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效生态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是以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特征的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高效化和生态化的动态过程。本文就其内涵、特征、原则、目标及对策做出以下分析。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效生态;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9.2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67-01
1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协调,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运行机制的改变和技术的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高效生态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不同于传统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产业结构优化活动过程的前提,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的结果。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过程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果的途径。产业结构高效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标志。高效生态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途径是产业生态化,其核心任务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是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供给;其次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融合发展;再次是创新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源泉和动力;最后具备可持续绿色消费需求决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
2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原则。在高效生态经济背景下,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更要重视生态效益。按照这一原则,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首先要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要重视生态效益,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要重视社会效益。要让参与经济的主体满意,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至上观念,使人们采取积极生态生活方式。
2.产业结构发展规律与生态规律结合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使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相适应。在遵循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和生态规律相结合。经济发展是以为主体的活动,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而生态规律则是反映自然生态运行的规律,有较强的客观性,为此,在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既要遵循产业演变的规律,更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把二者结合起来。
3.产业发展共性和区域实际结合原则。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证宏观总体结构的合理化,又要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要符合产业发展的共性特点,又要符合当地实际。为此,必须把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在整体上安排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地区拥有的资源、环境、经济优势进行分析,对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给予扶植,根据各地区的不同优势,对各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做出最佳选择,获得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结构。
4.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结合性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预期目标。为此,要重点加快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以此推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
5.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农副产品和轻纺工业中的生活必需品、日用小商品以及市场紧俏商品等,要作为支持的重点。对一般的加工工业品和超前消费的高档消费品要相应的抑制,要随着市场供求变化决定取舍。在进行市场调节的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级政府要通过规划引导、理念引领、政策调整、项目支持等方式,弥补市场调节
(二)目标
1.根本目标:高效生态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标是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从本质上看,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具体目标:
(1)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的经济适度增长。资源高效利用的条件下,经济适度增长应当是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日益合理和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货膨胀控制在目标区内、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以及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条件下的较快增长。
(2)生态环境优良下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区域产业结构系统的目标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而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承载的核心任务也从单一的经济功能演变到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双重功能的有机结合,即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优化的目标是在强调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通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目标的综合和协调,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形成,从而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3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应能增大自然资源存量。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形成不仅应使区域在获得发展的同时能保证自然资源消耗低,而且由于该机构系统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能产生良好的自组织能力,也因此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二,生态产业结构能获得较高的资源生产率。生态产业结构系统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生产率的提高。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能实现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促进环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的和谐。
第三,生态产业结构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并满足人类对财富增长的需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生产,才不会形成资源浪费,也才是生态的产业结构。要通过产业间比例以及产业内部部门和产品的调整,保证生产的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并形成生态经济系统。
第四,从区域层面来说,区域生态产业结构系统调整和优化还要考虑区域特殊性,发挥比较优势仍然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个重要思想。
4 总结
高效生态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既要提高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效率,又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平,陈丹丹,贾喜越.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统计研究,2014,07:31-37.
[关键词]产业结构;高效生态;优化升级
中图分类号:F299.27;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8-0067-01
1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内涵与特征
产业结构是区域经济中各类产业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比例关系,是区域进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增值的载体。一般意义上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使产业结构趋于合理、协调,然后在此基础上,通过产业运行机制的改变和技术的创新来推动产业升级,最终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
高效生态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具有不同于传统理念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能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特征,也是产业结构优化活动过程的前提,还是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的结果。而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和生态化过程既是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内容,也是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结果的途径。产业结构高效化是产业结构优化的基本标志。高效生态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本质是可持续发展,目标是实现资源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途径是产业生态化,其核心任务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
基本特征:第一是资源环境的有效供给和可持续供给;其次是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融合发展;再次是创新成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源泉和动力;最后具备可持续绿色消费需求决定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
2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原则与目标
(一)基本原则
1.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兼顾原则。在高效生态经济背景下,既要重视经济效益,也要重视社会效益,更要重视生态效益。按照这一原则,在产业结构的调整中,首先要重视经济效益的提高。其次,要重视生态效益,经济发展中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后,要重视社会效益。要让参与经济的主体满意,要让人民群众满意,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生态至上观念,使人们采取积极生态生活方式。
2.产业结构发展规律与生态规律结合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顺应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性,使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及其特点相适应。在遵循产业结构发展规律的同时,也要和生态规律相结合。经济发展是以为主体的活动,带有较强的主观性,而生态规律则是反映自然生态运行的规律,有较强的客观性,为此,在高效生态经济发展背景下,既要遵循产业演变的规律,更要遵循生态发展规律,把二者结合起来。
3.产业发展共性和区域实际结合原则。产业结构的调整,既要保证宏观总体结构的合理化,又要实现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既要符合产业发展的共性特点,又要符合当地实际。为此,必须把总体规划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在整体上安排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对地区拥有的资源、环境、经济优势进行分析,对本地区具有优势的产业给予扶植,根据各地区的不同优势,对各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做出最佳选择,获得资源、环境的最佳配置,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经济结构。
4.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结合性原则。产业结构调整必须与技术进步紧密结合,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达到预期目标。为此,要重点加快基础产业和主导产业的技术进步,以此推动各行业的技术进步
5.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原则。以市场为导向,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增强有效供给能力。特别是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农副产品和轻纺工业中的生活必需品、日用小商品以及市场紧俏商品等,要作为支持的重点。对一般的加工工业品和超前消费的高档消费品要相应的抑制,要随着市场供求变化决定取舍。在进行市场调节的同时,要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各级政府要通过规划引导、理念引领、政策调整、项目支持等方式,弥补市场调节
(二)目标
1.根本目标:高效生态视角下区域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目标是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的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社会的形成。从本质上看,是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2.具体目标:
(1)资源高效利用条件下的经济适度增长。资源高效利用的条件下,经济适度增长应当是在经济效益不断提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转变、经济结构日益合理和优化、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通货膨胀控制在目标区内、就业状况不断改善、人力资本存量不断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国际收支状况良好以及经济体制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条件下的较快增长。
(2)生态环境优良下的产业结构协调化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区域产业结构系统的目标从单一的经济效益转变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因而区域产业结构系统承载的核心任务也从单一的经济功能演变到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双重功能的有机结合,即区域产业结构系统优化的目标是在强调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下的经济发展,通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重目标的综合和协调,促进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形成,从而带动区域生态文明建设。
3 高效生态视域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第一,优化产业结构应能增大自然资源存量。生态型产业结构的形成不仅应使区域在获得发展的同时能保证自然资源消耗低,而且由于该机构系统推动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良性循环,使生态系统能产生良好的自组织能力,也因此有利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
第二,生态产业结构能获得较高的资源生产率。生态产业结构系统是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生产率的提高。生态产业结构的形成能实现在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促进环境生态系统的自组织的和谐。
第三,生态产业结构要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并满足人类对财富增长的需要。只有适应市场需求生产,才不会形成资源浪费,也才是生态的产业结构。要通过产业间比例以及产业内部部门和产品的调整,保证生产的产品结构符合市场需求并形成生态经济系统。
第四,从区域层面来说,区域生态产业结构系统调整和优化还要考虑区域特殊性,发挥比较优势仍然是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一个重要思想。
4 总结
高效生态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要充分考虑产业结构对资源环境的影响,既要提高资源可持续性开发利用效率,又要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促进产业结构的协调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进而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平,陈丹丹,贾喜越.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 统计研究,2014,07: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