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融合与发展

来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landa01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校园是个浓缩的小社会,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篮球文化隶属体育文化范畴,它对校园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学的角度,分析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以及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目的是使人们加深对篮球文化的进一步认识,并充分挖掘和利用其功能,为校园文化建设服务。
  关键词:篮球文化;体育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
  中图分类号:G8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8)07-0964-03
  
  校园文化是以培养和造就大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弘扬育人精神为目的的文化建设。篮球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形态,是体育文化的亚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篮球运动的不断创新、完善与发展,现代篮球运动已经发展成为今天集科技、艺术、文化于一体的新型文化载体。其功能已远远超过了只是健身、娱乐的价值,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功能融合到校园文化综合素质教育中,开发人的智慧、陶冶人的情操、修身养心、提高素质、开拓人的思路,成为人类文明进步和文化发展过程中逐步完善起来的一种宝贵精神财富,因此,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对改变篮球文化传统价值观,进而为校园文化主体价值体系的完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内涵
  
  体育作为人类社会创造的一种身体文化样式,是人体运动发展的产物,体育文化的英文为Physical Culture,国内最初直译为“身体文化”,后引用了日本“体育”这一词。卢元镇教授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制度和体育的物质条件等。”[1]体育文化归属于社会大文化范畴,具备了任何人类文化的共同征,人类体育活动作用于自然界,产生了体育物质文化,作用于社会,产生了体育制度文化,作用于人本身,产生了体育精神文化,它是通过各种体育现象与关系的研究,揭示出体育意识的形成、变化以及对体育发展作用的学科。
  校园文化是“指校园人为了实现学校的培养目标,在学校环境中通过教育、学习、科研、管理、生活等各个领域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产物。”[2]校园文化的受体对象是以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其特点是:以学校为主要空间,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以课外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以校园精神为主要标志。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学校与社会的交往、传承文化、学习外国文明成果,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关于篮球文化内涵,国家体育总局篮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李元伟认为:“所谓篮球文化,是指观赏和参与篮球运动的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制度化凝结,是篮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习俗和制度的总称。其核心是篮球价值观的群体共识,其实质是篮球运动的‘人化’和‘化人’。”[3]李颖川等认为:“篮球文化是世界各地域人群,通过从事篮球活动过程,围绕本体特征不断总结、创新、发展形成的各种有形与无形的,物质与精神的内容与形式方法的总称。”[4]篮球是一种人类进步中发展起来的社会文化,孙民治认为:“现代篮球运动升华为既是社会文化的一种形态,又是一项现代高科技成分的智慧活动。”[5]它已超越了篮球是一种活动,一种身体运动的活动的功能和原有简单游戏的价值,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2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关系
  
  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同属于社会大文化的背景下两种不同文化(图1),它们可以是相互独立存在的文化体系,但是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育人理念和“以人为本,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将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关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两种文化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以校园为空间,以师生参与为主体,以体育文化活动为内容的校园体育文化,校园体育文化以其特有的健身价值、育人内涵成为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辅助方式,使校园文化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以其时代性、先进性、包容性的特点,把握着校园体育文化朝着符合社会主流的方向发展。篮球运动起源于校园,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篮球的最初本意就是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篮球文化与校园文化有着不结之缘;篮球文化隶属体育文化的范畴,作为体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篮球文化所具有的教育性、健身性、娱乐性功能为促进校园文化做出了具大贡献,在高校,篮球运动有着广泛的师生群众基础,表现出很强的亲和力。
  


  3篮球文化在校园文化发展中的作用
  
  3.1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发展的影响中国文化是以宗法观念与伦理思想为主导,在人与人交往及处事中强调“中庸之道”、“以和为贵”,且重德教、贵友谊、注人治等,因此,体育文化注重向着养生性、表演性、礼仪性方向发展。在高校,体育文化主要体现在教育性、健身性、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和校园文化建设方向发展。美国承接了西方的文化传统,以推崇个人、勇于探索,追求事物的多样性与矛盾性为特征,因此,体育文化向着竞争性、惊险性、娱乐性的方向发展。其高校体育文化是以教育性、娱乐性,突出培养学生学个性发展和促进校园文化发展。
  从CUBA文化和NCAA的篮球文化模式(表1),可以看出不同文化背景下,篮球文化对各自校园文化所产生的作用。美国NCAA的篮球联赛开展历史要比中国CUBA联赛早了近60年,两国篮球运动发展规模都在各自高校体育组织中位居第一,但CUBA的影响范围主要在校内,CUBA以大学生为主体,注重“篮球搭台,文化唱戏",将联赛与校园文化活动紧密联系,如,在联赛期间各高校相继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校篮球文化节、篮球艺术摄影、篮球文化沙龙、篮球知识竞赛等文化活动,体现出了一个高素质、高品位的文化群体。NCAA的篮球文化不仅引领美国高校体育文化,而且在社会产生了具大反响,其“火爆”场面和影响力之大不亚于美国总统竞选和NBA的总决赛。在教育理念方面,CUBA和NCAA的篮球文化都十分重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由于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CUBA着重对大学生意志品质、集体荣誉等思想品德上的育人作用和“推动校园文化而服务”,提出了许多颇具创意的主题口号,如,“我要打篮球,我更要受教育”、“让篮球插上知识的翅膀腾飞”等,构建了校园“全面型人才”的新理念;NCAA的篮球文化虽然没有简明的口号,但它始终将篮球“作为大学教育计划不可割的一部分”,注重对个人能力、领导能力和参与意识的培养。CUBA的组织机构是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它决定了中国高校篮球管理体制是由上至下纵向的网络服务系统,高校主管部门的重视对校园篮球运动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创办时间短,一些规章规制度在不断完善之中,大篮协秘书长龚培山教授表示:“一定要把CUBA办成中国最能体现公平竞争原则的联赛。”道明了CUBA要在校园弘扬正气的决心,成为促进高校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新亮点;NCAA的篮球组织机构是由6所高校校长组成的全美大学生篮球联盟,这一横向的组织管理网络更有利于校际之间的文化交流,较长的发展历史,也使NCAA的篮球联盟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管理体制和章程制度。经费是确保篮球运动健康发展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的前提,NCAA的篮球联盟注重篮球产业化运作,通过大力宣传、报道、电视传播等传媒手段吸引大量资金,形成良性循环,对促进篮球运动的发展和校园物质文化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CUBA目前经费主要还是由各自高校自己承担,少部分由企业赞助,造血功能有待进一步提高。从以上中美不同文化背景下高校篮球文化模式中,可以看出,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CUBA文化和NCAA的篮球文化都为各自高校的校园文化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2从文化学结构审视篮球文化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体育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就是体育文化的三个基本形式,也是体育文化系统的构成要素或子系统。这是由人与自然存在和社会存在关系的三个基本层次决定的。”[6]篮球文化同样也可分类成这三个层面:篮球文化的物质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物质文化实体层面,即物质文化;篮球文化的行为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行为方式、制度规范层面;即制度文化;篮球文化的心理要素,也就是体育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即精神文化。由此篮球文化的结构分成三大类或三个层次(图2)。体育文化的结构与功能是紧密联系的,结构决定着功能,无结构即无功能。
  


  3.2.1篮球文化物质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体育物质文化在体育文化系统中处于最外层,它不仅包括各种体育器材、用品和场地,而且也包括具有深刻内涵的物质成果,如体育歌曲、体育书籍等。在高校,篮球物质文化主要是指高校空间中所有以篮球为载体而存在的各种可见的、有形的物器和活动方式。篮球场馆、器材设施是校园篮球物质文化突出标志,也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课外活动提供了物质基础,它是校园人依据校园的空间、位置精心设计而形成的文明现象,与校园各种物质景观共同构成了优美的文化环境,促进了校园物质文化的发展;篮球教材、书籍和科研成果等思想物化品在高校具有重要价值,是大学生获得系统知识和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为大学生的篮球教育活动提供了内容与方法,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资源。篮球物质文化是篮球制度和精神文化的基础,没有物质文化也就没有精神文化的存在,因此,篮球的物质文化丰富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
  3.2.2篮球文化制度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体育制度文化在体育文化系统中处于中介层面。在高校,篮球的最高组织机构是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各高校的篮球协会、体育运动委员会、体育系(部)及监督部门是构成学校篮球组织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推动了篮球文化向着符合体育文化规律性和校园文化主流的方向发展;规章制度、规则是篮球运动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它蕴含着大量道德品质的教育内涵,这些规则、条例与校园的各项规章制度、准则相类似,约束着校园人的行为规范,大学生可以在参与和观赏篮球运动中受到启迪,从而使自己的思想、行为朝着健康和理性化的方向发展。因此,高校篮球文化促进了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有序发展,也促进了校园人的行为规范。
  3.2.3篮球文化精神层面对校园文化的发展作用体育精神文化是体育文化系统的核心。“从体育的不同活动主体、不同活动方式、不同活动目标,我们可以把体育文化分为学校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和社会体育文化三大类。”[7]学校体育文化是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体育精神为主要特征,其价值观着重体现在体育文化的教育性,竞技体育文化是以对抗和竞争为主要特征,其价值观着重体现在体育文化的竞技性,社会体育文化是以大众参与为主要特征,其价值观着重体现在体育文化的健身娱乐性。
  篮球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对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素质教育,是高校篮球文化教育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在德育方面,篮球完善的竞赛规则和道德规范准则,约束了场上的每一个不理智的粗暴动作和不道德行为,为大学生提供了实践社会规范和道德品质教育的场所;篮球的对抗性与集体性特点,使大学生认识到在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个人与集体、竞争与合作中,团结协作和公平竞争的意义。在智育方面,篮球文化理论知识中复杂、多变的战术体系,帮助大学生在学习中,开动力脑筋,积极思维,在实践中亲身体会篮球运动中传球、投篮时机和战术配合的运用时机,培养大学生处事应变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开发智力的目的。在身心健康方面,篮球运动的技术动作是由各种各样的跑、跳、投等基本技能组成,对促进大学生力量、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大学生神经中枢的灵活性、人体各感受器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效果;篮球运动也可使大学生从繁忙的学习生活中解脱出来,忘却忧愁和烦恼,减轻生活环境和社会因素对自己产生的焦虑情绪等心理压力,使人心情舒畅、充满活力,得到身心的愉悦和满足感。在美育方面,“篮球运动作为一门特殊的文化艺术,它以独特的活动形式最为形象地展示人体优美形态和心灵气质。”[8]现代篮球比赛已将运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表现得淋漓尽致,NBA球场上世界顶级球星的表现,将篮球技术的运用升华到了艺术化的境界,运动员高超的扣篮、空中接力动作和个性奔放的性格,使比赛更具有观赏性;CUBA文化中大学生所表现的朴实、顽强、团结合作、公平竞争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球场上音乐美、口号美、环境美、思想追求美有机的融合,形成了当代大学生特有的内在美、理性美,使大学生在欣赏中,不仅得到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净化,而且提高了大学生的思想情操和审美意识[9]。
  
  4小论
  
  1) 共同的价值观,相同的育人理念将校园文化、体育文化、篮球文化紧密地联系的在一起,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融合,丰富了校园文化的育人手段和方式;篮球文化隶属体育文化范畴,是体育文化促进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中美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高校不同的篮球运动模式,在教育理念上,NCAA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CUBA注重对学生思想教育;NCAA的篮球文化制度较CUBA完善;在经费来源上,NCAA的篮球文化造血功能强于CUBA,但它们都为各自高校校园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3) 篮球文化结构中物质是基础,制度是保障,精神是核心,三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在物质层面,篮球文化丰富了校园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在制度层面,潜移默化促进了校园制度文化层面的有序发展和校园人的行为规范,在精神层面,篮球文化以其文化形态渗透在校园文化的价值观念体系中,促进了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卢元镇,著.中国体育社会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5:239.
  [2] 赵正铭.校园文化建设的现存问题及对策论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4,25(11):255-258.
  [3] 李元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开创中国篮球新局面[N].中国体育报,2005-5-31.
  [4] 李颖川,孙民治,于振峰.新视角下的篮球文化内涵、现状与趋势的再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6):726-730.
  [5] 孙民治.球类运动——篮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7:13-14.
  [6] 易剑东.体育文体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6:157.
  [7] 任莲香.体育文化论纲[J].体育文化导刊,2003,(3):30-31.
  [8] 吴金元.论篮球运动在现代社会中的教育价值[J].湖北体育科技,2002,21(2):144-146.
  [9] 龚德贵,毛治和,吴步阳.论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25(2):170-172.
其他文献
摘 要: 联系意义重大的“北京2008奥运会武术比赛”,在充分肯定中国武术现代发展成就 的同时,分析了当前中国武术发展中存在的“文化滞差”现象。从文化整体发展的角度,阐 述了以融合和创新为主要特点的文化全球化时代下的中国武术整合战略。从品牌构建和受众 价值需求出发,联系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强调了中国武术价值体系构建战略的重要性。 通过对“文化自觉”的概念、内涵进行分析,探讨了以“积极申奥”和“百
期刊
(1.国家体育总局干部培训中心,北京 100084;2.中央民族大学体育系,北京 100081)    摘 要:在总结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工作现状和借鉴世界足球强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足球运动发展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本着实事求是、持续发展和培养人才的原则,制定出了我国青少年男子足球运动面向2010年发展规划的指导思想、指导方针、发展目标和具体工作措施,为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保障。 
期刊
摘 要: 采用比较法、归纳法和对应分析的方法,对刚刚结束的北京奥运会奖牌分布特征 进 行研究。得到的结论是:奥运奖牌呈逐步分散特征,体育强国所获得奖牌比重呈下降趋势; 洲际竞技实力特征表现为欧洲最强,亚洲稳步上升,美洲保持平稳,非洲、大洋洲相对落后 。  关键词:奥运会;奖牌;对应分析;数据挖掘  中图分类号:G811.211/200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6-0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北京市18个区县小学随班就读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绝 大多数随班就读学生能够保证跟班上体育课,但是教学中还有许多实际困难。在制定教学目 标、选择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成绩评价等方面,教师能够考虑照顾随读生与健全学生 的差异,因材施教,但是多数教师不能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课程设计和采取一些 辅助的方法,没有实施个别教学计划。城区与郊区的体育教师对随班就读学生
期刊
摘 要: 通过对“多次课”训练的理论研究,包括多次课的形式,中学业余训练运用多次课的 可行性,多次课的训练特点,多次课训练应注意的问题等,对清华附中“马约翰班”的投掷 项目学生进行两年多次课训练对照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多次课训练形式适用于中学田径投 掷业余训练,在促进青少年运动员的身体发育、提高运动成绩等方面,优于传统的业余训练 方式。  关键词:中学田径投掷项目;业余训练;“多次课”训练  中图
期刊
摘 要: 目的:探讨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对大鼠心室肌胶原纤维形态结构和Cx43、Cx45分布和 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跑台训练方式,建立大鼠有氧运动和疲劳运动模型,采用Masson染 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观察心室肌胶原纤维形态结构和Cx43、Cx45表达的变化。结果: 有氧训练组心室肌胶原纤维分布均匀,结构完整,Cx43、Cx45构型端端连接多于侧侧连 接且表达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和疲劳
期刊
摘 要: 2008年奥运会男子现代五项比赛在金牌争夺激烈,刷新射击和游泳两项奥运会纪录 后,于8月21日在奥体中心体育场结束。2008年奥运会现代五项只设男、女个人项目,共产 生两块金牌,男、女参赛人数分别为36人。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现代五项队以男子第4名和 女子第5名的成绩,创造了中国在该项目上的奥运会最好成绩。通过比较研究的方法,分析 和研究奥运会奖牌运动员的成绩结构特征,从中发现规律,寻找影
期刊
摘要:“安全”是确保北京奥运会顺利举办的秩序保障,而秩序中的人心秩序尤为重要。研究发现,北京市民有很高的安全奥运期待,高度信任政府;认为医院、竞赛场馆和机场是最安全的公共场所。安全奥运期待与人们的年龄呈正相关,与学历和收入呈倒U型相关。基于北京市民的安全奥运期待特点,认为,应该加强政府部门的监督和管理职能,强化公共场所的规范管理与信息沟通,重视中间阶层的社会稳定作用。  关键词:北京市民;奥运;安
期刊
摘要:女子皮艇是我国皮划艇项目中的相对优势项目。如何针对我国女子皮艇运动员的速度结构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国外一流选手的特点为参照进行速度结构的研究分析,建立适合我国运动员的速度结构模型。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比赛观察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女子皮艇速度结构进行了剖析。研究认为,目前我国女子皮艇选手存在快速力量或爆发力量不足,造成启航速度不够;途中划习惯用高桨频来缩短与对手差距,却忽视了
期刊
摘要:通过观察标枪、链球、撑杆跳三个项目优秀女子运动员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血清总睾酮(T)、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规律,发现女运动员在冬训期间HB变化不大,均在正常的范围;血清总T呈上升趋势;而SF在整个冬训期间呈下降趋势。不同项目变化特点有差异,标枪和链球项目运动员的血清铁蛋白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撑杆跳项目的运动员SF整个冬训期间均低于正常值,提示训练虽然使运动员的铁贮备下降,但不是主要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