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高一随笔写作;观察生活;寻找对焦;添加旁白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5-0055-02
【作者简介】郭静娟,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0)教师,正高级教师。
新接手高一,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了随笔本,希望他们随时记录生活中的动人瞬间、趣味瞬间、思索瞬间,希望他们用文字触摸往事,留下独家记忆,也为自己的写作备好素材丰富的“故事篮子”。可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写下的多是生活的流水账、空泛的抒情或私人化小情绪,少有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该怎么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写出随性灵动的文字呢?该如何让他们在文字中触摸到心灵和生活的美好,为寻常日子、寻常事件着上色彩呢?笔者试着对学生进行了随笔训练,效果似乎还不错。
1.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定睛细看”。
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一篇怀念初中学校的文章,之后让全班学生一起来辨别文章中描写的是谁的母校。结果学生描写得太笼统太模糊,未显现具体特征,很难辨别,这说明学生的观察太不细致,缺乏一双“自我发现的眼睛”。
基于此,笔者以“城市里的天”为话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对象,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氛围熱烈。但笔者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不少学生只能笼统地说出“蓝天很蓝、白云很美”“天雾蒙蒙,雾霾严重”等概念化的话语,再让其细说就比较困难。于是笔者投影出自己拍摄的“这个秋天”系列照片,让大家一起观察照片,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熟悉的天空中的陌生风景。比如:“秋日里,一些白天,天很蓝,云也姿态万千,多到无法形容,像极了天空的奇思妙想。”“一些黄昏,或风起云涌云山云海,或云霞漫天让人想入非非,当清凉夜色来临,天空中开始有粉蓝的渐变色,温柔极了……”通过这样的观察,意在让学生明白,对于景色,我们不能只是路过,不能沿着别人的文字定势思维,而是要自己去“定睛细看”,做一个真正的看见者。这个“见”,一定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本身,而不是依靠他人的经验、凭想象加以模糊描述,一定要成为生活真正的体验者,甚至努力成为第一个“发现者”,给读者带去惊喜讶异。经过几次这样的尝试之后,学生逐渐拥有了发现的意识和发现的眼光,随之,身边可写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学生的文字也就越来越灵动,越来越有创意。
2.寻找对焦,指导学生抓住“描写点”。
当学生学会了发现,随笔写作中的素材逐渐增多,但这并不代表文章内容的丰富和好看。事实上,如果平铺直叙,一一道来,看见什么写什么,会导致文章“无滋无味”或冗杂烦琐,让人厌倦。那么,随笔写作到底该写下什么才能触动他人心灵呢?这就必须弄清“描写点”的问题。所谓“描写点”,其实就是一个事件当中和你的心灵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写作时必须要准确找到它,像摄影对焦那样放大、特写、定格,然后让别人看清最有意思的地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准确找到并抓住“描写点”呢?笔者认为可以阅读名家文章,从中寻找、了解“描写点”。在教学中,笔者以于丹的一篇小文章《那年中秋,母亲落泪》为例,要求学生阅读后简要概括文章主要情节,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文章写的是“父亲在外地工作,中秋不能回家,托人带了礼物,礼物中还有一束桂花,母亲为此感动地落了泪”。之后笔者让学生寻找文章哪一部分是作者着墨最多、描写最细致的地方。师生讨论后认为作者对纸盒子里的礼物“满满的一枝桂花”描写得最细致。找到这一“描写点”后,笔者让学生再次默读,体会“描写点”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那就是“描写”即“抒情”,不含抒情的描写皆可删。这样学生就体会到“描写点”的重要性,并了解了“描写点”。
在平时的随笔写作中,笔者还注意让学生学会运用“描写点”,除了让学生多阅读、多借鉴名家文章之外,还积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例如,一个学生写自己周末闲暇时去看望爷爷奶奶的事,他写了爷爷奶奶很高兴,做了很多好吃的,吃完后他们一起去逛书店,一路上奶奶不停地询问需不需要买什么,让人有些厌烦,但拒绝之后,看到爷爷奶奶失落的样子,心里又很愧疚。作文素材很好,但写来很平淡,于是笔者便指导该学生寻找“描写点”——探望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什么?哪个环节让人心里一动?探望回来心中放不下的是什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后,学生将“描写点”确定为“奶奶对于我的到来是如此欢喜,她在尽一切努力让我开心”,并以此重写了随笔,写作效果大大提升。因为有了这个描写点,随笔后面的抒情才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愧疚”二字上,而是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话语——“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可奶奶还停留在原地。她记住的都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她这么用心地对我好,却难以走进我的世界了。”
3.添加旁白,教会学生还原“心灵的波澜”。
作家刘亮程曾把“文学”定义为“对这个世界的重新抚摸”,他说写作让人获得重新进入生活之场的机会,在回味中,人获得对这个世界新的看法和新的情感。由此可见,我们在文字里读到的,并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现场,而是一个经由心灵加工过的现场,是主观中的客观。正是这份微妙的心理,让一个不起眼的过程变得有趣有味。所以,在记录一件生活小事时,如果想让你的一系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可以在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后面,巧妙添加一点暗示性的心理描写,以此来丰富、丰满一个个小细节,也用来表达出当时你的内心所想,使得原本其貌不扬的生活中的“一刻”,成为个人心中最特殊最有触动的“那一刻”。
以一次“蛾子”的随笔习作为例。学生所写的场景都一样,“天冷了,教室里的蛾子突然变多,因为它们在寻找暖和的地方”。面对同样的所见,如何写出“个性”的东西?笔者引导学生增加心理旁白,于是有学生是这样写的:“我想把它赶走,于是轻轻吹了口气。对于虫子来说,一口气足够了。在我以为我是赢家时,它却扑扇着翅膀,慢慢飞回了原地,一动不动,像一只通体碧绿的玉虫。已是秋了,也许命不久矣。我没再吹出鼓着的下一口气。第二天早晨,坐定之后,它再一次闯入了我的视野,一动不动,它就这么轻易地客死他乡了,成了一只真正的玉虫。没有一只虫子为它哀悼。”作者描写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让“吹小蛾子”这个过程不再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动作行为上,而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内心对一个小生命的悲悯情怀。
文字的魅力,也许很大一部分正是讲述者自身的魅力,不同的心灵,会赋予同一片风景、同一件小事不同的趣味和意义。生活中的许多个瞬间很寻常,可一旦附着心灵的触动就大不一样。只有尝试去记录下心灵的波澜,生活小事才值得书写。
放开眼,拿起笔,就是生活美的发现者、记录者,更是平凡生活的艺术大师。而生活,也在这样的发现和艺术过程中,美好起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75-0055-02
【作者简介】郭静娟,江苏省张家港高级中学(江苏张家港,215600)教师,正高级教师。
新接手高一,笔者让学生每人准备了随笔本,希望他们随时记录生活中的动人瞬间、趣味瞬间、思索瞬间,希望他们用文字触摸往事,留下独家记忆,也为自己的写作备好素材丰富的“故事篮子”。可一段时间后,笔者发现学生写下的多是生活的流水账、空泛的抒情或私人化小情绪,少有有价值的东西。那么,该怎么打开学生的思路,让他们写出随性灵动的文字呢?该如何让他们在文字中触摸到心灵和生活的美好,为寻常日子、寻常事件着上色彩呢?笔者试着对学生进行了随笔训练,效果似乎还不错。
1.观察生活,引导学生学会“定睛细看”。
笔者曾布置学生写一篇怀念初中学校的文章,之后让全班学生一起来辨别文章中描写的是谁的母校。结果学生描写得太笼统太模糊,未显现具体特征,很难辨别,这说明学生的观察太不细致,缺乏一双“自我发现的眼睛”。
基于此,笔者以“城市里的天”为话题,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平时观察到的天是什么样子的。这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对象,学生争相发言,课堂氛围熱烈。但笔者从学生的发言中发现,不少学生只能笼统地说出“蓝天很蓝、白云很美”“天雾蒙蒙,雾霾严重”等概念化的话语,再让其细说就比较困难。于是笔者投影出自己拍摄的“这个秋天”系列照片,让大家一起观察照片,引导学生去发现那些熟悉的天空中的陌生风景。比如:“秋日里,一些白天,天很蓝,云也姿态万千,多到无法形容,像极了天空的奇思妙想。”“一些黄昏,或风起云涌云山云海,或云霞漫天让人想入非非,当清凉夜色来临,天空中开始有粉蓝的渐变色,温柔极了……”通过这样的观察,意在让学生明白,对于景色,我们不能只是路过,不能沿着别人的文字定势思维,而是要自己去“定睛细看”,做一个真正的看见者。这个“见”,一定要来自自己的生活本身,而不是依靠他人的经验、凭想象加以模糊描述,一定要成为生活真正的体验者,甚至努力成为第一个“发现者”,给读者带去惊喜讶异。经过几次这样的尝试之后,学生逐渐拥有了发现的意识和发现的眼光,随之,身边可写的东西也就越来越多,学生的文字也就越来越灵动,越来越有创意。
2.寻找对焦,指导学生抓住“描写点”。
当学生学会了发现,随笔写作中的素材逐渐增多,但这并不代表文章内容的丰富和好看。事实上,如果平铺直叙,一一道来,看见什么写什么,会导致文章“无滋无味”或冗杂烦琐,让人厌倦。那么,随笔写作到底该写下什么才能触动他人心灵呢?这就必须弄清“描写点”的问题。所谓“描写点”,其实就是一个事件当中和你的心灵联系最紧密的地方,写作时必须要准确找到它,像摄影对焦那样放大、特写、定格,然后让别人看清最有意思的地方。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时准确找到并抓住“描写点”呢?笔者认为可以阅读名家文章,从中寻找、了解“描写点”。在教学中,笔者以于丹的一篇小文章《那年中秋,母亲落泪》为例,要求学生阅读后简要概括文章主要情节,学生很容易概括出文章写的是“父亲在外地工作,中秋不能回家,托人带了礼物,礼物中还有一束桂花,母亲为此感动地落了泪”。之后笔者让学生寻找文章哪一部分是作者着墨最多、描写最细致的地方。师生讨论后认为作者对纸盒子里的礼物“满满的一枝桂花”描写得最细致。找到这一“描写点”后,笔者让学生再次默读,体会“描写点”在一篇文章中的作用,那就是“描写”即“抒情”,不含抒情的描写皆可删。这样学生就体会到“描写点”的重要性,并了解了“描写点”。
在平时的随笔写作中,笔者还注意让学生学会运用“描写点”,除了让学生多阅读、多借鉴名家文章之外,还积极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例如,一个学生写自己周末闲暇时去看望爷爷奶奶的事,他写了爷爷奶奶很高兴,做了很多好吃的,吃完后他们一起去逛书店,一路上奶奶不停地询问需不需要买什么,让人有些厌烦,但拒绝之后,看到爷爷奶奶失落的样子,心里又很愧疚。作文素材很好,但写来很平淡,于是笔者便指导该学生寻找“描写点”——探望中最让人难忘的是什么?哪个环节让人心里一动?探望回来心中放不下的是什么?回答了这几个问题后,学生将“描写点”确定为“奶奶对于我的到来是如此欢喜,她在尽一切努力让我开心”,并以此重写了随笔,写作效果大大提升。因为有了这个描写点,随笔后面的抒情才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愧疚”二字上,而是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话语——“我长大了,有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可奶奶还停留在原地。她记住的都是我小时候的样子,她这么用心地对我好,却难以走进我的世界了。”
3.添加旁白,教会学生还原“心灵的波澜”。
作家刘亮程曾把“文学”定义为“对这个世界的重新抚摸”,他说写作让人获得重新进入生活之场的机会,在回味中,人获得对这个世界新的看法和新的情感。由此可见,我们在文字里读到的,并不是一个纯粹客观的现场,而是一个经由心灵加工过的现场,是主观中的客观。正是这份微妙的心理,让一个不起眼的过程变得有趣有味。所以,在记录一件生活小事时,如果想让你的一系列描写更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可以在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的后面,巧妙添加一点暗示性的心理描写,以此来丰富、丰满一个个小细节,也用来表达出当时你的内心所想,使得原本其貌不扬的生活中的“一刻”,成为个人心中最特殊最有触动的“那一刻”。
以一次“蛾子”的随笔习作为例。学生所写的场景都一样,“天冷了,教室里的蛾子突然变多,因为它们在寻找暖和的地方”。面对同样的所见,如何写出“个性”的东西?笔者引导学生增加心理旁白,于是有学生是这样写的:“我想把它赶走,于是轻轻吹了口气。对于虫子来说,一口气足够了。在我以为我是赢家时,它却扑扇着翅膀,慢慢飞回了原地,一动不动,像一只通体碧绿的玉虫。已是秋了,也许命不久矣。我没再吹出鼓着的下一口气。第二天早晨,坐定之后,它再一次闯入了我的视野,一动不动,它就这么轻易地客死他乡了,成了一只真正的玉虫。没有一只虫子为它哀悼。”作者描写了许多自己的想法,正是这些与众不同的想法让“吹小蛾子”这个过程不再停留在一个简单的动作行为上,而能够生动地表达出作者内心对一个小生命的悲悯情怀。
文字的魅力,也许很大一部分正是讲述者自身的魅力,不同的心灵,会赋予同一片风景、同一件小事不同的趣味和意义。生活中的许多个瞬间很寻常,可一旦附着心灵的触动就大不一样。只有尝试去记录下心灵的波澜,生活小事才值得书写。
放开眼,拿起笔,就是生活美的发现者、记录者,更是平凡生活的艺术大师。而生活,也在这样的发现和艺术过程中,美好起来。