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总结经主动脉切口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经主动脉瓣口行二尖瓣手术16例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8~ 75岁,平均(40±10)岁。16例中Bentall+ MVR术12例,Bentall+ MVP术1例,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MVP术1例,Bentall+ MVP+ CABG术2例。1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1例用连
【机 构】
:
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00029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心外科,1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经主动脉切口治疗主动脉根部瘤合并二尖瓣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经主动脉瓣口行二尖瓣手术16例中男13例,女3例;年龄18~ 75岁,平均(40±10)岁。16例中Bentall+ MVR术12例,Bentall+ MVP术1例,Bentall+全弓置换+支架象鼻+MVP术1例,Bentall+ MVP+ CABG术2例。12例行二尖瓣置换术,其中11例用连续缝合法置换二尖瓣,l例采用间断褥式缝合方法置换二尖瓣。4例行二尖瓣成形术,均为二尖瓣前后交界的Key环缩。术后通过门诊就诊和电话询问进行随访。随访内容包括心功能、瓣膜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出院前行经胸心脏超声检查,出院后3、6、12个月各行1次超声检查,以后每年1次。结果 2例再次开胸止血。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给予抗感染治疗后治愈。无围术期及随访期死亡。随方1 ~19个月,平均(7±5)个月。无瓣膜相关并发症。随访期全部患者心功能(NYHA分级)为Ⅰ~Ⅱ级。4例行成形术者中2例二尖瓣房侧微量反流,术后平均随访5个月,随访过程中无进一步发展,患者亦无不适症状。12例二尖瓣置换术者中,1例出院前经胸心脏超声发现二尖瓣短轴9点位收缩期左房侧瓣环外少量反流信号,术后随访过程中无进一步加重。结论 对主动脉根部病变主动脉瓣环扩大合并二尖瓣病变者,经主动脉瓣口行二尖瓣手术,是一种可行的手术路径。
其他文献
目的 总结50例成人心脏外科术后体外膜肺治疗的临床经验,并尝试确定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方法2004年至2008年,50例心脏外科术后病人接受体外膜肺治疗.记录病人基本资料,体外膜肺建立时的临床特征,并发症及院内死亡比例,以逻辑回归计算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果38例病人脱机,33例出院,生存比例66%.经逻辑回归计算,体外膜肺建立前的乳酸水平为院内死亡的预测因子.结论体外膜肺可治疗心脏手术后顽固性心
病人 男,39岁.右下肢深静脉血栓间断行抗凝溶栓治疗近1年,但逐渐出现腹水.2005年9月行肠-房人工血管转流术,症状缓解9个月后再次出现腹水.行人工血管内旋切术,3个月后再次堵塞.2007年6月行左肝静脉支架置入,2个月后支架堵塞(图1),病人出现大量胸水并将后纵隔推向左侧(图2),平卧困难。
患者男,41岁。肾移植术后9年余,发热2周。查体:双肺呼吸音粗,左下胸部叩诊呈实音。胸部增强CT(图1):右上肺尖后段、左上肺尖段见斑点状、条索状高密度影;左下肺脊柱旁分叶状团块影,密度欠均匀、边界清,约7.0 cm×5.7 cm×8.5 cm,增强后见不均匀强化,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连续3次痰涂片查抗酸杆菌均为阴性,经抗炎对症治疗后体温、血沉控制正常。2010年7月全麻下行左肺下叶切除、左肺上叶
近十年来,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病人年龄越来越大,病情越来越重.虽然手术病死率已明显降低,但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仍在20%左右,导致术后ICU时间延长,医疗费用的增加和ICU床位的短缺.因此,研究ICU时间延长危险因素,对术前风险评估、合理安排手术和分配各种医疗资源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关于心脏手术后ICU时间延长的危险因素分析,仅有少数而且限于心脏瓣膜手术[1].关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病死率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室间隔缺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73例室间隔缺损病人,合并膜部瘤形成35例,其中21例膜部瘤合并多处破口.所有病例采用胸骨旁小切口,置入等边封堵器闭合VSD.术中TEE监测封堵过程,引导封堵器的放置,术后即刻评价疗效.术后1年采用经胸超声心动图(TTE)跟踪随访.结果 73例在超声心动图监测引导下置入封堵器均获成功,术中即刻用经食管超声检查显示,9例封堵器边缘仍
目的 探讨支气管内超声引导针吸活检术(EBUS-TBNA)在肺癌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2009年9月至2010年2月,52例胸部CT均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1.0 cm肺癌病人经EBUS-TBNA检查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EBUS-TBNA检查证实纵隔淋巴结转移(阳性)者41例,未见纵隔淋巴结转移(阴性)者11例.阳性者放弃手术,予以化疗.阴性者接受胸腔镜或开胸手术,行肺叶切除或肺楔形切除
2006年2月至2010年10月我们连续用胸腔镜行食管下段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47例,现总结报道如下.资料和方法本组中男24例,女23例.年龄16~78岁,平均(41.0±17.1)岁.吞咽困难病史0.1~40.0年,平均病程(7.1±0.6)年.术前注射过肉毒素6例,球囊扩张9例,注射肉毒素+球囊扩张3例。
目的 探讨同时性多原发食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收治的32例同时性多原发食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全组食管双原发灶30例,三原发灶2例,共66个病灶,其中位于颈段22个,胸上段10个,胸中段19个,胸下段15个.66个病灶中,鳞癌65个,腺癌1个.32例中术前确诊26例.3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4例行探查手术,1例行姑息切除手术,余27例行完全性切除
病人男,38岁.活动后胸闷、心悸3个月.1992年曾因巨大先天性冠状动脉瘤右心房瘘行瘘结扎、冠状动脉瘤大部切除术[1].查体:血压140/90mmHg(1 mm Hg=0.133kPa),脉搏84次/min.胸部正中可见手术瘢痕.经胸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末前后径6.3 cm,右心房(RA)明显增大,上下径10.0 cm,左右径5.8 cm;升主动脉内径3.3 cm;主动脉窦部增宽至5.5cm,右
2008年2月以来,我们收治胸骨肿瘤病人6例,采用自体骼骨植骨和钛板内固定治疗效果良好,现总结报道如下. 资料和方法 本组6例中男4例,女2例.年龄22~68岁,平均42.2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