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研究

来源 :中国电力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hajh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目前对变电站中变压器温度数据监测采用定期测量的方式不容易及时发现变压器异常的弊端,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的低功耗、价格低的近程无线网络协议的温度监测系统。首先介绍了本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其次分析了Zigbee无线网络协议应用于变电站测温的优势,之后结合变压器的特点给出了传感器的拓扑结构,然后分析了本系统的软件结构。
  关键词:Zigbee无线网络;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
  作者简介:邱腾飞(1978-),男,广州增城人,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变电管理一所,电力工程师。(广东?广州?511300)彭伟(1984-),男,
  湖南永州人,永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湖南?永州?425000)
  中图分类号:TM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134-02在对变电站运行设备的监测中,温度是一个重要的指标。[1-2]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电气设备发热故障,甚至事故的发生。[3-4]
  目前10kVA 以下的变压器大多为无人值守配电变压器,通常每年只做定期检测一次,不能实现实时运行监测,这样难免会出现误判、遗漏等情况,由此常常造成变压器存在故障不能及时排除而导致设备损坏和停电事故频繁发生。[5-7]针对配电变压器监测量多、面广和实时性的要求,提出了一种维护成本低、性价比高的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
  一、系统工作原理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是通过安装于变压器各个部分的Zigbee无线网络传感器将变压器各个部分的温度值通过Zigbee无线网络汇总至无线网络数据集中器,再通过串口将汇总的温度数据包反馈至监测中心。
  在监测中心中,首先对实时数据进行显示和存储,再对数据中的异常进行告警处理,以实现系统对变压器的故障现象、异常情况、故障地点等的及时发现,最后实现数据的Web访问,一旦变压器出现异常,即以第一时间通知变电站工作人员,及时排除故障,以防止故障升级。
  基于Zigbee无线网络的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的工作过程如下图1所示。
  具体地,无线温度传感器从变压器采集温度数据,之后通过Zigbee无线网络将温度数据传输到无线温度数据集中器;监控中心与无线温度数据集中器之间通过串口、基于Modbus通讯协议进行通讯,监控中心首先发出询问,询问被无线温度数据集中器收到后应答,即传输温度数据;监控中心中,首先由数据库存储收到的温度数据,告警处理程序通过检索最新的数据库中数据进行告警处理,一旦发现异常即进行告警,同时将告警信息也进行存储入库处理;远程WEB终端通过网络可以从远方访问本变电站获得本变电站中变压器各部分的温度数据。
  二、通讯协议
  1.Zigbee无线网络通讯协议
  变压器温度监测系统的数据采集是基于Zigbee无线网络协议的,该无线网络协议是一种基于IEEE802.15.4标准的低功耗个域网协议。其特点是近距离、低复杂度、自组织、低功耗、低数据速率、低成本。主要适合用于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领域,可以嵌入各种设备。
  无线通讯网包含了无线通讯协议与数据传输。无线通讯网络采用基于IEEE 802.15的ZigBee协议进行网络构建。它使用的2.4GHz免费波段能够以低成本构建无线通讯网,[8-9]并有着较强的抗干扰能力。网络唤醒能够让传感器在非工作状态下进行休眠,延长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简而言之,ZigBee就是一种便宜的、低功耗的近距离无线组网通讯技术。变电站中,由于温度的测量不需要周期太短,而且由于变压器的各个部分都需要大量传感器测量温度值,对于传感器本身的价格有一定要求。基于以上特点,Zigbee无线网络正满足了变压器温度测量的要求。
  2.Modbus通讯协议
  Modbus 协议是应用于电子控制器上的一种通用语言。通过此协议,控制器相互之间、控制器经由网络和其他设备之间可以通信。它已经成为一个通用工业标准。当在一Modbus网络上通信时,此协议决定了每个控制器需要知道它们的设备地址,识别按地址发来的消息,决定要产生何种行动。如果需要回应,控制器将生成反馈信息并用Modbus协议发出。
  MODBUS 协议定义了一个与基础通信层无关的简单协议数据单元(PDU)。特定总线或网络上的MODBUS 协议映射能够在应用数据单元(ADU)上引入一些附加域。[10]
  本系统中,无线温度数据集中器与工控机进行通讯,硬件上采用RS485串口总线,波特率为2400 bps。软件上,通讯分为下行通讯和上行通讯:下行通讯,即工控机向无线数据数据集中器请求信号;上行通讯,即无线数据数据集中器向工控机发出应答信号。两种通讯基于Modbus协议的数据具体分别为:
  下行通讯:地址域2位,填写三个数据集中器地址,分别为01,02,03;功能码2位,为专门识别代码,为03;数据位8位,其中填写寄存器个数;差错校检4位,按照modbus协议规约进行校检。以三号采集器的下行通讯为例,modbus通讯码为“0303000000244548”。
  上行通讯:地址域2位,填写三个数据集中器地址,分别为01,02,03;功能码2位,为专门识别代码,为03;数据位“下行寄存器个数”的十六进制表示+4*“下行寄存器个数”位,数据的顺序由无线温度传感器上所给定的序号确定;差错校检4+2位,按照modbus协议规约进行校检,最后缀以“FF”。以三号采集器的下行通讯为例,modbus通讯码为“030324XXXX…XXXX”+校验码+“FF”。
  每过一个周期T1,首先,工控机进行一次请求,如果请求被无线数据集中器接受并校检成功,则进行应答;然后,如果应答被工控机接收并校验成功,则完成一次通讯,数据完成采集。两个工序中,任何一次失败,则本通讯失败,系统等待到下一周期重新重复上述通讯过程。
  三、传感器网络拓扑结构   传感器网络拓扑即传感器无线网络节点组织结构。常规的网络拓扑多为星型拓扑,其结构简单且易管理。但是星型拓扑中,中心数据接装置需要覆盖的范围取决于该装置到最远传感器的直线距离。该拓扑结构受制于变电站建站规模、站点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无法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变电站,并且星型拓扑对无线通讯网和无线传感器的性能都提出了苛刻的要求,实际应用时很难满足这些要求。因此本系统采用了一种基于总线型拓扑的混合型网络拓扑结构,即在中心数据服务器与传感器之间设立一个数据集中器。数据集中器的通过无线网络收集传感器实时测量温度,并将数据以报文的形式通过现场总线,如MODBUS协议,将数据传输给中心数据服务器。
  数据集中器位置可以根据不同变电站的需求灵活地进行分配与确定。可以将变电站以不同的方式划分为多个网络分区,并在每个分区内设立数据集中器。如按照设备功能进行区域划分,按照设备集中程度进行区域划分等等。每个分区内部还可以根据设备的层次再次建立星型拓扑或者树形拓扑,实现设备与网络的分层分区管理,优化系统配置。
  具体地,对于实际工作中的变压器,由于无法对其内部结构进行测温,可以安装多个传感器于变压器的表面,即变压器表面关键位置,如高压套管、低压套管、储油柜、油箱、油枕等。每个关键位置安装一个无线温度传感器,每个变压器上或者临近位置安装一个无线温度数据集中器。
  四、系统软件结构
  无线温度监测系统中监测中心储存有系统处理分析的主要软件,其软件结构如下图3所示。系统的软件结构由数据采集模块,前置程序,数据库以及数据查询、管理、分析、打印模块和远程通讯几部分组成。前置程序通过与安装于硬件采集设备中的数据采集模块进行信息交互,得到数据信息。存储程序将前置程序采集到的数据信息存储进入数据库中。数据库对数据进行存储、管理,按照用户需求对数据进行查询、分析和打印,并对异常数据进行告警处理。远程通讯模块实现了用户从异地调用、查询数据的功能。
  五、结论
  按照本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对变压器温度数据的在线监测,对于了解变压器的运行状态,及时方便地识别变压器的运行异常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相信在未来本系统将会得到很大的推广。
  参考文献:
  [1]费万民,吕征宇,耿福江,等.高压开关触点和母线温度在线检测与监视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3):86-89.
  [2]张艾萍,万瑞军.基于数字温度传感器的电缆故障在线监测及火灾预警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3,23(10):57-58,61.
  [3]韩学军,刘滨涛,陈永辉,等.基于无线通信的高压断路器温度在线监测系统[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8):84-88.
  [4]刘建胜,酆达,张凡.一种用于变电站高压触点温度在线监测的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4,28(04):54-57.
  [5]王方,邱道尹,岳艳杰,等.基于红外技术的变电站温差无线温度监控[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1,31(08):135-138.
  [6]匡绍龙,朱学斌.分布式光纤温度传感器原理及其在变电站温度监测中的应用[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4,24(09):79-81
  [7]高庆敏,和欢,石瑞杰.基于ZigBee无线传感网络在变电站监测系统中的应用[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2010,31(01):53-56
  [8]辛颖,谢光忠,蒋亚东.基于Zig Bee协议的温度湿度无线传感器网络[J].传感器与微系统,2006,(07):82-88.
  [9]吴键,袁慎芳,殷悦.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及其应用研究[J].测控技术,2008,27(1):13-15,20.
  [10]Modbus通讯协议[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1861869.htm.
  (责任编辑:刘辉)
其他文献
摘要: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落实国家电网公司“三个百分之百”的安全要求,强化安全管理工作,防止产生伤亡事故、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保护职工在生产劳动中的安全与健康,提出可通过对安全工器具从购置、验收、试验、配备、使用、保管、报废等环节进行规范化管理,从而能保证生产现场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关键词:安全工器具;规范化管理;劳动条件;现场安
期刊
摘要:阐述了电磁场计算在电机工作原理分析和性能评估过程中的重要性,介绍了在电机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电磁场有限元计算软件ANSYS的教改探索,并给出了用ANSYS来辅助电机学教学的具体仿真和教学实例。实践表明,在教学中使用ANSYS软件,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象理解课程中的有关电磁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关键词:电机学;ANSYS;电磁;有限元  作者简介:王坚(1972-),男
期刊
北京首次承办世界技能大赛选拔赛  7月23日,第5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暨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数控车、数控铣选拔赛在北京举办,来自全国21个省市5个行业共67名选手组队参赛,选手年龄均在21岁以下。选拔赛将选各专业前10名参加为期一年的国家集训。第42届世界技能大赛将于2013年在德国莱比锡举行。受人社部委托,北京市首次承办世界技能大赛选拔工作。据介绍,此次大赛改变了以往集中于极少数尖子生参与的方式,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的稳定运行,一方面服务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也离不开社会各职能部门和机构的支持。采用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理论结合实践,就如何盘活外力平台,为电力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进行了分析与论述。  关键词:电力企业;企业经营;电力安全  作者简介:洪启武(1977-),男,福建闽侯人,福建省福清供电有限公司,技师。(福建?福清?350300)  中图分类号:F273??
期刊
摘要:在高等教育落后于产业发展的现状下,通过继续教育实现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已经成为各大新能源发电企业目前较为通用的人才培养模式。因此正视新能源发电企业继续教育现状,科学分析教育需求,思考改善教学效果,有利于增强新能源发电企业的发展后劲。  关键词:新能源;发电企业;继续教育;工程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陶莹(1977-),女,安徽宣城人,上海电力学院成教学院,助理研究员;杨俊保(1956-),男
期刊
摘要:论述了小电流接地系统中发生单相接地故障告警的几种常见原因和现象及故障判断错误的危害,阐述了接地故障告警的分析判断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单相接地告警;危害;分析判断  作者简介:魏爱玉(1958-),女,福建长乐人,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培训中心,高级讲师。(福建?福州?350009)  中图分类号:TM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24-0
期刊
摘要:在电力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用电量日益攀升,管理设备日趋增多,在此期间伴随着电力企业的深化改革,运行人员管理的设备越来越多,但是运行人员却越来越少,在电力生产日常工作中两票的工作量占据运行人员一大部分的时间,因此在企业推行统一的标准化、现代化、信息化两票管理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解决运行人员减少和设备增多的矛盾,而且对提高整个企业的两票管理水平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关系着人民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加强电力员工安全防范意识是每一位电力员工的神圣职责。针对电力系统的事故类型和原因,对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电力安全;安全意识;以人为本  作者简介:田海霞(1980-),女,山西朔州人,山西朔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田永旺(1982-),男,山西朔州人,山西朔州供电公司,助理工程师。(山西?朔
期刊
摘要: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存在电压跌落这个显著的电能质量问题,通常需要通过动态电压恢复器来预防这一问题的发生。对电力系统中的电压跌落以及常见的电压跌落检测方法分进行析阐述,并对动态电压恢复器的控制原理及控制策略进行探讨,以促进电压跌落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  关键词:电压跌落;电能质量;检测方法;动态电压恢复器  作者简介:程斌(1982-),男,广东广州人,广州萝岗供电局,助理工程师。(广东?广州?
期刊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特色建设专业“发电厂及电力系统”进行了软能力“全程式”融渗培养研究,包括对在校学生的调研,目标和研究内容的设计和方案的设计。设计了“软硬能力相融渗”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软硬能力融合的考核方案,构建了“全程式”的培养实施方案,设计了软硬能力相融渗的项目化教材,改革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软能力;融渗培养;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特色建设专业  作者简介:张仁贡(197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