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云遥望故乡

来源 :海外文摘·文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r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我和谢云先生只有一面之缘,可就是那次见面以后,一直想写点文字,为了记录一次看似平常却记忆深刻的见面,也为了内心一缕紧紧缠绕的乡愁,谢老的乡愁,我的乡愁,天下所有游子的乡愁。
  见面在一年前,我和老家苍南的文友革新、宇春兄一起去北京参加一个关于散文的会议,其间,革新兄约我们一起去拜访谢老。谢云先生是当代中国著名书法家、诗人、出版家,老家文化人中的翘楚,苍南的骄傲,我仰慕已久,能见上一面,求之不得。
  革新兄带了一箱老家的四季柚,说谢老乡情浓烈,最喜欢家乡的味道。其实只有八个,但扛着它坐地铁也颇不方便,辗转几站,到了谢家所在的小区,已过了午饭时间。考虑谢老可能午休,三个人就商量着,先找一家饭庄吃个饭,顺便把柚子寄在饭庄里,就近消磨两三个小时,等谢老午休起来再去拜访。不成想,走到饭庄门口,革新指着大楼墙根底下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说,那不是谢老么!
  老人身着黑色大衣,头戴瓜皮帽子,脚穿黑色布鞋,极小心地迈着碎步,朝我们这边走过来……原来他也是要到这家饭庄吃午饭的,见老家来人,显得很兴奋,便改变了计划:“不在这儿吃,我带你们吃好的!”执意要换一家酒店,我们只好跟从。他带我们走出小区,穿过一个小广场,越过一条马路,来到了颇为气派的“中乐六星酒店”。
  谢老说酒店是苍南老家人所开,自然点了一桌丰盛的家乡菜,还开了红酒。坐定之后,话匣子打开:“今天真是巧!”85年风雨人生,此时却流露着孩子般纯真的兴致。
  “文学就是巧合,一个情节可以变成一部戏,一句话就可以演绎一部电影。但现实人生有更多的巧合。我一次到新疆,见路边一个人在吹埙,面前摆一个摊点,在卖埙。开始没认出来,一攀谈,家乡人,好像哪里见过,再一问,中学同学!问他怎么会从东南老家到了西南边陲。一言难尽!……”
  2
  谢老的叙述像一条波澜不惊的河流。险滩,激流,都隐伏在看似平静的河水下面。他从中学同学再说到大学同学,说同学也在说自己,在50年代中期的那场政治运动中,他们如何“戴罪改造”,从人生得意的巅峰,如何被重重地摔入社会的底层。他们在人世的苦难,时代的悲欢,亲情的离合,对于故乡的眷恋,都化在了平静的叙述里。
  谢老1929年出生于浙江省苍南县(原属平阳县)江山三大庙村。6岁时跟随其父学画习字。读中学时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学潮,并开始接受地下党的教育,随即参加浙南游击队,新中国成立后在地方宣传部门工作。1954年调到北京,翌年考入人民大学新闻系。1957年的反右派斗争,被定为“右派分子”,被下放广西。
  谢老在广西经受了长达20年的人生磨难,“但是革命信仰、理想、精神没有倒塌,有时候还会因自信和执着而亢奋起来。”其间,他读书、练字、习诗,用思想来丰富孑然远游之身,用艺术为自己取暖。是时光之手的抚慰,和对于生命的爱意,让这一切过往都成为平静的回忆。改革开放的春天到来,谢老回到了北京,被选为中国书协秘书长,后主持中国书协党组的工作,其间创办了线装书局。
  初冬的北京,灰蒙蒙的天空下面,到处流窜着带刀的风,但酒店的包厢里却春风拂面。谢老的平易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这是难得的美好时光。我们吃着家乡菜,不时举起酒杯互相轻轻碰了一下,一个话题接着一个话题,轻松自在,透着一股浓浓的故乡情谊,还有一丝让人感觉温暖的浪漫诗意。
  对,就是诗意,我眼前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身上洋溢着一股诗意,触动我的内心,拨动我的心弦,是那么地令我着迷。
  3
  对着三位来自故乡的后生,他好像是对着一整个故乡,抑或是他故乡的老屋、村头的古庙、瓯江的帆影、玉苍山的杜鹃花……在倾诉。我知道自身的卑微,却有幸得到谢老这样的礼遇;但我也知道,此时的我们代表的是谢老的故乡,这是谢老对故乡的礼遇和尊崇,故乡在他心里是一个伟大的存在,而且只能是遥望中的存在。他说:“苍南人能够日日夜夜感受苍南大地的气息,是多么幸福!”
  是啊!相比谢老,我是多么地幸福!我也曾自诩游子,少年时代离开了生养的小山村,如今在靠近苍南的福建省福鼎市安家立业,我想家乡了,就能立马回去看看,见见亲戚,会会朋友,看看草木。我忧愁的是,我童年的小山村在城市化浪潮的裹挟之下已经走向了消亡,老家已无家,但我距离老家近,只要愿意,我还能时时“感受苍南大地的气息”。更重要的是,我遇到了一个不同于谢老当年的时代。事实上,当今时代,许多人把异乡当故乡,而内心不觉得有多大的痛楚。
  “要不要争取回一次老家?”谈话到了后面,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我们还是小心地问出了口。
  “倒是很想回去啊!……”谢老的回答里有几分无奈。我知道这个话题的沉重,年事已高,回去一次故乡,对身心是一次不小的“折腾”。“近乡情更怯”,在谢老身上还有更深一层的意味。
  但这愈发加重了他的思乡之情,他把这晚年越来越浓烈的思乡之情都化在了书法作品之中,某种程度上成就了作品的高贵品质。评论家说,在当代中国书坛,谢云是一个巨大的存在。他独立的个性,深厚的学养,诗人的激情,与世俯仰的庄骚精神,使他获得了这种独立的存在。
  我不懂书法,但黄君先生对他作品的评论,窃以为切中肯綮,为知音之言,他说:“谢云先生内心世界蓬勃健康、充满智慧和阳光,然而他所经历的现实人生却艰难、曲折,充满苦涩和矛盾,这种格局不仅造成他处事淡然而又坚毅奋进的人生态度,更是他独特书法风格形成的根本原因。”
  回乡后,革新兄送我2014年出版的《谢云书法作品集》,始知中国国家博物馆已收藏谢老捐赠的书法作品68幅,还刚刚得知,就在几天前(2016年1月15日),国家博物馆为彰显谢老的捐赠义举,又为他新近几年在耄耋之年不顾年迈,以忘我的精神创作并捐给国家博物馆的81幅书画作品举办“谢云书画艺术展”。他也曾多次为母校平阳中学和老家苍南捐赠书法作品达145幅(组)。他在《家乡出版〈谢云书法作品集〉感言》中说:“我今年八十五龄,老了,越来越想念家乡。几间老屋,空了。老屋前方鲸头笔架山,翠嶂梦中长照。家乡田园春天油菜花熟,夏秋稻禾熟的澄明丰满景象,藏于心田,化为笔象,作书法墨笺于家乡博物馆,乞求父老乡亲教正。吟曰:客旅书笺纸,风云诵韵声。人间传消息,天地故园情。”一颗拳拳赤子之心和戚戚游子之意,感人至深,令人动容。
  老家人都说,谢老是一位重情之人。记得那一天,谢老时时举杯,充满激情,我们一共喝了两支红酒,谢老喝得最多,超过四人的平均量。他一头飘逸的银发,在灯光的映衬下,闪着金属的光芒。双颊酡红,使我联想到故乡的红土地,我很想把它唤作“故乡红”。
  长达三个小时的午饭之后,谢老带我们去他的工作室小坐,我见壁上挂着一幅“瓯江帆影”,四个鸟篆大字,左侧画二片船帆在浪中漂泊,旁注曰:“向远方遥望,找一片孤帆,秋江一望泪潸潸……瓯人谢云八十有五秋日。”
  故乡在远方,一片云在苦苦地遥望……
其他文献
母亲总觉得心里没底儿,当我几天前告知她周末回乡一趟时,她又打来电话确认了一下。潜意识里,母亲似乎已经把儿女们的回归当成她晚年的一个个节日。在她六名子女中,除了我在百里之远的城区上班,其他的,要么在天涯遥遥的地方打工,要么远嫁他乡。我们个个回乡不易呀!  经历近两小时的车程,我乘坐的公交车抵达距老家十里之隔的集镇。处处乡音俚语,老家的气息隐隐可闻。不过,我需在此换乘,等待另一辆通往老家的班车。候车期
当夜幕降临,你仰望漫天繁星的时候,可曾想到那些星光是行走了几光年(一光年代表的距离,也就是光在一年之中能传播的长度!),甚至几十光年才來到你眼前的?光的传播速度是一秒钟30万千米,宇宙大得你都想象不到!我们人类目前只能观测到130亿光年内的星系,我们还无法知道宇宙到底有多大、边际在哪儿、是什么形状……说不定它就像一个飘浮在空中的气泡呢!
一天,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当他们吃得很高兴的时候,有两个武士押着一个囚犯,从堂下走过去。  楚王看见了,问他们:“那个囚犯是什么罪?他是哪里人?”武士回答:“是个强盗,齐国人。”楚王笑嘻嘻地对晏子说:“齐国人怎么这么没出息,干这种事情?”楚王的大臣们听了,都( )地笑起来,他们以为这一下晏子可丢脸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他站起来说:“大王怎么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这种橘树一种到淮北
2020年12月4日 星期五 晴  你知道老师最大的谎言是什么吗?我认为是“再讲最后一分钟”。  “丁零零……”下课铃响了,快乐的课间十分钟总算到来了。正当我准备和小伙伴们出去玩耍时,刘老师看了看表,拿起书,不紧不慢地说:“再讲最后一分钟。”啊?老师,你不知道上四十分钟课才能休息十分钟吗?这十分钟是多么来之不易呀!好吧,希望你能信守承诺,只讲一分钟,让我玩个九分钟也行……我在心里不断“碎碎念”。刘
2019年1月3日  星期四 晴  俗话说:“早上吃姜,赛过参汤。”生姜是很好的保健品。我虽然也有吃姜的意愿,可总觉得它又苦又辣,难以入口,每次我吃饭时看到它都一一挑出来。  今天中午,我正要吃香喷喷的鸡腿,发现上面盖了一片黄黄的东西。定睛一看,正是那讨厌的生姜!我的眉头立即皱成一团,眯起眼睛,伸出舌头,做出一副呕吐的样子,心想:这东西,我才不要吃呢!我伸长手臂,用两个手指捏起生姜的一头,准备扔掉
那天,我跟着爸爸妈妈回到了我的老家——熊家湾。一进家门,就听见我家前面的小奶奶家传来叽叽的叫声。我走进小奶奶家一看,原来是一只老母鸡正带着一群小鸡在盆子里吃东西。  看见我进来了,老母鸡赶紧带着它的孩子逃跑。我看见许多小鸡虽然非常弱小,但却能跟着鸡妈妈跳上几厘米高的门槛,再跳下去……可是,等那些小鸡纷纷走开以后,我发现有一只小鸡还留在那里,叽叽叽叽地叫得厉害。只见它一边叫,一边跳,可是跳不上門槛;
2021年3月26日 星期五 晴  今天下午,老师手捧着一大摞纸走进教室,那摞纸上面似乎还印着一些字—不会又要考试吧?教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大家都紧張起来。唉,难道又要验证至理名言“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吗?  好在最前排的同学突然发出“啊”的欢呼声,为我们打消了疑虑。老师发下来一张张带有图案的剪纸样,有的纸上印有卧躺着的慵懒的小人儿,有的纸上印的是躺在妈妈怀中的婴儿,而更多的剪
这是一座以河成街的古镇。  似乎总有那样多的人涌来,无穷尽地流去,像穿镇而过的流水,终年不息。随意找一个路人问问:“你来,是为了什么?”路人羞涩。一连地问下去,同样是说不清、道不明地随导游到来,又随导游领着离去。其实,看乌镇不能成群结队,更不能随导游匆匆忙忙的步子,而是珍品丢失,你得递步行找。  中国作协杭州创作之家的叶家裕老师说:“乌镇,与京杭运河、太湖相通,跨浙江、江苏,达嘉兴、湖州、苏州、乌
自我介绍  生活中,我是一个天生乐天派的女孩。我吃饭从不挑食,也从不关注衣着的好坏。在学校,我成绩优秀,连年被评为校、区级“三好学生”,还被评为“敬老爱亲好少年”“悦读乐写小标兵”。  2014年,我获得了河北省中小学生“阳光少年善行故事”网络作文大赛小学组优秀奖。2015年,我获得了《课堂内外》暑期征文一等奖、《趣味语文》第一届微作文大师争霸赛“微作文小将”称号、《快乐日记》观察日记大赛一等奖、
【摘 要】童话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写作能力的重要载体。教学童话,可从品味“童趣”、感悟“童言”两个方面入手,紧扣文本的表达特点,唤醒学生的言语意识,让学生抓住人物、情节和情境展开品读,在读中领略语言之美,在演中体验角色形象,在思中领悟象征含义。  【关键词】童话;表达特点;语言特点;教学策略  童话故事性强,语言幽默,富有幻想色彩,与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非常契合。在教学时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