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和硕联合科技董事长童子贤出品发行、目宿媒体与行人文化实验室监制、七位导演拍摄七位港台文学大师的《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二已在2015年12月发表,目前正于北中南院在线映。
从系列一的六部纪录片开始,《他们在岛屿写作》已确立了一种以影像重新诠释文学的风格,因而不同于传统讲述作家生平的纪录片。或许继同样由童子贤出资的新媒体“报导者”上线后,《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也是另一种新媒体,将文字与作家生平影像化,带当下观众认识上一代文人的风骨与生命质地。
目宿媒体董事长兼制片人廖美立说:“目前视频资产是正确的方向,因为新世代的阅读方式多以影像为主,趁着这些大师还在,赶快把影像留下来。”廖美立提及系列一发想之初,原本的企图心只是适合电视播映的60分钟,后来才决定扩大规模,拍成长片。而2013年系列一在台北虽只有单厅上映,满座率却极高,放映了长达两个月时间,比预期多了整整一個月,累积有400万票房。后续在北京、上海、香港院在线映亦获得很好的评价,大陆甚至在一周之内就出现高清画质盗版。除了院线,推出的DVD也相当长卖,8000套几乎已售罄;近两年,亚洲与西方校园巡回放映也不曾停止。做为资产,《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在反复的使用与观看中延续深耕。
时隔两年,《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二扩及至香港、台湾两地,有刘以鬯、西西、也斯(梁秉钧),以及白先勇、林文月、洛夫、痖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香港的稿费较高,而台湾的文学出版环境较好,两地文人自然互动频繁,比如西西因《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首先扬名于台湾,也带来相当新鲜的语言使用方式。廖美立说,“系列一在香港上映时得到了很高的好评,香港属于华文世界,对台湾读者、观众来说也不陌生。透过岛屿写作,除了把台湾作家带出去,也希望扩大文学在华文世界的影响力。”
在导演阵容上,除了邀请香港导演陈果拍摄西西,《夺命金》编剧黄劲辉本就有拍摄也斯纪录片的计划,无奈碍于找不到资金一直悬置,甚至在听闻也斯生病后自费开拍,尔后才刚好接上了《他们在岛屿写作》,水到渠成。同时黄劲辉也担任刘以鬯《1918》导演。台湾部分则有系列一老班底陈怀恩继续拍摄痖弦《如歌的行板》,有文学底蕴的王婉柔拍摄洛夫《无岸之河》,出身电视媒体的齐怡、刘佩怡拍摄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以及《到阜阳六百里》导演邓勇星拍摄白先勇的《奼紫嫣红开遍》。
会找上从没拍过纪录片的陈果,廖美立谈到起因是欣赏陈果的影像风格,也知道他能够控制预算,以低成本拍出好作品。而陈果在把系列一看完后深受感动,决定接拍。比系列一更耗时耗资,《他们在岛屿写作》每部制作预算约在300万到500万台币,整个系列从筹备到后制,更花了将近四年时间。廖美立也发布目前计划:接下去还会拍系列三,继续保存文坛地位杰出、作品流芳已久的文学大师。
影像/文字转译的华丽与艰难
《他们在岛屿写作》既是介于传记、影像诗之间的纪录片,一方面为作家服务,又需要导演及拍摄团队创造更多想象,以画面、字卡、动画、资料画面等形式来与文字、作家生平产生互动,并维持影像节奏掌握得宜。这无疑有相当挑战性,而制片方、导演、作家的三方沟通,也因为认知差异太大而像是多方拉扯。
比如陈果在记者会上坦言:“希望传主合作一些,给导演多点发挥空间。”他也清楚知道,作家被访问、拍摄多了也很烦,觉得受到干扰。然而从结果来看,陈果聪明地以模型、人偶营造西西文字世界里的意象,贴合作家本身轻盈、充满童趣与怀旧的嬉戏感与顽童本色。陈果说,这模型不是特地为西西所做,是香港有帮很怀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与西西所描写的上世纪70年代老香港、时代与城市地景的快速变迁很吻合,也衔接香港目前的状态。
为了拍摄西西,陈果也趁机重新翻阅她的作品,而首次尝试了拍摄纪录片后,陈果也说:“纪录片很难拍,人少、机动性高,要有很大的冲动。”一个多月间边拍边想,剪接过程中又补拍了房舍拆迁、台湾街头抗争的画面,“我想要营造一种双城的感觉,因为西西跟台湾的关系也很深。”陈果说。
从《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一拍摄余光中《逍遥游》,此次再度拍摄诗人痖弦,陈怀恩在摄影、剪辑节奏的掌握上显得调度自如。陈怀恩也提到,沟通是相当困难的过程:“二度创作对导演来说很辛苦,因为传主对影片的想象跟导演落差很大。虽然痖弦是好好先生,但他也担心了很久,不知道你们到底会拍什么,也会担心你对他们文学内涵的理解。”陈怀恩说,剧组与传主沟通的问题,而是电影与文字的媒材不同。对作家而言,他们的世界在文字里面已经完成了,无法转换成影像资料,只能尽力取得作家的信任与支持。
庆幸的是,痖弦一方面因为住得远,又因为加拿大的生活封闭,让痖弦看到人就愿意开口说话。《如歌的行板》开头与结尾,皆是痖弦在加拿大理发店的日常生活。陈怀恩说:“那位理发师是移民,本来就跟痖弦很好。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团队来拍摄这位老先生?这位理发师本身也很有文学素养,对诗人很尊重,所以才有这么多好奇。”因此这个段落并非刻意安排,而是即兴的插曲。
陈怀恩也提到,为了重现担任《联合报》副刊编辑时期的痖弦,发现那段时间的影像资料几乎没有,显示台湾对动态影像资料保存的不重视。最后才以下棋隐喻痖弦和当时《中国时报》副刊编辑的长年竞争角力。影片效果超乎痖弦想象,让痖弦感到很满意。
文学与电影跨界,东方与西方交融
综观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也斯、西西、刘以鬯等人的生命历程,一代人经历战火洗礼与颠沛流离,并在文字世界中酝酿出文人风范与坚毅的生命质地。比如洛夫与痖弦同为军人,在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的军中创办了《创世纪》诗刊,热情催促着他们跑遍戏院以字卡放映四处广告,战争却在他们的生命与诗作中留下太过深刻的凿痕。洛夫《石室之死亡》从孤独中长出超现实的魔性,痖弦《如歌的行板》则似在历史的混乱与无可抗拒后,各归其位,回到生命本身的随遇而安。白先勇、林文月则俨然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知识精英,凭一己号召力引介古典与国外养分,例如青春版《牡丹亭》、翻译《源氏物语》的当代转译。因王家卫电影而为人所熟悉的刘以鬯,他的一生展现了堪比耕作之人的强韧,竟能日日生产万字,且是白天写通俗连载小说以赚钱糊口,晚上写自己真正意愿的作品以实践自己;而西西轻盈戏谑、也斯跨界游艺,混杂东西方文化,这些特质也在每部影像作品中呈现出鲜明风格。可惜在拍摄期间,也斯已经去世,透过世界各地交游广阔的友人(也斯说:我的每个朋友身上都有部分的我,把他们综合起来就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从舞蹈、服饰、饮食、旅行等不同路径中慢慢细心勾勒已逝文人也斯的样貌,便是《东西》最不同于系列中其他作品之处。
一代台湾作家在战后随国民党来台,又在中年后移居美国或加拿大,长年漂流,却一直怀抱乡愁,一生只在文学中安身立命。比如白先勇便说,他的故乡不是桂林、不是台湾、不是美国,而是在中国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家。
即使最终一代文人在文学中找到归属,但数十年过去,那种文人风骨现今已不复存在。透过影像转译,重新唤起当代人们对文学的爱好与向往,便是《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使命与任务。
看完林文月的《读中文系的人》,重新感受到对文学纯粹的爱好、喜乐,以及林文月令人心生仰慕的优雅气质。廖美立自己也特别喜欢林文月,她说:“本来只是很仰慕她,觉得她很优雅,接触后才认识她的另外一面,发现她的坚毅、豪气,还带点反叛性格,让人更加喜欢。”而剪辑完成后,许多作家多半担心呈现结果,林文月却豪爽地说:“不用,我到电影院看就好。”
从系列一的六部纪录片开始,《他们在岛屿写作》已确立了一种以影像重新诠释文学的风格,因而不同于传统讲述作家生平的纪录片。或许继同样由童子贤出资的新媒体“报导者”上线后,《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也是另一种新媒体,将文字与作家生平影像化,带当下观众认识上一代文人的风骨与生命质地。
目宿媒体董事长兼制片人廖美立说:“目前视频资产是正确的方向,因为新世代的阅读方式多以影像为主,趁着这些大师还在,赶快把影像留下来。”廖美立提及系列一发想之初,原本的企图心只是适合电视播映的60分钟,后来才决定扩大规模,拍成长片。而2013年系列一在台北虽只有单厅上映,满座率却极高,放映了长达两个月时间,比预期多了整整一個月,累积有400万票房。后续在北京、上海、香港院在线映亦获得很好的评价,大陆甚至在一周之内就出现高清画质盗版。除了院线,推出的DVD也相当长卖,8000套几乎已售罄;近两年,亚洲与西方校园巡回放映也不曾停止。做为资产,《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在反复的使用与观看中延续深耕。
时隔两年,《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二扩及至香港、台湾两地,有刘以鬯、西西、也斯(梁秉钧),以及白先勇、林文月、洛夫、痖弦。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因为香港的稿费较高,而台湾的文学出版环境较好,两地文人自然互动频繁,比如西西因《像我这样一个女子》在台湾联合报副刊发表,首先扬名于台湾,也带来相当新鲜的语言使用方式。廖美立说,“系列一在香港上映时得到了很高的好评,香港属于华文世界,对台湾读者、观众来说也不陌生。透过岛屿写作,除了把台湾作家带出去,也希望扩大文学在华文世界的影响力。”
在导演阵容上,除了邀请香港导演陈果拍摄西西,《夺命金》编剧黄劲辉本就有拍摄也斯纪录片的计划,无奈碍于找不到资金一直悬置,甚至在听闻也斯生病后自费开拍,尔后才刚好接上了《他们在岛屿写作》,水到渠成。同时黄劲辉也担任刘以鬯《1918》导演。台湾部分则有系列一老班底陈怀恩继续拍摄痖弦《如歌的行板》,有文学底蕴的王婉柔拍摄洛夫《无岸之河》,出身电视媒体的齐怡、刘佩怡拍摄林文月《读中文系的人》,以及《到阜阳六百里》导演邓勇星拍摄白先勇的《奼紫嫣红开遍》。
会找上从没拍过纪录片的陈果,廖美立谈到起因是欣赏陈果的影像风格,也知道他能够控制预算,以低成本拍出好作品。而陈果在把系列一看完后深受感动,决定接拍。比系列一更耗时耗资,《他们在岛屿写作》每部制作预算约在300万到500万台币,整个系列从筹备到后制,更花了将近四年时间。廖美立也发布目前计划:接下去还会拍系列三,继续保存文坛地位杰出、作品流芳已久的文学大师。
影像/文字转译的华丽与艰难
《他们在岛屿写作》既是介于传记、影像诗之间的纪录片,一方面为作家服务,又需要导演及拍摄团队创造更多想象,以画面、字卡、动画、资料画面等形式来与文字、作家生平产生互动,并维持影像节奏掌握得宜。这无疑有相当挑战性,而制片方、导演、作家的三方沟通,也因为认知差异太大而像是多方拉扯。
比如陈果在记者会上坦言:“希望传主合作一些,给导演多点发挥空间。”他也清楚知道,作家被访问、拍摄多了也很烦,觉得受到干扰。然而从结果来看,陈果聪明地以模型、人偶营造西西文字世界里的意象,贴合作家本身轻盈、充满童趣与怀旧的嬉戏感与顽童本色。陈果说,这模型不是特地为西西所做,是香港有帮很怀旧的艺术家,他们的作品与西西所描写的上世纪70年代老香港、时代与城市地景的快速变迁很吻合,也衔接香港目前的状态。
为了拍摄西西,陈果也趁机重新翻阅她的作品,而首次尝试了拍摄纪录片后,陈果也说:“纪录片很难拍,人少、机动性高,要有很大的冲动。”一个多月间边拍边想,剪接过程中又补拍了房舍拆迁、台湾街头抗争的画面,“我想要营造一种双城的感觉,因为西西跟台湾的关系也很深。”陈果说。
从《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一拍摄余光中《逍遥游》,此次再度拍摄诗人痖弦,陈怀恩在摄影、剪辑节奏的掌握上显得调度自如。陈怀恩也提到,沟通是相当困难的过程:“二度创作对导演来说很辛苦,因为传主对影片的想象跟导演落差很大。虽然痖弦是好好先生,但他也担心了很久,不知道你们到底会拍什么,也会担心你对他们文学内涵的理解。”陈怀恩说,剧组与传主沟通的问题,而是电影与文字的媒材不同。对作家而言,他们的世界在文字里面已经完成了,无法转换成影像资料,只能尽力取得作家的信任与支持。
庆幸的是,痖弦一方面因为住得远,又因为加拿大的生活封闭,让痖弦看到人就愿意开口说话。《如歌的行板》开头与结尾,皆是痖弦在加拿大理发店的日常生活。陈怀恩说:“那位理发师是移民,本来就跟痖弦很好。他觉得很奇怪,怎么会有团队来拍摄这位老先生?这位理发师本身也很有文学素养,对诗人很尊重,所以才有这么多好奇。”因此这个段落并非刻意安排,而是即兴的插曲。
陈怀恩也提到,为了重现担任《联合报》副刊编辑时期的痖弦,发现那段时间的影像资料几乎没有,显示台湾对动态影像资料保存的不重视。最后才以下棋隐喻痖弦和当时《中国时报》副刊编辑的长年竞争角力。影片效果超乎痖弦想象,让痖弦感到很满意。
文学与电影跨界,东方与西方交融
综观白先勇、林文月、痖弦、洛夫、也斯、西西、刘以鬯等人的生命历程,一代人经历战火洗礼与颠沛流离,并在文字世界中酝酿出文人风范与坚毅的生命质地。比如洛夫与痖弦同为军人,在20世纪50年代白色恐怖的军中创办了《创世纪》诗刊,热情催促着他们跑遍戏院以字卡放映四处广告,战争却在他们的生命与诗作中留下太过深刻的凿痕。洛夫《石室之死亡》从孤独中长出超现实的魔性,痖弦《如歌的行板》则似在历史的混乱与无可抗拒后,各归其位,回到生命本身的随遇而安。白先勇、林文月则俨然是传统文化底蕴深厚的知识精英,凭一己号召力引介古典与国外养分,例如青春版《牡丹亭》、翻译《源氏物语》的当代转译。因王家卫电影而为人所熟悉的刘以鬯,他的一生展现了堪比耕作之人的强韧,竟能日日生产万字,且是白天写通俗连载小说以赚钱糊口,晚上写自己真正意愿的作品以实践自己;而西西轻盈戏谑、也斯跨界游艺,混杂东西方文化,这些特质也在每部影像作品中呈现出鲜明风格。可惜在拍摄期间,也斯已经去世,透过世界各地交游广阔的友人(也斯说:我的每个朋友身上都有部分的我,把他们综合起来就知道我是什么样的人),从舞蹈、服饰、饮食、旅行等不同路径中慢慢细心勾勒已逝文人也斯的样貌,便是《东西》最不同于系列中其他作品之处。
一代台湾作家在战后随国民党来台,又在中年后移居美国或加拿大,长年漂流,却一直怀抱乡愁,一生只在文学中安身立命。比如白先勇便说,他的故乡不是桂林、不是台湾、不是美国,而是在中国文化中找到自己的家。
即使最终一代文人在文学中找到归属,但数十年过去,那种文人风骨现今已不复存在。透过影像转译,重新唤起当代人们对文学的爱好与向往,便是《他们在岛屿写作》系列纪录片的使命与任务。
看完林文月的《读中文系的人》,重新感受到对文学纯粹的爱好、喜乐,以及林文月令人心生仰慕的优雅气质。廖美立自己也特别喜欢林文月,她说:“本来只是很仰慕她,觉得她很优雅,接触后才认识她的另外一面,发现她的坚毅、豪气,还带点反叛性格,让人更加喜欢。”而剪辑完成后,许多作家多半担心呈现结果,林文月却豪爽地说:“不用,我到电影院看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