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针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wa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应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及其临床疗效。方法 2006年——2012年对25例BENNET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4-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无再脱位及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结论 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技术安全可靠,疗效满意。
  【关键词】 BENNET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克氏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34-02
  BENNET骨折,即第一掌骨基底骨折合并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或全脱位[1],临床上比较常见,治疗方法有闭合复位石膏、弧形夹板外固定及骨折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我院于2006年——2010年对25例BENNET骨折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技术可靠,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25例,右16例,左9例,男23例,女2例,年龄25-58岁,平均38岁。受伤原因:击物致伤12例,摔伤8例,车祸伤5例,均为闭合伤,受伤到治疗时间在4小时至15天,平均6天,其中7例在他院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4-10天后转入我院治疗。25例X光片均显示第一掌骨基底骨折,骨折线通关节,在尺侧有三角形骨块。第一腕掌关节半脱位者18例,完全脱位者有7例,第一掌骨基底均向桡背侧移位。
  1.2 手术方法 臂丛麻醉后,上气压止血带,在第一掌骨背侧中远1/3至第一腕掌关节背侧做一弧形切口,于拇长伸肌腱及拇短伸肌腱之间,切开深筋膜及关节囊,清除关节内积血或机化组织,暴露关节面及骨折线,牵引拇指,并向尺侧按压第一掌骨基底骨折远端,使骨折解剖复位,关节面平整,将一枚Φ1.0mm克氏针垂直于骨折线,贯穿第一掌骨及骨折块中心,打入第二掌骨或腕骨中,再纵行穿1枚Φ1.2mm克氏针斜形穿入第一掌骨及基底关节面打入大多角骨,冲洗,以3/0肌腱缝合线修复关节囊,逐层缝合皮肤,术后用石膏托固定患手于伸腕伸拇指外展位。
  1.3 术后处理 术后常规抗生素静脉滴注3-5d,术后2周拆线,术后4-5周拆除石膏,术后6-8周拔针,开始功能锻炼。
  2 结果
  本组病历术后随访4-12个月,平均随访6个月,骨折愈合时间6-8周,未发生骨折不愈合。经系统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3个月后,患手功能均达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发生骨性关节炎及关节再次脱位。
  3 讨论
  3.1 发病机制 BENNET骨折属关节内骨折,极不稳定。第一腕掌关节是由第一掌骨与大多角骨构成的鞍状关节,灵活而稳定。当第一掌骨处于轻度屈曲位,受到纵轴或扭转的暴力作用时,暴力沿第一掌骨干传导至基底部,又由于大鱼际肌、拇长展肌和拇长屈肌的牵拉,产生桡侧方向的力,使掌骨基底发生关节内骨折脱位[2],在尺侧基底部形成一个三角形骨块,该骨块一般小于基底部关节面的1/3。由于第一、二掌骨间掌侧和背侧斜韧带对第一掌骨基底的牢固附着,使骨折的近折块留在原来的位置,继续保持与大多角骨的位置关系,而骨折远侧端向桡侧和背侧移位[3]
  3.2 本术式优点 BENNET骨折治疗有闭合复位外固定及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2種方法。闭合复位先将拇指做纵向牵引,然后压迫第一掌骨基底而将拇指外展复位,较易成功。但在上固定时或固定期中因骨折极不稳定,极易发生再脱位[4],致愈合在不良位置上。若不能及时手术矫正,后期可发展为创伤性关节炎及陈旧性关节脱位,严重影响关节功能,给患者带来巨大痛苦。
  相比闭合复位外固定治疗,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效果满意,优势明显:①关节内骨折可在直视下操作复位,故只要操作正确,一般均可达到骨折解剖复位,大大降低日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②克氏针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较单纯石膏或夹板外固定牢固可靠,术后骨折不易移位。只要去除内固定后系统行康复治疗及功能锻炼,患手功能均可达正常或接近正常,不会影响患者日常生活。
  3.3 手术操作注意事项 本术式为第一掌骨至腕背部切口,手术时应避免损伤头静脉、桡神经浅支分支及桡动脉腕背支。切开关节囊剥离时,骨膜及关节囊勿剥离过大,以免影响血运,致骨折愈合时间延长。穿克氏针固定尺侧骨块时,克氏针不宜过粗,一般以Φ1.0mm为宜,且尽可能一次固定成功,避免反复多次穿针固定,以免尺侧骨块发生再折。2枚交叉克氏针穿针时,都应尽可能一次固定成功,可减少并发症发生,这对手术操作者有一定的技术要求。
  通过本组病例,我们认为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BENNET骨折,依赖熟练的手术技巧,严格的无菌操作和系统的功能锻炼,可获得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1]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6.
  [2]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6.
  [3]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6.
  [4] 顾玉东,王澍寰,侍德.手外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368.
其他文献
合成了四个龙脑基β-二酮Fe(Ⅲ)络合物,并用它来催化苯乙烯类化合物在氧气和2-乙基丁醛作用下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在25~30℃下,反应获得较高的化学产率,得到的手性环氧化合物的ee范
合成了反式-9,10-二氢-9,10-二乙基蒽-11,12-二羧酸(EADA)及其与硼酸共同构建主体晶格的正四丁基铵阳离子管状包合物(n-C4H9)4N^+ C18H13O4^-·B(OH)3(1)和(n-C4H9)4N^+C18H13O4^-(2),并通
【摘要】 目的 探讨青光眼滤过手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3月——2011年8月行滤过性手术72例(75眼)患者,对术后发生浅前房、前房积血、虹膜睫状体炎、滤过泡不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滤过术后18只眼出现了并发症,并发症包括浅前房8只眼,占10.6%,前房积血4只眼,占5.3%,虹膜睫状体炎3例,占4%,滤过泡不形成3眼,占4%。对并发症采用加压
用密度泛函(DFT)方法在B3LYP/6-311G(d,p)水平上对N-磷酰化氨基酸生成五配位磷酸羧酸混酐(IMCPA)反应中手性氨基酸残基侧链的立体化学效应进行了研究.模拟了氨基酸残基上羧基氧原子
用冷冻升华法制备了浓度为1×10^-4和2×10^-5g/mL的单链无规聚苯乙烯(a-PS).利用FTIR测试方法,测定a-PS在等温处理时红外吸收峰的时间依赖性与温度依赖性,研究样品中链缠
用水热法以5-硝基间苯二甲酸和吡啶为配体合成并培养了Co(nip)2(py)2(H2O)2的单晶.对单晶进行了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差热分析和热重一微商热重分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性,46岁,居民,因胸骨后疼痛1天,就诊荔波县人民医院。1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骨后疼痛,牵涉到两侧胸部及上腹部,偶放射到后背部,伴胸骨后烧灼样不
目的探讨影响人工流产术后残留保守治疗(米非司酮治疗)的相关因素。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143例人工流产术后残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四个组:A、B、C
选取2004--2013年通过福建省审定的134个中、晚籼杂交水稻品种为试材,分析福建省中、晚籼杂交稻品种的品质现状。结果表明,福建省近几年新育成并审定的中、晚籼杂交水稻品种中,
Ⅱ优125是福建省南平市农科所用Ⅱ-32A与恢复系南恢125配组育成的杂交中晚籼组合,具有适应性广、高产、稳产、增产潜力大等特性,适宜在长江中下游区域作一季中稻栽培,于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