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壁和距离

来源 :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ioopp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接触台湾的文艺要早到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当时我家那台牡丹8402半导体收音机(后来又升级为牡丹941)的拉杆天线代我踮起脚、伸长脖窥望墙外的世界。当时听过美国之音、英国BBC、日本NHK,汉语说得七拱八翘。只有忘了是叫“中央社”还是叫“自由中国”的海峡对岸在说地道的中国话,虽然听着跟这边也不大一样。不时插播的歌曲戏曲就是台湾文艺了,但干扰声太强,不是斩首就是截肢,全须全尾的极少。再后来,七十年代末,大家长夜排大队领救济粮似的买盒式录音机,没多久,邓丽君珠圆玉润的歌声竟如百万雄师攻城略地,迅即占领了亿万耳朵。再后来的事就无须赘言了。
  接触台湾的左翼文艺比较晚,好像是九十年代末。国民党四十年代末败走台湾后,对共产党几乎见一个杀一个,造成了一代“无人区”,使得后来左翼的生长少见父子师徒的传承,基本是靠“自学”“旁听”——陈映真好像也是偷听了海峡这边的广播开始的左翼人生。八十年代末台湾解严,左翼有了生存的环境,于是发掘台共党人的史迹、为赴死就义的烈士树碑立传,便成为这拨儿革命遗腹子持之以恒的工作。他们愿力之笃、作风之实,让人联想到古代的摩崖造像,仿佛隐隐听到深山里不停的斫石声。以我有限的阅读,钟乔兄的《戏中壁》正是这项志业的最新成果。
  《戏中壁》的“壁”是台湾“光复”后三位左翼青年创作的一出戏,戏的名字就叫《壁》,讲的是将社会隔为贫富的那堵墙。国民党刚刚由于这堵墙丢了大陆,虽然打算在最后的栖身之地把土改进行到底,别让墙太高了,但对于推墙党不是杀就是抓,才不管什么自由世界不自由世界。结果,三个青年中编剧A丧命,导演S逃往大陆,编剧的爱人L冒死保藏了剧本。舞台上的A和S在现实中均有真身(L是否虚构不清楚),或者说,作者的目的就是要还原真实的历史。但以屠杀造成的断层以及数十年的沧海桑田,牺牲者的事迹尤其是心迹只怕要比蛛丝马迹更难寻觅,不像这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写回忆,除了秘书部下,还有专门的班子负责查核档案、整理录音。这样的客观条件再加上钟乔的诗人气质,或许就決定了《戏中壁》的写作过程会是一次反求诸己的心灵探索。钟乔的探索着实艰难,他化身为台上作家X在药罐间辗转反侧,甚至在榻榻米上做瑜伽、翻倒立,为全剧浓重的悲情平添一抹轻松的自嘲。基于这种自我叩问的叙事结构不算别致但很极致:作家X完全是在人我、今昔交错恍惚的心理时空中,与三位青年述往事、思来者。来自社会理想而不徒修辞美学的诗意,洋溢在字里行间,使舞台在温情中透着正气。就这样,一段冰冻的历史像被春风解开,从深山中潺滠而动、蜿蜒而出。
  虽然犹豫但还是想说,我读台湾左翼文艺包括钟乔这部戏会感到某种距离。这距离肯定不是表达习惯上的,“阮”(咱)、“代志”(事情)那些很容易逾越;原因还在社会历史变迁那边。大陆改革开放后,社会大众重建的世俗化、个人化情感,跟邓丽君、罗大佑、侯孝贤咏叹的家乡故人、亲情爱情可谓一拍即合、亲密无间。跟台湾左翼的心事,却有着不小的时间差或历史错位,就好像时针都指六点,可一个am(上午)、一个pm(下午)。台湾左翼与大陆左翼都出身于二十世纪上半叶那场革命,那场革命的基本目标是推倒那堵墙。革命者在俄国、在中国先后大获成功,但那堵墙一直都在。关于这个问题,如果读者嫌德日拉斯太境外了,可以参考毛主席的相关论述。总之是,亲历了革命之后种种的大陆左翼读书人,如果没什么特殊原因,是不会读了沃勒斯坦的中心/边缘学说或萨米尔·阿明的资本主义全球化理论,便忘了身边的鸿沟大墙;也不会一见当年陈延年、陈乔年清澈的目光、壮烈的牺牲便对当今的“牛鬼蛇神”反倒看不见了。而东亚地区,尤其台湾的革命者从未大获成功,他们对革命的感受还在等着看日出的阶段,自然没有我们的矛盾和纠结。他们对某些字词的热爱、对某些颜色的迷恋,我能理解但实难苟同。这个意思,前些年评介蓝博洲的《台共党人的悲歌》时我曾讲过,当时曾引起蓝君及一些台湾朋友的不快。写到这里心怀忐忑,也不知钟兄见了会是什么反应?
  其实,壁也好墙也好均为压迫,砌筑也罢夯筑也罢都是不公。就反抗墙壁的本义或初衷而论,我们彼此的认同一定大于距离。
其他文献
微信推出近十年,成为国民必备软件也有五年多了,用户们意识到朋友圈内容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凡尔赛文学”=“凡尔赛” “文学”,重点并非“凡尔赛”,而是“文学”——一种在社交媒体说话的方式。构成“凡尔赛”的元素是西方的和贵族式的,前有《围城》中的褚慎明到处宣传自己和罗素的“朋友”关系,后有《北京人在纽约》中的王启明出国前嘚瑟护照,直到“人在国外,刚下飞机”的“知乎体”,文化人一直擅长抓住每个机会塑造
期刊
期刊
美国总统大选虽然分了胜负,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双方的支持人数旗鼓相当。双方都不听对方的声音——不是听不到,是听不进去,好像各自活在一个密封的气泡里,对气泡外的东西没有认识,也不想去认识。久而久之,就会认为只有气泡内的东西才是正常的,而且是理所当然的;气泡之外的都是不正常的、不可思议的。这就是“两极分化”的真义:不是指有两个极端,而是指所有人都走上极端,不是这边就是那边,没有“中间”,永远处于对立状态。
期刊
大清乾隆十三年(一七四八),桐城张廷玉这位毕生精明、谨慎低调的两朝元老,已经七十七岁了,正所谓风烛残年.rn张廷玉出身名门,其父为康熙朝内阁大学士张英.其仕途一帆风顺,二十九岁中进士,点翰林,不到五十即出任正二品的刑部侍郎.在雍正朝更得清世宗胤稹赏识,飞黄腾达,官拜正一品的保和殿大学士.他与鄂尔泰是胤禛晚年最宠信的两位大臣,而且的的确确劳苦功高,世宗在位十三年所取得的政绩,背后几乎都有两人的身影.所以胤稹遗诏,两人均得配享太庙——这意味着,只要大清不亡,死后将年年得当朝皇帝本人亲自祭祀.身为臣子,这无疑是
期刊
我这辈子第一次看歌剧是在纽约大都会歌剧院,看的是威尔第的歌剧《埃尔南尼》,当时吸引我的不是威尔第,不是《埃尔南尼》,也不是大都会歌剧院,而是帕瓦罗蒂.rn我最早知道帕瓦罗蒂是在北京中央乐团的资料室.1981年,我当时是中央乐团的合唱队队员.那天我走进资料室去找个歌谱,一进门就看到办公桌上竖着一张唱片,正对着门口,唱片的封面是一个大头像,资料室的老师看见我站那儿盯着唱片看,就说:“这是帕瓦罗蒂,意大利男高音之王.”
期刊
期刊
思念!老虎啊!rn当年,她向下挖掘,我们远远站在麻蕡的托叶上,没有阻止她.人们异口同声,认为她的挖掘有助于提升土壤的透气性.结果发生塌陷了,所有人都无家可归.一个可怕的错误展现在我们面前,母亲拉着我的手奔走于人潮汹涌的大街上,因为空虚和消沉我频频拉扯行人的上膛之枪.热情的人们呼唤着地下的老虎,口中不知重复了多少次“明日与你相见”.没有一个人认为是她的错,他们说之所以发生了塌陷,是因为我们的房子太重了.
期刊
第一章 千年变局rn一《时局全图》rn一八九八年,在北京古老的紫禁城外东北角,崛起了一座大学堂——京师大学堂.rn这一年著名思想家严复出版译作《天演论》,宣扬“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观点,给处于沉睡中的“雄狮”一记棒喝,亡国灭种的危机像一团乌云笼罩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头.rn进入十八世纪,西方已经甩脱农业经济而进入工业经济时代,中国社会则由于闭关自守而停滞不前,就像马克思所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
期刊
《今文类体》是一部明代诗文总集,今藏浙江图书馆,因保存三十一种孤本而颇富价值,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已将《今文类体》列入《浙学未刊稿丛编》第五辑,即将出版。但孤本《云公诗集四卷云公文集一卷》(简称《云公诗文集》)不署作者。  内证层面,《云公文集》可考订作者姓名。首先,《云公文集》的《复祭告祖文》记载作者名字是“啟明”,“王父厌世,府君继之。不愆不忘,爰待启明。……小子启明,实惧且憎。……启明不肖,恐遂
期刊
我瞥一眼扶桑,她全心全意在白色苹果手机上写游记,朝她朋友圈塞话题.rn这种时刻,扶桑最烦我找她闲聊.于是我转过身,想对那位颇有姿色的女侍者招手,请她就啤酒杯上一个没擦净的口红印给个说法.这黑发褐目的尤物似笑非笑转过脸来,我们正要四目相接试一试会否来电,我悚然一惊:我觉得就在我转脸这瞬间,看了什么不该看的……rn我登时忘了女侍者和口红印.我犹犹豫豫从桌上捡墨镜戴上,佯装怡然喝酒,借墨镜掩护,偷偷打量散坐四周的游客和闲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