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科普信息的可视化设计

来源 :艺术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blhzl_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信息资源泛滥的新时代下,可视化设计是高效传播的一种需求趋势与发展趋势。大众科学普及教育作为新时代的科学建设基础,更加需要通过可视化设计达到广泛传播、易得性知识传递的目的。大众科普信息的可视化设计,要致力于将系统化思维、叙事化结构结合,优化复杂的视觉信息空间。
  关键词:大众科普;信息可视化设计;系统化思维;叙事化结构
  0 引言
  2016年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他强调,科技创新、科学普及都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因此,需重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用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促使社会形成良好的科学氛围。[1]
  当今社会由电子计算机技术与电子通信技术所构成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撑,是一个信息冗杂且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在新时代快节奏的生活中,如何在短时间内习得复杂的知识、归纳烦琐的文本信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日常课题。科技创新植根于前人的智慧宝库,只有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研究、应用型研究,才能实现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国内相关科普教育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对于科普信息的可视化设计研究相对较少,不利于大众科普文化的教育与传播。因此,加强对大众科普信息的图形语言、数据可视化的研究,遵循系统化思维、叙事结构的设计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众科普中的信息可视化研究
  科普即面向社会的一种科学普及教育,通过各种媒介用以传播简化后,易于大众理解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与倡导科学方法。科普信息的可视化,将科普内容进行数据可视化、信息图表化,从而对信息进行高效的整理与传达。传播媒介的不断发展,使得视觉传达的表现手法也随之创新。如科普插画的表现形式从木刻版画、水彩、油画等传统手绘方式,逐渐转变为数字媒介时代的数字绘画、动态插画等新兴形式。[2]大众科普的可视化,将扩展至未来更新的传播媒介与传播模式中,最终将指导人类文明的前瞻性发展。
  科普信息的可视化符合了时下两点发展趋势,一是迎合了人类的读图本能,二是提高了信息的传播效率。在文字文明尚未出现时,绘制图形语言是人类最原始的沟通方式。即使进入现代文明社会,图片与色彩依旧是人类读取信息最快、最准确的方式之一。由于信息时代中存在信息过载、人们注意力下降的问题,社会急需一种高效获取信息的方式以维持运转。除此之外,通过把知识与信息进行可视化设计,这削弱了阻挡跨国界交流的阻碍,降低了沟通成本,因此将更加有利于社会的创新发展。
  2 信息可视化设计原则
  大众科普的信息可视化体现在信息图表的抽象转化中,通过对信息的提取与整合、精确传达,以运用插画、数据表格、图形、符号等表现形式,表达信息的定义与内容特征。[3]将精炼提取后的视觉信息准确传达,是信息可视化设计的基本要求。只有当信息被精准加工,转换成大众可识别的通识符号,并构成流畅、平衡的视觉空间秩序,信息才能易于被接收处理。此外,信息可视化的艺术性可带来精神的愉悦。富有节奏感的构图、去繁就简的图形、搭配和谐的色彩和直观鲜明的主题,都是构建良好审美体验的关键。
  3 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和设计关键
  3.1 信息可视化设计要素
  大众科普需要的是简明易懂的信息视觉设计,着重表现在其趣味性、准确性、说服性和反思性。因此,信息图表与数据图形的选择需要贴合主题内容进行表达,同时,版面的设计需要按照过程内容的流程进行引导。
  信息可视化通过对信息图表的图形语言、数据可视化的合理编排,呈现出信息内容的视觉效果。信息图表主要用于主题相关信息的图示、比较、流程等方面,如地图、导视系统、APP界面设计、网页设计和产品说明书等,是实现主题内容视觉的传达的有力工具。而数据可视化则主要通过表格、条形图、柱状图、饼状图、折线图等方式,对数据进行比较、关联和转化处理。数据可视化提供了直观的数据支撑,增加了信息图表的可信度。两者通过结合版式设计规范,对字体、色彩、视觉空间及流程进行整体的要素编排,最终得以清晰、完整地表达信息的内容。
  3.2 信息可视化设计关键
  相较于普通报刊内容,科普内容的信息量更加复杂、更加庞大,具备更多的数据资料。同时,大量的数据也是区别于传统平面设计的特征之一。因此,这需要设计师采用系统化思维、叙事化結构的方式来进行艺术性的视觉沟通设计,对数据和信息进行检索、分析、编辑以及可视化设计。
  基于对信息整体主题及相关内容的理解,可通过思维导图对信息进行整理与筛选;运用系统化的思维搭建整体信息架构,以叙事化的结构过程指导视觉流程,细化处理不同板块的平面视觉设计,最终完成信息数据的可视化。其中,关键在于对信息宏观理解的准确把握和构架上。科普信息作为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具备思维缜密的属性,这正是衡量所得到的信息可视化是否达到专业水平的标准之一。此外,对该信息系统进行叙事化流程及内在关联的呈现,同样是影响信息可视化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之一。[4]首要是信息架构的清晰传达,其次才是艺术的美感呈现。
  4 结语
  信息可视化设计以提取信息、准确传达、阅读秩序、美观愉悦为设计原则,以系统化思维、叙事化结构为设计关键。面临信息时代下的信息狂潮,信息的高效传播是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为建设科技强国,复杂的科普知识需要实现简明扼要的广泛传播。因此,对大众科普的视觉传达设计进行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EB/OL].新华社,http://www.most.gov.cn/ztzl/qgkejicxdh/yw/
  201606/t20160602_125940.htm,2016-05-31.
  [2] 杜静怡.新媒体时代下科普插画的表现媒介研究[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8,2(11):36-37.
  [3] 蔡顺兴.纯化、达意、秩序、愉悦——论科技期刊信息图表设计的观念维度[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04):336-342.
  [4] 刘放.数据可视化和信息图表——信息时代下的沟通设计[J].美术大观,2018(05):96-97.
  作者简介:张飘月(1996—),女,四川成都人,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设计。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与数字化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在新的艺术设计时期,艺术设计教育既需要面对挑战,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本文简要探讨数字媒体时代的艺术设计教育,希望可以为相关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数字媒体时代;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0 引言  在艺术设计教学与数字化技术有效融合的背景下,艺术设计教学变得更加简捷与迅速。艺术设计教育的新特点主要表
给弟子们的著作写点什么,如序言、书评等,这不是第一次,但多数是被邀写的。这次给陈自鹏写的三本书(《我做学生——从顽童到博士55、《我做教师——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55和《我
摘 要:学前美术教育在学前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培养幼儿色彩感知、美的发现与表达等方面能够起到重要的作用。学前美术教育要紧密围绕幼儿的成长特点展开,借助幼儿丰富的想象力讲解课程内容,鼓励学生在美术实践中主动创造,从而达到学前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本文通过对学前美术教育中创造力和想象力如何养成进行分析,为增强学前美术教育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学前美术教育;创造力;想象力  
中小学校长是否应兼课,这一直是一个存在争议的话题。我认为校长是否兼课应视学校的规模与传统、领导自身的特点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就出身于教学能手、处在规模较大的学校
“创新”是现在使用比较频繁的一个词语,但很多人往往是把创新当作一个名词使用.而忽略了它首先是一个动词,需要用行动和实践去阐述它.的具体含义。在天津市西青区杨柳青第一中学
学校处分违纪学生,通常是凋查清楚学生违纪事实以后,直接衡量处分的力度,通知学生和家长,公布处分结果。据报载,富阳永兴中学处分违纪学生,要召开“听证会”。在“听证会”上,违纪学
高中化学新课程采取模块化的课程编写结构,必修和选修阶段的课程内容存在很多衔接性知识,相比过去的传统教学,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这部分知识在不同阶段的课程要求,促进
历史街区是古人集中活动居住的重要场所。对于现代城市而言,历史街区是表现一个社会及其文化身份沿革的重要空间结构,是构成历史城市记忆的生动证据,同时也是人类日常生活的
在数学活动中,问题提出是指通过对情境的探索产生新问题,或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问题的再阐述。问题提出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或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灵活的思维,强化问题解决技
思想政治工作是学生工作的核心,起着不可替代的基础性、支柱性作用。广大学生工作者面临着各种挑战,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手段和方法,应坚持做到“贵在经常,着眼于帮,大家来做,注意身教”,在挑战中实现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