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十二指肠壅积症;中医;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57-02
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和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部分狭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内容物壅积,从而产生的一组综合性临床证候。近年来,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十二指肠壅积症患者51例,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22~61岁;病史最长者4年,最短者10d,均有上腹部疼痛和上消化道梗阻症状。
1.2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如下:①肝气犯胃型:症见胸胁不舒,痞满闷或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恶心呕吐,暖气频作,心烦易怒,纳食减少,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滞,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炒枳实10g、炒青陈皮各10g、醋香附12g、延胡索10g、半夏10g、苍术10g、甘草5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②胃中积热型:食后脘腹胀满,灼热疼痛,恶心嘈杂吐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及混浊酸臭之稠液,纳呆乏力,心烦口渴,面红,便秘,小便黄,舌红干,苔黄厚腻,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热,和胃降浊。方用竹茹汤加减:竹茹10g、桅子10g、半夏10g、青陈皮各10g、黄芩6g、黄连6g、枳实10g、大黄10g、郁金10g、甘草3g。③食积胃脘型:症见胃脘胀满疼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腐食臭,大便稀薄不爽,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滑数。治法:消食导滞化积。方用保和丸加减:半夏10g、茯苓12g、青陈皮各10g、枳实10g、焦三仙各15g、炒鸡内金10g、莱菔子15g、大黄3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若舌苔黄腻,加黄连、黄芩清化湿热;大便秘结者,先服调胃承气汤1剂后,通腑降浊,再服上方。④脾气下陷型:病史日久,症见形体消瘦,皮肤无弹力,面色萎黄,声微气短,倦怠乏力,胃脘闷胀,腹见肠形,纳食量少多餐,甚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量少,时稀时难,舌质淡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祛湿降浊。方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白术12g、吴茱萸10g、党参15g、当归10g、青陈皮各10g、柴胡3g、升麻3g、炒枳壳30g、半夏10g、黄连3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⑤胃阴亏虚,通降失职:患者以胃脘胀满纳少为主,又见口干灼热,尿黄便结,舌红苔少,脉细数。其胃阴亏虚,通降失职,法当滋阴养胃,降逆通腑。处方:北沙参15g、麦冬10g、石斛10g、玉竹10g、白芍10g、乌梅20g、甘草6g、佛手10g、柏子仁10g、麻仁10g、瓜蒌仁10g、旋覆花10g(包)、制大黄10g。
2结果
本组患者见效时间最少8h,最多者20d,平均见效时间2.9d。其中显效者(进食后呕吐完全消失,症状消失,钡餐查胃及十二指肠排空正常)30例;好转(进食后呕吐症状改善,钡餐复查胃及十二指肠排空稍迟缓)16例;无效(症状无改善,钡透仍有十二指肠壅积)5例,总有效率90.2%。随访3个月,复发5例,总复发率为10.9%。
3讨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中“胃脘痛”“呕吐”“反胃”“痞满”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邪阻胃肠,腑气不得通降所致。近年来,十二指肠壅积症发病有上升趋势,以中年体瘦弱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长期卧床或伴有精神过度紧张者较多见。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本病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或痛、呕吐、暖气、便秘等。结合临床表现,X线钡餐透视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同时十二指肠雍积症的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水平,其症状与幽门梗阻相似,但表现多为间歇性,呕吐物总挟有较多胆汁,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或脐周围,一般在餐后1~4h发生,当俯卧或胸膝位时可使症状改善或缓解,呕吐随之停止,症状发作时用手挤推腹内脏器向上,症状可好转,这需与幽门梗阻相鉴别[1,2]。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形成之原因很多,慢性间歇性动脉系膜十二指肠阻塞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占50%以上。
十二指肠壅积症辨证分型目前还不很统一,但一般分为实证和虚实夹杂证,治疗上多从调肝、健脾、和胃出发。行气能调整胃肠功能,使气机通畅,改善局部血管、神经、韧带、肌纤维的紧张度,以达到解除痉挛的作用,从而可使局部压迫缓解、壅滞减轻。活血能改善肠壁、血管受压部分,或韧带及组织器官因挛急牵拉而造成的血行障碍,促使增生性病变或炎性渗出的消散和吸收[3,4]。所以我们认为活血与行气法对本病症状改善和病因的逐渐消除颇有价值。
总之,中医一般认为十二指肠壅积症病机要点为气机失于通降,邪阻肠胃,临床辨证当详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及湿、热、痰、饮、食积等因素,治疗以通降为主。
[参考文献]
[1] 陈键林,施广石. 十二指肠壅积症18例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学,2007,13(7):848-849.
[2] 韩冬梅,韩猛祥. 白拟平化汤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67.
[3] 陈自愚.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发作期48例[J]. 中医杂志,2002,43(11):847.
[4] 李贵,田迎秋,邹世海. 加味枳术汤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32例[J]. 中医药学报,2002,30(4):50.
(收稿日期:2009-10-28)
[中图分类号] R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09)36-57-02
十二指肠壅积症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十二指肠远端和十二指肠空肠交界处部分狭窄、梗阻,以致十二指肠近端扩张、内容物壅积,从而产生的一组综合性临床证候。近年来,笔者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运用中药治疗本病,疗效尚可,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4年6月~2009年6月,我院共收治十二指肠壅积症患者51例,均经上消化道钡餐、透视检查确诊。其中男性22例,女性29例;年龄22~61岁;病史最长者4年,最短者10d,均有上腹部疼痛和上消化道梗阻症状。
1.2治疗方法
辨证论治如下:①肝气犯胃型:症见胸胁不舒,痞满闷或胃脘胀痛连及两胁,恶心呕吐,暖气频作,心烦易怒,纳食减少,每因情志刺激而诱发,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治法:疏肝解郁,理气消滞,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柴胡10g、白芍15g、炒枳实10g、炒青陈皮各10g、醋香附12g、延胡索10g、半夏10g、苍术10g、甘草5g、生姜3片。水煎服,每日1剂。②胃中积热型:食后脘腹胀满,灼热疼痛,恶心嘈杂吐酸,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吐出宿食及混浊酸臭之稠液,纳呆乏力,心烦口渴,面红,便秘,小便黄,舌红干,苔黄厚腻,脉滑数。治法:清胃泻热,和胃降浊。方用竹茹汤加减:竹茹10g、桅子10g、半夏10g、青陈皮各10g、黄芩6g、黄连6g、枳实10g、大黄10g、郁金10g、甘草3g。③食积胃脘型:症见胃脘胀满疼痛,不思饮食,恶心呕吐,嗳腐食臭,大便稀薄不爽,舌质暗红苔厚腻,脉滑数。治法:消食导滞化积。方用保和丸加减:半夏10g、茯苓12g、青陈皮各10g、枳实10g、焦三仙各15g、炒鸡内金10g、莱菔子15g、大黄3g、甘草5g。水煎服,日1剂。若舌苔黄腻,加黄连、黄芩清化湿热;大便秘结者,先服调胃承气汤1剂后,通腑降浊,再服上方。④脾气下陷型:病史日久,症见形体消瘦,皮肤无弹力,面色萎黄,声微气短,倦怠乏力,胃脘闷胀,腹见肠形,纳食量少多餐,甚则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大便量少,时稀时难,舌质淡嫩边有齿印,苔薄白,脉细弱。治法:调补脾胃,益气升阳,祛湿降浊。方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黄芪30g、白术12g、吴茱萸10g、党参15g、当归10g、青陈皮各10g、柴胡3g、升麻3g、炒枳壳30g、半夏10g、黄连3g、炙甘草5g、生姜3片、大枣5枚,水煎服。⑤胃阴亏虚,通降失职:患者以胃脘胀满纳少为主,又见口干灼热,尿黄便结,舌红苔少,脉细数。其胃阴亏虚,通降失职,法当滋阴养胃,降逆通腑。处方:北沙参15g、麦冬10g、石斛10g、玉竹10g、白芍10g、乌梅20g、甘草6g、佛手10g、柏子仁10g、麻仁10g、瓜蒌仁10g、旋覆花10g(包)、制大黄10g。
2结果
本组患者见效时间最少8h,最多者20d,平均见效时间2.9d。其中显效者(进食后呕吐完全消失,症状消失,钡餐查胃及十二指肠排空正常)30例;好转(进食后呕吐症状改善,钡餐复查胃及十二指肠排空稍迟缓)16例;无效(症状无改善,钡透仍有十二指肠壅积)5例,总有效率90.2%。随访3个月,复发5例,总复发率为10.9%。
3讨论
本病属祖国医学中“胃脘痛”“呕吐”“反胃”“痞满”等范畴,其病因病机多为邪阻胃肠,腑气不得通降所致。近年来,十二指肠壅积症发病有上升趋势,以中年体瘦弱者多见,女性多于男性,长期卧床或伴有精神过度紧张者较多见。其临床症状轻重不一。本病主要表现为胃脘胀满或痛、呕吐、暖气、便秘等。结合临床表现,X线钡餐透视是诊断本病的主要依据。同时十二指肠雍积症的梗阻部位在十二指肠水平,其症状与幽门梗阻相似,但表现多为间歇性,呕吐物总挟有较多胆汁,疼痛部位多在上腹部或脐周围,一般在餐后1~4h发生,当俯卧或胸膝位时可使症状改善或缓解,呕吐随之停止,症状发作时用手挤推腹内脏器向上,症状可好转,这需与幽门梗阻相鉴别[1,2]。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形成之原因很多,慢性间歇性动脉系膜十二指肠阻塞是最常见的致病原因,占50%以上。
十二指肠壅积症辨证分型目前还不很统一,但一般分为实证和虚实夹杂证,治疗上多从调肝、健脾、和胃出发。行气能调整胃肠功能,使气机通畅,改善局部血管、神经、韧带、肌纤维的紧张度,以达到解除痉挛的作用,从而可使局部压迫缓解、壅滞减轻。活血能改善肠壁、血管受压部分,或韧带及组织器官因挛急牵拉而造成的血行障碍,促使增生性病变或炎性渗出的消散和吸收[3,4]。所以我们认为活血与行气法对本病症状改善和病因的逐渐消除颇有价值。
总之,中医一般认为十二指肠壅积症病机要点为气机失于通降,邪阻肠胃,临床辨证当详辨虚实、寒热,在气在血及湿、热、痰、饮、食积等因素,治疗以通降为主。
[参考文献]
[1] 陈键林,施广石. 十二指肠壅积症18例的临床分析[J]. 河北医学,2007,13(7):848-849.
[2] 韩冬梅,韩猛祥. 白拟平化汤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6,13(4):67.
[3] 陈自愚. 指迷茯苓丸加味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发作期48例[J]. 中医杂志,2002,43(11):847.
[4] 李贵,田迎秋,邹世海. 加味枳术汤治疗十二指肠壅积症32例[J]. 中医药学报,2002,30(4):50.
(收稿日期:2009-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