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的能量流模型及优化

来源 :工程热物理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对能源高效利用的迫切需求,余热回收系统得以广泛应用.传统的热系统建模方法引入大量的中间变量,加剧了其性能优化的复杂度.本文构建了余热回收发电系统的等效能量流模型,结合电路原理阐明了热量传递与转换的整体规律.分析工质流动的压差特性建立了闭式循环的动/阻力平衡方程,定量描述了回路中的压力分布.通过温度与压力间的制约关系厘清了工质流动与热量传递与转换间的耦合影响,引入少量中间变量明确了系统运行参数间的内在物理联系.在此基础上,以最大化净功量为目标,对系统在变工况条件下的运行参数进行了优化匹配.结果表明,余热烟气的参数变化显著影响到系统的最优运行状态,而工程中的定背压运行策略易限制系统的经济性.
其他文献
为了分析水气比对喷淋室气-水逆流传热传质效果的影响规律,寻求喷淋换热系统优化水气比的方法.本文根据气-水传热传质能量守恒方程,推导得出理论最优条件下水气比计算方程.基
本文总结了文献中微重力流动沸腾临界热流密度(CHF)研究的实验数据,并构建了微重力流动沸腾CHF数据库.进一步地,分析了流速、加热面长度和通道截面尺寸对微重力流动沸腾CHF与
为了揭示叶尖小翼结合叶顶凹槽对压气机叶栅性能及其间隙流场的影响,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一低速压气机叶栅进行了研究.结果 表明,不同宽度吸力面小翼均能控制叶顶泄漏流,减少
本文通过化学刻蚀和硅溶胶修饰的方法在铜基上制备了一种超疏水表面.为了研究超疏水表面的冷凝特性,将制备的超疏水表面水平放置在冷台上进行冷凝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冷凝温度
新课程中与时俱进的新理念和它强劲的态势冲击着中学教育,冲击着我们头脑中的陈旧观念,也给了我们研究教学巨大的动力和勇气,尽管它也不可避免地在冲击着我们现实中的教育教
本文对沿工质流动方向孔径递增和孔径递减的两种复合毛细芯进行了蒸发实验研究.结果 发现:粒径较大的粉末烧结制备的毛细芯的平均孔径较大;相比于孔径递增的毛细芯,孔径递减
本文基于Healy等人建立的正丁烷详细反应机理(230个组分,1328个反应),采用直接关系图法,反应路径分析以及敏感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构建了一个包含83个组分,397个反应的中低温
通过探究式阅读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采用讲析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把握“梧桐”这一意象在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情感意蕴,把握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
随着社会的发展,在新课改的要求标准下,初中传统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求,积极探索现代化教学模式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目前问题导学教学法应用较为广泛,可以有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大涵道比短舱/排气系统的气动性能和流场特征以及外涵喷管长径比对短舱/排气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和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短舱唇口存在低速高压区,前部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