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建群作品的外译研究

来源 :名作欣赏·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zhaozh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学的对外传播依赖于文学的翻译,而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必然会发生文化过滤的现象,使译作与原作之间产生距离。本文以高建群《统万城》的英译本作为研究对象,借助比较文学翻译研究的理论分析原作与译本之间的差异及其原因,探索陕西文学的译介策略,对更好地传播和推广中国文学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高建群 《统万城》 英译 文化过滤
  高建群所取得的文学成就,与批评界对他的关注程度不成正比,对他作品的译介及研究成果则是更少,这确实是陕西文学乃至中国文学的一大缺憾。在当下重新共建“一带一路”的背景下,透过《统万城》英译本的翻译策略和效果可以进一步探索高建群作品的推广与对外传播途径。
  一、《统万城》原作的世界意识
  《统万城》立足于世界历史文明,将东西方各个空间的文明汇聚在丝绸之路上,作品的主要人物都是沟通世界的英雄与智者。无论是赫连勃勃,还是阿提拉大帝,他们对中华民族与世界各民族的融合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鸠摩罗什的传经和译经工作也是一种沟通中西文明的行为方式。作品以高度的严谨性为大众展现了佛经在汉代传入中国的过程,其中的文明史对世界各国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统万城》在历史与想象中融入了非常浓厚的现代意识,作品中的叱干阿利傾尽心血,不惜残暴杀人以筑城,终于完成了自己所谓的“得意之作”,然而他自己也沦为自己“作品”的一部分,被夯入永安台。《统万城》像西方现代文学一样,表现出对生命激情和非理性的崇拜。作品中的女萨满赋予赫连勃勃一些生命激情,给草原以活力。甚至连阿提拉大帝、赫连勃勃这样的勇士,面对敬诺利亚公主和鲜卑莫愁都宁可放下代表理性的国家大业与自己的生命,在他们悲壮而又令人嘘唏的爱情背后跳动着生命的原始本能和非理性激情。这种与古希腊文化及西方现代文学精神不谋而合的意识,也能在西方读者中间产生共鸣。
  《统万城》中的地理环境范围跨度较大,印度的佛教文化与西域的龟兹国与固远城的胡旋舞、酸奶子、择婿方式、婚礼习俗及陕北高原的风俗在作品中都有详尽的描写。此外,在语言方面,《统万城》也使用了一些古语和方言俚语。对于外国读者来说,这些描写将会给他们带来新鲜的感受。《统万城》践行了“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理念,但这个特质也给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文学翻译过程中的文化过滤往往就发生在有文化隔阂内容的不可译处。
  二、《统万城》译作的翻译策略及变异性
  勒菲弗尔的“操控理论”认为,在文学作品的翻译过程中,有七个方面的因素会操控翻译:意识形态、赞助人、诗学、话语体系、翻译与语言发展和教育、翻译策略、中心文本与中心文化。《统万城》的译者同样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综合采取了直译、意译、节译等个性化翻译的策略。
  (一)直译
  《统万城》中的人名和大部分地名都采用拼音直译,如关中平原译为Gugangzhong Plain,终南山译为Zhongnan mountain等,人名如大禹、拓跋焘、赫连勃勃等也为拼音直译。还有一些带有佛教色彩的特殊词汇,为了保留原作特色,也采用了直译的方法,例如“阿弥陀佛,善哉善哉”直接按照拼音翻译为AhMi TuoFo Shan Zai Shan Zai。因为原作中的人名基本上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姓名,没有特别的隐喻意义,所以为了保留原作的历史韵味,译者采用了异化的翻译策略,让英美国家的读者从中体会原汁原味的中国文化特色。但是还有一些直译反而显得僵硬,如“鸩鸟的一根羽毛”被翻译为“The Feather of the Zhen Bird”,鸩鸟是一种毒鸟,完全可以用英语译出,便于美国读者更好地理解;“舌吐莲花”被直译为“A Lotus Flower from a Tongue”,失掉了佛教的意味。还有一些直译与节译是结合起来的,比如“长安城咏叹调”直接译为Chang’an,删去了较难翻译的词汇,使原作章节的悲剧气氛减弱了。
  (二)节译
  《统万城》英译本对民间俗语、描写人物外貌和性格细节的语句大多采用节译的方式。例如“赫连勃勃看来貌似粗鲁,实则心细如丝……敌手与他们打交道时往往小觑了他们……往往是吃了大亏才知道什么叫‘狡狯’了,叫‘红萝卜调辣子——吃出看不出’了”a,这些句子在英译本中被删除。与原作相比,译作人物主要的性格特征被弱化了。
  有些关于地名的历史文化介绍也采用节译,比如对于“灞上”这个地理位置的介绍以及“长安八景”中的“灞柳风雪”一景的文化渊源在译作中均未出现。删去这些段落淡化了原作的文化纵深感,却方便了目标语国家读者的接受。
  作者在作品中插入的主观议论,在译本中也被删去。例如关于叱干阿利之死,作者有一段主观议论“叱干阿利大约做梦也想不到,他自己也成为自己这件‘得意作品’的一个部分,而且是收官之作。也许对于活埋他并不遗憾,不管怎么说,他已经青史留名”b,在译作中并未出现;摩罗什晒经时介绍译经的段落在译作中也被删去。这样就加快了作品的叙事节奏,使故事情节更加紧凑,迎合了不喜欢阅读长篇大论的美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三)意译
  一些蕴含历史典故的词,在翻译过程中,是容易发生变异的,例如“鸿门宴”被翻译为“historic meeting”。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造成了这类文化积淀深厚的词的不可译。
  还有一些带有地域特色的名词在翻译过程中也会因两国地理环境的差异而发生变异,如“陕北高原上的龟兹国”被翻译为“A New Kucha on the Prairie”。其中的prairie意为北美大草原,与陕北高原的地理特点相差甚远,这是美国翻译家用自己所熟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对中国地域的一种想象性的阐释翻译。
  “摇唇鼓舌”意译为“A Notorious Liar”,即一个臭名昭著的骗子;“刘裕伐秦”意译为“Enemy from the South”;“并辔而行”的翻译则是译者结合作品内容以及叱干阿利这个人物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意译,翻译为“Riding with the Devil”。《统万城》英译本将涉及古汉语的段落大部分做了删节处理,但是也有个别关键段落保留下来,做了意译。作品中有一段文言文:“夫庸大德盛者,必建不刊之业;道积庆隆者,必享无穷之祚。我皇诞命世之期,应天纵之运,营起都城,开建京邑……”c这段话被意译为:“Only a man of impeccable morality would build such a grand city.Only a man who followed the supreme wisdom of heaven could have this kind of achievement.Our emperor was marked by heaven from the beginning,and this grand city is the best proof.Since the foundation of our empire,we have taken great pains to build our own city,now the city is constructed...”d译者按照自己对古文意思的理解将这段文言文转化为西方现代散文化的语言,失去了原作的民族古语特色,淡化了作品的历史感。   三、《统万城》英译的启示
  总体来说,《统万城》采用的是一种归化的翻译策略,译作相比原作,人物形象单薄了一些,也失掉了一些民族语言和地域特色,但对于美国读者而言,译文有了更强的可读性。据作者所说,《统万城》的英译本在美国出版发行第一周售出130本,可见,《统万城》英译本在美国还是有一些读者的,但是影响力还不够大。
  《统万城》英译本给我们带来的启示如下:第一,翻译不是两种语言的直接转换。不只是高建群的作品,整个陕西当代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最难实现的就是如何平衡原作浓厚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与目标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既要考虑到目标语国家读者的语言习惯和阅读心理,同时也要将原作最具异质性的东西很好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激发起异国读者的兴趣。高建群作品中的古代中国少数民族及西域地理历史文化,还有丝绸之路上的传奇故事都有着浓厚的民族特色,这是最有可能在异国作家的创作中产生实质性影响的,译者只有对这些内容进行协调和转换,才能实现文学译介和传播的真正价值。第二,高建群作品的译介不够充分,使其作品的价值被遮蔽,同样给了我们另外一种启示,即陕西作家应该主动与国外汉学家和翻译家合作,进一步推动与国外图书市场的合作;还应该借鉴莫言、余华等作家与海外翻译家、汉学家及图书公司长期合作的方式,以便于更好地宣传和推广自己的作品。
  此外,高建群作品的推广也可以与丝绸之路的建设与文化活动密切联系起来,在“一带一路”经济带渗透文化和文学影响。政府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陕西文学对外推广的体制,资助翻译费用、出版费用及推广费用等。
  abc 高建群:《统万城》,太白文艺出版社2013年版,第174页,第203页,第204页。
  d Gao Jianqun. Tong Wan City [M].Translated by Eric Mu.New York:CN Times Books,Inc,2013:227-228.
  基金项目: 2019年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一帶一路”背景下的陕西当代文学英译中的文化过滤》的成果之一,项目编号:2019XJKY-3;2019年度陕西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宋元时期丝绸之路对中外文学交流的媒介作用》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JK0976
  作 者: 刘佳,文学硕士,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文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比较文学。
  编 辑:赵斌 E-mail:mzxszb@126.com
其他文献
摘 要:小说《孤独者》,以其深邃复杂的思想意蕴备受关注。要理解小说的深层意蕴,离不开对隐含作者声音的探讨。隐含作者的隐而不显虽然为探讨带来难度,但小说中隐含作者的声音是有迹可循的。《孤独者》中,隐含作者通过叙述者、叙述者与人物的裂隙、人物与人物的裂隙发出声音。  关键词:隐含作者 叙述者 人物  创作于1925年的小说《孤独者》,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名篇。小说以其深邃、复杂的思想意蕴备受关注。
期刊
摘 要:福楼拜在《布瓦尔和佩库歇》中描写了两位公文抄写员疯狂的知识历险。他们穷尽各个学科的知识却对人生更加困惑,最终放弃思考回到机械的抄写工作中。他们的身上体现一种福楼拜称为“现代愚蠢”的现代人的特质,具体表现为缺乏纯粹的科学精神、服从既定观念和热爱总结。这种现代的愚蠢与启蒙运动以来现代人对科学理性精神的扭曲和对人的崇拜密切相关,也说明启蒙仍未结束。  关键词:现代愚蠢 《布瓦尔和佩库歇》 福楼拜
期刊
摘 要:解构主义主张打破人们认为是理所应当的东西。在互联网时代,“网红”因其泡沫式的商业经济为人诟病。而“知识网红”作为这一群体下的小分支,他们的崛起既是商业上一个新的现象,也是对知识与艺术传播旧有模式的改写。但是,无论“网红”还是“知识网红”,都没有绝对的好与坏,都是时代发展和社会生活变化的产物。  关键词:解构主义 “网红” “知识网红”  “网红”这一群体大家如今都不陌生,而“知识网红”则是
期刊
摘 要:徐怀中在《牵风记》的创作中融合了战争与人的超验叙事,打破了往日战争文学略有僵化的套路,完成了一次新的审美建构。汪可逾在硝烟弥漫的战争背景下,始终保持着她的纯真与无暇,虽被爱情中的负面因素所摧残,但最终破茧成蝶,回归生命的原点。汪可逾是美的化身,她的毁灭是对其自身人格的升华,是对美的超越,因此,她的死具有丰富而沉重的拯救意义。汪可逾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体现了徐怀中对于战争中人性的探索和对美的热
期刊
摘 要:署名为晚唐司空图所著的《二十四诗品》以其丰厚的美学意蕴、独特的批评方式、系统的理论架构,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中一朵绚烂的奇葩。有关《二十四诗品》的研究,前人多有整理介绍,对研究《二十四诗品》的学人帮助颇大。其中尤以2005年发表在《文学评论》第一期上的张国庆的《〈二十四诗品〉百年研究述评》为精品,张文较为系统地介绍了20世纪30年代至21世纪初《二十四诗品》的研究成果、研究现状以及需要着力解
期刊
摘 要: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的《鼠疫》和中国作家迟子建的《白雪乌鸦》都是以鼠疫为背景的作品。同为灾难小说,作品中的众多人物面对疫情时展现出不同的状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灾难书写。本文探究两部小说对疫情中的众生描写和人性发掘的相同之处,以及两部作品在灾难书写上的不同特色。  关键词:《鼠疫》 《白雪乌鸦》 灾难书写  人在强大的自然面前往往是弱小的,尤其是在面对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瘟疫时,处在不同环境
期刊
摘 要:“清代南方唱”又称“清代说唱词话”,曾主要流行于长江流域,承载了民间广阔的社会记忆。因其未受到上层知识分子的重视而长期被淹没在历史长河中,近年来随着学界对民间俗文学、说唱文学研究的不断深入,重新发现了这枚遗珠的光芒。《清代南方唱书研究》最近由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是第一部以清代说唱词话为研究对象的著作。该著作对清代说唱词话做了比较全面的挖掘和梳理,为学界了解清代以及宋元明时期的说唱词话面貌提
期刊
摘 要:生态批评主要通过文学批评来进行文化反思从而唤醒人们的生态意识。《最后的莫西干人》是库伯边疆小说中最出色的一部,书写了北美殖民地时期印第安人原始生活环境的变化过程,是一部极具生态价值的文学作品。本文结合美国18世纪殖民历史,从原始生态与战争破坏、自然与人的对立、土著文明与西方文明的碰撞与融合三个螺旋上升的对立面对《最后的莫西干人》进行生态解读,进而探索两种文明由冲突走向和谐的过程。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东京奇谭集》是村上春树2005年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内含五部短篇小说。村上春树在其中继续延续“寻找”的主题,并通过“奇谭”来探寻现实世界与超验世界的界限。为了更为清晰地呈现自己的思考,村上春树利用叙事规约的推进和建立、人物镜像关系与“物”之中介的呼应,在小说集的整体架构和内部情节的延伸中建立起堪称巧妙与完美的叙事艺术。  关键词:《东京奇谭集》 叙事规约 “界限之门” 人物镜像  一、
期刊
摘 要:通过阅读葛水平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她总是习惯用与民俗有关的内容来丰富和演绎小说。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浏览和分析文本,将在其几篇代表性小说中所发现的民俗元素为切入点,来明确一个选题方向和独特的写作角度,探析民俗元素在其小说文本中的分布和分类,及其对文本的影响和作用;并由此开拓思维,试图为当下对其作品的研究进行丰富、填充,乃至可以提供另一个分析的角度和路径。  关键词:葛水平 民俗元素 口头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