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病VS冇病

来源 :玉龙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病”的概念,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理或者心理疾病。本期关于“有病”的话题,实际上是反映人和人之间的隔阂与相互误会,因为无法理解他人,便将他人的行为归结为“有病”;在丽江,我们能看到很多被称为“有病”的人,为什么在丽江这些病人能活下去?那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方包容而多元的水土。
  
  ——题记
  一个老头,偏要“为老不尊”爱秀爱现,用英文和他的专属笑话,把一帮老头子和他们的音乐推向世界。——宣科“有病”;
  一个泸沽湖边的女人,偏要离经叛道走出大山,爱得轰烈活得大胆,“不知矜持”率性直言,她说“我不是一个凡胎”。——杨二车娜姆“有病”;
  一个“木匠”,在工业技术变得日益发达、在旅游产品已经批量生产、越来越廉价的今天,仍然拿着自己的木工工具,只琢磨一件事:如何把自己的木雕做得更好。——阿东“有病”;
  一个自称教授而懂几国语言的人,提着自己用棕叶编制的活灵活现的蚂蚱,穿行于大街小巷,衣衫整洁,行色匆匆,仿佛有大事,其实蚂蚱教授早已失业,不过他还固执地守着古城,讨一点自己对这片土地的依恋。——蚂蚱教授“有病”;
  一个老修车匠,四十年自学俄文,每日街边阅读俄文书籍,翻译了一部俄文小说,要作为中俄文化年的礼物献给国家。现实生活中的他,每天守着自己的小店,出租、修理自行车,和这个城市里的每一个普通的小商贩没有什么不同。
  一个导游。他没有导游证,这在他带的客人心里一点都不重要,他在虎跳峡徒步线上走了近百个来回。他不是演员,这在张艺谋看来也不重要,所以他拍了《千里走单骑》。他有绵绵不绝的白日梦,又把梦做得很踏实。
  ——邱茂洪和他的儿子,都“有病”。
  
  丽江是个奇怪的地方,这种说法来自外地的朋友、同事、游客。丽江的街头,你可以穿任何季节的衣服,厚薄程度只取决于你什么时候起床,你今天的心情是什么颜色,你要去烤太阳还是去喝一杯茶,没有人诧异,生活自然随意得像个白日梦只要自己喜欢。
  你会在充满个性的服装店看到女孩一边幸福地抱怨“这衣服在丽江我才敢穿”,一边买下她的第n件丽江衣服。一个设计师喜欢他在丽江的朋友们“你今天挣了多少钱,你有什么?这里没有人会问你”。外地同事诧异于纳西族清明节的隆重,平日时尚的年轻人们跟着家族长辈恭敬地扫墓去了,为尊重民俗和传统,单位和学校放假一天这在其他地方无法想象。
  我也不止一次听到关于对丽江最神奇的描述:丽江是前世生活的地方,尽管说的同时,也一再坚持,在此之前从不相信来世前生一说;我看到生活的对立面:演讲厅中流利英文和自家客厅里的纳西话,都是宣科;丽江家里的素颜和银幕里头顶红花,都是杨二车娜姆;我遇到怀揣梦想的普通人,修车匠父亲做了四十年的俄文梦,导游儿子在三十岁那年,开始了自己的电影梦;城市里的公务员更喜欢做个流浪歌手,在机器普及的时代,一个木匠仍然坚持手工雕刻,也有人固执地沉湎于据说是某个关于家族和古代的梦里。真正的生活都不是演给别人看的,那些旁人无法理解的、关于生活的选择,他们完成得顺理成章。
  因这些怪人,所以有了这个更加“奇怪”的丽江?还是因这方奇怪的地域,才容得下这些怪人?也许在包容和个性之间,丽江是平衡点。当然,“奇怪”更时髦的叫法,是“有病”。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有病”变成了很多人的口头禅,用来包容庸常人生里一切不可理解和不可逾越。在各种博客留言、新闻评论和流言的背后,在一句“有病”的背后,看客们得到暂时的心安理得。“大家都有病”是朱德庸一套新漫画的名字,很多人在看时都有隐秘式地会心一笑——在四个格子和那些男男女女之间,我们看到了自己。
  有更多的和丽江相关的被采访人,也许他们的生活方式、言谈举止被称为“有病”。可是他们,选择了不一样的道路,因而也收获了完全不同的人生。对于这样的人生,是羡慕,是惊叹,是鄙夷或是不置可否?
  他们和平常人不一样的部分,是“不惧怕出头”“坚持”“执着”“专注”“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忠实地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等等,而这些原本属于品质中值得赞美的部分的字眼,为什么在现在的社会中变成了“有病”和“异类”。丽江病人真的病了,还是我们病了?
  
  后记:
  “人和人肯定是各不相同。要是都说一样的话,做一样的事情,那才是错!”
  “谁都没病,只是互相理解很难,所以认为别人有病。”
  “爱丽江,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沉迷、一种病,我愿意病下去。”
  “大家都有病,只是有人用‘中药’医,有人用‘西药’医。”
  “我觉得有很多人他们是不敢说真话的,所以他们害怕。”
  采访中来自“丽江病人”们的声音仍然在耳。“病人”从来就不是贬义,那么,这些关于执著、关于热爱、关于梦想、关于自我的“病”,你,敢病吗?
其他文献
走在大研古镇的巷子,可能偶遇一两个近百岁的阿奶,会让你在四处皆是游客的街道多一种突然的惊喜。又或是在四方街静坐等待观赏那一群打跳的纳西妇女,看见她们自然满足的神情,感觉温馨。不论是偶遇的一两个,还是等待到的一大群,几乎都是因为他们特有的民族气质吸引了我们,除了身着的纳西传统民族服装外,在他们的耳垂下,手腕间,总戴着各式各样的银器,在阳光下闪闪发亮。这一切交融后定格的画面,总让我们对丽江特有的,民族
期刊
Q:关于樱花屋其实已经有很多的资料在网上可以查到,但很多都说法不一,所以我们还是希望请牟总简单谈谈樱花屋的成长经历。    A:樱花屋是我和夫人在1997年10月份左右开的,地点选在了新华街。当时的樱花屋并不大,一间小小的铺面,也就摆放能容纳一二十个人的两张长桌子,楼下经营楼上自己住。其实樱花屋最初主要是经营西餐,顺便再做些旅游咨询服务,后来慢慢开始卖些酒和咖啡。一直到1999年世博会之后,樱花屋
期刊
想象着穿梭在古老的巷子,它渗透远古的历史文化却能演绎着今世的盛世繁华。古镇的样子,时常是让我们难于辨别丽江的今昔往昔的,除了繁华,它可能还是躲在一处守候你安静地到来,它亦或又犹如一个藏在深闰的女子等待缘份安排的一场相遇。    大研古镇,茶马古道重镇,古时的繁华演绎成了今昔的游客络绎不绝,至今仍可见马帮穿梭其中,但不同的是如今变成了驮着游客在这里寻梦。现代商业的冲斥让沉默多年的古镇变得活跃起来了,
期刊
布农其人,布农铃的老板,剃了个锃亮锃亮的光头,喜欢穿着随意休闲且带有一点宗教风格的服饰,他说这样让自己感觉舒服。他身上带有一种神秘感,就像他的铃一样。  漂泊的布农1995年沿着著名的滇藏茶马古道徒步骑马跋涉到西藏拉萨,历时三个余月,行程1900余公里。饱经沧桑。一路上马铃声单调寂寞,他拾起两片木板画上澜沧江和梅里雪山,分别系于马铃上和自己胸前,受到沿途9位活佛的开光保佑,保得一路平安。后用横断山
期刊
泡四方街?在丽江可以“泡”的东西实在太多。“泡”是生活的某一部分,有纳西谚语“像蜜蜂一样工作,像蝴蝶一样生活”蝴蝶,泡在花间的那朵精灵,总是令人心生羡慕。  而实际上,生活如此琐碎,无数的庸常碎片组成了貌似的完整。惊心动魄也好,平淡枯燥也罢,我们和他人,彼此成为风景。当我们找到一处可以容纳身心的所在,发呆、沉默、歌唱、舞蹈、自说自话就都有了理由,无需解释和诉说。  简单的生活碎片加上一份咕嘟冒泡的
期刊
木木地瞪着窗外移动的景致,美丽的积雪已经变成了残雪,柳树在狂风的肆掠下被剥去了叶的外衣,一片颓凉与惨败,光秃秃的伫立在路边,冷冷的看着我,看着路上所有移动的一切。他们说,白天看到的是表象,夜晚看到的是轮廓。我说,白天,你看到的是形;夜晚,你看到的是魂。于是我几乎看到了天寒地冻里,路灯阴影中,柳的每一棵细枝都透着不屈执着与向上滋生的坚强与力量。交通台里,吱吱呀呀的歌声越发让我闹心,这样萧条的心态一直
期刊
想要远离城市的喧嚣,去束河古镇,空灵悠远、宁静祥和,听风赏月,把酒当歌,浪漫之情是溢于言表的。束河位于丽江城北,沿柏油马路向雪山方向行驶,约五公里处左转,便可以见到一个古老的明清建筑群的村落,这就是被称为清泉之乡的束河,又名龙泉村。  当年徐霞客游芝山解脱林时,曾到过此地,在他的记述中这样写道:“过一枯涧石桥,西瞻中海,柳暗波萦,有大聚落临其上,是为十和院。” “十和”即今束河之古称。可见,早在明
期刊
茶联是我国楹联宝库中的一枝夺目奇葩。联和茶,皆是诗意盎然,品茶赏联能令人品味出无穷的意味和生趣。  清代著名书画家、文学家郑板桥在镇江焦山别峰庵求学时就曾写过茶联:汲来江水烹新茗,买尽青山当画屏。将名茶好水,青山美景融入茶联。在家乡,郑燮用方言俚语也写过茶联,使乡亲们读来感到格外亲切,其中写道:“扫来竹叶烹茶叶,劈碎松根煮菜根。”这种粗茶、菜根的清贫生活,是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写照,使人看了,既感到
期刊
我个人认为,刘墉是个孝顺的儿子,完美的丈夫,伟大的爸爸,称职的社会公民,甚至说是一个有贡献的人。要扮演好这众多的角色,怕是非一般人可以坚持和做好的,他做到了,怕是我们老祖宗的“中庸”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中庸”听起来是个老人的作为,不过他眼里明明闪着少年人的清澈。    刚好是十年前见过刘墉,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他在四川做演讲,精力充沛,行走轻捷,招牌式的笑容,大大的眼睛在镜片后面闪着真诚的光。十年
期刊
雅克·罗格出生于1942年5月2日,比利时人。体育医学博士,曾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自由大学任体育医学讲师。作为帆船运动员参加了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和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曾获得1次帆船世界冠军、2次世界亚军和16次比利时冠军。作为橄榄球运动员曾获比利时联赛冠军,10次入选比利时国家橄榄球队。退役后,罗格进入比利时跟特大学学医,获得博士学位,是一名矫形科外科医生。1989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