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卢梭的自由平等思想

来源 :陕西社会科学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nny_lizz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让•雅克•卢梭(1721-1778)是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启蒙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也是最具争议的思想家之一。18世纪的欧洲崇尚理性和进步,而偏偏卢梭可以挖掘事物内部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卢梭对欧洲文明展开了猛烈的攻击。他的观点清晰明了,即反对理性,反对进步,认为人类的堕落正是由于人类有了智慧才开始的,进步导致了相对程度的后退,他是这样认为的,人类进步导致了人类的不平等,私有制的产生导致了人类的不平等,所有这些都应归根于社会的进步。
  关键词:卢梭;自由平等思想;《社会契约论》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1-043-02
  
  [HJ1.6mm][FL(2K2]一、社会平等思想
  社会平等思想,人民主权说和社会契约论是卢梭重要的政治理论研究成果,其中平等思想是其理论的核心和基本出发点,平等思想贯穿始终。其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社会契约论》中都有涉及平等思想。平等和自由是社会契约论思想的出发点和归宿。卢梭认为“人天生是自由的,但是,也无处不在枷锁当中。那些自认为是别人主人的人,实际上是比其他人更加彻底的奴隶。”
  卢梭认为,人天生是自由和平等的,无所谓善恶,美丑,奴役与被奴役之分,没有种族宗教之分,即所谓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主人,没有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文明和理性的出现导致了原始状态的极度转变,自由消失了,平等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自由的束缚,不平等的产生,人民悲惨遭遇的来临。“谁要说一个人甘愿无偿地把自己送给别人,那纯属不可思议的无稽之谈。即使有人这样做,那也是不合常理的,单凭这一点就可断定这种行为是非法的、无效的。谁要说一个民族会这样做,就等于假设这个民族是一群疯子:疯狂之举可不构成权利。” [1]
  卢梭最关注的就是人的自由,他认为自由是神圣的,任何人都不能侵犯,自由是一个人活在世上的最基本的权利,如果对于一个没有自由的人而言,他就不能完完全全被理解为人,没有自由如同黑夜的鬼没有灵魂一样,如同一个人没有了思想,没有了自己的主见完全听命于他人的摆布,这样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呢?人性的体现关键就是在于自由的充分利用,如果一个人要放弃自由,那他就没有什么人性可言。如果我们有权利剥夺一个人的一切,那么我们对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义务。这是毋庸质疑的。“自由既是人的一切能力中最崇高的能力,如果为了取媚一个残暴的或疯狂的主人,竟毫无保留地抛弃他所欲天赋中最宝贵的天赋,竟屈从主人的意指去犯造物主禁止我们去犯得一切罪恶,这是不是使人类的天性堕落,把自己置于完全受本能支配的那么些禽兽水平上?甚至是不是对自己的存在的造物者的一种侮辱?这个崇高的造物主看到他的最美的创造物遭到毁灭应当比看到他的最美的创造物受到侮辱更为愤怒。”[2]卢梭认为,一个人抛弃了自由就等于抛弃了自己的存在,人们无论以何种方式何种条件出卖自己的自由都是不可理喻的,是违反自然和理性的。巴尔贝拉克曾说过“出卖自由就等于出卖自己的生命”。这句话完全概括了卢梭对自由的观点,自由和生命是等价的,没有自由就没有生命和灵魂。 
  二、自由的分类
  卢梭把自由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天然的自由,它是一种受本能欲望支配的,为所欲为的自由,它表现为“对于他所企图的和所能得到的一切东西的那种无限权力”。第二种是社会的自由,即是理性的结果,它表现为“对于他所享有的一切东西的所有权”。[3]从表面上看,社会的自由的范围似乎比天然的自由大大地缩小了,因为“无限的权利”变成了有限的“所有权”。其实不然,因为只有社会的自由才使得自由成为真正具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天然的自由固然给与人们为所欲为的承诺,然而人人都具有同等的权利去占有自己企图得到的东西,其结果必然是谁也无权独自占有它。第三种是道德的自由,在没有社会自由的地方,也就没有道德自由可言。“唯有道德的自由才使人类真正成为自己的主人,因为仅只有嗜欲的冲动便是奴隶状态,而唯有服从人们自己所规定的法律,才是自由。”自由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没有平等作为前提的话,谈论自由也是无济于事。卢梭认为:平等是自由的前提和基础,自由和平等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不可分割,卢梭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对平等问题的研究当中。罗素指出:“自由是卢梭思想的名义目标,但实际上他所重视的、他甚至牺牲自由以力求的平等”。[4]
  自然状态下的真实平等是作为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卢梭对平等有一种天生的向往,然而,他一出生就面临着一个极其不平等的社会,相信人生来就是平等的,可是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人生来就是不平等的,卢梭不相信,决定要推翻这一无情的事实。他坚信,只有自然状态下的平等才是真正的平等。他为了描述好所谓的自然状态,“每天其余的时间,我就找到树林深处,在那里寻找并且找到了原始时代的景象,我勇敢地描写了原始时代的历史。我扫尽人们所说的种种谎言,放胆把他们的自然本性赤裸裸地揭露出来,把时代的推移和歪曲人的本性的诸事物的进展都原原本本地叙述出来;然后,我拿认为的人和自然的人对比,向他们指出,人的苦难的真正来源就在于人的所谓进化,直升腾至神明的境界……”。[5]卢梭向往的是回到以前的原始状态,人和人之间就只是单纯的个体,自由和平等。总而言之,卢梭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们互相同情,彼此关心,亲密无间。“自然状态是每一个人对于自我保存的关心最不妨碍他人自我保存的一种状态,所以这种状态最能保持和平,对于人类也是最适宜的。” “自然状态时人类的真正青春,是人类真正的黄金时代。因为在自然状态下,每一个人都是自由、独立、平等的。在那里,没有统治与被统治、奴役与被奴役、压迫与被压迫,在自然状态下存在着真正的平等。[6]自然的原始状态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卢梭认为这种时候的状态是最美好的阶段,因为在这里人们可以无拘无束的生活,不用担心衣食住行、战争与瘟疫、明争暗斗,这些都是多余的,是不用操心的。没有阶级区分,没有等级的划分,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那么的和谐。记得电影《上帝也疯狂》里描述了一个原始部落的人们在属于他们自己的领域快乐的生活着,过着最为原始的生活。然而有一天从天空中掉下一个可口可乐瓶子的时候(他们当然不知道这个东西到底是干什么的,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由于出于好奇,他们就试着琢磨这个怪东西,发现他可以有好多用处。于是人们都争先恐后的都想使用它,妇女们用她来敲打衣服,小孩们把他们放在嘴边可以吹气玩,年轻小伙子用它可以制造音乐,于是矛盾就产生了,他们开始争夺,争吵,辱骂,甚至趁别人不注意在悄悄的用,不再像以前那么的和谐了。老者们看不下去,决定把瓶子归还上帝,可是当他几次三番的把瓶子抛向天空的时候,瓶子还是落了下来。他们决定把这个“坏东西”送往别处,不想让它破坏他们现在安静的生活。卢梭生活在那个时代的话,肯定也会像那个老者一样把本不应该属于他们的东西送往别处吧。
  三、私有制是不平等的根源
  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第二部分开篇就提到,“谁第一个圈出一块土地,大言不惭地说,这是我的,并且找到了一些傻乎乎的人竟然相信了他的话,谁就是文明社会的真正奠基人”。也就是说,私有财产是产生人类社会不平等的根源。[7]虽然卢梭极力谴责私有制,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任何人都无法改变的局面,正像他在成名之作《论科学与艺术》中所阐述的那种观点一样,他认为,随着人类社会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社会的主体——人就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以前所没有的知识、智慧和理性。并且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人类懂得了文明和道德,另一方面又产生了丑陋和邪恶。“随着人的观念和情感的相继产生,随着头脑和心相互作用,人们也越来越变得容易相互接近了。人们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广泛,关系也越来越紧密。人们此后还习惯于聚集在茅舍前、大树下,唱歌跳舞这种爱情和悠闲地真正产物成了娱乐,或者更确切的说,变成了一帮游手好闲的男女的一种职业。每个人都开始关注他人,也都希望被他人关注,希望受人尊敬。谁歌唱得最好,舞跳得最好,长的最漂亮,最强壮,最机灵,最有口才,谁就最受青睐,这就是向不平等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是向堕落迈出了第一步,这些最初的偏爱情绪一方面产生了虚荣心和鄙视,另一方面产生了羞耻心和仰慕之情。由这些新的酵母引起的发酵,最终产生了危及幸福和天真的致命毒素”。
  卢梭契约论思想的双重特性导致人们对他有两种比较极端的评价。最重要的是卢梭社会契约论中的平等自由思想,分析其中的主旨和价值原理,卢梭契约论在于考察人类社会生成的过程,人类的智慧是人类堕落的原因,人类的聪明导致了他们的互相猜疑,互相嫉妒,相互之间的竞争。这些都是社会本身的结果,自然而然的结果。而基督教认为人有了智慧是因为偷吃了智慧果,各种不同的社会因素形成了人类的邪恶和人类之间的不平等。
  
  参考文献:
  [1]卢梭.杨国政译.社会契约论[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04:6.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135-136.
  [3]卢梭.社会契约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30.
  [4]罗素.西方哲学史(下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6:237.
  [5]卢梭.忏悔录(第二部)[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480.
  [6]刘玉安等著.西方政治思想通史[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249.
  [7]卢梭.高煜译.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6.
  
其他文献
The Effects of electroacupuncture (EA) at Weiwanxiashu (EX-B3) and Zusanli (ST 36) points on blood glucose (BG) and plasma pancreatic glucagon (PG) contents wer
通过调查水稻土改种水果、果蔗、双季稻轮作秸秆还田、双季稻秸秆无还田以及稻-冬季瓜菜轮作5种不同利用方式,分析对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提出今后有利于土壤培肥和提高土地利用
铸造实习教学模式的制定和使用,对学生们的学习具有不可或缺的影响和作用。尤其是在整个热加工实习过程中,铸造实习是其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文章针对铸造实习教学模式的改革和
作者简介:刘丽萍(1987— ),女,山东临沂人,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外关系史。  摘 要:发式问题贯穿着清王朝的建立与灭亡,曾经作为清王朝压迫汉人的标志和手段的辫子在革命者手中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革命党人的宣传、民众的觉醒使得辛亥时期剪辫风潮风起云涌席卷中华大地,囊括了社会各阶级。从政府政要到普通民众,从政府法令到民众自觉,尽管各种保守势力和部分愚
Stubborn hiccup refers to the involuntary spasm of the diaphragm, which cannot be relieved by medication of both Chinese and western drugs. Since 1993, the auth
通过原因分析,解决了40并车箱修理过程中摩擦毂跳动的问题。
比较文学在我国尚属新兴学科,又由于其跨学科、跨文化的特性,故存在一些未能规范和完善的问题,本文就旨在论述比较文学论文参考文献引用中出现的三个问题,即参考文献引用的内
Cheng Zai Wan (承载丸), a Chinese herbal preparation was administrated in the two-leg rat model of aseptic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established by taking pre
By the syndrome of water retention dueto hypofunction of the spleen(cold—dampdisturbing the spleen),we mean retention ofwater within the body due to dysfunctio
摘 要:《山海经》是我国流传久远的一部古书,其内容真实与荒诞并存,从文学的角度来看,它其中闪耀着丰富的人性内涵。本文主要通过对其中各种形象各异的兽形形象的文学解读来展现出《山海经》中的丰富的人性光辉。  关键词:兽形;文化;人性  文章编号:978-7-5369-4434-3(2011)03-029-02    文学理论中有一个观点:文学即人学。虽然这个观点还不能盖棺定论,但相对来说这个观点还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