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用语中引入“微子*”“溶子”概念的教学建议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jasd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概念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用什么词语来表达概念,对于理解和运用概念至关重要,尤其对自然科学概念更是如此。《物质的量》这一词不但没有能够准确表达原事物的本质属性,而且使用起来很不方便。本文引入了《微子》概念并以《微子量》代替《物质的量》,丰富了化学用语。关于溶液的“溶质”本文引入了“溶子”概念,并以此代替了我所讲的《医学化学》(谢吉民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所用的“溶质颗粒”,认为这样既有利于概念的理解又便于书写,同时符合修辞原理。原因在于《溶子》一词高度概括了“溶液溶质的本质属性”。
  
  “物质的量”是高一化学第三章、第一节内容,讲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物质的量”这一词是来自于英语amount of substance的字面翻译,本文认为无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这种表达方式都词不达意,未能表达好所述事物的本质属性。我们所讨论的事物是属于微观领域,然而从《物质的量》这一描述中我们却丝毫看不出它与微观世界有关联。《物质》这个概念内涵很多,可以说包罗万象,至少物质有《宏观》和《微观》之分。因此教材使用《物质》这一词来表达所说的微观性质却有不妥之处,过于笼统,针对性差。为此本文提出了以下的教学建设:
  1 引入“微子”概念,以《微子量》代替《物质的量》
  1.1众所周知,课本里讲的《物质的量》,其范围指的就是微观世界,针对的就是“分子”、“原子”、“离子”等化学微粒,归根结底,说的就是这些“子”的数量,通常我们把它们叫做“微观粒子”,这种说法虽然似乎接近本意,但无论说出来还是写起来,都不够流畅,更不适合作为一种化学用语来适用。我们说过我们讲的都是微观领域里的微观粒子,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去用“微子”这个词呢?这多么顺耳,多么顺眼呢!“微”字体现了它们的“微观性”、“子”字又体现了它们的,“小”或者“粒”。因此“微子”这一词十分直观地使人想到了微观世界的“粒子”。有了这个词,化学用语不但因此而更加丰富,而且更重的是便于表达和书写所谓《物质的量》这个概念的本质属性。
  上过高一化学《物质的量》的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他们黑板上先写《物质的量》,然后又去说:这里的“物质”不是宏观物,而指的是微观物质,这充分说明《物质的量》这个词不够恰当,不当影响概念的理解,甚至使初学者容易误入歧途。
  现在有了“微子”这一词,老师只要在黑板上写上《微子量》一词,学生就会举一反三,明白其涵义是什么,从而原来觉得难讲难懂的概念就这样轻而易举地在学生脑子里扎根生芽。
  1.2 关于《微子量》与摩尔和质量的关系
  既然《微子量》已代替了《物质的量》,那么“摩尔”仍然就是它的计量单位,这个意义不会改变,同样质量也是如此。即1克H原子的微子量为1mol,所含的“个数”为6.25×1023个氫原子,98克硫酸的微子量为1摩尔,其中硫酸的“个数”为6.25×1023个分子,因此把“微子量”、“质量”、“摩尔质量”的关系同样可以写成如下形式:微子量(n)==
  相关例子如下:24.5克的硫酸,微子量为多少?其中硫酸分子含有多少?
  n===0.25mol
  答:微子量为0.25mol
  硫酸的分子数为0.25×6.25×1023
  2 引入“溶子”概念,进一步完善溶液的表达方式
  我们知道,溶液是由溶济和溶质组成的,其中溶质就是分散在整个溶液而数量相对少的物质。溶质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如果我们用“溶子”这个概念来表达分散在溶液中的“微子”,则更有利于分析和描述溶液,这样将溶液可以用以下方式来描述。
  关于溶液:溶液是由溶济和溶质组成,如果把溶质作为溶液的研究对象则它们一般都是分子或离子,通称为“溶子”,因此,在上述条件下“溶子”可以理解为:溶液中独立存在的分析对象。对于非电解质溶液来说,其“溶子”一般都是“分子”,对于强电解质溶液来说,其“溶子”就是“离子”,对于弱电解质来说,其“溶子”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离子。溶质和溶子即有联系又有区别,对于非电解质来说,“溶子”就是“溶质”本身,对电解质,尤其是对于强电解质来说,“溶子”则不是溶质本身了,而是溶质的解离产物——“离子”
  有一种教材《医学化学》(谢吉民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在讲授溶液的渗透压力时反复使用了“溶质颗粒”这一词,如:“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力只与单位体积溶液内的溶质颗粒数成正比而与溶质的性质(如种类、大小、分子或离子等)无关”。还有“若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则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溶质颗粒数目要比相同浓度非电解质溶液多,故渗透压力也要大”等。
  本文认为“溶质颗粒”这一词无论是从修辞原理还是从概念本身出发都有不妥之处。首先,假如这个“颗粒”果真是“微观粒子”,那么这个“溶质”就是这个“颗粒”本身,我们分析一下下面这句话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豆腐是由黄豆颗粒做成”,这是一种典型的病句,其实在这个句子里“黄豆”和“颗粒”是一个物质,既黄豆也是颗粒,颗粒也是黄豆,其实很简单原话应该是:“豆腐是由黄豆做成”即可。再说,一说“颗粒”人们马上就联想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粒子”,如“米粒”,“豆粒”等,却根本联想不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微观粒子——分子或离子。综上所述,“溶质颗粒”这一词不能够很好表达所要表达的客观事物的本质属性。对比之下,如果我们用“溶子”这一词来代替上面的“溶质颗粒”那么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读读修改后上面所说的《医学化学》中的那两句话,你就会深有感触,不但病句没有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溶液中似乎看到了“分子”,“离子”等微观“溶子”在运动!——“在一定温度下,难挥发性非电解质稀溶液的渗透压力只与单位体积溶液内的溶子数成正比与溶子本身无关”,“若溶液是电解质溶液,则由于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解离,单位体积溶液内所含的溶子数目要比相同浓度非电解质溶液多,故渗透压力也要大”。
其他文献
在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了很大的改观,学生的阅读时间增多了。自主探究的时间多了,民主的声音多了……但是,在我们听课,参加一些研究课和观摩课的过程中,感受到当前小学语文阅读还存在很多的的问题。《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
期刊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随着人们对语文教育认识的进一步深化,语感教学作为一种比较科学的教育教学理论,进入人们的视野,并逐渐得到认同。在当代中国,研究语感较早和卓有成效的当数王尚文教授,而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出一条语文教改民族化之路的首推全国著名特级教授洪振涛先生。他们的理论与实践雄辩地告诉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强调:“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所
期刊
一、引言  今年1月10日,我参加了你们理县举办的“全县中小学教师说课比赛”活动,活动举办得很成功,我很有收获,收获之一是说我有一种想法:想和大家在课堂上见面,在理县教育局的领导下,团队式的田间式的劳作中,这个想法今天得以实现,我们迎来了“2008年全县中小学教师课堂展评与研讨”活动。这次活动的举办,具有特别的意义,这个特别,在于它是板房复课条件下的全县中小学教师课堂展评活动,在于5.12四川汶川
期刊
心理学认为,注意是人在清醒意识状态下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当人对某一事物发生高度注意时,就会对这一事物反应得更迅速、更清楚、更深刻、更持久。俄国的大教育家乌申斯基就曾很形象地把注意比作一座“门”,认为:“凡是从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若不集中注意就等于自己把这道“门”关闭了.如果学习时学生注意力分散,心不在焉,外面的东西(比如老师的讲话)就很难进入大脑,从而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
期刊
学生对身边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对一切都充满了新鲜感,活泼、好动是他们的天性,其实好奇、爱动的,快乐的感受是更好地学习的情感基础。那么,我们教师如何将学生的这种积极的情绪引导到政治课教学上来呢?因为思想政治课在课堂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普遍认为其在众多科目中是最枯燥无味的。所以作为一个初中政治课教师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就是必须为学生创设快乐的学习环境,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
期刊
一、指导思想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正逐渐发生着变化,中学生对于体育与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趋向于科学、实用、终身。因此,体育教学要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前提下,向学生传授必备的科学健身常识,并通过有意识的体育技能的学习和锻炼身体过程,去帮助学生认识规律、形成能力,使其终身受益。本课以健美操练习为主,辅以塑造形体素质练习,通过挖掘体育教学的德育功能,在设计教学过程、营造教学环境
期刊
社会的发展从根本上说决定于人的发展,以人为本应该是现代教育最基本的理念。语文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阵地,作为中华文化传承的主要载体,无疑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一代新人发挥着重要作用。教师要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调整培养人才的方式,不断地探讨新的教育途径,从《荷叶圆圆》到欣赏《荷花》的清香,从聆听《秋天的雨》到《放风筝》,伴随着“幸福鸟”的升降,与孩子们同欢乐、共悲伤。一路走来,经历了一次次迷茫、摸索、反
期刊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的艺术魅力,从审美角度而言,“诗(词)中有画”,“诗(词)中有情”,“诗(词)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它语言凝练含蓄,意境深邃,不仅是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好题材,而且是陶冶少年儿童爱美情趣的重要教材,对加强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尤其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里我就以第八届语文阅读观摩课——厦门市海沧区锦里小学曾惠娟教师执教的四
期刊
摘要:为了优化课堂结构,实施教学改革,激发学生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笔者经过不断探索,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关键词:思想品德 教学方法 探索 实践    一段时期以来,初中的思品课教学一直陷入一个“怪圈”:上课时教师勤勤恳恳地讲“道理”,交待知识要点;复习时学生辛辛苦苦背要点,考试时力争一字不差地复制要点,虽然兼顾了能力,却使得学生得到的只是一些教条,甚至觉得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主阵地,是全面落实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旋律。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能有效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更好的培养学生能力,为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提供更充足的时间。下面谈一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的几点做法。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率;学习兴趣;师生共鸣;学法指导;研究探讨    中学化学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重点放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