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上帝死了”是尼采哲学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上帝死了”所带来的连锁反应便是“虚无主义”。对这两个命题的把握可以有效的认识尼采哲学思想体系,同时本文也浅析了海德格尔对于虚无主义的观点,以个人视角分析了海式观点中的偏差。
关键词:上帝死了;虚无主义;尼采;海德格尔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11-02
这个人以其独特而富有激情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大批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他让理性尖叫,让道德重新被审视。他的写作充满着激烈的申诉,既是高亢的,也是绚丽的,既是热烈的,也是偏执的。他既是澎湃的诗人,也是严谨的智士。他就是尼采!
如果要为尼采的哲学思考找一个出发点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虚无主义”,而“上帝死了”就是尼采用以概括欧洲“虚无主义”的基本命题。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的研究一直是秉持着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这个根本目的而来的。在尼采看来,欧洲“虚无主义”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传统哲学、宗教、道德所虚构的最高价值体系泄露之后才发生的。也就是说在“上帝死了”之后发生的。“上帝之死”也就是促成这一切生成的土壤。
一、“上帝死了”的提出及其内涵
由于尼采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从小就受基督教的影响。但在中学时期,尼采读了大卫•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从此他对于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通过对于古希腊时期文献的研究,尼采逐渐转向对于基督教的批判。
时至1882年,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首次将“上帝死了”这一惊世骇俗的命题公诸于世。书中写到一个疯子白天打着灯笼在街市上寻找上帝,他对街市上的人喊道:“上帝哪里去了?我要告诉你们,我们杀死了他——你们和我!”到1883年,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更是多次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阐述这一命题。
“上帝”一词源于基督教哲学。狭义的“上帝”是指柏拉图哲学阐释的最高理念所演化而来的精神化的“神”;广义的“上帝”则包括了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这种广义的“上帝”一直被看作是西方人的最高精神支柱,它凝聚着一切最高价值,是全知全能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个最高价值体系丧失了效用和权威,并且不再能为信仰者提供价值和意义,一个声音告诉人们:“上帝死了”。原本处在上帝庇护之下的灵魂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欧洲文明的整个基点、目标、理想丧失了,人们的生活也就茫然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文化领域的混乱和无序。尼采宣告说,“一个时代正在来临,我们要为我们当了两千多年的基督徒付出代价了:我们正在失去那使得我们得以生存的重心,一个时期内我们将不知何去何从。”[1] 人们心目中伟大的偶像倒塌了,一时间在没有目的和意义的宇宙中失去了信仰,成了流浪者,人彻底孤独了,信仰危机也产生了,导致了现代文明下人们的精神颓废。
二、“虚无主义”
那么“上帝死了”之后人们能做什么呢?人类的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境遇呢?尼采给出的答案是人类将迎来彻底的虚无主义。而这种虚无主义的源头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及其后来基督教所带来的必然后果。“虚无主义”主张价值是子虚乌有的。“哲学上的虚无主义者坚信:一切发生的事件都是毫无意义的和徒然的。”[2]对于尼采而言,虚无主义既是他对现实的描述,又是他对自己哲学批判的意义的思考。尼采清楚地认识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走入虚无主义的时代。欧洲近代的虚无主义始于基督教信仰的破灭。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症状。 尼采将虚无主义区分为“消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在“上帝死了”之后认为一切都是允许的,犹如主人死后奴隶认为现在无人管束,做什么都行。尼采将其视为一种奴隶造反的心理。积极的虚无主义则通过彻底批判一切传统的价值观,使人在对一切旧的理念和规则感到失望和厌恶之后,虽身处绝境却依然奋起反抗,从而克服虚无主义。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的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缺乏信仰的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并且开始麻木不仁,自甘堕落,从而野蛮也接踵而至;第二,人成为了孤儿。人的肉体和灵魂都丧失了依托,一时间内失去了重心,在没有目的和方向的世界中,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无所寄托,成了孤儿。第三,人陷入了世俗生活。长久以来,受长期紧张状态的折磨,整个欧洲焦躁不安,一心勤勉工作,时时刻刻都在劳作,生命的神圣性被匆忙的奔波磨得一干二净,这种精神逐渐空虚的过程加剧了无信仰的状态。
尼采确证了虚无主义之后,并没有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反而针对时代的病症,给出了自己的药方,他开始着手于自己的文化价值重建,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权力意志”等影响深远的学说。
三、海德格尔对待“虚无主义”的观点
对于“虚无主义”的研究,海德格尔对其有独特的看法。海德格尔把虚无主义当做西方历史的内在逻辑来思考的,这非常符合尼采的原意。虚无主义起源于“上帝死了”的事实,而事实上自上帝从人类意识虚构中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死的途中了,上帝之死是历史发展到必然过程,这个历史,海德格尔将其解释成形而上学的过程。海德格尔由此出发将虚无主义逻辑带到其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思考之中。
尼采的思路是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必须建立在人的生命这一惟一的存在基础之上,同时体现着人的权利意志的生命体通过艺术和审美解救自身的存在,不假借于道德和形而上学等这些虚假和颓废的东西。对于尼采的这一点,海德格尔的分析有失偏颇,他强行把尼采拽入西方形而上学的建构历史之中,认为尼采的虚无主义思想仅仅是“颠倒着的柏拉图主义”。
海德格尔说道:“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态度可以用两个句子来规定。其一,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基本特征是‘强力意志’;其二,存在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3] 由此可见,海德格尔一是承认了尼采思考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者”问题;二是承认尼采还进一步思考了“存在”的问题——“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海德格尔一方面说“存在”本身的思考正是传统形而上学的遗忘,一方面却又承认尼采用“永恒轮回”的 观点予以思之了。这个矛盾无疑是很明显的。另外,海德格尔一方面说尼采思想就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另一方面又说尼采的确也思考了被遗忘的“存在”本身这个问题。纵观尼采的著作,我们可以知道,尼采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挣脱形而上学的束缚中来实现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的,可见海德格尔的说法有其局限性。
海德格尔还认为:“尼采的做法,尼采在实行新的价值设定时的思想方式,乃是一种不断的颠倒。”进而否定了尼采对于废除“真实世界”(超感性领域)和“虚假世界”(感性领域)所作出的努力。海德格尔说:“‘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一起构成了与纯粹虚无对立的东西,即存在者整体。如果两者都被废除了,那么一切都将落入空洞的虚无之中。这不可能是尼采的意思;因为他希望克服掉任何形式的虚无主义。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尼采是如何力图通过他的生理学美学把艺术建立在肉身生命基础之上的,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这其中包括着一种对于感性世界的肯定,而不是对它的废除。”[4]这段话包括着海德格尔对于尼采更深的误解,因为他没有超出其存在论的框架来客观的从尼采本人的话中来对尼采进行解析,而仅仅从尼采《权力意志》中的只言片语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海德格尔强行将尼采拉入形而上学的轨道中来,必然会对其造成深刻的矛盾。误认为尼采仅仅是把柏拉图的“超感性世界”(柏拉图称之为“真实世界”)贬低在“感性世界”(柏拉图称之为“虚假世界”)之下而肯定了这个“虚假的世界”,从而颠倒了柏拉图主义。事实上,尼采用生命是唯一的存在,生命就是权力意志,生命的本质是“相同事物的永恒轮回”这样几个命题的言说早就超出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思想。 尽管海德格尔对于尼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其偏差之处,但不可忽略他对于尼采哲学体系研究所作出的努力。
四、结语
“上帝死了”是尼采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正是对于虚无主义疾患的担忧,促使他对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价值重估。最后他找到了生命这个唯一的存在世界,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的存在就是“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前者意味着一切事物均是生命的生成和创造,后者则说明这一切的生命创造均是“相同事物的永恒往复”,是永无休止的自我生成和毁灭的过程。尼采在艺术和审美的追求中,从根本上和最高意义上肯定生命,否定一切虚构和外在于生命的东西,而这样的一切便是克服虚无主义的方法所在。
海德格尔在对于尼采的解读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仍有其局限性,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尼采自身的言说事实,一味的把他拽入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之中,这无疑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著.尼采与形而上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4]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关键词:上帝死了;虚无主义;尼采;海德格尔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11-02
这个人以其独特而富有激情的哲学思想影响了大批艺术家的人生观和他们作品的思想内容。他让理性尖叫,让道德重新被审视。他的写作充满着激烈的申诉,既是高亢的,也是绚丽的,既是热烈的,也是偏执的。他既是澎湃的诗人,也是严谨的智士。他就是尼采!
如果要为尼采的哲学思考找一个出发点的话,那毫无疑问就是“虚无主义”,而“上帝死了”就是尼采用以概括欧洲“虚无主义”的基本命题。然而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尼采对于“虚无主义”的研究一直是秉持着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这个根本目的而来的。在尼采看来,欧洲“虚无主义”的诞生正是由于在传统哲学、宗教、道德所虚构的最高价值体系泄露之后才发生的。也就是说在“上帝死了”之后发生的。“上帝之死”也就是促成这一切生成的土壤。
一、“上帝死了”的提出及其内涵
由于尼采的家庭背景,使得他从小就受基督教的影响。但在中学时期,尼采读了大卫•施特劳斯的《耶稣传》,从此他对于上帝的信仰开始动摇。1864年进入波恩大学学习神学和古典语言学,次年放弃神学。通过对于古希腊时期文献的研究,尼采逐渐转向对于基督教的批判。
时至1882年,尼采在《快乐的科学》一书中首次将“上帝死了”这一惊世骇俗的命题公诸于世。书中写到一个疯子白天打着灯笼在街市上寻找上帝,他对街市上的人喊道:“上帝哪里去了?我要告诉你们,我们杀死了他——你们和我!”到1883年,在《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中,更是多次借查拉图斯特拉之口阐述这一命题。
“上帝”一词源于基督教哲学。狭义的“上帝”是指柏拉图哲学阐释的最高理念所演化而来的精神化的“神”;广义的“上帝”则包括了西方价值体系的核心。这种广义的“上帝”一直被看作是西方人的最高精神支柱,它凝聚着一切最高价值,是全知全能的。
可是,突然有一天,人们发现这个最高价值体系丧失了效用和权威,并且不再能为信仰者提供价值和意义,一个声音告诉人们:“上帝死了”。原本处在上帝庇护之下的灵魂顿时手足无措起来,欧洲文明的整个基点、目标、理想丧失了,人们的生活也就茫然了,随之而来的便是整个文化领域的混乱和无序。尼采宣告说,“一个时代正在来临,我们要为我们当了两千多年的基督徒付出代价了:我们正在失去那使得我们得以生存的重心,一个时期内我们将不知何去何从。”[1] 人们心目中伟大的偶像倒塌了,一时间在没有目的和意义的宇宙中失去了信仰,成了流浪者,人彻底孤独了,信仰危机也产生了,导致了现代文明下人们的精神颓废。
二、“虚无主义”
那么“上帝死了”之后人们能做什么呢?人类的未来又将面临怎样的境遇呢?尼采给出的答案是人类将迎来彻底的虚无主义。而这种虚无主义的源头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哲学,及其后来基督教所带来的必然后果。“虚无主义”主张价值是子虚乌有的。“哲学上的虚无主义者坚信:一切发生的事件都是毫无意义的和徒然的。”[2]对于尼采而言,虚无主义既是他对现实的描述,又是他对自己哲学批判的意义的思考。尼采清楚地认识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是一个走入虚无主义的时代。欧洲近代的虚无主义始于基督教信仰的破灭。尼采认为,虚无主义是西方文化发展到某一阶段后必然要出现的一种症状。 尼采将虚无主义区分为“消极的虚无主义”和“积极的虚无主义”。消极的虚无主义在“上帝死了”之后认为一切都是允许的,犹如主人死后奴隶认为现在无人管束,做什么都行。尼采将其视为一种奴隶造反的心理。积极的虚无主义则通过彻底批判一切传统的价值观,使人在对一切旧的理念和规则感到失望和厌恶之后,虽身处绝境却依然奋起反抗,从而克服虚无主义。
尼采认为虚无主义的病症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缺乏信仰的人们惶惶不可终日并且开始麻木不仁,自甘堕落,从而野蛮也接踵而至;第二,人成为了孤儿。人的肉体和灵魂都丧失了依托,一时间内失去了重心,在没有目的和方向的世界中,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和无所寄托,成了孤儿。第三,人陷入了世俗生活。长久以来,受长期紧张状态的折磨,整个欧洲焦躁不安,一心勤勉工作,时时刻刻都在劳作,生命的神圣性被匆忙的奔波磨得一干二净,这种精神逐渐空虚的过程加剧了无信仰的状态。
尼采确证了虚无主义之后,并没有成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反而针对时代的病症,给出了自己的药方,他开始着手于自己的文化价值重建,提出了“超人”、“永恒轮回”、“权力意志”等影响深远的学说。
三、海德格尔对待“虚无主义”的观点
对于“虚无主义”的研究,海德格尔对其有独特的看法。海德格尔把虚无主义当做西方历史的内在逻辑来思考的,这非常符合尼采的原意。虚无主义起源于“上帝死了”的事实,而事实上自上帝从人类意识虚构中诞生的那一刻起就在死的途中了,上帝之死是历史发展到必然过程,这个历史,海德格尔将其解释成形而上学的过程。海德格尔由此出发将虚无主义逻辑带到其对于西方形而上学的思考之中。
尼采的思路是对于虚无主义的克服必须建立在人的生命这一惟一的存在基础之上,同时体现着人的权利意志的生命体通过艺术和审美解救自身的存在,不假借于道德和形而上学等这些虚假和颓废的东西。对于尼采的这一点,海德格尔的分析有失偏颇,他强行把尼采拽入西方形而上学的建构历史之中,认为尼采的虚无主义思想仅仅是“颠倒着的柏拉图主义”。
海德格尔说道:“尼采的形而上学基本态度可以用两个句子来规定。其一,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基本特征是‘强力意志’;其二,存在是‘相同者的永恒轮回’。”[3] 由此可见,海德格尔一是承认了尼采思考了传统形而上学的“存在者”问题;二是承认尼采还进一步思考了“存在”的问题——“相同者的永恒轮回”。海德格尔一方面说“存在”本身的思考正是传统形而上学的遗忘,一方面却又承认尼采用“永恒轮回”的 观点予以思之了。这个矛盾无疑是很明显的。另外,海德格尔一方面说尼采思想就是形而上学的完成,另一方面又说尼采的确也思考了被遗忘的“存在”本身这个问题。纵观尼采的著作,我们可以知道,尼采一生的努力就是在挣脱形而上学的束缚中来实现一种独特的言说方式的,可见海德格尔的说法有其局限性。
海德格尔还认为:“尼采的做法,尼采在实行新的价值设定时的思想方式,乃是一种不断的颠倒。”进而否定了尼采对于废除“真实世界”(超感性领域)和“虚假世界”(感性领域)所作出的努力。海德格尔说:“‘真实世界与虚假世界’一起构成了与纯粹虚无对立的东西,即存在者整体。如果两者都被废除了,那么一切都将落入空洞的虚无之中。这不可能是尼采的意思;因为他希望克服掉任何形式的虚无主义。如果我们回想一下,尼采是如何力图通过他的生理学美学把艺术建立在肉身生命基础之上的,那么我们就会看到,这其中包括着一种对于感性世界的肯定,而不是对它的废除。”[4]这段话包括着海德格尔对于尼采更深的误解,因为他没有超出其存在论的框架来客观的从尼采本人的话中来对尼采进行解析,而仅仅从尼采《权力意志》中的只言片语来阐述自己的思想。海德格尔强行将尼采拉入形而上学的轨道中来,必然会对其造成深刻的矛盾。误认为尼采仅仅是把柏拉图的“超感性世界”(柏拉图称之为“真实世界”)贬低在“感性世界”(柏拉图称之为“虚假世界”)之下而肯定了这个“虚假的世界”,从而颠倒了柏拉图主义。事实上,尼采用生命是唯一的存在,生命就是权力意志,生命的本质是“相同事物的永恒轮回”这样几个命题的言说早就超出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本思想。 尽管海德格尔对于尼采哲学思想的研究有其偏差之处,但不可忽略他对于尼采哲学体系研究所作出的努力。
四、结语
“上帝死了”是尼采哲学思想的出发点,正是对于虚无主义疾患的担忧,促使他对于西方形而上学进行了价值重估。最后他找到了生命这个唯一的存在世界,只有一个世界,那就是生命的存在,而生命的存在就是“权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前者意味着一切事物均是生命的生成和创造,后者则说明这一切的生命创造均是“相同事物的永恒往复”,是永无休止的自我生成和毁灭的过程。尼采在艺术和审美的追求中,从根本上和最高意义上肯定生命,否定一切虚构和外在于生命的东西,而这样的一切便是克服虚无主义的方法所在。
海德格尔在对于尼采的解读上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但仍有其局限性,他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尼采自身的言说事实,一味的把他拽入西方形而上学的历史之中,这无疑是错误的。
参考文献:
[1]周国平著.尼采与形而上学[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
[2][德]尼采著.孙周兴译.权力意志[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4]海德格尔著.孙周兴译.尼采[M].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