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应该是多彩的,这个色彩绝不是单一的。这里所说的色彩首先指的是语文课的感情色彩。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的感情因素非常丰富,因为语文课本中精选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作品,这些作品无一不饱蘸作者的感情。屈原《离骚》“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感情,从而形成了一条贯穿知识分子心灵史的红线,激励着后人,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这种感情色彩还包括浓浓的亲情、友情和爱情。读李密的《陈情表》、韩愈的《祭十二郎文》、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朱自清的《背影》、莫怀戚的《散步》等作品,我们会被真挚淳朴的亲情打动;读李白的《赠汪伦》《送孟浩然之广陵》、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高适的《别董大》等,能让学生感受到友情的宝贵;读《孔雀东南飞》、苏轼的《江城子》、柳永的《雨霖铃》,我们会被那凄美的爱情故事所感染,能看到真、善、美。这就是语文课的感情色彩。当然,不只这些,还有很多,比如坚强不屈、刚正不阿、蔑视权贵、勤劳善良的情感,等等,它们形成了语文课美好情感的绚丽画廊,这些都将为学生未来的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畅游其中,沉浸浓郁,含英咀华,其思想、情感、心灵也必然会受到良好的熏陶。
对于这些富有浓厚情感意蕴的课文,教师不应只是进行理性的分析。中学生,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对于抽象的分析会觉得隔膜,年级越低的学生越是如此。我建议教师要有慷慨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感性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常用的方法有:一、朗读。深情的朗读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教师读,还要让学生读,甚至说主要是学生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放声地、尽情地朗读,读得学生浮想联翩,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道来。这就是语文课堂的色彩。二、演课本剧。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还是戏剧中的人物动作介绍,都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因为只有体验了,学生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他才会生成理解,进而才能掌握规律、提高能力。所以说,“体验——感受——理解——能力”,这就体现了课堂生成的理论,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育思想。学生一旦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那么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无限的潜在才能被发现并挖掘出来,课堂的色彩才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
语文课的多彩还表现在作文教学上。作文要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要写出自己激荡的青春来,要写出自己飞扬的心灵来。学生鲜活的思想和心灵,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笔端展示出来。
为了能够让课堂变得多彩,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1.写学生熟悉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应试生活……这些生活里蕴藏着许多生动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自己生活里闪光的东西,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写出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来。2.鼓励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写博客。我每次看学生的日记、随笔,看到那些无拘无束的“放胆文”,我就感叹不已:这就是多彩的文章!3.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我觉得,学生虽然思想幼稚,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还是能够启发别人的,还是能够谈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的。比如“北京2008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矿难事故”“5·12大地震”“新疆乌鲁木齐暴乱事件”,等等。学生对这些事件能发表看法,能谈出观点。关注这些事情,就是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4.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亲身感受社会变革与发展,从而积累写作的素材。参观博物馆,参观农村生产,参观工人生产,参观国家重点工程;还可以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参观地方名胜古迹;还可以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宣传有关政策,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加深其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搞研究性学习。总之,学生心中有了感受,笔头就有东西可写了。
学生写作的形式也要丰富多彩。过去,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似乎写作只有这三种文体。其实,文体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的文体多达上百种。今天,学生作文完全可以借用“寓言”“小小说”“小剧本”“对话体”“童话体”“书信体”等等。
只有我们的语文课呈现出多彩的局面,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才能够真正变成现实,语文教育的黄金时代才会真正来到。我盼望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
对于这些富有浓厚情感意蕴的课文,教师不应只是进行理性的分析。中学生,理性思维还不成熟,对于抽象的分析会觉得隔膜,年级越低的学生越是如此。我建议教师要有慷慨激昂的情绪,激发学生感性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常用的方法有:一、朗读。深情的朗读会激发学生的情感。不仅教师读,还要让学生读,甚至说主要是学生读。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放声地、尽情地朗读,读得学生浮想联翩,读出“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味道来。这就是语文课堂的色彩。二、演课本剧。无论是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还是戏剧中的人物动作介绍,都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一下。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就是鼓励学生亲身体验。因为只有体验了,学生才能有深刻的感受;学生有了深刻的感受,他才会生成理解,进而才能掌握规律、提高能力。所以说,“体验——感受——理解——能力”,这就体现了课堂生成的理论,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这一教育思想。学生一旦成为了课堂的主人,那么学生的积极性才能真正被调动起来,学生无限的潜在才能被发现并挖掘出来,课堂的色彩才会呈现出万紫千红的景象。
语文课的多彩还表现在作文教学上。作文要写出自己的个性来,要写出自己激荡的青春来,要写出自己飞扬的心灵来。学生鲜活的思想和心灵,教师要引导他们通过笔端展示出来。
为了能够让课堂变得多彩,我们可以做如下尝试:1.写学生熟悉的生活。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应试生活……这些生活里蕴藏着许多生动的故事。教师要引导学生捕捉自己生活里闪光的东西,还要引导学生善于从看似平常的事物中写出有意思、有意义的内容来。2.鼓励学生写日记、写随笔、写博客。我每次看学生的日记、随笔,看到那些无拘无束的“放胆文”,我就感叹不已:这就是多彩的文章!3.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关心社会热点问题。我觉得,学生虽然思想幼稚,但他们看问题的角度还是能够启发别人的,还是能够谈出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来的。比如“北京2008奥运会”“三鹿奶粉事件”“矿难事故”“5·12大地震”“新疆乌鲁木齐暴乱事件”,等等。学生对这些事件能发表看法,能谈出观点。关注这些事情,就是引导学生关心国家大事,就是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4.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亲身感受社会变革与发展,从而积累写作的素材。参观博物馆,参观农村生产,参观工人生产,参观国家重点工程;还可以因地制宜,挖掘当地的教育资源,参观地方名胜古迹;还可以让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宣传有关政策,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加深其对社会和人生的认识与理解。当然也可以让学生搞研究性学习。总之,学生心中有了感受,笔头就有东西可写了。
学生写作的形式也要丰富多彩。过去,我们只是要求学生写记叙文、议论文和说明文。似乎写作只有这三种文体。其实,文体是丰富多彩的,中国古代的文体多达上百种。今天,学生作文完全可以借用“寓言”“小小说”“小剧本”“对话体”“童话体”“书信体”等等。
只有我们的语文课呈现出多彩的局面,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才能够真正变成现实,语文教育的黄金时代才会真正来到。我盼望着这一天早一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