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小组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包括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表现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而作为必修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基于此认识,我们建设了废纸再生室,并以此为平台,进行学科统整学习,研发了《废纸的美丽蜕变》为主题的综合实践课程,其中包括蜕变之文理篇、蜕变之制作篇、蜕变之工具篇、蜕变之研究篇、蜕变之创造篇。我们以学生的真实生活情景为学习的背景,强调学科之间的整合,注重学生全员参与、亲身体验,搭建探究空间、思考空间,极大限度的让整个活动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沃土。笔者将试图从此课程管窥学生在综合实践中核心素养的发展。
调研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首先,本课程的选题切合环保,缘起于三年级学生面对大量废纸时提出的问题:“废纸能再造纸吗?”问题提出后,他们自发的组成团队访问垃圾处理工厂,上网查阅废纸处理的方法,进而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及其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目光聚焦到纸张浪费、一张纸的成本等问题上,也把眼界拓展到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了解我国的伟大的发明创造。其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懷油然而生。
探究中,发展科学素养
在实验中,发展科学素养 造纸中,有些学生发现不同颜色的废纸造出来的纸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便提问:可不可以加入一些东西让纸浆变白呢?加什么比较好呢?有些学生认为加肥皂,有些学生认为加洗衣粉,有些学生认为这些都不环保,也许可以试试面粉……我们顺势引导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制订实验计划,严格控制好其他变量进行规范的对比实验。实验后,他们发现纸浆的颜色果真发生了改变,而且加入面粉的纸浆最白,洗衣粉的其次。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搜索、请教老师等方法,解决了心中的疑问。添加面粉就像给纸浆贴了一层面膜,面粉依附在纸面,让它看起来白了。而洗衣粉去油墨的能力比较强,是因为它的溶解度比肥皂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各项实验后,同学们会把自己参与过的小研究记录在册。尽管都不是“高大上”的研究,但是研究方法已经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种子。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实践中,发展审美、创新素养 在课程中,我们还会搭建玩纸浆的平台,学生实践就一发不可收。他们利用纸浆创造性的做出各种造型,把艺术与造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栩栩如生的脸谱、惟妙惟肖的纸塑、古朴优雅的纸扇,那都是学生灵感和创意的美丽绽放。在文理篇的活动中,小组调研后,用“节约用纸倡议书”“一张纸的故事”手抄报和汇演等多种形式反馈他们自己的收获。审美素养的提升,也就落实下来。
合作中,体会责任担当
课程的所有活动,学生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比如文理篇,擅说的学生,自觉担当起访问员、解说员,会画的学生,负责后期手抄报的设计与创作,信息素养高的学生,自然成为了他们组的PPT制作高手……再比如,制作纸模子的活动中,男同学自然就成了“锯子手”“锤子手”,女同学则成了“剪子手”“测量手”;而在科学研究时,记录员、剂量员、实验员、实验观察员分工明确。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协作完成各项活动。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一员,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都必须融入在社会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更能凸显每个学生的社会性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同样的目标,他们自主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人进行有效交流、学会适应,学会融入这个群体中,并为这个群体做出贡献,责任担当也由此体现。
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一览无余。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善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废纸的美丽蜕变》这一课程,缘起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这一內驱力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反思问题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再实践;并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调控,自己推动整个进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
这样的综合实践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主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他们在这个空间里探究发现、大胆质疑、合作交流、社会参与,对课程中的整个活动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自主推动活动的进行,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院附属小学)
调研中,培养社会责任感
首先,本课程的选题切合环保,缘起于三年级学生面对大量废纸时提出的问题:“废纸能再造纸吗?”问题提出后,他们自发的组成团队访问垃圾处理工厂,上网查阅废纸处理的方法,进而了解中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及其发展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目光聚焦到纸张浪费、一张纸的成本等问题上,也把眼界拓展到源远流长的中国古文化,了解我国的伟大的发明创造。其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情懷油然而生。
探究中,发展科学素养
在实验中,发展科学素养 造纸中,有些学生发现不同颜色的废纸造出来的纸的颜色也是不一样的,便提问:可不可以加入一些东西让纸浆变白呢?加什么比较好呢?有些学生认为加肥皂,有些学生认为加洗衣粉,有些学生认为这些都不环保,也许可以试试面粉……我们顺势引导学生成立实验小组,制订实验计划,严格控制好其他变量进行规范的对比实验。实验后,他们发现纸浆的颜色果真发生了改变,而且加入面粉的纸浆最白,洗衣粉的其次。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们通过查阅书籍、网上搜索、请教老师等方法,解决了心中的疑问。添加面粉就像给纸浆贴了一层面膜,面粉依附在纸面,让它看起来白了。而洗衣粉去油墨的能力比较强,是因为它的溶解度比肥皂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各项实验后,同学们会把自己参与过的小研究记录在册。尽管都不是“高大上”的研究,但是研究方法已经在学生心中种下了种子。他们对科学的好奇与热爱在这里得到了实践,科学素养得到提升。
实践中,发展审美、创新素养 在课程中,我们还会搭建玩纸浆的平台,学生实践就一发不可收。他们利用纸浆创造性的做出各种造型,把艺术与造纸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栩栩如生的脸谱、惟妙惟肖的纸塑、古朴优雅的纸扇,那都是学生灵感和创意的美丽绽放。在文理篇的活动中,小组调研后,用“节约用纸倡议书”“一张纸的故事”手抄报和汇演等多种形式反馈他们自己的收获。审美素养的提升,也就落实下来。
合作中,体会责任担当
课程的所有活动,学生是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的。比如文理篇,擅说的学生,自觉担当起访问员、解说员,会画的学生,负责后期手抄报的设计与创作,信息素养高的学生,自然成为了他们组的PPT制作高手……再比如,制作纸模子的活动中,男同学自然就成了“锯子手”“锤子手”,女同学则成了“剪子手”“测量手”;而在科学研究时,记录员、剂量员、实验员、实验观察员分工明确。人尽其才,各司其职,协作完成各项活动。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的一员,不可能游离于社会之外,都必须融入在社会之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更能凸显每个学生的社会性质。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每个成员为了完成同样的目标,他们自主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与人进行有效交流、学会适应,学会融入这个群体中,并为这个群体做出贡献,责任担当也由此体现。
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学会学习的重要性一览无余。学会学习,主要是学生在学习意识形成、学习方式选择、学习进程评估调控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乐学善学、善于反思、信息意识等基本要点。
《废纸的美丽蜕变》这一课程,缘起于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自己提出的问题,在解决问题这一內驱力的驱动下,学生自主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反思问题解决中存在的问题、再实践;并在整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调控,自己推动整个进程。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一个学会学习的过程。
这样的综合实践课程,打破了学科界限,以真实情境中的问题为主题,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生态化空间。学生是这个空间的主导者,他们在这个空间里探究发现、大胆质疑、合作交流、社会参与,对课程中的整个活动拥有绝对的支配权,自主推动活动的进行,自主完成知识建构,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载体。
参考文献
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J].中国教育学刊,2016(10):1-3.
(作者单位: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院附属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