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山区的生态小康选择

来源 :江汉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d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较快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国广大山区农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如何走出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历史和现实表明,从经济小康走向生态小康,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选择。
  关键词:生态小康;经济小康;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08-0077-05
  
  一、生态小康的经济学含义及本质
  
  所谓生态小康,显然区别于以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小康。它不仅与经济发展指标相联系,同时注重解决当今小康建设过程中带来的生态问题,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生态环境目标的统一,并将生态与小康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即以实现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有机结合,以满足人们生态需要和物质需要、文化需要为基本追求的小康。它既注重小康经济指标,又注意小康的生态指标与社会指标。这种实现“三个文明”有机结合、满足“三个需要”为基本追求的生态小康,体现了四个统一的特征。
  
  1、生态小康体现了生态发展目标与经济发展目标的统一
  人类的发展是生态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统一)。社会再生产实现的条件是生态环境再生产与社会经济再生产的顺利进行及有机结合。生态小康把生态文明也即是生态发展,作为独立的目标,并列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将三者的有机结合作为基本追求,也就是作为统一的目标,体现了对人类发展的一种整体和科学的历史把握,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也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发展规律。
  
  2、生态小康体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目标与长远目标的统一
  小康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的阶段性的社会发展目标。同时,也是一种发展模式。小康作为阶段性目标是以发展的不同阶段确立的不同目标体系来进行划分的。2000年我国已经实现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了854美元,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要用20年时间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3000美元,接近目前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是两个相互联系但并不相同的概念,总体上小康是低水平、不全面、不均衡的小康,在一定意义上讲是一个追求生存性物质消费的小康,重点解决小康量的问题。而全面小康则是综合性的、全面发展目标,既有量的要求,又有质的规定,二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发展阶段。生态小康是一个目标更加明确,要求更加现实,特色更加鲜明,重点更加突出的小康,既符合全面建设小康的整体目标要求,又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创新。这是一个创新,也是个特色。由此而见,这个目标既立足于现实的发展,又着眼于未来的需要,体现了阶段发展目标与长远发展目标的统一。
  
  3、生态小康体现了区域发展目标与总体发展目标的统一
  我们强调山区要建设生态小康,主要是立足于山区这个特定的区域,部分反映整体。山区小康的发展水平以及实现程度直接关系和影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的进程。相对落后的山区在实现全面小康的历史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提出生态小康建设目标是基于山区的现实状况和发展要求。加快山区小康建设步伐,尽快改变落后面貌,要改变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的赶超发展模式,使山区的小康建设建立在保护和建设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之路。山区实现了生态小康建设的目标,也就为全面建设生态小康创造了条件、提供了基础。所以说生态小康体现了区域发展目标与总体发展目标的统一。
  
  4、生态小康体现了人的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
  生态小康,以满足人们生态需要、物质需要和文化需要为基本追求,本质上是遵循了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重要特征,是特别重视人的发展。社会是人的社会,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发展,社会的全面发展要靠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归宿。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共产党宣言》等主要代表性著作中总是把“无产阶级解放”、“人类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中对历史发展作出考察后指出:“个人的全面发展正是共产主义所向往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上唯一的以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更是明确指出未来社会形态是“自由人的联合体”,“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既把人的全面发展视作人类发展的理想目标,又把它看作是一个历史生存的发展过程。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不仅是对未来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目标特征的高度概括,而且也是对“以人为本”发展观的最精辟、最科学的概括。现在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阶段,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要求,在我国现阶段,就是要把发展和满足人的需要作为根本任务,把发展人的能力作为重要的手段和目的,在实际工作中,要着力于加快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和日益发展的各类需要,包括生存需要、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在山区,目前经济发展处于较低水平,确定生态小康的建设目标,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生态小康既是一个提高生活水平、满足生存需要和发展需要的目标,又是一个以发展为基础,适应人们的生态需求,即满足人们的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的目标。它尤其是实现山区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基础阶段和必然要求,是立足现实加快实现山区人全面发展的科学路径。
  
  二、中国山区确立生态小康目标的理论依据
  
  1、生态经济学理论:建设物质文明与建设生态文明相统一的理论
  从1866年海克尔提出生态学,到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生态经济”理论的提出,人类经历了一个世纪的时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现代科技的应用,人类对大自然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大,加之人类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人类的经济活动引发了严重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以至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面临着人口、粮食、能源、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认识到这些问题既不是单纯的社会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生态问题和具体的经济问题,而是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共同作用的复杂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把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研究,实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有机融合。生 态经济学便应运而生,并不断完善和发展,成为世界各国发展实践的理论指导。生态经济学是研究使社会物质资料得以运行的经济系统和自然界生态系统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的学科,或者说生态经济学是从经济学角度研究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运动规律的学科。
  在现代经济社会条件下,现代生态经济系统中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生态价值。它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结晶。商品价值与生态价值的统一,就是生态经济价值。生态经济价值理论是生态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是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的理论基础。因此.社会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生态经济效益,是生态经济学最基本的理论范畴。所谓经济效益,是指在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劳动占有和劳动消耗同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经济效益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成果,包括物质资源的节约与客观利用,产品的质量、花色品种及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等,这是就使用价值形态来考虑的;二是经济利益,包括劳动的消耗、劳动的占有,具体来说就是产品的成本、资本的占有、产值和利润的高低等,这是就价值形态来考虑的。提出经济效益的目的,就是要实现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使我们的经济活动不断满足社会的需要。所谓生态效益,是指在投入一定劳动的过程中,对生态系统中的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诸因素,以及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发展造成某种影响,从而对人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产生某种影响的效应,叫做投入劳动所产生的生态效益。根据这个定义,投入和耗费同样的劳动,所带给生态系统的影响若有利于生态系统的良性发展,使人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条件得到效益,其生态效益就好,反之则差。生态小康建设目标所追求的既包括物质成果、经济效益,又包含生态的成果——生态效益,是二者统一的发展目标,体现了生态经济价值理论最基本的要求。对中国广大山区来说,建设生态小康是解决消灭贫困与保护生态环境基本矛盾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态,是物质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机统一体。
  
  2、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统一的理论
  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经济学家,如王贵宸、刘思华、陈文科等,对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的理论给予了新的阐述。他们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本质上讲,是由农业具有其他产业所不具备、并且不可替代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所决定的。这里,不仅强调了农业作为从事最基本生活资料生产的特殊产业部门在人类生存和发展中具有先决意义,工业和其他部门不可替代,也不仅强调了农业劳动作为社会再生产的起点,特别是农业剩余劳动或农业剩余产品,作为社会分工和进一步发展的先决条件或前提,具有不可替代性,而且,着重论述了农业也是为人类和社会再生产提供最必需产品——良好生态环境的特殊生产部门,在人类生存和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他们认为,第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首先表现为农业生产的农产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这个基础的意义,不论对农业社会,对工业社会,还是对未来信息社会,都是一概适用的。第二,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又表现为生态农业系统创造和维护的良好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非农业部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不仅粮食生产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而且生态农业系统也是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这反映了农业生态系统在农业生产发展中处于特殊重要地位,体现了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和农业发展的生态本质。第三,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以农业作为提供人类衣食来源和良好生态环境的起点,不能不表现为农业是一切社会的非农产业的部门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这不仅在于农业剩余劳动或农业剩余产品是非农业劳动部门独立化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同时还在于农业剩余劳动或农业剩余产品的急剧增加而形成的要素贡献和市场贡献,构成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持续快速协调发展的基础。尤其不能忽视的是,与生态农业系统的基础作用相联系,农业对国民经济部门持续协调发展还有一个生态贡献。
  生态环境本身是农业发展的基础,是由农业的生态本质决定的。农业生产是生物性生产过程,与自然生态之间有着必然的、内在的本质联系,这种联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农业是直接以生态系统作为自己生产的基础,因而农业生产系统是驯化了的生态系统,它是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第二,农业生产的生产物是有机物产品,因而农业生产是以生物的生命活动为基础的。第三,农业生态系统演变是自然再生产过程,农业生产是自然再生产和经济再生产相结合的过程,并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的。第四,农业自然再生产过程形成自然生产力或生态生产力,农业经济再生产过程形成社会生产力。农业生产力是自然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力的有机统一,并且以自然生产力为基础。由此可见,生态在农业生产系统中处于特殊的重要地位,在农业发展中具有基础作用,这是农业生产的根本特征和农业发展的生态本质。生态小康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就是突出强调生态环境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以及不可替代性。因此,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生态环境是农业是国民经济基础规律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为生态小康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3、生态需要理论:强调生态需要是现代人类最基本需要的理论
  生态需要理论是在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对生态经济学理论的一种继承和发展。生态需要理论认为,在现代经济和社会条件下,人类的消费需要是多要素的统一,不仅是物质需要、文化需要,同时还要包括生态需要,即作为自然的人对生态系统的需要。生态需要是现代人类最基本的需要,它是随着现代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形成的,并不纯粹是自然需要,是人类对现代社会再生产创造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良好生态环境的一种依赖和渴求。生态需要的满足不仅成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是人民生态健康的重要标志。生态需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生态需要,是指人自身的生态需要,即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消耗环境质量。广义的生态需要,是指现代人类经济活动中社会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包括人类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对环境质量的消耗和人类自身生活和生产对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的消耗。没有生态需要的人类需要,是不完整的;没有满足生态需要的发展,也是不完整的。只有物质需要、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的结合,才能构成现代人类全面发展的消费需要。
  生态需要是现代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也是最重要的需要。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既要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又要处理好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不断满足人类对生态的需要。否则,就要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经济社会发展将失去前提,难以持续进行。其二,生态需要既反映了人对自然的依存关系, 也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生态需要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处于极端重要的地位。其三,人类能自觉和合理调节与自然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使生态需要得到较好的满足。现代工业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不仅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还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由此可见,人们对生态的需要,反映的是人们对生态健康的追求,生态健康在现代社会成为人们身心健康的主要标志之一,人们生态重要的满足程度决定了人们生态健康的实现程度,因此,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生态需要也就是最大限度地保证人们的生态健康。生态小康的目标设计把满足山区人们的生态需要作为一个直观、可测量的指标(目标)确定下来,把满足山区经济社会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需要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奋斗目标确定下来,体现了生态需要理论的本质规定,适应了现代社会人们消费需要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三、生态小康是中国山区走出“富饶的贫困”的必然选择
  
  资源富饶是山区的自然特征,经济欠发达(经济发展滞后)是当前山区的经济特征,二者的结合,便构成了中国山区“富饶的贫困”这种令人深思的特殊经济现象。走出“富饶的贫困”,加快山区经济发展,是山区当前面临的首要任务,而生态小康则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
  
  1、山区“富饶的贫困”产生的原因及本质
  造成山区的富饶与贫困划等号,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历史的原因。历史上,封建生产关系长期在山区占统治地位,使山区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况,农户自给自足,商品生产和交换很不发达,生产结构“小而全”,缺乏专业分工和社会协作,缺乏与外界的物质和信息交流,因循守旧,墨守成规。解放以后,特别是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山区的发展有了明显的进展,但几千年自然经济的影响根深蒂固,山区小农意识仍很顽固,并没有发生根本性转变,落后的生产方式和“小而全”的生产结构仍然十分突出,并没有能够也不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显著提升,因而成为山区发展最主要的障碍因素。
  二是区位的原因。山区与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平原地区相距甚远,大多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即便在当今平原地区实现“水、公、空”立体交通网络的条件下,大多数山区公路交通依然发展不快,区位劣势十分明显,不能接受城市的辐射效应,各类信息到山区逐渐衰减,最终也变得微乎其微,几乎等于零。更为严重的是,山区偏远的区位,使山区与国际、国内市场缺乏应有的联系,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成为经济发展的直接制约因素。
  三是政策原因。新中国建立后,为了尽快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工业体系,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国家实行了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政策,并通过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让农业为工业提供资金的原始积累,即使是广大的贫困山区农业也无一例外。据初步统计,农业已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7000多亿元的资金。但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国家并没有实施工业反哺农业的协调发展政策,也没有从根本上研究和解决工农产品存在的没有体现市场价值的“剪刀差”问题,过分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和对维护全社会稳定的基础作用,农产品的价格没有体现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农业的发展缺乏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农业发展缓慢,农业基础设施老化落后,生产条件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非常弱。这种状况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应该说是山区发展的现实制约因素。与此同时,长期以来国家对山区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等重点资源大多实施国家所有政策,采取无偿调拨或低价购买的方式进行资源配置,山区资源大多以原材料、初加工产品或上游产品的形式流入到了发达的大中城市和较为发达的平原地区,而未得应有的价格补偿,导致山区的资源非但未成为山区的财富支撑,反而还扩大了山区与城市及平原地区的差距。此外,建国几十年来,国家工业项目布局大都集中在沿海、沿江、城市及平原地区,即使是“三线”建设时期,部分山区布局了一些重大工业项目,但由于“三线”企业自成体系的建制,对当地山区发展的影响甚微,导致山区与城市、平原地区明显存在发展机会不均等的问题,这也成为构成山区发展滞后的宏观因素之一。
  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贫困的根源和本质,发展经济学家的一般解释是城乡分割、工农业分离的二元结构。这无疑是正确的。也就是说,落后(或贫困)源于二元结构。就中国的二元结构而言,除了一般意义上的城乡二元结构外,还表现为农村内部贫困山区与发达平原地区的这样一种二元结构。在上述二元结构的影响和作用下,山区的产业结构很不合理,致使山区的资源既没有利用好,也没有保护好,资源优势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山区落后,表现为“富饶的贫困”。山区目前的资源利用现状也充分地印证了这一点。它主要表现为三种情况:一是放弃资源优势,效仿发达地区的作法,但因基础和条件的不同而走弯路,没有取得经济上的成功。二是简单地卖资源,在资源价格体系尚未形成的情况下,低价销售资源,没有形成产业链,创造资源的高价值,资源优势也未能转化为经济优势。三是依据自然资源的禀赋,仅仅开发出一些附加值低的初级产品,自然资源利的用用率不高,价值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因而难以形成经济优势。其经济发展格局,如果用简明公式表示就是:资源富饶+僵化体制+简单低价卖资源和初级产品+没有市场+没有技术=资源劣势=富饶的贫困。因此,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在保护资源前提下合理开发利用可利用资源,是山区走出“富饶的贫困”,加快发展的正确路径,建设生态小康就是这一路径实现的具体表现形式。
  
  2、生态小康是山区走出“富饶的贫困”,占领绿色市场的要求
  人类发展到今天,在环境、资源等生态压力日趋沉重的情况下,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在全球范围内的普遍确立,人类开始了一场绿色革命,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在当今时代,人们的绿色需求越来越强烈,追求绿色消费正在成为人们的消费时尚。这种绿色需求主要内容有三:一是绿色食品需求。人们希望自己食用的东西没有污染、安全而有营养。二是绿色用品需求。人们希望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各类用品安全无害,废弃处理后不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三是绿色空间需求。人们希望自己的生活空间环境是碧水蓝天、鸟语花香、满眼是绿,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因此,适应消费市场的新变化,抓住机遇,抢占绿色市场是山区加快发展,在新一轮市场经济发展大潮中抢占潮头、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同时,也为山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机遇和现实可能。山区在发展以绿色市场为主导的绿色经济中,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和生态环境条件的优势。首先自然资源富饶,这是一笔天赋财富。在其他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山区无疑具有独特优势。只要选择了正确的发展道路,绿色资源优势就能转化为绿色市场优势,继而转化为经济优势,为山区跨越式发展提供现实的基础和条件。其次,生态环境良好。随着人们绿色消费的日益强盛,国内外相关机构对绿色产品进行了明确的条件界定,制定了具体的标准。比如:绿色食品强调这类食品出自良好生态环境,对环境的无污染和自身产品的无污染性。也就是说绿色食品的产品或产品原料产地必须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生态环境质量标准,这是绿色食品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拥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山区,也就具备了提供绿色食品的良好生态环境的产地条件。可见,山区具备占领绿色消费市场的有利条件。建设生态小康,就是山区充分利用上述两个有利条件,以开辟绿色市场为目标的发展路径选择。生态小康强调山区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为其产品及原料走向绿色市场提供基础和条件,强调要加快山区发展,必须立足自身的生态资源优势,抢占正在蓬勃兴起并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绿色市场,以跨越式地实现全面小康目标。
  
  责任编辑 陈孝兵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大型核电汽轮机组再热压力合理选择的方法.论证了国内在建的大型压水堆核电汽轮机组MSR最佳再热压力范围。
摘要:时间,作为万物的载体和存在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小说环境的构成要素之一。小说史上,作为环境的时间艺术,其嬗交的轨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模式,即追求客观真实的时间环境和注重主观意识的时间环境。而在主观时间中,又主要体现为心理时间的泛化和叙事时间的个性化。  关键词:小说环境;时间;客观时间;心理时间;叙事时间  中图分类号:1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7)12
文了深入探讨.章在对枞树型轮槽精铣刀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对其制造工艺流程、加工难点等问题进行并进一步对轮槽铣刀的关键加工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制定出了合理
近日,柯达乐芮影像信息管理部面向中国市场解密其全新业务线“掌控数据混沌”,重新诠释大数据背景下的业务格局。
P2P网络借贷作为普惠金融的一种发展模式,有着大量的市场需求和发展前景。2006年引入我国以来,经历着从无到有,从无序发展到逐步规范这样特殊的成长历程。随着2016年8月24日《网
物以"稀"为贵。2010年底以来,国家计划对包括稀土、钨、锑、钼、锡、铟、锗、镓、钽、锆在内的10种稀有金属进行收储。
高等教育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培养建设生态化社会的合格人才,需要树立生态文化理念,致力于生态文化与大学校园文化的交融。以生态文化的理念推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促进文化
在中国1950年代建构一体化的文艺观念过程中,苏联文论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文艺报》又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文艺报》主要是在历次重大文艺论争中,通过译介苏联
文章简述了汽轮机安全监视系统的发展、应用及重要性。以美国本特利公司的3500系统和德国EPRO公司的MMS 6000系统两种典型的汽轮机安全监视保护系统(TSI)为例,对其性能特点进行
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简称网联平台)于3月31日启动试运行,试运行首日由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腾讯财付通共同完成首笔跨行清算交易。目前已率先成功接入网联平台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