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_5测图仪的改变光束法和用无扭曲模型法加密控制点精度研究的初步报告

来源 :测量制图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_h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内容是研究用A_6自动测图仪的改变光束法和用无扭曲模型法加密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的精度,以便与其他室内加密控制点的方法所得的精度相比较,供作业单位作为选用哪一种室内加密方法的理论和实际依据。本文分为实验情况和理论分析两部分。前者在A_5上测定两对方格片,两对山区的象片和一条航线;另外用同一条航线按无扭曲模型法进行加密,并作出实际精度的比较。方格片的量测是用来检定仪器的误差对高程的影响,山区象对的量测系供检查立体量测仪上测定高度的精度。理论分析部分对光束改变后所构成模型的高程偏差作出详细的分析
其他文献
在地质勘探工作中,探井位置总是要求布置在沿一定方位和一定距离的矿脉露头处。正确的按照设计布测槽井工程位置,是地质勘探工程测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份。以往布测槽井位置,我们多使用平台仪从图上移置到现场。根据我们的体会,用一种叫做辅助坐标的方法,布测槽井位置较为有利。
期刊
过去也曾试验过卧式尺,不过失败了。失败的原因主要是不能解决准确的距离问题。
期刊
光行差改正数δ_A计算是天文方位角计算中的一项,计算方式我们一直是按照苏联内业规范,在每测回中分别加入。一等天文点的方位角至少要18测回,那就要算18次δ_A。而且我们有不少人在计算中亦曾发现各测回所得δ_A总是一样,但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没有解放,因此亦就一直没有人把这问题从理论上加以探讨,改变这不合理的计算程序。过去芦秀璋同志也是一样,认为别人都这样算,细则亦这样规定,我又何必去搞它呢!
期刊
苏联Φ.B.德罗贝雪夫编的“地形测量高差表”,在计算图解图根点的高差时,颇为方便,是我们地形测量工作中常用的工具。但规范要求图解图根点的垂直角最后平均值要算至0.25,而“地形测量高差表”内的数值系一分一载,又未附加内插表格,故内插计算甚不方便。作者根据自己在工作中的体验,制成一种辅助计算表,经实际试用,证明甚为便利。将辅助计算表介绍如下:
期刊
张后田同志在测绘通报第四卷第九期上期上介绍了一种支距测量用的
期刊
侧后方定点观测正确性之检查,均以横向位移之大小做为依据。其横向位移差公式为ΔS=(Δε·S)/p″ (1)
期刊
丈量甲桩到乙桩之间的距离时,用测针把全长截成数个短于尺长(尺长有50、30、20公尺的不等)的小段。每小段用正、倒尺各量一次,正尺丈量时,以尺之零端对准起点,由前尺手读数;倒尺丈量时,则以尺之末端对准终点,由后尺手读数。二次读数相加应等于尺长以资校核。最后把每小段的距离相加,即得甲乙两桩之间的距离。然后继续前进依同法丈量乙、丙两桩间之距离。
期刊
本刊在第七期里曾转载一篇“经纬仪图解法试验报告”,这篇文章是总参测绘局第一地形队写的,介绍了经纬仪图解法的一般原理和优点。此法创出之后,总参测绘局地形试验田小组曾进行一次重点试验,成效颇佳。本文系总参谋部测绘局教育研究处整理,其中某些示例部分,限于篇幅;本刊略有删改。
期刊
§[3-1]大地控制网中各原素的误差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 大地网的精度,总是从网中边角等元素的误差大小来衡量。大地网中元素可以分为两类:起算元素和推算元素。大地原点的座标、三角网锁中实际测量的边长、由天文观测并经过化算(见第二讲)得到的拉卜拉斯方位角等都属于起算元素。以起算元素开始,通过网锁中角度(观测值或平差值)陆续推算而得的边长、方位角、座标等等则称为推算元素。推算元素是起算元素和网中角度的函数
期刊
空中三角测量计有两种基本不同的情况:(1)在航带一端有三个地面控制点,而在他端有一个、两个或甚至三个地面控制点,(2)在全航带上只有三个分散的地面控制点。对于第一种情况,笔者与周卡先生已提出不同的解法。第二种是航测中最常见的,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情况。本文的目的是对这样条件下的测图问题从基本理论出发加以分析并提出严格的而同时也是可以一般通用的解析制图法;其主要过程为:(1)用坐标量仪在像片上定出同名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