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景类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每个年段均有编排。这类文章文质兼美,描摹细致,情思饱满,想象丰富。学习这类文章,应当引领学生立足文本,在反复诵读、品味中感受美的景、美的情,感悟作者借助文字所表达出的 言外之意、韵外之致,从而深入作者内心的情怀,到达作者精神的彼岸。下面以苏教版《黄山奇松》为例,谈谈写景类文章的教学策略。
一、全局观景,把握整体
一篇文章之所以构成,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要素。在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从整体出发去解读写景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倡“整体把握”的目的是试图用“整体直觉”取代语文教学的那种肢解分析。为此,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
《黄山奇松》一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教学伊始,可带着学生先走进黄山,感受黄山风光;接着把目光聚焦在“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上;然后再把视线移到“奇松”,看它“奇”在哪,顺势引出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并告诉学生黄山奇松之所以“奇”,不仅仅是三大名松,更多的是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整个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行文思路和写作顺序,又可以让学生在领略黄山景色的同时对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手法有了全面的把握。这么一来,学生就可以站在文本的最高端管窥全局之景。
二、分层立景,诵读文字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写景类文章。读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学的功效。笔者认为写景类文章要诵读。但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自由读文,刚粗略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和体验。教学写景类文章要以学生潜心读书为本,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课文,做到读有重点、读有层次,通过多形式的读,见景悟景,培养悟感。
教学《黄山奇松》第一段时,围绕“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千姿百态的怪石、烟雾缥缈的云海、明净舒心的温泉……在想象的基础上,观看有关黄山的视频或者图片资料,从而真正领略这些美的景致。更重要的是,在领略景致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这些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文字中去。再如,教学第三段时,围绕“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引导学生想象,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还会有哪些姿态,都像些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景致,走进画面。
三、情汇于景,品味语言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课标语)。它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去感受语言的优美,去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些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写景类文章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细嚼慢品,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受到美的景致、美的情感,同时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教学《黄山奇松》时,可把重点段(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第二段)分成三个板块组织诵读。第一板块,描写迎客松的一段文字:“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在诵读的基础上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迎客松”。学生发言的同时,引导他们体会“饱经风霜”、“姿态优美”、“郁郁苍苍”等词语在文本中的内涵,并组织讨论“这棵迎客送松可以作为黄山的象征吗”,深刻感受迎客松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第三板块,描写送客松的一段文字:“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在诵读的基础上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送客松”。在学生发言的同时引导体会“姿态独特”、“天然盆景”“枝干蟠曲”等词语在文本中的内涵。整个过程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紧紧扎根语言文字的土壤,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
四、笔下生景,关注表达
“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探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言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这些内容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黄山奇松》,我们应引学生思考:三大名松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发现,迎客松写了三句话,陪客松只一句话,送客松两句话。为什么这样?讨论后明白,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所以要写得具体一些。送客松也有特点,所以写了两句话;而陪客松则一笔带过。黄山松千姿百态,为什么作者仅仅写了三大奇松呢?经过思考,学生们弄懂了写文章应讲究抓住重点,这样才能详略得当。
总之,写景类文章,应当紧扣其“景”,既要从整体上对“景”有所把握,又应当引领学生沉进文本中,反复诵读、品味;既要关注作者写“景”的表达形式、方法,又应当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语言文字中提升素养、形成能力。
一、全局观景,把握整体
一篇文章之所以构成,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要素。在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从整体出发去解读写景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提倡“整体把握”的目的是试图用“整体直觉”取代语文教学的那种肢解分析。为此,教学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
《黄山奇松》一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第二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教学伊始,可带着学生先走进黄山,感受黄山风光;接着把目光聚焦在“黄山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上;然后再把视线移到“奇松”,看它“奇”在哪,顺势引出三大名松——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并告诉学生黄山奇松之所以“奇”,不仅仅是三大名松,更多的是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整个教学过程,既可以让学生感受作者的行文思路和写作顺序,又可以让学生在领略黄山景色的同时对文章的结构以及写作手法有了全面的把握。这么一来,学生就可以站在文本的最高端管窥全局之景。
二、分层立景,诵读文字
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写景类文章。读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教学的功效。笔者认为写景类文章要诵读。但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学生自由读文,刚粗略地读了一遍,有些句子还没有读顺,教师就组织学生交流读书体会;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每段必问:“你读懂了什么?从中体会到了什么?”前者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读书理解,后者泛化了读书感悟和体验。教学写景类文章要以学生潜心读书为本,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课文,做到读有重点、读有层次,通过多形式的读,见景悟景,培养悟感。
教学《黄山奇松》第一段时,围绕“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一句,引导学生想象:千姿百态的怪石、烟雾缥缈的云海、明净舒心的温泉……在想象的基础上,观看有关黄山的视频或者图片资料,从而真正领略这些美的景致。更重要的是,在领略景致的基础上再次诵读这些优美的语言,让学生很好地走进文字中去。再如,教学第三段时,围绕“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引导学生想象,千姿百态的黄山松还会有哪些姿态,都像些什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诵读感悟景致,走进画面。
三、情汇于景,品味语言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课标语)。它要求我们在教学时要引领学生去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去感受语言的优美,去品味作品中富有魅力的语言等。而这些目标的实施都需要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写景类文章不仅浓缩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而且在遣词造句、语言表达上都颇具特色。教学中我们要抓住课文精妙之处,引领学生悉心品味,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中去玩味语言,细嚼慢品,使学生与作者的情感共鸣,感受到美的景致、美的情感,同时得到语言智慧的启迪。
教学《黄山奇松》时,可把重点段(具体描绘三大名松的第二段)分成三个板块组织诵读。第一板块,描写迎客松的一段文字:“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在诵读的基础上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迎客松”。学生发言的同时,引导他们体会“饱经风霜”、“姿态优美”、“郁郁苍苍”等词语在文本中的内涵,并组织讨论“这棵迎客送松可以作为黄山的象征吗”,深刻感受迎客松的特点,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深刻理解,提高学生的敏锐感悟能力。第三板块,描写送客松的一段文字:“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在诵读的基础上交流“这是一棵什么样的送客松”。在学生发言的同时引导体会“姿态独特”、“天然盆景”“枝干蟠曲”等词语在文本中的内涵。整个过程重视学生与文本的深入对话,紧紧扎根语言文字的土壤,让学生透过语言文字与作者心灵对话,领悟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
四、笔下生景,关注表达
“凡是学习语言文字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只在内容上去寻求结果是劳力多而收获少”。光是走从内容上探求这一步,不是完整的语文课,必须着眼于语言形式方面,才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收获。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最主要的区别,就是让学生认识并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掌握这些内容怎样通过语言形式来表达的。因此,在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让学生揣摩课文的表达形式,体会其表达效果。
教学《黄山奇松》,我们应引学生思考:三大名松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学生交流发现,迎客松写了三句话,陪客松只一句话,送客松两句话。为什么这样?讨论后明白,迎客松是黄山的代表,是黄山的象征,所以要写得具体一些。送客松也有特点,所以写了两句话;而陪客松则一笔带过。黄山松千姿百态,为什么作者仅仅写了三大奇松呢?经过思考,学生们弄懂了写文章应讲究抓住重点,这样才能详略得当。
总之,写景类文章,应当紧扣其“景”,既要从整体上对“景”有所把握,又应当引领学生沉进文本中,反复诵读、品味;既要关注作者写“景”的表达形式、方法,又应当让学生在情景交融的语言文字中提升素养、形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