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是用来“浪”的

来源 :青岛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c6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天是用来“浪”的。
  就该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季节,在意每一朵花开花落,驻足倾听知更鸟如笛般的啼叫,任思绪随着草长莺飞涣散开去,甚至如史湘云般醉眠花树下,让树影、花香、与芳草的气息,把灵魂轻轻送入梦境。
  就该“浪荡”在炫目的春光里,春风送走严寒,吹醒大地万物,是时候投身大自然暖洋洋的怀抱里,尽情地伸展腰肢,活动腿脚,无论跑、跳,或是登山、骑行、驭马、赛舟,都是这个季节的正确打开方式。
  就該在春天营造浪漫,花开正好莫辜负,那漫山遍野的山花,绚烂如同七彩飘带,徜徉花海之中,细碎的花瓣雨自天而降,如同一场梦幻的婚礼。连动物也开始撒欢,在山间撒娇、耍宝、卖萌,好不快活。
  就该在春天浪迹天涯,带着一份侠肠义胆,带着几分豪爽之气,行走江湖,四海为家,将春日的大好河山收入眼底,与同道人共度芳华。所有困于一隅,忙于生计者,都辜负了这个春天的美意。
其他文献
201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为纪念这一历史性时刻,复旦大学在校博物馆举办了“抗日战争与中美关系珍贵文物展”,以纪念包括在抗日战争中并肩作战的中美两国在内的世界正义和爱好和平的力量所取得的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  这次展览活动得到海内外一些著名收藏家和国家级拍卖公司的鼎力支持,有关人士和机构为此次展览提供了相关的各种珍贵文物原件近200件,其中大部分为首次公开展出。
期刊
吕古宸今年90岁了。在那个动荡的时代,读了几年书,就开始随家人做生意。13岁时,跟表兄去“闯关东”,在百货店里当学徒。  17岁时,吕古宸回栖霞外祖母家探亲。当时栖霞是革命根据地,吕古宸接触到“进步思想”,从此,在心底烙下了“共产主义”的印记。迫于生计,吕古宸第二次“闯关东”。  1931年,东三省被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吕古宸回忆说:“东北明明盛产大米,可是老百姓却只能吃带壳的粗糙高梁米,日本人吃大
期刊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一首《保卫黄河》,唱出了一个民族的愤怒,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对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从气贯长虹的平型关大捷到浩气凛然的台儿庄会战,浴血奋战的志士接受血与火的洗礼、生与死的考验。他们是抗日战争的亲历者,也是和平岁月的创造者。  70年过去了,抗日战争的硝烟早已消散,但英雄不会被遗忘。
期刊
西班牙籍华裔女歌手李娜的嗓音在通透、圆润、宽展而细腻的运行之中始终流转着一种动人的“温暖”。这重温暖的光泽来自哪里?——那是华人血脉的深远皈依。回顾这些年追寻艺术之路,李娜感恩众多老师的教导,感恩家人一路来无私的付出与支持,更感恩养育她的这片热土,带给她深厚的文化根基。  李娜,一位在歌唱艺术道路上孜孜不倦、决然前行的歌者。李娜,—位为中西文化搭建桥梁、传递友谊的使者。  李娜从小就喜欢用歌声表达
期刊
李安、许诚毅、林诣彬,这几个“大名”早已闻名好莱坞;黄皮肤、黑眼睛、方块字,是他们不可磨灭的血脉与文化基因。闯荡好莱坞多年,三位华裔导演经历不同,选择各异——许诚毅是开拓者,扎扎实实将好莱坞创作体系移植本土,缔造优秀的华语电影;李安是大师,在题材与文化背景的不断突破中,沟通着东方的温文尔雅与西方的洒脱不羁;林诣彬则是闯将,挑战多种类型片,不愿重复,不断求新。作为华裔电影人,他们都为世界电影之林,描
期刊
想获得和平必须了解战争,历史学家这样总结。  1931年9月18日,日军自导自演“事变”,在欧洲战端尚未开启之时,就掀起侵略中国的序幕。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独力支撑着东方战场的局面。1937年7月7日,中国的全民族抗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的第一个大规模战场。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华民族的奋起抵抗,使中国“紧密地与世界连成一体”,“我们的敌人是世界性的敌人,中国的抗战是世界性的抗战”。  不可忘却的日
期刊
一个暖暖的午后,阳光透过百年梧桐树洒落在湖北路5号斑驳的木门上,“青岛文学馆”几个字朴实而温暖。吱吱呀呀,推开门,猛地愣住了,庭院绿荫下,众人围坐一圈,正在热烈地讨论着什么。细细一看,郑建华、连谏、高建刚、高伟、阿占、高葵葵……都是青岛文学圈的大咖,他们似乎在讨论“文学是什么”,只听阿占说:“文学是一种生命现象和冲动,一开始,是凭本能在写,后来有了视野也就有了敬畏,有了敬畏也就有了悲悯,就想创作一
期刊
经历艰难困苦而最终获得胜利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发展史中的不朽诗篇。青岛是中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惟一城市。日寇铁蹄下的八年,战火燃及华夏大地各个角落,而青岛儿女们也在不屈地反抗与战斗中,保家卫国,谱写了一段属于青岛抗战史的光辉历史。  在日军变本加厉的掠夺与统治下,青岛承受着政治上的保甲制度,生活必需品的限制供应,以及军事上对抗日力量的残酷镇压。在此危难之际,青岛地区发起了一场场血战与一次次反抗,青
期刊
难忘孩子们学习中华传统文化时的虔诚,难忘他们排练“东北大秧歌”笑作一团的欢快,难忘他们在劈柴院品传统美食的满足,更难忘他们说,在青岛体会到浓浓的归属感,不舍离别……7月20日到31日,2015年海外华裔青少年“中国寻根之旅”夏令营一青岛西海岸新区营圆满举办,来自美国、德国、日本、西班牙、韩国、丹麦、马来西亚七个国家的90名营员和领队,把青岛的美好带回了居住国,把对祖国的血脉深情留在了青岛。  20
期刊
一封家书,一段历史。  70多年前,在民族解放的召唤下,多少热血青年抛妻弃子,为家国决意赴死!岁月褪得掉伤痕,却永远抹不去情感的共鸣。当年的那场战争早已离我们远去,但战场上留下的一封封家书,却成为历史永远的见证。今天,再次打开这些尘封的家书,依然能读到硝烟和苦难、读到思念和牵挂,更能读到以死殉国的毅然决然。吉鸿昌:光明正大从容赴死  吉鸿昌(1895-1934),字世五,原名吉恒立,河南省扶沟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