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年初二,中国北方下了新年里的第一场雪。按照习俗,这天是回娘家的日子。在北京生活的吴倩和丈夫井亚州吃过早饭,就带着儿子小雨登上了开往天津娘家的高铁。这两座城市相距仅100多公里,只需半个小时。
车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快到天津时,雪已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下了车,吴倩一家就朝离车站不远的姥姥家走去。今天,另外6个小家庭也要从各处聚到这里。
在他们到来之前,父辈们已经早早忙活起来。屋内被打扫一新,窗上贴着天津过年特有的红色吊钱,阳台上摆放着一盆盆花草,厨房里传出滋滋的声音和烹旺的香气。吴倩一家的到来顿时让屋内热闹了不少。问候声、拜年声,孩子的欢笑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19口人就全部到齐了。
吴倩的姥姥牛玉清出生于1926年,她有4个孩子。吴倩的妈妈李润萍排行老三,姐姐李润娥、哥哥李建铎和弟弟李建辉都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孩子们还年幼的时候,牛玉清的丈夫就去世了。爱人过早离世,子女尚未成年,加上社会物资匮乏,让这个家庭经历了最为困苦的时期。“父亲在我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长大很不容易。”大哥李建铎至今回忆起家里早年的生活还会红了眼眶。
就是从这时起,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长子的责任,“代替父亲照顾好家里,多帮母亲分担家务。”而弟弟妹妹也对大哥特别信服,把他当作家里的“主事人”。直到现在,大家庭的一些事项还是由大哥来操持和协调。
与西方家庭的成员平等不同,中国家庭中的成员问有着隐秘的“等级制度”。而这种等级一般由辈分和年龄决定。因此除了父母,大哥在同辈人中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威严。
在这种关系下,“尊老爱幼”“父慈子孝”成为维系中国家庭的道德准则。年长者对年幼音有照顾的责任,年幼者对年长者则需要孝顺和尊敬。这一准则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在李家兄妹各自成家后,大家仍旧每个周末都会到母亲家中探望。后来这个习惯渐渐成为了雷打不动的“家规”,并一直延续到第三代。
在李建铎29岁时,儿子李鹏出生了。同年,妹妹的女儿吴倩也呱呱坠地。第三代的队伍日益壮大起来。当时大姐的儿子李涛已经6岁,是第三代中的大哥。而第三代中最小的是老四李建辉的女儿李莎。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三代都是各家的独生子女。虽然不像父辈一样有着亲生的兄弟姐妹,但因为从小就在家庭聚会上经常见面,彼此感隋很深厚,和老人也十分亲近。
作为这一代的长子,李涛理所当然地负起了大哥的责任。在李莎的记忆里,从小到大自己和其他兄妹都一直受到大哥的照顾。在国外留学的十年间,李莎经常会收到大哥的短信,询问她最近的生活是否顺利。
而对奶奶,李莎更是有着特殊的情感。她还记得有一次回国后去奶奶家探望。临走时,奶奶特意起身走到茶几旁,从果盘中挑出一个破了点皮的苹果塞给她说,这是磕头磕来的,你一定吃了。
“后来我还听说,前一晚奶奶突然从睡梦中惊醒,问是不是孩子回来了?”想起这些,李莎很有感触,“奶奶虽然快90岁了,但对每一个孩子她始终都是牵挂的。在外十年,应尽的孝欠下太多,我只能尽我所能去偿还。”
李莎的归国让这个家庭有了更多团聚的机会。更让人高兴的是,李家的第四代也正慢慢成长起来,这个大家庭开始跨入“四世同堂”的行列。
可以说,“四世同堂”一直是中国人的家庭理想:祖孙四代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诠释了人们所追求的家庭和睦、幸福长寿、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四世同堂”已和古时有所不同。
随着家庭成员数量和居住环境等变化,四代人共处一室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少,传统大家庭正向现代“三口之家”转变。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每户家庭有5.3人以上,但到2012年已缩减为3.02人。
尽管“四世同堂”的结构已有些松散,但其所承载的家庭理想并没有改变。90%的中国老人仍然住在家里而不是养老院,子女也将照顾老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李家的第四代出生以后,周末探望的家规还在延续。目前这一代中,最大的不过6岁,最小的只有2岁,但只要来到太太家,小家伙们都是最先跑去向太太问好,年纪小的更是要在太太身边依偎很久。而太太每每看着这些孩子,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也许在中国人心中,只有当十几口的大家庭欢聚一堂,为做一桌父母爱吃的饭菜而忙碌,或共同围坐一起,抱着儿孙翻看泛黄的老照片时,才是“家”的完整概念。
车窗外的雪花纷纷扬扬,快到天津时,雪已经变成了淅淅沥沥的雨。下了车,吴倩一家就朝离车站不远的姥姥家走去。今天,另外6个小家庭也要从各处聚到这里。
在他们到来之前,父辈们已经早早忙活起来。屋内被打扫一新,窗上贴着天津过年特有的红色吊钱,阳台上摆放着一盆盆花草,厨房里传出滋滋的声音和烹旺的香气。吴倩一家的到来顿时让屋内热闹了不少。问候声、拜年声,孩子的欢笑声不绝于耳。不一会儿,19口人就全部到齐了。
吴倩的姥姥牛玉清出生于1926年,她有4个孩子。吴倩的妈妈李润萍排行老三,姐姐李润娥、哥哥李建铎和弟弟李建辉都出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
在孩子们还年幼的时候,牛玉清的丈夫就去世了。爱人过早离世,子女尚未成年,加上社会物资匮乏,让这个家庭经历了最为困苦的时期。“父亲在我1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拉扯我们长大很不容易。”大哥李建铎至今回忆起家里早年的生活还会红了眼眶。
就是从这时起,他逐渐意识到自己作为长子的责任,“代替父亲照顾好家里,多帮母亲分担家务。”而弟弟妹妹也对大哥特别信服,把他当作家里的“主事人”。直到现在,大家庭的一些事项还是由大哥来操持和协调。
与西方家庭的成员平等不同,中国家庭中的成员问有着隐秘的“等级制度”。而这种等级一般由辈分和年龄决定。因此除了父母,大哥在同辈人中意味着更多的责任和威严。
在这种关系下,“尊老爱幼”“父慈子孝”成为维系中国家庭的道德准则。年长者对年幼音有照顾的责任,年幼者对年长者则需要孝顺和尊敬。这一准则通过言传身教代代相传,深深扎根于中国人的文化基因。
在李家兄妹各自成家后,大家仍旧每个周末都会到母亲家中探望。后来这个习惯渐渐成为了雷打不动的“家规”,并一直延续到第三代。
在李建铎29岁时,儿子李鹏出生了。同年,妹妹的女儿吴倩也呱呱坠地。第三代的队伍日益壮大起来。当时大姐的儿子李涛已经6岁,是第三代中的大哥。而第三代中最小的是老四李建辉的女儿李莎。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第三代都是各家的独生子女。虽然不像父辈一样有着亲生的兄弟姐妹,但因为从小就在家庭聚会上经常见面,彼此感隋很深厚,和老人也十分亲近。
作为这一代的长子,李涛理所当然地负起了大哥的责任。在李莎的记忆里,从小到大自己和其他兄妹都一直受到大哥的照顾。在国外留学的十年间,李莎经常会收到大哥的短信,询问她最近的生活是否顺利。
而对奶奶,李莎更是有着特殊的情感。她还记得有一次回国后去奶奶家探望。临走时,奶奶特意起身走到茶几旁,从果盘中挑出一个破了点皮的苹果塞给她说,这是磕头磕来的,你一定吃了。
“后来我还听说,前一晚奶奶突然从睡梦中惊醒,问是不是孩子回来了?”想起这些,李莎很有感触,“奶奶虽然快90岁了,但对每一个孩子她始终都是牵挂的。在外十年,应尽的孝欠下太多,我只能尽我所能去偿还。”
李莎的归国让这个家庭有了更多团聚的机会。更让人高兴的是,李家的第四代也正慢慢成长起来,这个大家庭开始跨入“四世同堂”的行列。
可以说,“四世同堂”一直是中国人的家庭理想:祖孙四代生活在一个屋檐下,诠释了人们所追求的家庭和睦、幸福长寿、多子多福、人丁兴旺。然而,现代意义上的“四世同堂”已和古时有所不同。
随着家庭成员数量和居住环境等变化,四代人共处一室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少,传统大家庭正向现代“三口之家”转变。据统计,上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每户家庭有5.3人以上,但到2012年已缩减为3.02人。
尽管“四世同堂”的结构已有些松散,但其所承载的家庭理想并没有改变。90%的中国老人仍然住在家里而不是养老院,子女也将照顾老人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
在李家的第四代出生以后,周末探望的家规还在延续。目前这一代中,最大的不过6岁,最小的只有2岁,但只要来到太太家,小家伙们都是最先跑去向太太问好,年纪小的更是要在太太身边依偎很久。而太太每每看着这些孩子,也是笑得合不拢嘴。
也许在中国人心中,只有当十几口的大家庭欢聚一堂,为做一桌父母爱吃的饭菜而忙碌,或共同围坐一起,抱着儿孙翻看泛黄的老照片时,才是“家”的完整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