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生物参与式教学中师生角色的更新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对初中生物教学及教师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师生角色上,教师仅仅扮演知识传输者、独裁者,而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并非知识主动建构者,直接影响教学及学习效果。因此,更新师生角色尤其重要。本文分别从走进学生、师生互动及角色互换来阐述如何更新师生角色,以望对后期教师教学及学生学习起到借鉴作用。
  关键词:初中生物;参与式教学;师生角色
  新课改提倡参与式教学是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客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可有效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加强师生信息交流及互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进而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在进行参与式教学时如何正确定位教师与学生角色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走进学生,奠定教学基础
  外国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是关怀备至的,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触及学生心灵的”。由此表明:教师应应有平等的心灵及宽容的情怀,利用平行的语言与学生实现交流,进而有意识的缩短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并让学生成为教师的朋友。进而实现教师从学生那里收获喜悦,实现自我价值;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关爱及生活指导。
  如:学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参与式教学,积极融入到学生队伍中。首先,在课前向全班学生设置以下问题:“绿色植物是怎样进行光合作用呢?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所需要的原料是什么呢?为什么将绿叶称之为“绿色工厂”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探究,同时这些内容也是教学的重点及难点,向学生呈现这些问题,可使教材内容简单化,利于学生知识的转化及学习。并且,这些问题的设置拉近了师生、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为近下来的教学奠定坚实基础,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又如:学习“生物圈的能量循环”后,教师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并将全班学生分为几大小组,每个小组都要构思一个微生物圈,并需要文字说明。除了组内代表对设想做出整体的介绍和说明外,组内的每名成员都要承担对所负责部分进行详细说明的任务。教师给出相应评分,不仅要重视小组整体的成绩,还要结合小组内各个成员的表现及彼此间的默契程度,以期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由于对小组整体进行评分,组成员将不会为各自的成绩投入太多的关注,这样能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一来,能够加强组内成员的合作意识,且使学生加入到讨论行列中,培养其创造力。
  二、师生互动,返璞教学本质
  长期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深受旧有的教育理念,受到“教材中心、教师中心及课堂中心”的长期束缚,学生与教师仅仅作为“单向人”的角色融入到教学中,这种教学模式中学生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并非知识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往往注重“教”,而忽视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所谓参与式教学是强调师生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实现师生互动,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作为教学内容的专家,而且还应做为学生学习的专家。并鼓励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尊重学生意见,并对其意见进行客观评价,而并不是一味的否定或将自己的观点强加到学生身上。在倾听学生回答问题时,从中发现问题,并引导学生对较难的问题加深理解。若教师强行加自己的观点施加给学生,往往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
  如:学习“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就可进行实验教学,向学生讲解教材中所展现的实验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将萌发的种子放入实验容器中,并将石灰水倒入其中,从中可看出,石灰水由原来的混浊变为清澈,可见绿色植物可吸收污渍。一般情况下,由于学生缺乏实验经验,教师可向学生提问“是否可以用二氧化碳将干净的石灰水变混浊呢?”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一步步实验,进而寻找出可释放出二氧化碳的方法。这种教学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又如在“探索生命的方法”和“植物的呼吸作用”时,可将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以“某类水果在什么条件下保存时间最长”的日常问题引出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通过讨论后提出假设,再根据假设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探究。利用日常生活经验创设教学情境,并将其与实验探究相结合,在激发学生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增强课堂师生互动的同时,还可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生物教学的目标。
  三、角色互换,实现教学相长
  所有的教学是一个学习过程,优秀的教与学两者是一种批判性的关系,在这一关系中双方都可互相质疑对方的观点,并试图从中寻找新方法。外国某一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呈现者,更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者,应注重学生的不同观点,更应该倾听学生的看法,并以此为依据,时刻调整自己的教学。此外,还应充分认识到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者,还应是学生构建知识的促进者、引导者,在角色互换中,实现教学相长。
  如:在“生物的进化”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小组合作的方式,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小组合作情境的设计,根据知识点,设计“列举古生物化石说明生物的进化”、“简要列出地球上各类微生物、动植物出现的顺序”等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究,以一个小组为一个整体的形式对小组成果和学生成绩进行评价,教师在活动中担任组织者、指导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
  伴随新一轮课程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只有不断理解及把握新课程所蕴含的理念,才能够清楚认识到改革的方向。初中生物作为所有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科学思想、养成探究习惯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实施参与式教学中,实现师生互动、角色互换,能够有效促进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参考文献:
  [1]李丰英.参与式生物教学中师生角色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33):56.
  [2]范晓春.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快乐阅读(上旬刊),2013,(6):35-35.
  (作者单位:广东省湛江市湖光中学524088)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8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我国健美运动蓬勃发展了20多年,但在高校只有少数学校开展了这项运动,多数学校仍是一块空白。通过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参加健美运动的动机、影响大学生参加健美运动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旨在为高校开展健美运动出谋划策,以促进我国高校健美运动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 高校 健美运动 问题 思考  一、健美运动的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2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整合,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与归纳法等研究方法,对宁波市高校羽毛球选项课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发现羽毛球选项课学生基础水平存在差异;学生体能与技能存在差异;学生学习能力存在差异;学生有分层教学的愿望等,建议在高校羽毛球选项课中建立合理的分层选课制度,根据羽毛球技术
  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政府对社会保障供给与公众对之的需求之间的制度性、结构性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在城乡间的非均衡供需矛盾的扩大
中图分类号:G843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近两年取得中超足球联赛前三名的球队外籍球员的特征进行归纳分析,重点研究外援的年龄、位置、地域三方面内容,希望借此了解目前中超前三名俱乐部引用外援的实际状况,并以此来分析外援给各俱乐部带来的效益和影响。  关键词 中超联赛 前三名 外籍球员 特征  众所周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本文针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研究,在对中学体育教学的定位问题进行分析的情况下,说明了我国中学体育教学中存在学校与家长重视程度低、中学教学模式单一落后、学生体育观念淡薄、体育教师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并给出了对应的改进策略。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学 存在的问题 改进策略  中学体育课对
当前,旅游安全已伴随旅游业的迅猛发展成为企业界和理论界重视与关注的问题,相关的研究著作日益完善,但是旅游安全信息的研究却是个“被遗忘的角落”,研究论著少而分散。旅游
中图分类号:G8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健美操课程,这种运动项目更富有时代精神和社会价值,在学生具备一定健美操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的情况下,积极引导学生对健美操成套动作创编能力的培养,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对健美操的学习兴趣和创编能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由主动学习等方面起到积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成套健美
新课改改变了以往教学中的很多误区,对新时期的教学模式进行了优化与重组,对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有着十分的积极意义。本文从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重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6-000-01  摘 要 贫困地区的体育教育改革,在体育教学中做到了因地施教、因材施教,因时施教,从而迈出了可喜创新的第一步,为提高贫困地区学生的体育素质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良好地育人效果。  关键词 因地 因时 因才 施教  通过学习《走进新课程》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我们认识到“创新”的真正含义是在贫困地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教师对教育的贡献,不仅表现在教了多少学生、传授了多少知识,更在于如何以一种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爱是教育的基础",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师爱也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