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理论是解释目前高校学生各种不良行为的最佳途径之一。为了便于采用实证方法研究心理契约理论本身及其应用,有必要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理论中学生期望和教师期望这两个抽象概念进行操作化,即构建它们的指标体系。虽然指标体系构建的方法种类繁多,但大多数都属于主观法,因而缺乏公正性。本文按照客观数据为主、主观专业思想为辅的实证研究思路,既采用了古老的多元分析技术,也充分利用了结构方程模型新技术,充分地展示了抽象概念操作化的全过程(包括权重的分配技术)。
关键词:心理契约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的扩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滞后,客观上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其中高校学生学风的普遍滑坡表现得尤其突出。许多专家在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等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但都不能很好解释目前由于扩招导致学风明显下滑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雇员跳槽、消极怠工等对企业发展不利的现象。在高校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心理契约,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等,其中,笔者认为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契约对学生的行为影响最大。
(一)测量指标的确定与预测问卷设计
参照国内外有关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心理契约的问卷,主要有Rousseau(1990,2000)编制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陈加洲等人(2001)《我国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等,并分别与高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无结构访谈,对访谈过程中涉及的相互期望指标进行了归类,也采用了发放开放式问卷的方法,请一些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列出教师期望和学生期望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61个指标,其中学生期望指标34个,教师期望指标27个,然后编制了预测问卷。问卷中所有项目均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1表示完全同意,5表示完全不同意,0表示不确定,问卷中的项目以疑问形式呈现。
(二)预测问卷的检验
为了进行预测问卷的检验,从安徽某所高校中抽取一年级学生265名填写了预试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期望的34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3.0英文版。由于第12和19的因子负荷较小,即“上课时开着手机对你听课影响很不好吗?”和“你认为网络游戏对学生学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吗?”,故删除这两个项目。删除后重新编号,再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所有因子负荷均大于0.5,笔者认为问卷的效度总体来看是可以接受的,对该32个项目进行同质信度Cronbach’s Alpha的计算,系数为0.944,说明问卷的信度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三)被试情况
被试来自安徽省四所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四所高校分别是理科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科类的合肥工业大学、综合类的安徽大学和高职类的万博学院。总体是安徽省所有高等院校的全日制大学生,可看出四所学校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为降低成本,抽样单元为班级。抽样方法是按院系、班级分两个阶段进行多段抽样,院系按不等概率抽取,班级按等轴抽样法选取。资料的收集方法是自填问卷法中的集中填答法,从而进一步节省了调查时间、人力和费用,并且可获得高的问卷回收率以及保证问卷填答质量。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00份,回收率89%,经过资料的整理和录入,有效问卷1515份,有效问卷率达84%。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理论中,学生期望的最优指标体系应该是由学生品格、学习方式、学习技巧、学习理念四个维度和32个指标构成,其中学习技巧和学习理念对学生期望的贡献最大,即学生感知的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中,更看重的是比中学阶段的一般要求(品格、方式)更高的内容(理念和技巧)。教师期望的最优指标体系应该是由教师品格、教学方式、教学技巧、教学理念四个维度和24个指标构成,其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对教师期望的贡献最大,说明大学生对大学教师的期望主要在于教学本身。在此研究基础上可以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理论和应用做进一步研究,比如,讨论心理契约违背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心理契约内部相互影响情况、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等等。
实证研究的核心是数据,如果数据本身出问题就会严重影响结果。虽然本次研究的数据来自四所具有典型特点的高校,但毕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抽样,因此,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论是信度还是效度上都不会很令人满意。今后要想准确量化我国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在设计时就应该将所有高校分类,采用多段分层抽样方法获取数据。另外,测量指标的确定一定要紧扣上述的原则,以确保问卷质量。
虽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是属于主观方法,缺乏公正性。而该研究以数据为依据,主客观方法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点。通过对学生期望和教师期望这两个概念的操作化,完整地、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尤其是借助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新技术来构建指标体系,为今后其它抽象概念的操作化,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心理契约 指标体系 实证研究 结构方程模型
随着1999年高等教育的扩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的滞后,客观上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其中高校学生学风的普遍滑坡表现得尤其突出。许多专家在高校学风建设、影响因素等方面已经做了不少卓有成效的研究,但都不能很好解释目前由于扩招导致学风明显下滑的现象。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学者通过对企业与员工的心理契约问题的研究,很好地解释了雇员跳槽、消极怠工等对企业发展不利的现象。在高校中也存在形形色色的心理契约,如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等等,其中,笔者认为学生与教师的心理契约对学生的行为影响最大。
(一)测量指标的确定与预测问卷设计
参照国内外有关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心理契约的问卷,主要有Rousseau(1990,2000)编制的《心理契约调查问卷》,陈加洲等人(2001)《我国员工心理契约调查问卷》等,并分别与高校的一些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无结构访谈,对访谈过程中涉及的相互期望指标进行了归类,也采用了发放开放式问卷的方法,请一些刚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列出教师期望和学生期望的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了61个指标,其中学生期望指标34个,教师期望指标27个,然后编制了预测问卷。问卷中所有项目均采用李克特(Likert)五级量表的形式,1表示完全同意,5表示完全不同意,0表示不确定,问卷中的项目以疑问形式呈现。
(二)预测问卷的检验
为了进行预测问卷的检验,从安徽某所高校中抽取一年级学生265名填写了预试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为100%。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对学生期望的34个题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采用的统计软件为SPSS 13.0英文版。由于第12和19的因子负荷较小,即“上课时开着手机对你听课影响很不好吗?”和“你认为网络游戏对学生学业有很大的消极影响吗?”,故删除这两个项目。删除后重新编号,再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2,所有因子负荷均大于0.5,笔者认为问卷的效度总体来看是可以接受的,对该32个项目进行同质信度Cronbach’s Alpha的计算,系数为0.944,说明问卷的信度水平是可以接受的。
(三)被试情况
被试来自安徽省四所高等学校的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四所高校分别是理科类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工科类的合肥工业大学、综合类的安徽大学和高职类的万博学院。总体是安徽省所有高等院校的全日制大学生,可看出四所学校具有很好的代表性。为降低成本,抽样单元为班级。抽样方法是按院系、班级分两个阶段进行多段抽样,院系按不等概率抽取,班级按等轴抽样法选取。资料的收集方法是自填问卷法中的集中填答法,从而进一步节省了调查时间、人力和费用,并且可获得高的问卷回收率以及保证问卷填答质量。发放问卷1800份,回收1600份,回收率89%,经过资料的整理和录入,有效问卷1515份,有效问卷率达84%。
结论
根据以上分析,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理论中,学生期望的最优指标体系应该是由学生品格、学习方式、学习技巧、学习理念四个维度和32个指标构成,其中学习技巧和学习理念对学生期望的贡献最大,即学生感知的教师对自己的期望中,更看重的是比中学阶段的一般要求(品格、方式)更高的内容(理念和技巧)。教师期望的最优指标体系应该是由教师品格、教学方式、教学技巧、教学理念四个维度和24个指标构成,其中,教学方式和教学技巧对教师期望的贡献最大,说明大学生对大学教师的期望主要在于教学本身。在此研究基础上可以对高校师生心理契约的理论和应用做进一步研究,比如,讨论心理契约违背对学生行为的影响、心理契约内部相互影响情况、心理契约的形成过程等等。
实证研究的核心是数据,如果数据本身出问题就会严重影响结果。虽然本次研究的数据来自四所具有典型特点的高校,但毕竟没有进行真正意义上的随机抽样,因此,所构建的指标体系不论是信度还是效度上都不会很令人满意。今后要想准确量化我国高校师生心理契约期望,在设计时就应该将所有高校分类,采用多段分层抽样方法获取数据。另外,测量指标的确定一定要紧扣上述的原则,以确保问卷质量。
虽然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数都是属于主观方法,缺乏公正性。而该研究以数据为依据,主客观方法相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上述缺点。通过对学生期望和教师期望这两个概念的操作化,完整地、系统地介绍了如何采用实证研究方法,尤其是借助了结构方程模型的新技术来构建指标体系,为今后其它抽象概念的操作化,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