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问题的思考

来源 :教育与职业·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a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转型期是经济体制转型、社会形态变迁的复杂时期,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呈多元化,高校德育问题在这一时期有更加突出的反应。文章通过对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问题的审视,思考了这一时期高校德育所面临的四大矛盾,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 高校德育
  [作者简介]吴佩杰(1967- ),男,广西崇左人,广西师范学院学生工作处处长、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道德教育研究。(广西 南宁 530000)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8)12-0118-02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生活方式多种多样,随之,人们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也呈现出多元化状态。社会的变化不可避免地对高校学生思想造成了冲击,同时也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而,在社会转型期重新审视高校德育问题,思考改进高校德育的方法,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迫在眉睫。
  
  一、社会转型期及其时代特征
  
  “在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关于‘社会转型’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即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观念转变,三是社会形态变迁:即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①本文所论述的“社会转型期”正是根据社会学学者对社会转型的理解所作出的如下界定:社会转型期指目前中国社会正经历的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性社会转型,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是:(1)以竞争性、开放性为特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及完善;(2)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正在逐步完善;(3)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为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影响越来越广泛;(4)新旧价值观念并存且多元化,人们的思维方式多样化;(5)中国社会越来越融入全球化的激流中。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德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传统的观念、方式已经产生惯性,虽有学者对高校德育进行了批评,然而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存在的问题
  
  1.高校德育理念对人主体性的忽视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主体意识之间的矛盾。目前,高校德育实践大多仍沿用传统的“美德袋”式德育,其指导理念来自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美德传授性”道德教育模式。这一理念是“将一系列人们普遍称赞的品格、德目(如诚实、责任、友谊、尊重等)用讲解、说服、灌输、榜样等方式予以传授,并运用奖惩手段以形成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②它把受教育者作为知识的容器,侧重于被动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受教育者没有主体地位。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所带来的平等竞争的观念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独立、更加渴望受到尊重。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之一,其主体意识日益增长,这是社会的进步,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因此,高校德育理念对人的主体性的忽视与大学生日益增长的主体意识之间就形成了矛盾,这一矛盾若不能得到解决,就将影响德育的实效性。
  2.高校德育的知性范式与大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规律之间的矛盾。目前,高校德育的方式大多与其他专业课的教学相同,重在传授道德知识,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实际上,大学生经过多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相当多的道德知识,但是有丰富的道德知识并不能直接促成道德行为。这中间有一个知行转化过程,其中有一个不可替代的催化剂,那就是道德情感。英国道德哲学家舍夫茨别利认为:“道德起源于情感,情感是人行为的动力,人的情感取向是道德评价的基本标准。”③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其品德心理形成和发展规律的特殊性在于这一时期是他们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三种观念的本质是一种立身处世的态度,而“态度在广义来说就是道德情感,在狭义上把它看做由知、情、意三因素组成的比较持久的个人内在结构。其中‘情’即情感因素,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是影响一个人行为表现的重要动因”。④可见,大学生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道德情感的培养,而非道德知识的累积;其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也依赖于道德情感的催化。因而忽视了道德情感的知性范式的高校德育背离了大学生品德心理形成的规律。
  3.高校德育的内容与大学生所處现实生活之间的矛盾。在社会转型期,“部分市场主体只为追求自身利益忽视市场经济发展内在道德要求,而此时的法律制度等‘硬手段’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造成道德素质低下者得利,遵守公德者吃亏的不正常现象。”⑤另外,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西方文化的涌入,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也跟着进来了。这些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与高校德育的追求至善和高尚道德理想的内容形成了鲜明的矛盾。
  4.高校德育的单一手段与大学生道德发展的复杂过程之间的矛盾。目前,高校德育虽在采用讲解、灌输、说服方式的同时,加入了一定的社会实践,但总体来看,社会实践所占的比重很小且不系统,高校德育的手段仍以谈理论、讲道理为主,比较单一。而大学生的道德发展则要经历由知(道德认知)到行(道德行为),再由行到知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在这个循环中,社会实践是知行转化的途径,道德情感在由知到行的转化中起到催化作用,而在由行到知的转化中,道德情感得到升华是一个复杂过程,如图所示。这样一个复杂过程如果主要依靠课堂内空谈理论的单一手段,显然难以促成大学生的道德发展。
  


  
  三、提高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实效性的策略
  
  1.更新高校德育理念,构建主体性德育,彰显人的主体性。“一个人品德的形成,在于把客观的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的需要与稳定的行为表现。从大学生素质形成过程和影响大学生内化的因素分析来看,外界的灌输和教育是必要的,但是对教育效果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是受教育者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接受社会道德规范要求,‘内化’为个体的品德意识,再‘外化’为个体的道德行为,知行转化是任何人无法代替的活动。”⑥ 可见,只有大学生具有独立的选择判断能力,积极参与德育过程,才能使德育成为大学生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需要。这就说明,在德育过程中,以独立选择判断能力为基础的人的主体性非常重要。无论是从德育本身的需要还是从社会转型期的变化而言,人的主体性不足已经成为当前高校德育发展的瓶颈。
  顺应时代的要求,遵从德育本身的规律,高校德育的理念需要及时更新。应该由只承认教师主体地位更新为以尊重和确立学生主体地位为前提的教师、学生双主体地位;由只关注社会价值取向更新为价值引导与个体价值建构的统一;由只强调遵从既定道德规范更新为培养学生独立判断、自我反省、自我控制的素质;由只使用灌输方式更新为灌输和积极参与相结合。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新的德育理论的构建,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主体性德育即是时代发展、高校德育理念更新的产物。“主体性德育在对传统灌输式、权威式、形式化的批判中产生,是针对传统德育中严重忽视人的素质发展这一问题而提出来的,主体性德育的实践研究以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作为德育改革的起点和依据,对传统德育中不合理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进行深刻反思,以实现德育观念的转变。”⑦虽然主体性德育尚有许多需要完善的方面,但是它对提高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的实效性非常重要。
  2.注重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规律,变高校德育的知性范式为“知、情、意”三位一体的方式。大学生一般处于20岁以上的青年中期,他们属于柯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的“后习俗水平,能摆脱外在因素,着重根据个人自愿选择的标准进行道德判断”,⑧其中的“自愿选择”突出了很强的情感因素。道德情感在这一阶段起着关键性的作用。正如休谟所说,“感情是道德的主要因素,道德行为基于苦乐感而产生。苦乐感是行为的动机,也是判断善恶的标准。人们具有道德知识后,必须从心理上对符合道德知识的行为产生喜好的情感,才会乐于去按照与道德知识相符的方式去行动。”⑨此时,大学生道德情感的特点是“具有易感性和两极性”,⑩易感性,表现为大学生对客观事物反应敏感,富有激情。“两极性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同一场合、同一道德行为,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道德情感;另一方面,同一学生,对于同样的道德行为,在不同时间、空间,会表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道德情感。” 易感性一方面说明他们比较容易受引导,有很大的塑造空间;另一方面说明从道德情感体验方面进行引导,容易为他们所接受。两极性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群体中道德情感水平具有多层次;另一方面反映了大学生的道德情感还不稳定,需要对其强化。
  可见,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规律是处于后习俗水平,倾向于独立道德判断,但他们的道德情感尚未稳定,也就是作为立身处世态度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尚未定型。根据这一规律,高校德育应该着重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立身处世的态度,最终转化为道德行为,只注重道德知识传授的知性范式,可使学生做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推理,却不一定会转化为道德行为。只有从态度的内在结构——知、情、意三因素上着手,在注重道德认知培养的基础上,加强道德情感的体验教育,锻炼意志力,才是遵循大学生品德心理发展规律的最佳方式。
  3.高校德育要多关注现实问题,解决大学生的实际困惑。在社会转型期,各种道德观念鱼龙混杂,各种道德水平的人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必然出现一些违法乱纪,不顾社会公德的事件,容易引起大学生的道德困惑。以往的高校德育无视道德困惑的存在,一味强调道德理想,容易使学生陷入理想与现实的更大冲突之中。“德育必然要对大学生进行理想教育,但在对学生进行道德理想、理想人格的教育中不可排斥德育的现实取向,更不能使德育走向完全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的极端,因为理想的道德和人格并不是社会现实中的普遍现象,不应也不可能成为德育的唯一目标。德育应有更加现实的目标和价值取向,把理想和现实割裂开来的德育不仅是空洞的、低效率的,而且极有可能适得其反,导致人们拒绝接受教育。” 也就是说,德育要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不仅要宣扬道德理想,同时也要解决现实困惑,这对于尚在培养道德判断力的大学生而言,更加重要。另外,尽管理想道德教育需要加强集体主义思想,但是如果只重视社会文化取向而不顾个人需要,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完全割裂对立起来,就脱离了现实的历史条件,也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高校德育应该紧跟时代的脉搏,及时更新内容,努力实现理想与现实、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统一。
  4.转变传统德育手段,加强社会实践在大学生道德修养中的作用。传统的高校德育重视理论宣讲,轻视社会实践的作用。而社会实践却是道德认知在道德情感的催化下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途径。在社会转型期,很多大学生(尤其是来源于城市的大学生)生活经历简单,大学之前都在家长的呵护下长大,生活中很少遇到困难、亲情关系比较淡薄,大部分时间在学校这个相对纯净的环境中度过,缺乏处理复杂社会问题的能力。他们具备了相应的道德认知水平,但道德情感先天不足,后天又没能进行体验培育,很难形成自觉的道德行为。他們更需要进行社会实践,这样,不但可以检查自己已有认识的正确性,达到生动的情感体验,逐渐将社会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促进知行转化,而且由于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社会实践则相当于对一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检验。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大学生要与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有可能遇到不理解、不合作的态度等一些需要解决的棘手问题。可以说,一次社会实践可能是对在校几年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全面检验,它使大学生不仅在立场、感情及思想方法方面发生很大转变,而且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对其道德素质的提高,效果相当明显。因此,高校德育应该转变传统“空对空”的德育手段,强化社会实践的德育手段,形成系统化的社会实践方案,把社会实践与学分挂钩,使社会实践成为高校德育的必修课,以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社会转型期是一个新旧交替、传统与现代冲突最为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的高校德育必然深受时代的影响,所受到的冲击比较明显,从理念到实践都面临诸多挑战。只有顺应时代要求,不断改进高校德育方法,才能真正实现高校德育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功能。
  
  [注释]
  ①⑤谈江萍,江向琳.社会转型期高校德育之探析[J].科教文汇,2006(7上):19,19.
  ②刘次林.幸福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63.
  ③⑨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05,105.
  ④李伯黍,燕国材,岑国桢,顾海根.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2-44.
  ⑥梁红.内化:大学生素质形成的关键[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12.
  ⑦孙秀玲.高等学校主体性德育的构建研究[EB/OL].http://dlib.cnki.net/kns
  50 /Brief.aspx?ID=9&classtype=&systemno=&NaviDatabaseName=&NaviField,2004-
  03-05.
  ⑧柯尔伯格.道德教育的哲学[M].魏贤超,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80-282.
  ⑩ 王桂龙.大学生品德心理形成规律与德育[J].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11(1):41.
   郑永廷.现代思想道德教育理论与方法[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冷作工艺与技能训练课教学中,对教材的处理、实训的安排,教学教法的一些探索。
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学设计需要借助学案发挥优化集成的功能,对于语文学案的使用和探究,实际上在20世纪20年代的道尔顿制实验中就已经有较为成熟的案例范式。针对当前语文综合
《电工学》是高职院校非电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本课程理论性与实践性均较强,为了使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基本理论,又有较强的实践技能,在教学课时相对比较紧张的情况下
《从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西方音乐文化与秩序的形而上学》一书出自美国深通音乐的人文学者布里安·K·艾特博士之手.这位生活在20世纪后半叶的美国学者有着这一时
全国卫生应急工作会议于2008年1月15日至16日在南京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在部署今年卫生应急工作时指出,卫生应急工作是卫生事业发展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目标的重
批判性思维是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术成就的重要保证。呈现、分析批判性思维量表的编制过程,有助于评估学生对于批判性思维的观念及态度,判断学生在发展批判性思维的过程
[摘要]设计性物理实验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综合实验训练,它有助于提高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的水平。文章讨论了在新课改条件下,设计性物理实验教学的教学模式、教学设计等内容。  [关键词]设计性实验 教学模式 教学设计 物理实验  [作者简介]文军(1962- ),男,陕西铜川人,渭南师范学院物理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实验教学理论。(陕西 渭南 714000)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
本文简要阐述了影响路基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以供参考。
在专业性很强的医疗服务系统中,委托—代理问题比较严重,这都源于保险机构、医疗消费者、医疗机构与医生之间所产生的复杂的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与代理人目标的不同,不可避免地
近年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下,教务管理信息化在高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务管理信息平台的应用程度还不能令人满意,本文从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优势谈起,试述当前教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