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把握好四个度:一是教学内容的多退少补。二是教学内容的虚实相生。三是教学气氛张弛有序。四是教学结果的耐心等待。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改革的热点与焦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儿童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读——积累”教学模式,“漫谈式”教学模式……真可谓百花齐放。这其间,尤以“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最为普遍,以至于这样的教学流程使人耳熟能详:上课伊始,老师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围绕课文,从字、词、句内容方面进行汇报)“本节课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各道其疑)紧接着就是老师让学生带着疑问或自读课文思考、或同桌互议、或分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组交流、释疑。有时整节课学生零散、细碎的提问要不就是使教师乱了阵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要不就是教师干脆强行将学生拉入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使学生质疑成了一种时髦的摆设,成了教师对时髦的追求和作秀。似乎“非学生质疑不是突出学生主体,非自读自悟不是阅读教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丝毫得不到体现。
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以学生为主体和相应教学形式(模式)的统一”;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统一。如果不抓住教学的内容这个核心,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这个核心而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模式),一味在模式上花样翻新,不但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表现出来的。而要实现“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度:
1 教学内容的多退少补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生对其已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应有相应取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自己的才智,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沉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决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试着“多退少补”。“多退”,即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或思考,能感知的内容和理解的问题,教师退而不讲;“少补”,即在学生困惑、难于理解的地方,教师适当梳理、补充。这样,没有多余的讲解,没有多余的提问,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解决知与不知这一对矛盾的过程中,教师就得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由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由“学会”走入“会学”的必然王国。
苏教版《九寨沟》是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学时,我们往往会停留在挖掘文章的美上,于是乎,个人读,小组读,范读,比读,整节课书声朗朗,但课后问学生,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除了教师反复强调美之前就已自行感悟到的美之外,还是一脸的茫然。以至于有时使学生認为上不上语文课似乎没什么两样。其实读是感悟的一种方法,而且学生只能感到一种“朦胧”的美。而教师应通过电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实在的美,通过结构分析和语言分析使学生感到“清晰”的美,从而初步知晓表现“美”的方法和步骤。这就是“主体”与“主导”两个作用的统一。这应该更是我们教师应该去做的。
如果说三年级的《东方之珠》让学生初次认识到总——分——总的构段方法,那么四年级的《九寨沟》则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于此类文章有着另一个飞跃……以此类推,不正应了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理了?
相信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多退少补”,还“自读自悟”以一个理性的空间,在教学中融入学习方法地指导,去掉无意义的重复,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本领和形成能力,教学也才能落到实处。
2 教学方法的虚实相生
人的认知心理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了,否则,人的心理就要弄得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兴趣。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提出:“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老师的教学,也应该像海面上移动的冰山,把“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学生自己去想象和探求,使学生期待得到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的注意就经常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
有些老师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实”的空间里学习,实而不虚,难以见神。什么都要详细讲解,讲得明确而又实在,其结果,教师的指导填满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才气抑制了学生的灵气,封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勤教师教出了笨学生。”
课堂教学的虚,就是要留有余地。古人所说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云也,约而达,微而藏”和“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就是这个道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多种假设中选择,判断,教师“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变教师问为学生质疑,教师在关键处,留出空白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来讲,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实,古人所说的话“引”、“导”、“强”、“开”都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牵”、“达”讲受学者的主体作用。都讲教师的主体作用必须发挥,但要有“度”,不要越俎代庖。保持下去,有许多哲理和奥妙,有许多技巧要教师去实践和探索,我们要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动口动脑,多读多练多思,学会认知,学会方法,学会应用,把课堂变为学堂。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浅显,花香是寓意所在,是水下的那“八分之七”,应靠学生自己去玩味,而不是教师现成地放送寓意。在教学中,我们可从文题入手,告诉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破水罐与花香有什么关系?”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弄清水——破水罐——花香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寓意不言而明。
诗歌教学也同理,让学生朗读吟诵,反复体味揣摩,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所领悟的东西比老师讲的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3 教学气氛的张驰有序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立体的流程,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忽视学生的情感个性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固然与自身的专业知识是否深厚有关,而重要的是与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十分注意研究学生的动机、兴趣、注意、想象、思维、情感、意志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我认为良好课堂气氛离不开教学节奏的张弛有序。
《礼记 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本意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徐行止长短强弱等现象。在课堂教学上,节奏主要指教学结构的疏密变化,教学气氛地张弛起伏,教学中丰富的节奏,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产生美感。其实,一堂课就像一出戏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真正的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0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地把课堂气氛由平缓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转入平缓。使学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迷茫、时而惊叹;时而興致勃勃、时而惴惴不安。让语文课充满生机。
4 教学结果的耐心期待
期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带来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有趣。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过程,精彩是结果。
课堂上,我们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遇到有人来听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我们就不那么沉稳了,显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换人回答,还有甚者自问自答,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
耐心期待是教师对教学结果产生的预期,这个预期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已实现,一种是未实现。当其未实现时,应反省教学的环节。而预期的实现,有时会较慢,有时候会较快。当较慢时,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对学生心理认知过程的准确把握,必要时予以点拨,但不能催促,这就需要耐心和智慧。而这个耐心和智慧得力于对教材的掌握、对学生心里的把握和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很难用一种模式去解决。因此,精彩,需要教师的等待。而等待也是教师的精彩!
综上所述,无论是内容的多退少补,方法的虚实相生,还是气氛的张驰有序,结果的耐心期待,只要我们记住语文姓活而不是姓死,还语文课一个真正的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相信我们的语文前景会无限美好。
【关键词】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主导作用
当前,教学改革如火如荼,教学改革的热点与焦点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尊重儿童的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教学,以人为本,促进发展,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式,如“引导——发现”教学模式,“自读——积累”教学模式,“漫谈式”教学模式……真可谓百花齐放。这其间,尤以“引导——发现”教学模式最为普遍,以至于这样的教学流程使人耳熟能详:上课伊始,老师问:“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围绕课文,从字、词、句内容方面进行汇报)“本节课你最想知道什么?”(学生各道其疑)紧接着就是老师让学生带着疑问或自读课文思考、或同桌互议、或分小组讨论:“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最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大组交流、释疑。有时整节课学生零散、细碎的提问要不就是使教师乱了阵脚,千头万绪不知从何理起,要不就是教师干脆强行将学生拉入自己预设的教学轨道,使学生质疑成了一种时髦的摆设,成了教师对时髦的追求和作秀。似乎“非学生质疑不是突出学生主体,非自读自悟不是阅读教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丝毫得不到体现。
这里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即“以学生为主体和相应教学形式(模式)的统一”;二是以学生为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的统一。如果不抓住教学的内容这个核心,教师不根据教学内容这个核心而采取恰当的教学形式(模式),一味在模式上花样翻新,不但失去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学生的主体作用也难以得到充分的发挥。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表现出来的。而要实现“主体作用”与“主导作用”的有机统一,教师要把握以下几个度:
1 教学内容的多退少补
语文教学是母语教学,学生对其已有一定的知识和能力的积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对教学内容应有相应取舍。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动自己的才智,充分考虑学生的文化沉积,在理解教材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把握教材,决定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我们不妨试着“多退少补”。“多退”,即学生自己通过读书或思考,能感知的内容和理解的问题,教师退而不讲;“少补”,即在学生困惑、难于理解的地方,教师适当梳理、补充。这样,没有多余的讲解,没有多余的提问,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解决知与不知这一对矛盾的过程中,教师就得实实在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矛盾的方法,使学生能举一反三,以点带面,触类旁通,由掌握知识到形成能力,由“学会”走入“会学”的必然王国。
苏教版《九寨沟》是篇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教学时,我们往往会停留在挖掘文章的美上,于是乎,个人读,小组读,范读,比读,整节课书声朗朗,但课后问学生,你学到了什么,学生除了教师反复强调美之前就已自行感悟到的美之外,还是一脸的茫然。以至于有时使学生認为上不上语文课似乎没什么两样。其实读是感悟的一种方法,而且学生只能感到一种“朦胧”的美。而教师应通过电化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实在的美,通过结构分析和语言分析使学生感到“清晰”的美,从而初步知晓表现“美”的方法和步骤。这就是“主体”与“主导”两个作用的统一。这应该更是我们教师应该去做的。
如果说三年级的《东方之珠》让学生初次认识到总——分——总的构段方法,那么四年级的《九寨沟》则应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于此类文章有着另一个飞跃……以此类推,不正应了教材编写“循序渐进”的理了?
相信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多退少补”,还“自读自悟”以一个理性的空间,在教学中融入学习方法地指导,去掉无意义的重复,授之以渔,才能使学生真正学到本领和形成能力,教学也才能落到实处。
2 教学方法的虚实相生
人的认知心理有个经济性原则:凡是熟悉的,认识的事物,人们就不再注意了,否则,人的心理就要弄得精疲力竭,穷于应付。只有那些新鲜的,尚未认识到的事物才能引起人的兴趣。海明威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提出:“冰山原则”:“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老师的教学,也应该像海面上移动的冰山,把“水下的八分之七”留给学生自己去想象和探求,使学生期待得到这些问题的解答,学生的注意就经常处于紧张兴奋的状态。
有些老师教学,始终使学生在“实”的空间里学习,实而不虚,难以见神。什么都要详细讲解,讲得明确而又实在,其结果,教师的指导填满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教师的才气抑制了学生的灵气,封杀了学生的创造思维,“勤教师教出了笨学生。”
课堂教学的虚,就是要留有余地。古人所说的“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云也,约而达,微而藏”和“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就是这个道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就必须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问题,让学生自己在多种假设中选择,判断,教师“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启发学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变教师问为学生质疑,教师在关键处,留出空白让学生思考,让学生来讲,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其实,古人所说的话“引”、“导”、“强”、“开”都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发”、“牵”、“达”讲受学者的主体作用。都讲教师的主体作用必须发挥,但要有“度”,不要越俎代庖。保持下去,有许多哲理和奥妙,有许多技巧要教师去实践和探索,我们要尽量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力求让每一个学生动口动脑,多读多练多思,学会认知,学会方法,学会应用,把课堂变为学堂。
《一路花香》是一则寓言,故事内容浅显,花香是寓意所在,是水下的那“八分之七”,应靠学生自己去玩味,而不是教师现成地放送寓意。在教学中,我们可从文题入手,告诉学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请大家思考一下文中的破水罐与花香有什么关系?”并以此为切入口,引导学生弄清水——破水罐——花香三者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再读课文,寓意不言而明。
诗歌教学也同理,让学生朗读吟诵,反复体味揣摩,展开联想和想象,学生所领悟的东西比老师讲的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 3 教学气氛的张驰有序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交互式过程。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其认知心理是一个动态立体的流程,忽视学生的心理规律,忽视学生的情感个性是不符合现代教学规律的,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这固然与自身的专业知识是否深厚有关,而重要的是与他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十分注意研究学生的动机、兴趣、注意、想象、思维、情感、意志能力等心理品质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我认为良好课堂气氛离不开教学节奏的张弛有序。
《礼记 乐记》中说:“节奏,谓或作或止。作则奏之,止则节之。”节奏,本意为音乐中交替出现的急徐行止长短强弱等现象。在课堂教学上,节奏主要指教学结构的疏密变化,教学气氛地张弛起伏,教学中丰富的节奏,能够激起学生强烈的情感,从而产生美感。其实,一堂课就像一出戏一样,要有使人平心静气的舒缓场面,也要有使人紧张振奋的高潮。就是这种平缓与高潮的交替出现,才能扣人心弦,产生真正的节奏。课堂中,如果整个40分钟都是一板一眼、四平八稳的舒缓气氛,学生必然感到索然寡味,无精打采。相反,如果整节课都是激情洋溢,精神振奋,学生也会因过度疲劳而思维抑制,教学效果也将适得其反。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巧妙地把课堂气氛由平缓推向高潮,又由高潮逐步转入平缓。使学生时而紧张、时而舒缓;时而迷茫、时而惊叹;时而興致勃勃、时而惴惴不安。让语文课充满生机。
4 教学结果的耐心期待
期待包含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和宽容,可以唤起学生情感的共鸣,并且带来课堂教学的生动和有趣。学生精彩的表现与教师热切的期待是密不可分的,期待是过程,精彩是结果。
课堂上,我们有时总是追求表面的流畅,当提出问题后,从内心希望回答问题的学生少出错、不出错,最好能直奔主题节省时间。遇到有人来听课,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学生回答不上来或有困难时,我们就不那么沉稳了,显得有些急躁,不愿意等待,或催促,或换人回答,还有甚者自问自答,学生哪有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呢?精彩也就无处可现。
耐心期待是教师对教学结果产生的预期,这个预期往往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已实现,一种是未实现。当其未实现时,应反省教学的环节。而预期的实现,有时会较慢,有时候会较快。当较慢时,一是要有耐心,二是要有对学生心理认知过程的准确把握,必要时予以点拨,但不能催促,这就需要耐心和智慧。而这个耐心和智慧得力于对教材的掌握、对学生心里的把握和自身教学经验的积累。很难用一种模式去解决。因此,精彩,需要教师的等待。而等待也是教师的精彩!
综上所述,无论是内容的多退少补,方法的虚实相生,还是气氛的张驰有序,结果的耐心期待,只要我们记住语文姓活而不是姓死,还语文课一个真正的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相信我们的语文前景会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