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研究

来源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tong03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此篇文章对居住区的公共建设展开了粗略的探究,发现了传统的居住区的公共建设规划设计规范有着一定的不足,需要进行升级和完善。本文比较全面地对现行的公共建设规划设计规范展开了研究,给居民居住区的公共建筑提供较为完善且科学妥当的规划设计。
  [关键词]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居住区
  引言
  文化价值以及民主理性可以在公共建筑上显现,让居民可以在自己所住的地方就能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博大精深,给居民的生活注入了新的血液。在开展居住区规划设计的时候,不能忽视公共建筑的规划设计,两者都极为重要。要使公共建筑科学合理的建设,离不开规范的公共建筑规划设计。本篇文章将居住区的公共空间的设计方案的可发展性和延续性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并且这个理论和设计方案的应用有一定的延续性,且将居住区在发展时应用的效果展开联想。
  1、居住区公共建筑概述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是居住区公共建筑对应的建筑形式,居住区的公共建筑可以充分的体现小区的整体面貌、生活水平,居住区的公共建筑配置水平是判断居住区文明与居民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居住公共建筑是居住区这个有机的整体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同时也是城市公共建筑的关键内容。一般情况下,居住区的公共建设能分成居住小区、组团、居住区三个级别。在这三个级别当中服务半径为400m-500m的是居住小区级,公共建筑服务半径为800m-1000m的是居住区级,公建服务半径为150m-200m的是组团级。如今,可以将居住区建筑形式与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下面的几个类型:
  (1)商业服务类:形式包括餐饮建筑、医疗服务机构、零售商店、超级市场、农贸市场、邮电所、储蓄所等公共建筑;(2)教育配套类:包括中学、小学、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的公建形式;(3)管理与邻里交往类:主要包括老年活动中心、会所、居民活动中心等公建形式,现代社会通常以综合性居住会所来表现;(4)市政公用类:主要包括路灯管理中心、消防控制中心、天然气调压站或煤气、垃圾收集地点、水泵房、变电所、公共厕所自行车库等公共建筑形式。
  2、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比较分析
  2.1传统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传统的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对小区的建设与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都得以提升,依照以前的居住区规范设计规范,建设公共服务设施正一步一步的暴露出缺陷;首先,现代居住区逐渐住宅商品化,出现了居住空间分异情况,小区依照类型特征构成了各不一样的公共服务设施,在建设这些设施时没有对应的指导标准,所以它的规模大小与使用情况之间有着偏差,会使得社会的资源浪费,同时也给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其次,中国改革商品经营体制,传统相对较大规模的商业设施不那么容易分割,显现出闲置的现象,与此同时大部分小区的私人商户把底层住宅变成各式各样的门面房;第三,社区服务与家政服务事业的社会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居民的休闲时间提高了,但是服务设施不健全,不能服务到广大的居民;第四,中国自实施计划生育这一政策,儿童的比例有了明显的下降,与之相反的是老年人的比例,如今这个社会老龄化的现象比例比较严重,造成了中小学以及幼儿园的设施闲置的后果,然而老年人面临的却是服务设施不足的情况。
  2.2现行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现行的居住区公共建筑设计规范未将传统的规范进行本质的改善。只是对部分进行了改良。在一定的程度上级别不一样的居住区的上限有所提升,这是在分级规模控制上的大体走向。其适应了家庭核心化的发展态势,一定程度上使每一户的平均人口数量降低了;改变把行政管理类设置为独立的类别,丰富社区服务的种类,使其适合如今公共建筑的需要,这是在行政管理上需要完善的问题;扩大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按照居住区的类型与地域差异,再运用完美的规划设计来制定居住区的实际规模。
  3、现行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的具体分析
  3.1商业服务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金融邮电、医疗卫生、商业服务为商业服务三大经典配套公建类型。任意一类中的种类都有很多,相对于传统规范来说,它不仅看重公共建筑的商业性,而且注重公益性,所以它显得更为全面。在现实生活中,公建规划设计经过不断的尝试和改进,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在商业服务设施中的重要地位,所以,在对现代化公建设计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任何企业的最大动力支持都离不开盈利,商业服务类公共建筑也不例外,因此,进行规划设计的时候,对于建筑形式的内容,无需太过复杂,主要考虑其综合规模和分布,在保证公共建筑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满足居民的日常需求,为居民,也为公建的利益取得互利共赢。
  3.2教育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和标准,现代化建筑中,有大批中小区级千人控制指标,根据建筑设计的不断完善,依照不同的环境和设计标准,现今已减少了建筑面积和用地面积。千人指标要考虑的不仅仅是地区的环境因素,还要对当地教育部门的相关规定和条例进行结合,然后对建筑设计进行协调改进。随着时代的发展,建筑设计规范设计整体表现为弹性原则,为了保证公建赢利性最大化,如果周边教育类设施相同的可以去除;但如果周边设施不够,可适当补齐。要保证公建质量和提高对居民的服务质量,增加相应设备或项目。
  3.3管理与邻里交往类公共建筑规划设计规范
  社区服务、文化教育等是管理和邻里类公建规划设计规范这类公共建设包含的内容,一方面,增加小区的健身设施,才能更好地反馈真实的社会发展现象以及提高了居民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扩建社区服务中心,让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升,可以更好地增加居民的归属感。可识别性是公共场所的基本属性,其拥有指定的公共场地。一方面,公共建筑和周围环境的绿化需跟其他小区的区别开,这可以提高居民的归属感;另一方面,居住区的风格与公共建筑的风格要一致,公共建筑的尺度要控制得当,可以创造出更好的居住环境。
  3.4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便利性规范
  公建规划设计要达到服务舒畅、出行顺畅的要求,所以这方面的规划设计更多的体现在便利性要求。根据对小区情况的大概分析来布置出行线路。而在现实生活中,设计线路时应使路线无回头路,尽量保持路线的流畅性,因为现今大多数居民的生活路线都包括家、学校、农贸市场和公交站点。举一个设计得比较优异合理的例子:在居住区出入口布置商业类型的公建,既可以为商店增加利益,也可以使居民的出入变得更为便利。当然,除了出行便利外,也需尽量满足人们的娱乐需求,其中对距离的长短并无太多要求,比如在环境较好的位置或小区中心布置儿童游乐场所、活动中心、广场绿地等。
  3.5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的整体性
  第一,要求服务设施配置和小区的规划结构配置一致,也就结构的一致性,保证居民生活空间有一定的层次感;其次,绿地、住宅、道路等居住环境的组成因素和公共建筑在建设以及布局等方面能够相互协调,这两点就是整体性规范包括的内容。
  综上所述,将居民居住区的公共建设规划设计规范进行全面的探究,从中能够看到国家规范的逐渐进步,符合了社会生活发展的需求。有关的规划设计人员也应该对居住区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与情况展开探究,为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居民生活品质的提升尽一份力!
  参考文献
  [1]王仲谷,邓述平.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杨倩,安法立,温德军.居住区公共建筑规划设计问题探讨[J].世界家苑,2013.
  [3]孫莉莉.浅论居住小区公共建筑设计研究[J].房地产导刊,2009。
其他文献
因为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也受到程度不同的干扰,经过不断调整与完善的国际经济关系呈现出更加错综复杂的态势.而伴随着新时期国际财经合作的展开,我国不但加大
期刊
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企业管理的全过程,渗透到企业文化的方方面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企业文化是全体员工实现价值最大化的文化。如果企业文化建设不加强,企业的思想政
患者男 ,66岁。有高血压病史 3年 ,因头痛、呕吐 2小时入院。查体 :Bp2 8/ 11k Pa。呈昏睡状态 ,颈部有抵抗感 ,双肺呼吸音粗 ,心率 110次 / min,律整 ,无杂音 ,巴氏征 ( +)
各位业界朋友、女士们、先生们、您们好!今天很高兴在“2013年海峡两岸及港澳地区会计师行业交流研讨会”与您们讨论“文化·品牌”这个题目。我将会以五个部份来讨论,分别是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路桥工程建设规模也越来越大,进而增加了程施工的难度。作为路桥工程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过渡段施工过程中必须重视其处理方式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路桥施工的质量,还能实现其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本文主要对路桥过渡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施工技术的应用及相应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路桥过渡段;技术应用;问题;措施  随着高等级公路的大量建设,虽然管
期刊
一、第二届理事会的工作回顾rn九年来,资产评估行业经历了脱钩改制、政府主管部门变化、行业管理体制变动、中评协合并分设等历程,行业的内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200
1995年6月以来,我们采用大剂量联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患者52例,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建筑行业的发展,但是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建筑工程项目质量要求日益严格。建筑工程质量对于施工技术有着决定性影响,因此,为了保证建筑工程
The Development Plan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appraisal profession,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development, objectives and goal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