弯木也是材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q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木出于幽林,弯木也生其中,不求棵棵參天,只为因材施用。
  来到林中的许多人,对高耸挺拔的大树总是投去敬仰的目光,甚至拍一拍树干,赞叹地说声,好树啊!直树参天,可敬可爱,成梁锯板,用途广泛。但是,偌大的林子,多种多样的树木又是千姿百态,歪脖子扬梢,弓背又弯腰的怪木,看了之后不仅称奇叫绝,更有用武之地。在北方,传统木质结构的房屋,横跨于南北,起着骨干作用的大柁,就由粗壮的弯木担当,而且弓背必须朝上,才符合建筑学理论。耕地所用犁杖的主身,就要选取后身高弓,前身平直的木材才能制成。光有犁还耕不了地,还得需牛拉犁,而套在牛脖子上的牛鞅子(类似驴夹板)的木料更是难找,因为牛鞅子的形状几乎要成三角形。说到这儿,人们明白了,直木是材,弯木也是材。
  木以直弯高矮为林,人以美丑良善为群,自然规律形成,人为改变难行。办公室里养一棵玉米兰花,早晨上班收拾已毕,坐下来正要处理日常工作,待双目直视于花时,发现绿叶下面一片粉白色的影子,我以为是枯叶呢,即上前探详,原来在花叶的隐蔽下生出一根弯曲的剑,开了两朵鲜艳的花,心想弯腰的花不好看,即找来一根木棍插入花盆,本想用布带将花剑绑在棍子上让她慢慢伸直,谁料想,双手刚一到位,只听花的脖颈咔嚓一声折断了,一朵珍奇的花毁于我的贱手之下。如果不是这样,这株姿态奇特的花,没准更有观赏价值呢,好心办了错事。
  花木如此,人也一样。每到中考、高考结束了,到处都可听到家长为孩子们升学焦急与企盼的倾诉声。有的说上二本,有的说去复读,有人去天津,有人去衡中,反正大伙都一股脑儿地想往“名校”这条道上奔。数理化固然重要,但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学进去,学得好,而不会数理化的人,又并非什么都不行。那些很有个性或特长的孩子,对数学、英语很可能一点兴趣都没有,你非硬掐脖,一定要改变他已养成的习性,那只能和我要拉直玉米兰一样适得其反。
  当今逼着孩子圆自己梦的家长不在少数,可是由于你自身文化素养和生活环境的局限性,没能使孩子自幼养成勤学苦读的良好习惯,待木已弯曲,再费力求直,肯定事与愿违。为此而引发的悲剧,警示人们还不如顺其自然,按照孩子自己的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事业,也一样会赢得社会的认可。其实,有很多奇才、怪才乃至发明家就是一些没有高学历的人。说实在的,绝大多数考生是进不了名牌大学的,考不上名牌,甚至没能考上大学的孩子,不一定是庸才,他们自己的特长如果充分发挥,有可能是那些硕士、博士所学不来的。歌唱家、魔术师、说相声、演小品的又有几个是名牌大学毕业的呢?
  直木固然好,但它只是通用材料,随处可取,而弯木待到急需时很是难找。湖南一位朋友的孩子,学习不好,没考上大学,但他能用鼻子吹唢呐,上了中央电视台,全国有名。同乡老石的孩子学习也不行,初中毕业时,老石问孩子,你不愿意学习,想干啥?孩子说,我想玩,老石说,那好吧,他让小石上了当地的一所体育学校,打篮球。小石毕业后,被某局录用,经常代表局篮球队出征迎战,如今,奖牌、奖金收获颇丰。
  这里并非鼓吹“大学无用论”,而是说大学固然重要,可在现阶段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能如愿以偿地考上理想的学校。在奔向“名校”的长跑线上有的学生可能是落伍者,但在其他的比赛项目很可能会夺得冠军。
  泱泱大国,人才济济,研究生如直木一样随处能找,而那些有“一招鲜”的人,就像特需的弯木很是难寻。
  “天生我才必有用”,无论是直树,还是弯木,只要有用武之地,即可称材(才)。
其他文献
最近,网上流传一段《困难户拒绝扛着摄像机的扶贫,硬是赶出家门》的视频:一位中年妇女不让几名抱着被子、拎着米和油、拿着小桌凳子的扶贫干部进家,边喊“你拿走,拿走,我不要,不要”,边气呼呼地把他们推出家门,一副窘相的扶贫干部疑惑不解:“这是为啥呢?咋说的?”  “你拿走,我不要”这种事,自古就有!《礼记·檀弓》载: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饿者而食之。有饿者,蒙袂辑屦,贸贸然而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
期刊
上个世纪80年代,有一阵报章上宣传老一辈革命家事迹的力度很大,其中时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副书记和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的章蕴大姐的事迹给我留下的印象就很深,特别是她的“双担”精神。  何谓“双担”?这还要从章蕴大姐的一首词谈起。  1982年6月,章蕴大姐的丈夫李耘生烈士殉难50周年之际,章蕴大姐特地带着子女从北京来到南京雨花台烈士墓前,沉痛悼念为革命献出生命已50载的亲人。祭奠归来,她心潮澎湃,
期刊
冬夜夜长,雨雪霏霏,友人刘君,冒雪来访,品茗闲坐,见我手捧《汉书》,很感兴趣,便与我聊起了王昭君来。  刘君说,汉高祖刘邦时代,匈奴南侵。高祖连年征战,实在无力抵御匈奴铁骑,秦始皇修的长城再长,也挡不住胡马度阴山。什么招都没了,也只有劳驾美女了。刘邦用美女换和平,还找了个体面的说法叫“和亲”。当然,美女还不能是民女,必须是公主。好在刘邦有的是“女儿”,为了保自己一家江山,刘邦什么不能送!到了汉元帝
期刊
征和二年(公元前91年)五月,五十五岁的司马迁,接到好友任安狱中求救信。几年前,自己为李陵兵败降匈奴发声,罹难入狱的情景如在眼前。彼时,亲人“家贫,货赂不足以自赎”;朋友“交游莫救,左右亲近不为一言”!自己除了“深幽囹圄之中”,有“谁可告诉者”?  此时,司马迁本可直告任安,自己不能也不敢涉足,与“巫蛊”事件有关的太子案。可他“憨”劲儿上来,偏要给任安上课,“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期刊
“人走茶凉”寓意为:人情淡薄,世態炎凉,时过境迁,物是人非。就是说。当你离开原来那个地方,你在那儿的关系也就淡化了。当下,什么人对这句话感受最深?说这句话最多?毫无疑问,肯定是某些在岗位上退下来的领导干部。  某些领导干部在任时,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呼风唤雨,一言九鼎,颐指气使,溜须拍马者众;吃饭有人请,喝水有人倒,出门有人随,车门有人开,烟酒有人送,兜子有人提,家中更是门庭若市。而一旦从领导
期刊
一踏进2018农历春节的门槛,迎面传来“汪汪”两声叫。同牛“哞哞”,羊“咩咩”,猫“喵喵”一样,“汪汪”是大者为犬小者为狗的“专属音区”。又因为“汪”“旺”同音,“汪汪”“旺旺”,遂有“狗叫旺运”之说。  时序更替,鸡去狗即来。不过,狗年说狗,可不仅是“狗叫旺运”这一个话题,更有关于狗患等种种麻烦,特别是在北京称“聊天儿”、东北叫“唠嗑”的闲话之中。  瞧瞧,说起这社区四邻“扯闲篇节目”,笔者同社
期刊
近日整理旧物,偶然发现自己曾经的日记本,打开来细细品读回味,发觉满满的正能量,有对困难的百折不挠,有对阴暗的决不妥协,有对未来的执着追求等等,与现在的自己相比,精神状态截然不同。  在生活中,我们常为了“柴米油盐”而摸爬滚打、绞尽脑汁,为了鸡毛蒜皮的事而斤斤计较、劳心劳力,经常艳羡他人能“拼爹”“拼爷”轻而易举获得了成功,而怨恨自己投错了胎只能“拼命”。于是一有机遇就一哄而上,一发现成功就扎堆模仿
期刊
一年一度的体检结束,坐在餐厅享受热乎乎的早餐。一杯牛奶下肚,脑子里突然冒出个怪念头——我做过精神体检吗?似乎从来没有过。于是,我索性在大脑里跑开野马,强迫自己做了番精神体检。  来到华中精神体检中心。先来抽取精神的血液,当护士的针扎进去时,微微有点疼,不过时间极短。只是结果要等到一周后才能看到。  接下来是外科。我站上测量精神的体重秤,看看自己的精神长得到底有多高、多重,我紧盯着上面显示的数字,担
期刊
近日,与几位年过花甲的文友品茗闲聊,当聊到文学创作话题时,创作态度一向严谨的老王感叹道:“本老汉平均一天能写千把字,就心满意足了。最近看到一些网络作家,每天能写一万多,真是天差地别、自叹不如呀!”老王话音刚落,老李接着话题:“从创佑圭度讲,咱差不多是人家的十分之一。可是,从经济效益角度讲,怕是还不如人家的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呢。”这话不假,个别日码万字的“快枪手”,不是早已荣登“中国网络作家富豪榜”
期刊
“地铁上老人逼生病小孩让座”,“因嫌让座慢,大爷公交上狂揍学生”,“怀孕女子拒绝老人要求让座遭打骂”,“老汉乘公交要求女子让座遭拒后坐其大腿上”……媒体此类报道所见不鲜。这也太“油腻”了吧!  “油腻中年男”,是作家冯唐发明的一个词。其表现据说有10样之多,如不修边幅、肚腩隆起、油腔滑调、吹嘘往事、停止学习、给人添堵、当众谈性等。  不独中年,老年人更要避免油腻。中年人油腻了,还有大把时间清除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