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涝灾后应防哪些病

来源 :人生与伴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dan2008t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甘肃、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江西等省市地区连降暴雨,有的地区出现山体滑坡,公路冲毁,铁路中断,村庄被淹没,损失严重,给人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难。大灾之后防大疫,洪涝灾区应防以下几种疾病:
  肠道传染病 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病从口入”。洪汛期,因地面上的粪便可能含有伤寒、痢疾、肝炎等病菌、病毒,这些病原微生物,就会污染水源,沾有粪便的虫、蝇也会污染食物,使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机会大大增加。因此,最重要的预防办法是,做好饮用水源保护,讲究饮水、饮食卫生。未经洁净消毒的水和食物,不可入口,严防“病从口入”。
  钩端螺旋体病 是由致病性螺旋体引起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民间称“大谷黄”。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猪。它们携带的钩体污染稻田、江河湖水,人与被污染的水接触以及进食被鼠尿、猪粪污染的食物而感染。因此,在洪汛期间尽量不要接触江河湖水;田间劳作避免赤脚。流行地区应接种钩体疫苗;对牛、猪、羊、犬等动物传染病,也要严加管理和检疫。
  中暑 洪涝汛期气温高、湿度大,抗洪救灾人员长时间泡在水中,体力消耗大,加之排汗障碍,特别是烈日当头的中午时间,容易发生中暑。预防中暑的方法是,多饮水(有条件的可煮些绿豆汤),向救灾人员发放仁丹、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尽量避开中午时段,同时加强饮食调理。
  流行性出血热 是一种自然疫源性传染病。初步认定病原体是病毒。本病大多分布于湖泊、河湾、沼泽和易受淹涝的半垦区。鼠类是主要传染源。因此,与鼠类频繁接触者感染机会较多。病原体也可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主要的预防措施是灭鼠、防鼠。
  血吸虫病 本病曾在我国长江两岸及其以南地区十分猖獗,解放后虽然已基本控制,但近几年来,部分地区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因钉螺多孳生在河岸近水处、稻田埂、灌溉沟,在湖沼地带则大量孳生于土地潮湿的芦苇滩和江堤内外的陆地,如果不注意保护,接触了含有尾蚴的疫水,可造成血吸虫病的急性感染。因此,在疫区下水时,应在暴露的皮肤上涂抹保护药,或穿保护鞋袜,要加强粪便管理,对饮用水严格消毒,达到无害化的要求。
  “烂脚丫” “烂脚丫”,医学上称为“浸渍糜烂型皮炎”,也是抗洪救灾人员常见的皮肤病。早期症状是脚丫皮肤发白、起皱、发痒、肿胀。症状较重时,可能出现红色疹子或小水疱。严重时,水疱破溃、糜烂、化脓。如果手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也会发生“烂手丫”,其症状与“烂脚丫”相同。
  预防“烂脚丫”的主要方法是减少下水的时间。如果总时间不能减少,可采取“间隔下水”,避开水温高时下水等方法。有条件的可以在下水前,在脚处涂擦凡士林等护肤油脂。
  如果已经发生“烂脚丫”,可在皮肤损害处涂擦紫药水,感染化脓严重者,应避免再下水,并及时治疗。
  真菌感染 真菌,又称为霉菌,通常寄生在其他物体上,在自然界分布很广。致病性真菌可引起浅层霉菌病(如足癣、体癣等),也可引起深部霉菌病(如隐球菌病、肺霉菌病等)。洪汛期气候潮湿、闷热,病菌乘机大量孳生繁殖,可寄生在土壤或粪便中,可通过破损皮肤或口腔进入人体,造成感染。特别是在过度劳累、营养不足、抵抗力降低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各种霉菌性病症。因此,在抗洪救灾中,应加强个人自我保健,提高自身免疫力。
  “红眼病” 医学名称为“急性滤泡性结膜炎”、“流行性结膜角膜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以腺病毒第八型为主。早期症状与急性卡他性结膜炎相似,但传染性强,传播快,如果接触了这种病人用过的东西,如洗脸盆、毛巾、书籍、玩具、报纸,甚至钱币等或游泳后,往往在12~24小时内发病。因此,应严格隔离病人,其用过之物,要消毒。搞好个人卫生,保护眼睛。必要时可用氯霉素眼药水或黄连素眼药水点眼。
  皮肤病 洪涝灾害中由于人们与江水、河水、田水、沟水接触频繁,或久浸水中或皮肤破损,抗病力差,各种致病生物(细菌、病毒、寄生虫尾蚴以及毒虫等),或化肥、农药及其他污染物,会侵害皮肤,进入人体,不仅会引起内在疾病,而且会发生许多皮肤病,如脓疱病、湿疹、接触性皮炎、稻田皮炎、尾蚴皮炎、浸泡糜烂性皮炎,等等,这些皮肤病可发生在皮肤的任何部位。应当加强个人保护,可选择专科专病制剂,也可用简易方法如茶叶、明矾、甘草各60克,加水5000克浸泡一周后,在下水前后涂一次皮肤,有预防作用。
  疟疾 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是由蚊子传播的一种传播快、反复性大的寄生虫病。临床以阵发性寒战、高热、出汗为特征,反复发作可引起贫血、消瘦、肝脾肿大等。有间日疟、3日疟、恶性疟、卵形疟四种,其中以间日疟分布最广,恶性疟发作凶险常会危及生命。预防的方法: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工作,认真做好宣传教育,进行防蚊灭蚊。户外作业人员使用防蚊油、驱蚊净等。必要时可施行口服药物预防,如磷酸哌奎、乙胺嘧啶、磷酸氯喹等。
  
  据《健康周报》
  编辑/王翠萍
其他文献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民族散居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民族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章对城市民族工作的概念、对象、范围、内容作了界定,并结合实地调查,分析了新时期南方城市民族
8月1日,福建省农业科研院校相关专家对“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规划进行了论证。从2005年起5年内,将用高科技对福建省耕地进行一次全面“体检”。该项目将通过测试土壤有机质、速
本文试图在社会转型期的背景下透视农民的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结合文献资料和田野调查,全面探讨现行的乡村权力结构与村民非制度化政治参与的关系,建议扩大农民的制度化政治参
通过对6个米质较好的单晚品种在邵武市张厝乡进行对比鉴定,Ⅱ优辐819及两优培九、福两优2186在邵武市种植表现较好,可在该地适当示范推广.
论证了中国食用菌产业和技术具有资源丰富、低工资高素质劳动力充沛、技术水平相对先进、产业发展具有相当基础、市场广阔和文化底蕴深厚等6大优势;从促进可持续发展、提高生
姬松茸又称巴西菇、小松菇,子实体脆嫩爽口、香气浓郁,是一种名贵的食药兼用的真菌.姬松茸一般采用类似蘑菇的发酵料栽培工艺,但对没有栽培蘑菇经验的菇农,往往因不能准确地
我市林木良种选育和基地建设在国家林业局、省林业厅、科研院校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经过几代林业工作者的辛勤劳动和共同努力,已有较好基础.主要体现:一是林木
抗战时期,随着沿海与内地大批高校和有关文化机构的西迁,同时由于国民政府采取了一些推进边疆少数民族教育的举措,处在抗战大后方的西部少数民族的文化教育获得了前所未有的
搓手 先用两手掌对搓,再将手指相对摩擦,最后是十指交叉,上下揉搓,各20~50下,使双手感到发热。能促进大脑和全身神经组织的兴奋,增强双手的灵活性和抗寒能力。  搓脸 用双手在脸部来回搓动20~50下,用单手在额前搓动20~50下。可延缓脸部衰老,增强脸部抗寒能力,预防感冒和鼻炎。  搓胸 双手掌上下搓位于胸肋下缘的“胸腺”部位,共搓20~50下。可促使胸腺分泌更多的有益物质,提高全身的免疫力。 
恩爱夫妻    今年43岁的郑锦阳出身贫寒,1992年硕士毕业后,他通过女友杨思涵父母的关系,进科重庆万州一所大学经济系任教。之后,郑锦阳与仅有大专文化的杨思涵结为夫妻。1997年,夫妻俩喜得贵子。  2002年年初,杨思涵远在台湾的外公因车祸去世,杨思涵的母亲王静是老人唯一的亲人,因此继承到400余万元的遗产。有钱后,杨思涵的父母在万州成立了东恒装饰材料贸易公司。不到两年,东恒就由一家小型贸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