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有针对性地构建高校体育课理论知识和优化实践课教材内容,使普通高校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比例明显增加,速度、耐力、力量、最大摄氧量等身体素质与对照班比较显著增强。研究结论: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在普通高校健身教育中作用重大,应相应地增加体育理论知识的学时数;高校体育专项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言应相应增加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或运动处方,从而优化体育实践课;依据库珀有氧锻炼理论知识把各项目运动对有氧运动的贡献价值进行了科学的量化从而能够更加全面合理地换算来评价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为进一步提高体育健身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这在高校中应该予以大力推广。
关键词:高校 构建 阳光体育 教学内容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136-03
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肺活量上变化不明显,而且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差别远低于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差别;立定跳远大学生和部分高中生(农村女生)成绩仍然下滑,大学生的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耐力素质大学生成绩持续下滑;速度素质(50m跑)大学生的成绩仍在下滑,城市女大学生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和初中生;力量素质大学生男生成绩与初高中生成绩持平,女生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和初中生。2007年国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得到有效改善,中国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普遍低于中小学生,学生过多地将时间用于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大环境下体质依然在下降,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现在高校普遍多采用专项课教学形式,学生学习一项竞技项目的教材内容所掌握的运动知识、技术、技能,仅局限于满足部分学生以娱乐为目的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对于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学生因没有学习和掌握需要的运动内容、方法、技能,缺少可供选择的运动素材,参加体育活动受到限制。因此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改革和育人质量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对健身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达到拓宽学校体育在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功能;优化体育理论与实践课内容结构,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还掌握健身知识及运动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可供学生选择的运动素材,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和健身方法,自觉自主地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在掌握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终身锻炼及终身受益的健身能力储备,促进高校体育改革朝着有利于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级本科男生排球专项课4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教学。对照班(两个班)均按普通体育教学大纲计划进行组织教学。实验组(两个班)为同等学时条件下增加健身教育内容的大纲比例的计划实施教学。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学生实际出发,构建阳光体育健身知识体系,强化其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目的。
(2)问卷调查:通过对试验班同学喜欢的健身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其关心的问题入手展开相关健身理论知识的学习。
(3)运动处方:根据学生实验教学前的身体素质成绩现状结合教师传授的知识自我进行运动出发的制定。
(4)编写教案:编写实验班的教学大纲,编写健身理论知识辅助教材,在总学时不变的基础上,扩大了理论课学时数比例,增加约2学时理论教学时间,以举办健身知识讲座方式进行教学。
(5)实验教学法:运动实践课教学中排球内容与健身运动教材的合理搭配,健身运动方法与科学运动的量化控制。
(6)数理统计:对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健身教学内容构建
2.1 体育理论教学内容
在完成规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身体健康的自我管理与养护、运动与健康原理、运动人体科学、改善心肺功能的恒常运动方法,增加力量的健美运动、运动处方等完善的体育理论内容体系,使学生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育理论知识。
2.2 自我锻炼计算方法
根据库珀有氧锻炼得分制方法(表1、表2),制定周鍛炼标准和计算得分方法的参考值,参考值标准为百分制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一致(略),周锻炼达到60分方能及格,90分以上方为优秀,从而实现科学化地进行体育锻炼。作为检验统计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量化标准,此办法可以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但是从健身运动的价值出发,建议大学生把恒常运动和间歇运动项目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健身价值也要参照运动兴趣,坚持每天科学锻炼才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
2.3 优化运动实践教材内容
除排球专项课教材内容外,以太极拳中的部分动作替代运动强度相似的徒手操作为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力量练习方法的实践操作。扭转传统的重技术,轻健身内容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逐步掌握自我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运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健身方法,指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
3 结果与分析
3.1 统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变化情况
以每周得分30分以上或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30min以上,均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为衡量标准依据。学生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变化结果如表3,对照班与实验班经常坚持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比例分别由47.9%增至50.8%和45.1%增至74.2%,实验班经常参加运动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班。其结果表明,构建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健身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较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增强健身体育意识;通过实践课教学,学生不仅掌握排球专项的运动技术、技能,还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运动的能力和调节能力,增加可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运动素材,适应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从而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而产生较好的效果。 3.2 对学生进行五项身体素质项目的测试成绩进行前后比较并与对照班相比较
实验前后进行五项运动素质测试结果(见表4),实验班的运动素质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班,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排球专项教学,对照班是以掌握排球技术、战术的练习中提高运动素质;而实验班除此之外还学习了太极拳以及其他的健身方法,并且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健身意识,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使身体素质在保持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更大的幅度,这是后者低于前者的最主要原因。
3.3 采用库珀“12min跑”的测试方法,根据跑距换算最大摄氧量进行心肺功能的比较,即最大摄氧量变化结果
如表4所示,实验班学生最大摄氧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班,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练习效果分析,对促进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有氧代谢能力产生的作用价值并不明显,而实验班学生有氧代谢能力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掌握健身知识和方法选择恒常运动方法经常进行长期活动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1)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在普通高校健身教育中作用重大,大学生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通过学习健身知识进行具体实践,就能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广大体育教育者应引起注意,并相应地增加体育理论知识的学时数。
(2)高校体育专项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言应相应增加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太极拳或与本专项相弥补的运动处方,从而优化体育实践课。
(3)运用科学的量化标准来评价学生的锻炼效果,这在高校中应该予以大力推广。学生只有明确了锻炼目标才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健身时间,只有做一个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5 结语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体育教学效果不是以学生体质和素质来进行评价的,因为体质与素质是体育教学中掌握教材内容进行技术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间接提高的。根据库珀对运动促进人体作用的理论,周运动次数少于2次不能起到健身或提高体能的效果,一次运动产生的作用间隔了3天以后会失其效果,人体只有经常重复性练习才能产生锻炼效果,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学生具备的运动能力和掌握运用的运动素材的多少,以及是否经常参加身体锻炼作为评价标准。实验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增加证明其教学效果良好,对照班学生则掌握的运动素材单一,对学生选择身体锻炼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经常参加运动人数少于实验班,因此证明了构建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其教学效果优于旧教学内容体系。改制构建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一项运动特长的同时,增加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和各种条件变化下进行调节运动方式方法的能力。广大青少年只有长期坚持体育活动,才有利于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做一个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开展下的身体健康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发布3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大数据”[EB/OL].http://www.jyb.cn/china/gnxw/201407/t20140729_592098.html.
[2] 新华社.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解读——健康问题与成绩并存[EB/OL].http://www.gor.cn/jrzg/2011-09/02/content_1939165.htm.
[3] 纪秋云,高丹.大连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32-234.
[4] 李萍.12分钟跑推测大学生最大有氧工作能力方法的研宄[D].北京体育大学,2012.
[5] 田仙花.大学生参与不同有氧健身运动的生理符合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6] 高亚军.男大学生20米往返跑、1000米跑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及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高校 构建 阳光体育 教学内容 实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7)12(c)-0136-03
2014年7月28日教育部公布了我国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在持续20多年下滑的情况下,近年来出现了积极的变化,大部分指标止跌回升,个别指标甚至出现了连续上升的势头。数据显示,大学生在肺活量上变化不明显,而且大学生与高中生的差别远低于高中生与初中生的差别;立定跳远大学生和部分高中生(农村女生)成绩仍然下滑,大学生的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耐力素质大学生成绩持续下滑;速度素质(50m跑)大学生的成绩仍在下滑,城市女大学生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和初中生;力量素质大学生男生成绩与初高中生成绩持平,女生成绩甚至低于高中生和初中生。2007年国家实施阳光体育运动以来,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得到有效改善,中国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普遍低于中小学生,学生过多地将时间用于上网、看电视、玩游戏等。大学生在阳光体育运动的大环境下体质依然在下降,让我们不得不深思。现在高校普遍多采用专项课教学形式,学生学习一项竞技项目的教材内容所掌握的运动知识、技术、技能,仅局限于满足部分学生以娱乐为目的进行体育活动的兴趣和需要;对于以增进健康为目的的学生因没有学习和掌握需要的运动内容、方法、技能,缺少可供选择的运动素材,参加体育活动受到限制。因此教学内容是影响教学改革和育人质量的关键。本研究提出以阳光体育运动为契机对健身教育的体育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构建,达到拓宽学校体育在健身娱乐等方面的功能;优化体育理论与实践课内容结构,旨在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一项运动特长,还掌握健身知识及运动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参与体育运动的需求。增加可供学生选择的运动素材,并能够运用掌握的知识和健身方法,自觉自主地积极参与身体锻炼,在掌握技能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终身锻炼及终身受益的健身能力储备,促进高校体育改革朝着有利于世纪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目的。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4级本科男生排球专项课4个教学班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教学。对照班(两个班)均按普通体育教学大纲计划进行组织教学。实验组(两个班)为同等学时条件下增加健身教育内容的大纲比例的计划实施教学。
1.2 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从学生实际出发,构建阳光体育健身知识体系,强化其体育价值观,提高学生自我健康管理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目的。
(2)问卷调查:通过对试验班同学喜欢的健身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其关心的问题入手展开相关健身理论知识的学习。
(3)运动处方:根据学生实验教学前的身体素质成绩现状结合教师传授的知识自我进行运动出发的制定。
(4)编写教案:编写实验班的教学大纲,编写健身理论知识辅助教材,在总学时不变的基础上,扩大了理论课学时数比例,增加约2学时理论教学时间,以举办健身知识讲座方式进行教学。
(5)实验教学法:运动实践课教学中排球内容与健身运动教材的合理搭配,健身运动方法与科学运动的量化控制。
(6)数理统计:对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数据用Excel 2007进行统计分析。
2 健身教学内容构建
2.1 体育理论教学内容
在完成规定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身体健康的自我管理与养护、运动与健康原理、运动人体科学、改善心肺功能的恒常运动方法,增加力量的健美运动、运动处方等完善的体育理论内容体系,使学生掌握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体育理论知识。
2.2 自我锻炼计算方法
根据库珀有氧锻炼得分制方法(表1、表2),制定周鍛炼标准和计算得分方法的参考值,参考值标准为百分制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评价一致(略),周锻炼达到60分方能及格,90分以上方为优秀,从而实现科学化地进行体育锻炼。作为检验统计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量化标准,此办法可以使统计数据更加准确,但是从健身运动的价值出发,建议大学生把恒常运动和间歇运动项目结合起来,既要考虑健身价值也要参照运动兴趣,坚持每天科学锻炼才是大学体育教育的根本。
2.3 优化运动实践教材内容
除排球专项课教材内容外,以太极拳中的部分动作替代运动强度相似的徒手操作为准备活动部分;安排了力量练习方法的实践操作。扭转传统的重技术,轻健身内容体系,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逐步掌握自我从事体育锻炼的能力,不断发展学生个性特点,运用所掌握的体育知识、健身方法,指导学生长期参与体育锻炼。
3 结果与分析
3.1 统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学生人数变化情况
以每周得分30分以上或每周活动3次以上每次30min以上,均为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为衡量标准依据。学生坚持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变化结果如表3,对照班与实验班经常坚持参加体育活动人数比例分别由47.9%增至50.8%和45.1%增至74.2%,实验班经常参加运动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班。其结果表明,构建的教学内容增加了健身理论教学内容,使学生较全面了解和掌握健康知识和运动人体科学知识,增强健身体育意识;通过实践课教学,学生不仅掌握排球专项的运动技术、技能,还学会科学健身方法,培养学生具备独立运动的能力和调节能力,增加可供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运动素材,适应不同学生的运动需求,从而使大部分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而产生较好的效果。 3.2 对学生进行五项身体素质项目的测试成绩进行前后比较并与对照班相比较
实验前后进行五项运动素质测试结果(见表4),实验班的运动素质提高幅度均高于对照班,并且存在显著性差异。排球专项教学,对照班是以掌握排球技术、战术的练习中提高运动素质;而实验班除此之外还学习了太极拳以及其他的健身方法,并且通过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健身意识,能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从而使身体素质在保持的基础上能够提高更大的幅度,这是后者低于前者的最主要原因。
3.3 采用库珀“12min跑”的测试方法,根据跑距换算最大摄氧量进行心肺功能的比较,即最大摄氧量变化结果
如表4所示,实验班学生最大摄氧量值明显高于对照班,并存在显著性差异。根据排球运动项目的特点和练习效果分析,对促进提高人体心肺功能的有氧代谢能力产生的作用价值并不明显,而实验班学生有氧代谢能力明显提高,其主要原因是通过掌握健身知识和方法选择恒常运动方法经常进行长期活动而产生良好的效果。
4 结论
(1)体育锻炼意识的培养在普通高校健身教育中作用重大,大学生属于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通过学习健身知识进行具体实践,就能体会到健康的重要性。广大体育教育者应引起注意,并相应地增加体育理论知识的学时数。
(2)高校体育专项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从身体素质的全面提高而言应相应增加一些具有深远意义的传统体育项目比如太极拳或与本专项相弥补的运动处方,从而优化体育实践课。
(3)运用科学的量化标准来评价学生的锻炼效果,这在高校中应该予以大力推广。学生只有明确了锻炼目标才能合理地分配自己的健身时间,只有做一个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才能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5 结语
加强素质教育,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是学校体育改革的重点。体育教学效果不是以学生体质和素质来进行评价的,因为体质与素质是体育教学中掌握教材内容进行技术技能的学习过程中间接提高的。根据库珀对运动促进人体作用的理论,周运动次数少于2次不能起到健身或提高体能的效果,一次运动产生的作用间隔了3天以后会失其效果,人体只有经常重复性练习才能产生锻炼效果,因此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应该是学生具备的运动能力和掌握运用的运动素材的多少,以及是否经常参加身体锻炼作为评价标准。实验班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人数的增加证明其教学效果良好,对照班学生则掌握的运动素材单一,对学生选择身体锻炼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经常参加运动人数少于实验班,因此证明了构建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其教学效果优于旧教学内容体系。改制构建的教学大纲教材内容,使学生在掌握一项运动特长的同时,增加学生根据不同兴趣和各种条件变化下进行调节运动方式方法的能力。广大青少年只有长期坚持体育活动,才有利于增强体质和增进健康,做一个阳光体育运动全面开展下的身体健康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献
[1] 中国教育新闻网.教育部发布30年来我国学生体质与健康“大数据”[EB/OL].http://www.jyb.cn/china/gnxw/201407/t20140729_592098.html.
[2] 新华社.2010国民体质监测结果解读——健康问题与成绩并存[EB/OL].http://www.gor.cn/jrzg/2011-09/02/content_1939165.htm.
[3] 纪秋云,高丹.大连高校体育选项课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232-234.
[4] 李萍.12分钟跑推测大学生最大有氧工作能力方法的研宄[D].北京体育大学,2012.
[5] 田仙花.大学生参与不同有氧健身运动的生理符合特征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7.
[6] 高亚军.男大学生20米往返跑、1000米跑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及对比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