙的。人家冲着是‘摄影’,是婚纱照,我们都属于‘附赠’。”  时间过了8年,北京的婚庆市场也逐渐完善起来,现在没人认为婚礼摄像是一件可有可无的事,有的新人在给张京点烟的时候还会特别留意一句:“师傅,等会拍的时候,帮我们多拍一些特写。”    婚庆摄像的品质     大部分人拿到一张婚庆现场的光盘之
期刊
随时应变    上世纪90年代,婚庆公司少得可怜,只要你懂摄像,就可以去拍婚礼,而且婚礼一般都比较简单,要求并不高。  1987年到2004年的17年间,摄像的机器基本就是松下M7、M3000、M9000。早期根本没有“剪辑”这一概念,直接就是“无编辑”将录像带交还客户,就算完成了任务。而且播放也只是家用录像机,质量大打折扣。  渐渐地,有客户提出要求,所拍摄的影像需要有后期的制作,当时的编辑方式
期刊
从十多年前我开始涉足影视创作这个领域开始,就免不了帮亲戚朋友充任婚庆摄像师的角色。清早起来扛一台VHS制式的摄像机跟在新郎官的屁股后头,尾随一群西服革履的伴郎敲开新娘家的房门,跑前跑后地照应花枝招展的新娘及其盛装的闺蜜与娘家人,然后在婚礼现场永不停机地拍摄新人的笑脸和婚宴的盛况,瞄着满桌酒肉却几乎没有下筷子的机会。  随着年龄痴长,同辈婚配殆尽,我这个业余婚庆摄像师也逐渐歇业。当然更主要的原因恐怕
期刊
婚典    18年前,单位购买了一台松下M7,我因为工作原因,负责做企业的视频宣传,在记录单位素材的同时,偶尔也应朋友之托,负责记录他们或其亲友的婚礼过程。但那些,我只称为“记录”婚庆,虽然并非科班出身,但我心里深知他们不叫“作品”。尽管那时,大家看见自己的影像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就已经美滋滋得不行。    兴趣创造利润    我所在的单位因为有15000多职工,后来成立了矿电视台。而那些分散在各处
期刊
在90年代初,单位领导让我帮忙为他的亲戚拍摄婚礼录像,就这样开始了我初次婚礼摄像的跟拍。当时无需后期剪辑,直接把VHS带子交给新人即可,新人们只要在电视机上能看到自己,已经是非常开心的事了。那时的设备是松下M7。    “我要我们在一起”    随着社会的发展,婚礼跟拍的单子来源除了婚庆公司和亲戚朋友介绍以外,2004年,我开始通过网上的店铺找寻着新的客源,尝试着两条腿走路。  记得2006年,在
期刊
在伦敦五光十色的电影节中,Birds Eye View Film Festival特别出众,它别样的名字可以译作“鸟瞰”。作为英国第一个以女性为主题的电影节,自2005年创办以来, Birds Eye View会在每年国际妇女节期间于伦敦各大主要电影院举办展映周和一系列活动。Birds Eye View的场馆包括伦敦的BFI Southbank、Barbican和ICA,同时也会在分散于全英各地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