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国家对环保重视的提高,环保权力的增大,社会法制的发展和群众环保意识的增强,特别是"两高"最新司法解释实施后,基层环保执法人员面临的执法风险越来越大。本文从基层环保执法人员风险的表现和成因探讨规避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基层环保 执法风险 规避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16-1
1基层环保执法风险的表现
基层环保人员直接面对群众和企业,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违纪”风险。因执法程序不规范或者是执法方式方法不当,如在证据保全和强制执行环节,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被当事人投诉,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受到相关部门的纪律处分;二是“渎职”风险。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环保政策执行不力,措施不到位,应执行未执行,被相关部门追究渎职责任;三是“腐败”风险,廉洁意识淡薄,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个人利益,甚至走向犯罪。
其中“腐败”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是其他一切风险之源。从企业环评审批落户开始,到中间排污管理、固废管理、环境监察、排污监测、排污费用的收取,环保执法和企业相伴相生,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已完全可能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过大的权力,如不能受到很好的约束,极易形成权钱交易。
2基层环保执法风险的成因
(1)政治素质不高。思想有时松懈,没有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部分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认为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得不偿失;部分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认为政治上没奔头,于是放松警惕,行动上降低标准,工作降低要求;部分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甚至受庸俗人情关系的影响,执人情法,放弃党性原则。
(2)业务素质不强。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差,执法思路不清晰,工作方式简单粗暴,造成执法漏洞和过错。业务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环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太多并不断修订更新,执法人员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业务不精通、不熟练,未能及时跟进到位。
(3)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风险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不到位,其实是最大的风险所在。客观地讲,目前基层环保执法人员都有一定的风险意识,知道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是违法行为。但是对于一些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当或工作不到位引发的风险认识不足。一些基层环保执法人员日常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由于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虽然主观恶性不大,但仍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4)内部制约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法律法规赋予了环保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一旦干部未严格履行职责,就可能导致风险。
(5)执法监督有待加强。目前的执法监督体制主要是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较为薄弱,特别是环保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
(6)执法环境尚待优化。现行的环保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基层环保部门执法权受到约束,基层环保部门属地方政府管理,使得基层环保部门更多的是在地方政府与环保执法之间寻找平衡点,导致环保执法有时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企业和群众的自身权益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无形中增加了环保人员的执法风险。
3防范环保执法风险的对策
如何规避环保执法风险,是当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现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
(1)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提高自身免疫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要把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目的定格在提高执法能力,规避执法风险上。基层环保执法单位要定期组织环保执法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加强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对新法规新问题的把握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积极有效应对环保政策的新变化。
(2)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必须对环保执法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知识、交流执法经验、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及时通报案例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严格规范执法。基层执法单位要对环保管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明确环保执法权的行使界限,防止越权执法或滥用执法权;明确环保管理每一环节的方法、步骤、时限等,并严格要求,确保落实;着重加强“关键点”的控制,做到有的放矢,将执法风险控制到最低。
(4)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一是加强内部监督,落实监督责任,突出对环保执法工作中风险高发环节的专项监督,建立各部门、岗位和个人之间的权力分配和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外部监督,推行政务公开,提高环保工作的透明度,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认真对待来信来访。三是完善事前防范机制。定期对执法行为及重点环节进行审查,提前发现隐患问题,及时进行弥补和修正。依托网络信息共享,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沟通信息、及时进行查处”的高效运转机制。四是实行环保执法人员的定期交流制度,避免久任一职而产生的风险。
(5)优化环保执法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遍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争取群众支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保执法监督。另一方面要做好政府工作,争取政府的支持,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法律底限,依法行政,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
[关键词]基层环保 执法风险 规避
[中图分类号] X3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3-216-1
1基层环保执法风险的表现
基层环保人员直接面对群众和企业,执法风险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违纪”风险。因执法程序不规范或者是执法方式方法不当,如在证据保全和强制执行环节,工作作风简单、粗暴,被当事人投诉,使自己陷入被动境地,受到相关部门的纪律处分;二是“渎职”风险。因工作责任心不强,环保政策执行不力,措施不到位,应执行未执行,被相关部门追究渎职责任;三是“腐败”风险,廉洁意识淡薄,利用手中的权力谋取不正当个人利益,甚至走向犯罪。
其中“腐败”风险是最大的风险,是其他一切风险之源。从企业环评审批落户开始,到中间排污管理、固废管理、环境监察、排污监测、排污费用的收取,环保执法和企业相伴相生,贯穿企业发展的整个过程,已完全可能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过大的权力,如不能受到很好的约束,极易形成权钱交易。
2基层环保执法风险的成因
(1)政治素质不高。思想有时松懈,没有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理念。部分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认为工作辛苦,生活清苦,得不偿失;部分基层环保执法人员认为政治上没奔头,于是放松警惕,行动上降低标准,工作降低要求;部分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甚至受庸俗人情关系的影响,执人情法,放弃党性原则。
(2)业务素质不强。处理事务的能力较差,执法思路不清晰,工作方式简单粗暴,造成执法漏洞和过错。业务学习积极性不高,加之环保行政规范性文件太多并不断修订更新,执法人员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业务不精通、不熟练,未能及时跟进到位。
(3)自我保护意识不足。对风险认识上的片面性和不到位,其实是最大的风险所在。客观地讲,目前基层环保执法人员都有一定的风险意识,知道徇私舞弊、贪污受贿是违法行为。但是对于一些行政不作为、执法不当或工作不到位引发的风险认识不足。一些基层环保执法人员日常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但由于不履行或者不能正确履行职责,虽然主观恶性不大,但仍要被追究刑事责任,这种教训是深刻的。
(4)内部制约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岗位权力过于集中,法律法规赋予了环保部门一定的自由裁量权,一旦干部未严格履行职责,就可能导致风险。
(5)执法监督有待加强。目前的执法监督体制主要是以事后监督为主,而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较为薄弱,特别是环保执法各岗位之间以及执法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缺乏相互监督和制约。
(6)执法环境尚待优化。现行的环保行政管理体制使得基层环保部门执法权受到约束,基层环保部门属地方政府管理,使得基层环保部门更多的是在地方政府与环保执法之间寻找平衡点,导致环保执法有时侯“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另外,企业和群众的自身权益保护意识明显提高,无形中增加了环保人员的执法风险。
3防范环保执法风险的对策
如何规避环保执法风险,是当前必须研究和解决的课题。现结合基层工作实际,提出如下对策:
(1)不断加强学习。学习政治理论,提高自身免疫力,学习业务知识,提高执政能力和水平。要把学习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学以致用,把学习的目的定格在提高执法能力,规避执法风险上。基层环保执法单位要定期组织环保执法人员有针对性地培训,加强基层环保执法人员对新法规新问题的把握和应对能力,使其能够积极有效应对环保政策的新变化。
(2)强化自我保护意识。必须对环保执法风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通过加强教育培训、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知识、交流执法经验、加大责任追究力度、及时通报案例等方式,进一步强化基层环保执法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
(3)严格规范执法。基层执法单位要对环保管理的各个环节进一步细化,进一步明确环保执法权的行使界限,防止越权执法或滥用执法权;明确环保管理每一环节的方法、步骤、时限等,并严格要求,确保落实;着重加强“关键点”的控制,做到有的放矢,将执法风险控制到最低。
(4)健全执法监督机制。一是加强内部监督,落实监督责任,突出对环保执法工作中风险高发环节的专项监督,建立各部门、岗位和个人之间的权力分配和相互监督制约机制。二是加强外部监督,推行政务公开,提高环保工作的透明度,畅通社会监督举报渠道,认真对待来信来访。三是完善事前防范机制。定期对执法行为及重点环节进行审查,提前发现隐患问题,及时进行弥补和修正。依托网络信息共享,实现良性互动,形成“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反馈问题、及时沟通信息、及时进行查处”的高效运转机制。四是实行环保执法人员的定期交流制度,避免久任一职而产生的风险。
(5)优化环保执法外部环境。一方面要加大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普遍提高全社会的环保意识,争取群众支持,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环保执法监督。另一方面要做好政府工作,争取政府的支持,要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法律底限,依法行政,合理使用自由裁量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